APP下载

中国智库国际化转型的困境与出路*

2014-12-10陈开敏

现代国际关系 2014年3期
关键词:智库国际化研究

陈开敏

随着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登上世界政治舞台,中国智库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受到国内外各界关注,但总体上看,中国智库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目前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014年公布的最新《全球智库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8月,中国有426家智库,数量仅次于美国的1828家,居全球第二。但在全球非美国百强智库中仅有5家来自中国;全球150强智库中,中国智库只有6家,其余大都来自欧美国家。总体上,中国智库缺乏质量和影响力。①James G.McGann,2013 Global Go to Think TanksReport and Policy Advice,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PA USA,January 22,2014,pp.27-33.鉴此,提升中国智库的国际化水平、地位与作用已日益成为中国各界共识。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这是目前中国最高领导关于智库建设方面最明确的重要指示。②“2013中国智库‘迸发’年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国网,2013年12月16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13-12/16/content_30910022.htm.(上网时间2014年1月11日)2013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应“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中国智库走向世界势在必然,但中国智库如何实现国际化转型,面临哪些具体难题与困境?出路何在?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引起各界对中国智库全球化转型的深入思考。

一、中国智库国际化转型

从世界范围看,当前世界著名智库在研究领域、组织结构、学术交流、网络关系、人员构成、影响力等诸多方面都呈现出国际化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展开,跨国项目的增多、网络技术的发展、非政府组织的增加、国际性议题的剧增以及中国海外利益的拓展,中国智库也在积极实现国际化转型,并开始出现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智库。如中国社科院与海外学术研究机构建立国际学术合作与交流机制,一些知名国际研究机构包括联合国等开始主动寻求与其合作,社科院推出的一些优秀外文期刊和外文图书也日益走向国际社会。

近年来,通过搭建国际合作出版的平台,构建面向全球的传播平台,中国智库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中国社科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位列全球百名顶尖智库排名榜。①James G.McGann,2013 Global Go to Think Tanks Report and Policy Advice,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PA USA,January 22,2014,pp.27-28.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等各类智库已经具备了国际化特征。②朱旭峰:“中国思想库的国际化建设”,《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第105页。

2013年,中国智库在向国际化转型中取得了更加令人瞩目的成就。如,2013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成立,广纳世界精英,包括前伦敦市副市长罗思义(John Ross)等多位国内外前高官加盟。同年6月底,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成功主办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旨在加强全球智库跨国合作,探索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方向。③“第三届全球智库峰会开幕李源潮发表主旨演讲”,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3-06/28/c_124928645.htm.(上网时间:2014年1月13日)同年8月21日,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了20国智库论坛,来自20国的智库精英汇聚北京,研究全球经济治理的良策。11月5日,央视2013年智库论坛的召开,代表着中国主流媒体探索自身智库建设的积极尝试。凡此种种,均表明中国媒体智库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④“2013中国智库‘迸发’年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中国网,2013年12 月16 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13-12/16/content_30910022.htm.(上网时间:2014年1月12日)

综合看,中国智库国际化转型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国际性议题不断增加。早期的国际型智库主要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安全、军事等传统议题。20世纪六十年代后,其研究领域不断扩展。进入新世纪,一些关系到国际社会发展的国际性议题开始在国际型智库的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研究重点日益延伸至环境、恐怖主义、难民、能源、极地、深海、太空等国际性议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是中国智库在全球化背景下积极谋求国际化转型,积极参与解决国际性议题的典型。作为综合性国际问题研究机构,该院积极构建适应全球化发展的世界级智库。一方面该院不断拓展研究范围,不仅研究全球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安全、环保、能源资源、海洋、太空、网络等国际性议题,也研究涉及全球战略、国际政治、国际经济、世界安全的全球热点问题。该院同时与全球各地主要学术机构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到该院参加国际性会议的学者和专家达上千人次。另一方面,该院主动“走出去”,每年派大量研究人员到国外留学、进行学术交流、研究考察及参加国际会议。近年该院国际形象迅速提升,研究领域不断拓展。⑤James G.McGann,Chinese Think Tanks,Policy Advice and Global Governance,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12,p.28.

近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阿拉伯之春”以及“维基解密”等具有全球性影响的事件在各地迅速传播造成巨大负面后果,给国际智库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⑥James G.McGann,2012 Global Go to Think Tanks Report and Policy Advice,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PA USA,January 24,2013,p.20.智库国际化可以为政府、公众和国际组织解决国际性议题提供最权威的科学决策咨询。目前世界国际型智库政策研究涉及的对象越来越复杂,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相互交融,研究工作需要借助全球视野、多领域、多学科的综合性分析工具,课题选择和研究领域也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这种趋势也成为中国智库转型的重要方向。如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把国际化当做其重要的战略任务,20多年来一共举办了77次国际研讨会,以寻求共同解决一些全球性热点问题。⑦高尚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中国改革论坛网,2013 年7 月5 日,http://www.chinareform.org.cn/people/G/gsq/Article/201307/t20130705_170915.htm.(上网时间:2013年12月21日)

其次,运用最新科技革命成果支持相关研究。新科技革命对智库发展的硬件设施、工作效率和研究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特点一是计算机数据分析、信息流、分析平台和网站成为智库研究的新工具,使智库有可能建立一流综合数据库或数据共享平台,进而使智库专家能有效地利用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以及通过网站或者邮件获取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在新科技革命推动下,中国智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是中国最早接入互联网的智库之一,中心建立“国研网”,发布大量专家评论和各种研究成果。“国研网”建有文化产业数据库、新兴产业数据库、经济管理案例库、中心行业景气监测平台等,还筹划推出专业、权威、系统的“中国电子商务数据库”。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drc.gov.cn/.(上网时间:2013年10月3日)2013年10月,国研中心利用先进数据库和艰苦调研撰写出“383”改革方案,勾画出中国改革的“路线图”,并提交十八届三中全会。②“官方智库首次公开其为三中全会提交改革方案”,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26/c_117884591.htm.(上网时间:2014年1月11日)

二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网络知识管理平台的搭建为各类数据库和知识库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各类学科门类的信息数据、科研报告、会议视频、讲座论坛、出版物等等,都能在此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智库的工作效率与国际影响力。如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创办了国研论坛、国研通讯,建立的网站质量高、更新快、内容全面,并且定期录制属于该所自己的网络节目。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官方网站,http://www.ciis.org.cn/.(上网时间:2013年10月3日)另外,网络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媒体垄断信息和控制舆论的方式,传播者和受众形成平等自由双向沟通的新传播方式。微信、博客、贴吧、BBS、QQ、Facebook、Twitter、手机短信、手机上网等成为新的传播手段。许多知名智库开始利用这些网络新媒体向全球网民传播思想作品和政策主张,建立自己在全球的影响力。④朱瑞博、刘芸:“智库影响力的国际经验与我国智库运行机制”,《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113页。如,中国科学院是国内利用新媒体传播科技知识的高水平科技智库,该院建立了网络化科学传播平台和网站群访问数据统计分析平台,网站涵括热点新闻、流量排行榜、分析报告下载、科学大讲堂、科学数据库等等,同时还建立了野外台站网站、特色科普网站、中国天文科普网和手机博览网,并建立了科学家与普通网民交流的天之文论坛、科学论坛等等。这些新网络手段大大提升了中国科学院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⑤中国科学院网站,http://www.cas.cn/jzzky/jbjs/.(上网时间:2013年12月21日)

三是智库的研究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在高科技条件下,智库进行随机抽样、数据统计、实验控制、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社交网络、手机、掌上电脑和新媒体、数据库等快捷高效地完成。⑥James G.McGann,2012 Global Go to Think Tanks Report and Policy Advice,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hiladelphia,PA USA,January 24,2013,p.19.新科技革命还带来了各种专业、各种学科相互整合的新理念,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智库研究人员在一起可以碰撞出新的思维和思路。在互联网、数据库发展等背景下,这种新的集智研究方式易于展开,从而使智库的研究方式出现了新的特征。智库开始采用现代高科技研究方法取代传统的经验推理型思维方法,集智群脑协同创新的方式代替了个人精英作坊式研究,更多地转向关注长期战略谋划、超前预测设计而非短期应对策略和直接风险评估。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信息的全球化传播,各国智库相互竞争非常激烈,这迫使中国智库必须认真思考自身的国际化转型问题。比如,全球第一环境智库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利用先进的政策分析、研究工具以及国际经验等优势与中国建有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中国项目、新经济中国项目、中国水项目等合作项目,力图影响中国的环境、社会和气候变化政策,这给位列全球第30位的中国环境科学院带来了非常严峻的挑战和竞争。中国环境科学院正在寻找突破,加快国际化转型,积极开展跨国研究和国际交流,努力应用高科技探讨气候问题解决方案,力图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的影响。

中国智库实现国际化转型的第三个重要表现是跨国合作不断加强。在全球化背景下,单凭一国或者几国很难解决那些全球性国际问题,这要求好的智库在研究全球问题时必须谋求与各国通力合作。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与国际组织在处理国家间纠纷、贸易和投资争端时也越来越力不从心,不得不依靠国际型智库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措施。国际化智库承担联系各个国家、地区以及全球各社会团体组织的任务。近年来,一些中国智库积极谋求与国外机构合作,提高了中国智库国际化水平。例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参与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编撰、讨论《全球趋势2025:转型的世界》、《全球趋势2030:变换不定的世界》报告。清华大学和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联合创办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对一些全球性议题提供中立、独立、高质量及有国际影响力的政策研究报告。①朱旭峰:“中国思想库的国际化建设”,《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第105页。2013年8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成功主办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迎来了中国能源智库国际化转型的新契机。②“全球能源安全智库论坛:加强合作才能促进全球能源安全”,新华网,2013 年 8 月 10 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08/10/c_116891324.htm.(上网时间:2014年1月11日)目前中国一些智库已经开始在一些双边层面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如中国与欧盟合作建立的“中欧思想库论坛”。该论坛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欧洲政策中心共同举办,通过双方的民间交往、文化交流、学术合作等推动中欧关系发展,在促进中欧交流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③郑海峰、杨尚东:“全球著名智库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能源技术经济》,2012年,第5期,第2页。

目前,世界各国智库非常重视培养和选拔国际化人才进行跨国合作,包括向国外专家寻求见解和专业知识。④Thomas Bondiguel and Thierry Kellner,“The Impact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Think Tanks”,BICCSAsia Paper,Vol.5(5),July 2,2009.各国智库还开始打破传统的、相对封闭的人才选拔方式,从高级智库、不同部委、科研机构和学术单位以及不同的国家选拔国际化人才。中国智库在这方面已做出初步尝试。如2013年10月23日,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成立,成为中国单独建制的智库。⑤“专家呼吁中国学术界提升国际战略研究水平”,http://news.xinhuanet.com/2013-10/23/c_117844490.htm.(上网时间:2014年1月11日)该院积极培养中青年科研骨干以储备国际战略研究人才,并拟为国内外访问学者准备完备的研究环境,为研究人员创造各种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国际战略研究的机会。⑥“积极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新型智库”,《中国教育报》,2013年9月4日。

中国智库国际化转型取得成就的第四个表现是切实为中国“走出去”战略服务。中国“走出去”战略推动大量中资企业、公司走向国际市场。目前,中国已经有一批实力强大、具备“出海”条件的企业走向世界,开始到海外市场寻找发展空间。中国智库肩负着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做咨询决策服务的艰巨使命、研究解决企业“走出去”发展遇到的最现实而且最紧迫的课题的任务、传播中国国际形象和提升中国软实力的职责。⑦“公共外交呼唤中国智库提升能力”,中国网,http://news.china.com.cn/world/2013-12/18/content_30936131_2.htm.(上网时间:2013年12月23日)

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遭遇到被西方大国掌控的全球经济传统规则和格局的伤害,备受新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⑧“周正平:中国智库:追赶全球化进程”,《经济参考报》,2011年12月1日。中国企业屡屡因遭遇像美国的“337调查”、双反措施、危害美国安全一类的投诉而损失惨重。中国企业在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投诉等方面也是世界最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还遇到资金困难、不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以及合资合作出现矛盾等问题,同时肩负保护当地环境、尊重和保护当地职工的合法权益、认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等职责。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要求中国智库能为其塑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包括中国国家形象包装、传播,企业与驻在国公共关系的改善,贸易、投资、服务便利化机制谈判和磋商,等等。中国智库只有“走出去”才能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和决策报告,也只有完成国际化转型才有能力研究海外市场投资环境以及投资倾向,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融入海外环境和当地的社会群体,利用法律知识维护其合法利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联合推出的“国才智库工程”旨在培养国际化人才帮助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为促进中国经济海外发展与公共外交的重要智库。⑨“国才智库工程”启动,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新华网北京频道,http://www.bj.xinhuanet.com/bjfs/2011-07/10/content_23202646.htm.(上网时间:2013年12月23日)2013年8月21日,中国人民大学主持“大金融、大合作、大治理”国际智库研讨会,旨在为世界各国领导人提供全球经济治理的政策和方案,初步显示了中国智库的“国际号召力”。⑩“20国智库为中国参加 G20峰会建言”,环球网,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3-09/4317938.html.(上网时间:2014年1月11日).

当前,西方许多知名国际智库甚至通过国际组织的决议、发动国际舆论等方式影响整个国际社会,有些西方国际智库还担负着协调国际组织与各国政府、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任务,甚至与联合国、世界银行、世贸组织、国内外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政府部门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借此影响这些国际组织与机构的国际决策。①James G.McGann,Chinese Think Tanks,Policy Advice and Global Governance,Think Tanks 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12,p.21.中国智库在这些方面不能不奋起直追,否则中国的软实力将遭受重创,很难与西方大国进行平起平坐的国际对话。

二、中国智库国际化转型面临的困境

中国智库走向世界,进行国际化转型势在必行,但在转型过程中却遭遇诸多困境。一是因资金困难存在可能被西方利用的风险。发达国家的智库资金来源多元且稳定,而目前中国智库的资金来源既单一又不稳定。中国知名智库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部门直接拨款,存在资金紧张问题,即使像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这样的政府智库也存在资金短缺困境。民间智库生存更是极其艰难,一方面难以获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企业、社会、团体等的资助也很少,因而存在资金危机、生存危机。相比之下,西方智库的资金来源渠道很多,而且资金数额较大。如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2013年净总资产就高达1083万英镑。②Chatham House(United Kingdom),Annual Review 2013,p.38,http://www.chathamhouse.org/sites/default/files/public/General/AR12-13.pdf.(上网时间2014 年1 月31 日)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2013年总资产达到4.62亿美元。③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Annual Report 2013,p.84,http://i.cfr.org/content/about/annual_report/ar_2013/AR2013_for_Web.pdf.(上网时间2014年2月3日)美国布鲁金斯学会2013年净总资产高达4.04亿美元。④Robert Moore and Jessica Gibbs,Brookings Annual Report 2013,p.22,http://www.brookings.edu/~ /media/About/Content/annualreport/2013annualreport.pdf.(上网时间:2014 年1 月11 日)2014年颁布的全球智库排行榜位居前十的美国智库每年的预算皆远远超出2000万美元。丰裕的资金为西方智库的运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解决资金问题,一些中国智库开始谋求与跨国公司和海外机构合作并寻求外部资助。例如,2008年,天则经济研究所从海外拉到200多万元人民币的资助;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也从福特基金会和世界银行等国外基金会和国际组织获得巨额资金援助。⑤Cheng Li,“China’s New Think Tanks:Where Officials,Entrepreneurs,and Scholars Interact”,China Leadership Monitor,No.29,p.21.由于接受外部捐助,一些智库不得不迎合、甚至满足捐助者或者捐助企业、公司、集团的利益及其各种要求,从而失去独立性和公正性。有些西方智库是某些利益集团或者跨国公司等的代言人,中国智库与其合作时存在被利用的风险。另外,中国智库在接受国外资金还会带来“西化”的评价机制等问题。比如,中国智库人员在海外大学、研究机构以及西方智库的访学经历、在海外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数量、甚至在国际研究机构中担任的职务等都成为其个人绩效工资和职称评定的标准。中国有些智库甚至完全采用西方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不得不引起注意。因此,中国智库在国际化转型过程中如何解决资金匮乏问题已成为重要课题。

二是中国智库国际性人才引用机制不健全。一个智库能否持续产出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政策报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人才是智库发展的关键。⑥姜卫平:“智库建设要树立六种意识”,《学习时报》,2013年9月9日。世界一流智库需要世界一流人才。西方许多知名智库都积极投入人才战,在全球范围内争抢一流国际型人才。比如,兰德公司有1700名研究人员,公司使用多国语言,吸引了来自北美、欧洲、阿拉伯半岛40多个国家的高层次人才,其中67%拥有一个或多个博士学位,另外28%的人拥有一个或多个硕士学位,⑦RAND Corporation Annual Report 2012,pp.34-35,http://www.rand.org/content/dam/rand/pubs/corporate_pubs/CP000/CP1-2012/RAND_CP1-2012.pdf.(上网时间:2013年10月5日)整个研究团队在政治和思想观念、民族、性别和种族、工作经验、学科背景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特点。与兰德公司等西方智库相比,中国一流智库尚存在不小差距,亟须引进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知识、外语精通、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熟悉国际事务运作规则的国际化人才。当前,中国智库面临非常严峻的人才竞争态势。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份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智库普遍存在研究人员数量少、待遇低,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乏力,缺乏领军人物,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和国内外学习提升机会少,智库在社会上缺乏影响力等问题。⑧全国政协委员李兰:“中国智库应多元发展”,中国政协传媒网,http://www.cppccnews.com/mnews/msg/FmN8 JXxG1c123456 cHWK8PBG2f123456fU6Qa123456aa123456a.(上网时间:2013年12月23日)其中,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国际化人才尤其严重制约着中国智库国际化转型。美国移民政策研究所(MPI)总裁帕帕德·美特里欧先生认为,人才最看重的是公平透明的移民制度、合理的移民渠道、便利的职业资格认证、家属在移民国受教育和工作的机会充足。①“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http://www.ccg.org.cn/_d276275905.htm.(上网时间:2013年12月23日)中国智库在这四方面明显不足,国际性人才引用机制不健全。如中国尚不存在移民制度、外国人办理各种签证和工作证等手续繁杂、职称资格认证没有与国际接轨、智库待遇不高、智库文化缺乏、研究人员子女工作和受教育未很好解决、事业归属感缺乏、自由开放与公平均等氛围不够、双重国籍未被认可等,这些问题使中国智库很难留住国际化人才。缺乏国际性人才的智库很难产出高质量的思想作品,即使有了研究成果也大多被束之高阁,难以转换成决策和政策。如有学者认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在人才利用、经费管理、研究体制方面存在一些障碍,行政化色彩太重,智库应有的学术激励得不到体现;人才利用、进人机制以及汇集和利用国外人才方面存在很大难度。②李海楠:“为打造‘一流智库’建言献策”,http://www.cet.com.cn/wzsy/gysd/963922.shtml.(上网时间:2013 年10 月3 日)由此可知,只有通过消除政策性壁垒、降低中国的“绿卡”门槛等,中国智库才能吸引更多的国际性人才。

三是中国智库国际化转型的独立性不高。中国智库最初是为了给政府决策寻找合法性而存在的,独立研究的程度不高。尽管近年来中国智库发展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和影响力,但西方学者纳米(Na Mi)撰文断言“中国没有有影响力的独立智库”③Na Mi,Exploring the Political Roles of Chinese Think Tanks:A Case Study of China’s Three Gorges Project Decision-Making,2008,p.67.。中国智库大部分是政府发起或者直接隶属于政府。④James G.McGann,“Chinese Think Tanks,Policy Advice and Global Governance”,Think Tanksand Civil Societies Program,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RCCPBWorking Paper#21,March 2012,p.17.有些智库虽然是事业单位性质,但与政府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其经费大多来自政府,因此也很难保持独立性。2013年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麦甘(James G.McGann)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因为是政府机构,也就没有提出不同观点的独立性。⑤柯白玮:“现在应该对中国智库蓝图查缺补漏”,《东方早报》,2013年3月5日。中国大学智库大多做纯学术研究,其研究与实际决策相距甚远,忙碌的官员很少听其声音。决策部门与学术界存在严重脱节现象,智库研究难以坚守独立,这成为中国智库的致命弱点。中国能称得上独立智库的智库只占总数的5%,这类智库可谓“微智库”,年预算只有40多万美元,只有20多个工作人员,规模很小,发展缓慢。政府智库、大学智库与独立智库之间很难就一些国际性项目进行平等的合作和交流。⑥Thomas Bondiguel and Thierry Kellner,“The Impact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Think Tanks”,BICCSAsia Paper,Vol.5(5),July 2,2009,p.6.中国政府要保证智库的独立性,就必须支持各类型智库的竞争与发展,扩大资金来源渠道,鼓励民间资金加入,防止有政治和其他目的的捐助者渗透。

四是中国智库国际话语权不高。话语权即通过语言来展现和运用权利,国际话语权实际上是国际行为体特别是主权国家之间利益博弈的表现。话语权一般与各国的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有关系。⑦张志洲:“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困局与出路”,《绿叶》,2009年,第5期,第76页。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凋零、“第三世界”分化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制度转型,中国曾经拥有的国际话语权不断丧失,无法与西方话语霸权抗衡。冷战以所谓西方“大获全胜”而结束,西方话语霸权甚嚣尘上。⑧张志洲:“提升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的话语体系构建”,《红旗文稿》,2012年,第13期,第5页。冷战后中国智库开始改变观念,积极参与国际人文交流,但由于西方智库掌握了国际话语霸权和先进传播体系,加上西方的话语体系与中方的不同,中方话语的国际传播受到极大限制。并且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与中方存在极大的不同,中国智库“走出去”还存在诸多困难,与西方智库的交流合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⑨张树华:“建设现代化的新型智库”,人民论坛网,http://www.rmlt.com.cn/News/201205/201205090945092758.html.(上网时间:2013年10月5日)西方著名智库的研究范围早已从国内社会问题、经济危机、社会变革等延伸至世界环境保护、网络安全、对外援助、极地深海等等全球性问题,而中国智库的课题面相对较窄,对于那些全球性问题关注和研究较少,在一些重大国际会议上鲜有见到中国智库的身影。即使有参与,由于西方知名智库凭借优势的国际话语权掌握着话语定义权和议程设置权以及国际规则的制定权,中国智库往往只能在别人设定的议题和国际规则内进行迎合和被动接受。①田蕾:“欧美智库发展强在哪里”,《学习时报》,2013年3月25日。如2012年6月29日发生新疆暴力恐怖劫机案,一些西方媒体歪曲其为维汉之间的斗殴,毁谤“中国当局会利用此事件对维族进行镇压”②“新疆发生劫机案6名歹徒被警方抓获”,人民网,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2/0629/c86800-18411917.html.(上网时间:2014年1月12日)。2013年10月发生“10·28”天安门暴力恐怖袭击案,一些西方媒体利用手中的国际话语权误导国际社会,恶意报道,毁谤中国政府“搞语言强迫”、“搞少数民族歧视”,他们甚至同情、支持恐怖分子,无端攻击中国的民族宗教政策。③“孟建柱向上合组织通报10·28恐怖事件 上合组织将协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1/01/c_117957405.htm.(上网时间:2014年1月12日)对此,由于中国对“自由”、“民主”“人权”的定义权被“剥夺”,中方智库很难在国际舆论界发出自己的声音,更谈不上引导国际舆论。即使中国智库在反驳西方宣扬的“中国威胁论”时,也大多是采用西方的话语、概念和逻辑体系。中国智库必须增强国际话语权意识,通过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创建出高质量的中国话语体系,最终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④张志洲:“提升学术话语权与中国的话语体系构建”,《红旗文稿》,2012年,第13期,第5页。

三、中国智库国际化转型的路径选择

中国智库实现国际化转型,应对全球风险的历程是非常艰辛的,如何破解转型期的阵痛,中国智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建立中国智库的多元捐助机制。中国智库可借鉴西方智库的做法,通过争取捐助克服资金缺乏问题。西方智库资金来源广泛,公司企业、社会团体、财团、基金会、个人、政府等等都能为智库提供资金,政府的资助所占比例很少。比如,布鲁金斯学会2014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捐资100万美元以上的有基金会(如福特基金会、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麦克阿瑟基金会等)、公司(如摩根大通公司、微软公司等)、政府和个人(如阿联酋、菲利普·奈特、约翰·桑顿等)。捐助50万-99.9999万美元的有美国银行、安妮E.凯西基金会、利宝互助保险集团、内华达大学、华盛顿大学、彼得·刘易斯等。⑤Robert Moore and Jessica Gibbs,Brookings Annual Report 2013,p.20,http://www.brookings.edu/~ /media/About/Content/annualreport/2013annualreport.pdf.(上网时间:2014 年1 月11 日)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2014年公布的年度报告指出,会员收入564.04万美元、公司捐资849.37万美元、捐赠977.32万美元、租赁收入 203.69万美元。⑥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Annual Report 2013,p.84,http://i.cfr.org/content/about/annual_report/ar_2013/AR2013_for_Web.pdf.(上网时间:2014年2月3日)美国智库筹资渠道的多元化与其政治文化密切相关,美国财团资金雄厚、企业家精神、慈善传统以及基督教慈善文化为美国智库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⑦王莉丽:“美国智库影响力形成机制及面临挑战”,《学习时报》,2013年1月28日。目前,中国并未形成公司、企业、集团、公共基金会或者个人对智库进行捐赠的文化和制度环境。因此,中国必须建立私募基金会和民间资本资助智库等多元捐助机制。比如,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计划筹资5亿元,其中只有1%来自政府,96名研究人员的研究经费和薪水大部分依靠筹资公司。⑧Cheng Li,“China’s New Think Tanks:Where Officials,Entrepreneurs,and Scholars Interact”,China Leadership Monitor,No.29,p.14.中国政府应鼓励智库接受社会捐助,引入企业、公司、基金会、个人捐赠等,同时保证智库在接受社会资源时享受免税政策。此外,还应设立政府的政策研究基金,通过制定政策和法律保障智库获得资金来源的多元化。⑨李安方:“智库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与操作”,《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第97页。多元化捐助机制可以确保中国智库拥有稳定的资金,克服不良资金进入,以免受制于人。

其次,建立中国智库人才多元流通机制。中国高级官员一般退休之后就到“人大”或者“政协”这类机构挂个虚职,而美国政府的很多高官退休后往往进入智库继续发挥其决策功能。美国四年一度的总统大选牵涉到4千多名官员的变动,卸任的官员很多选择到智库从事政策研究。与此同时,智库的研究者也有不少到政府担任要职,美国政府部长等高级阁员一般来自智库。⑩王淼:“中国智库发展可借鉴‘旋转门’机制”,《中国改革报》,2011年6月28日。美国的“旋转门”机制就是指智库成员的身份在政要与学者之间变换,有的甚至多次转换身份。这种机制在保持智库与政府的密切关系、铺设知识与权力的桥梁、推进二轨外交的发展、影响政府决策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①朱瑞博、刘芸:“智库影响力的国际经验与我国智库运行机制”,《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113页。基辛格、布热津斯基等人在进入白宫前,都曾在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兰德公司等智库任职,离开白宫后又重回智库。②宋养琰、宋洁尘:“国内智库发展应确立四大导向”,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37/9874708.html.(上网时间:2013 年10月5日)西方的“旋转门”机制对中国智库有可借鉴学习之处。由国务院前副总理曾培炎带头挂牌成立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就是中国学习西方“旋转门”制度的一个很好的尝试。由庞大退休高官阵营挂职的国经中心和吴敬琏、樊纲等人组成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表明,中国知名智库的“旋转门”正在打开。③Cheng Li,“China’s New Think Tanks:Where Officials,Entrepreneurs,and Scholars Interact”,China Leadership Monitor,No.29,p.11.

随着中国涉入国际事务不断加深,中国“旋转门”打开的力度越来越大。如原中央党校副校长郑必坚担任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会长、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挂牌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④Thomas Bondiguel and Thierry Kellner,“The Impact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Think Tanks”,BICCSAsia Paper,Vol.5(5),July 2,2009,p.10.中国智库的“旋转门”除了体现在招募退休高官等方面外,还应体现于企业高管、人大政协委员、高级新闻记者、爱国华侨、高校专家等在政府、企业、机构与各类智库之间实现自由流动。中国还应考虑改革移民、签证、国籍等制度,吸引海外留学的高层次国际性人才以及外国专家学者加入中国智库。中国智库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应注意提高研究人员的薪水和各类退休、医疗保险等基金,建立智库文化,满足研究人员的归宿感和成就感;接纳一些博士实习生、高水平的志愿者补充人才队伍。与此同时,中国智库本身可以建立培养高素质人才机制,加强同西方智库的合作和交流,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际化智库。

再次,推动中国智库产业化竞争机制。中国政府智库比其他类型的智库享有更大的特权,因离决策中心近,能获取更多权威数据和资料,并有多种渠道将其政策建议送达部级及其以上的高层。⑤Thomas Bondiguel and Thierry Kellner,“The Impact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Think Tanks”,BICCSAsia Paper,Vol.5(5),July 2,2009,p.10.民间智库则经费缺乏、与政府联系渠道少、拿不到科学的数据、缺乏政府影响力,甚至连生存都存在问题,难以与政府智库进行公平有序的竞争。因此,必须打破中国长期神秘、封闭、官僚和垄断的政府决策机制,加快中国智库的国际化转型。

在美国,智库大多属于民间性质,政府智库所占比例极少。美国智库还执行严格的竞争淘汰制,研究人员的薪水与其研究水平、研究成果挂钩。研究人员的科研压力比较大,这促使研究人员每天都在危机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也迫使研究人员不断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智库。中国智库大多隶属于政府机构,智库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也受到政府的控制,不仅难以做到中立,且不存在西方智库的竞争机制。中国必须将竞争机制引进到政府智库、半官方智库与民间智库之中,⑥金家厚、鲍宗豪:“提升中国智库要破解四个难题”,《北京日报》,2012年2月20日。才可以激发政府智库的动力,并发挥半官方智库与民间智库的优势。半官方智库受政府的束缚小,基本能够做到独立,甚至敢于发表与政府政策不完全一致的意见。民间智库经济上不会受制于政府,不易受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更易于吸纳各方人才,也可以对政府的政策发表不同意见。⑦“发展民间智库,提升公共政策制定水准”,《凤凰评论》,2012年1月3日。如天则经济研究所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民间智库,2009年对国土资源部发布《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提出批判,天则所理事长茅于轼甚至质疑“18亿亩土地红线”政策。但是,中国民间智库到目前为止对公众舆论的影响还处于边缘地带。⑧Cheng Li,“ China’s New Think Tanks:Where Officials,Entrepreneurs,and Scholars Interact”,China Leadership Monitor,No.29,2009,p.5.从国际化方向看,应加大对非政府智库的扶持力度,扩大对非政府智库的经济资助,建立有利于非政府智库发展的制度环境,同时促进体制内智库与体制外智库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的制度建设。

第四,提高中国智库的国际话语权。为此,一是要建立中国的话语自信。2013年12月,复旦大学成立了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这是中国首个将中国发展模式作为智库名称的研究机构,其目的是要创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中国概念、中国范式等等,力图增强中国智库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西方对中国目前的成就和中国道路、中国模式、改革政策存在误解、甚至偏见和仇视,中国智库迫切需要利用自己的话语体系向国内外受众传达中国将走什么道路、中国将如何增强实力、中国渴望什么样的世界等真实信息。①“复旦大学中国发展模式研究中心成立”,http://www.cssn.cn/gx/pdtk/gx_tpxw/201312/t20131213_906964.shtml.(上网时间:2014年1月11日)二是要加强对西方媒体的关注和研究。中国智库要向西方学习如何掌握话语权,如何设置议题,促进中国媒体走向世界,传播中国的理念、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熟悉西方的话语体系和传播策略,避免因传统落后的信息发布方式助长西方对中国的误读和歪曲。

近年来,中国智库已经开始注重探寻如何提升自己的国际话语权。如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注意运用各种国内外主流媒体对重要前沿问题表达专业性见解。②“积极打造有中国特色的一流新型智库”,《中国教育报》,2013年9月4日。近年的金融危机也为中国话语权的提升提供了巨大机遇。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国集团峰会上作的《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演讲标志中国开始正式享有一定的国际话语主导权。③陈志武:“中国正式享有国际话语主导权,是G20峰会大赢家”,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49155/9077235.html.(上网时间:2013年10月5日)2013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论坛年会上发表的演讲成为中国国际话语的新典范。④张志洲:“如何用国际话语阐述中国立场”,《东方早报》,2013年4月10日。中国智库应以此为契机,成为引导国际舆论和公共外交的平台,展示中国和平崛起的合理性,回击“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等,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猜你喜欢

智库国际化研究
聚焦港口国际化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民居智库
民居智库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中国个体防护产业国际化展望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中政智库“五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