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悟“当官就不要想发财”

2014-12-10周荣光

当代陕西 2014年6期
关键词:荣光做官从政

文/周荣光

感悟“当官就不要想发财”

文/周荣光

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到北大校园,告诫青年们 “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细品总书记这句话,可谓发人深省。不但青年一代应悉心领会,广大党员干部们也应从中得到深刻感悟。

“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 无论是选择职业的青年一代还是已有为政者身份的党员干部 都应视为基本底线。这条底线是党的宗旨所决定 也是为政的职业要求所决定。人择业 可选从政 亦可经商。但一旦要从政 就须坚持底线 与期望发财的希冀分道扬镳。做了干部 担任了公职 执掌了权力 担当起为公众服务的工作 则务必坚持职守 断掉发财念想 划清“从政”与“发财”的界限 坚持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 应是为政者起码的立身之本。“无病不怕瘦 当官莫嫌贫。”清廉是中国吏治文化的核心 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唐代武则天告诫官员 “清静无为 则天与之时 恭廉守节 则地与之财。”南宋吕本中在《官箴》中写道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 曰清、曰慎、曰勤。”古往今来 人们称颂的好官 无不重公义轻私利。古有范仲淹不取不义之财 并奉俸禄创办义学 施惠于民 今天的共产党人更有许多坚持为民奉献、清廉一生的典范焦裕禄、郑培民、杨善洲……他们是广大干部学习和追随的榜样。

“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 还应该是为政者修身处世的重要原则。每个人都有选择职业的自由 希望发财致富也无可非议 但绝不能选择通过从政来发不义之财。时下 有些人对不义之财“看得破 忍不过” 心态扭曲、信念动摇 有的心理失衡 看人家开名车、住豪宅 自己心有不甘 有的是错把公权当私权 认为自己一个电话、一个签字帮别人办成了事 理应有所回报 更有人希望通过从政来发不义之财 以聚敛钱财、富妻荫子为能事。于是 不该伸的手伸了 不该破的“戒”破了 一步步滑向犯罪的深渊 结果毁了自己 也损害了党和人民的事业。

“当官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去做官” 总书记此言既为青年们指明了方向 也为现已为政者敲响了警钟。欲为政 一定要跨过金钱关、用好手中权 要坚定理想信念 扣好“人生的扣子” 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舍常人所能得 舍常人所能享 不断筑牢思想防线。当然 遏制一些人发财的欲望 仅靠自律还不够 还必须加强制约和监督。通过完善机制 打造牢牢关住权力的“笼子” 给权力涂上防腐剂 才能真正使为政者执掌好权力、干好工作 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

book=44,ebook=39

猜你喜欢

荣光做官从政
追寻“荣光”
百年荣光
荣光
“做官”的目的是什么?
从政敬业
做人做事做官“十不如”
唐英年:商贾世家 从政报国
立心守正——做官不可“厚黑”
让中华儿女共享幸福和荣光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