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遐想
2014-12-10万长松
□万长松
△领导的威望从哪里来?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自己吹不出来,靠耍小聪明骗不出来。只有靠真心实意地、尽心竭力地、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办实事,才能逐步树立起来。
△对一个领导干部而言,其应酬频率与他跟群众的距离成反比。应酬愈多的人,心里装着群众的时候就越少,与群众的距离就越大。
△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关心群众疾苦,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在干事创业中,“身架”放低了,“身价”却提高了。
△领导,来自于民,最终还原于民。“当官”,只不过是为民历程中的一段附加身份;为民才是一生之本,是领导的本质。
△做群众工作应注重策略、讲究方法,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在群众‘盼’上得人心,在群众‘急’上下功夫,在群众‘怨’上改作风。
△为官者要真正懂得领导和群众是“船”与“水”的关系,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是“种子”与“土地”的关系,种子只有根植于土地,才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是“学生”与“先生”的关系,只有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请教,才能汲取力量和营养,提高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
△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
△领导干部只有脚往“下”跑,才能“亲知”下情,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眼往“下”看,才能“深知”下情,准确决策,制定工作方针;只有心往“下”想,才能“真知”下情,真心为民,为民谋实惠;只有劲往“下”使,才能“实知”下情,远离“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
△要视人民群众为‘家人’,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为‘家事’,视人民群众来信为‘家书’,视人民群众期待为‘家计’,视人民群众工作为‘家业’。
△“知名度”源于“知民度”。干部心中装着百姓,百姓心中就有干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