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风格特点及定位分析

2014-12-10葛力溶刘擎

科技传播 2014年22期

葛力溶 刘擎

摘 要 少儿电视节目主持同成人节目主持是不同的,因为少儿节目的对象是儿童这样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其言行对节目的小观众今后的言行和价值观等影响很大。对于小观众来说,主持人传递的信息以及其主持节目中的行为很容易被他们所模仿。因此,少儿节目的主持人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满足儿童娱乐需求的同时,为儿童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荧屏节目。本文就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支持风格以及其在主持节目中的定位进行分析,以规范少儿节目主持人应有的教育责任和健康理念。

关键词 少儿节目;主持人角色定位;主持风格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7-0001-01

0引言

不同类型节目中的主持人有着不同的传媒素质。新闻评论的主持人要具备较高的新闻嗅觉能力,音乐节目主持人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而儿童节目的主持人不仅要有一颗童趣之心,而且还要能善于从儿童的心理出发,为儿童提供一个有趣和健康的节目[1]。少儿节目的主持人作为儿童的传播者,其角色意识以及表达的风格都应该从儿童的认知出发,集社会和人际性于一体,以正确的姿态和手段主持节目。

1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特点

1.1 主持人的语言特点

因为主持的对象是儿童,因此,主持人为更好地和儿童沟通,在语言的表达上就要有一定的模拟性,在主持的过程中,语言要贴近儿童,要活泼,具备较高的感染力,能够对儿童产生吸引力。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儿童通常喜好用一些拟人化或者是语气助词,例如,“啊”、“呀”、“吧”等等。为了切合儿童的这一语言特点,主持人在主持中也要掌握这些语言的

使用。

另外,少儿节目主持人还要学会使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因为其对象是还处于知识积累,如同白纸一般的年龄段的小朋友,这些儿童对一些较为复杂的语言难以理解。因而,在节目中,主持人要善于用肢体语言表达一些较为书面和复杂逻辑的语言,习惯使用简单的口头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1.2 主持人的主持特点

少儿节目的主持人多是动态化的主持。大多数的少儿节目主持人都是多才多艺的,例如,金龟子,鞠萍姐姐等等。节目中的主持人一会和孩子跳舞,一会和孩子游戏,通过动态化的主持,儿童的思维也能够被带动起来,使得他们意识到节目的传播意图,促进节目传播效果的实现[2]。在少儿电视节目动态化的主持当中,主持人还善于观察儿童的心理变化,可以很好的发挥其主导的作用,引导儿童顺利进行节目的录制。

1.3 主持人的现场把握能力

儿童思维的跳跃性很大,而且还是不连贯的,在节目录制中,儿童的言行不会完全根据节目的设置来进行的,在节目中儿童的突发奇想也常会出现。因此,为了保障节目的顺利录制,同时又能够按照儿童的意愿进行,主持人要时刻保持注意力,掌握节目局面,对于突发的事件要能够及时处理,以保障节目进行。

2 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好的电视节目要有一个同节目定位相符,而且具有魅力和控制能力的主持人。作为少儿节目的主持人,不仅要能够有较高的语言掌握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儿童理想中的人物还应该有较强的角色意识。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把握是为了更好的发挥其风格特点,给儿童带来较大的影响力,为儿童提供一个充满趣味、满足儿童需求的健康的节目。对于少儿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2.1 设置合适的节目内容

同其他电视节目不同,少儿电视节目的受众群体的审美以及心理等都有着独特的特点。要能制作出一个优秀的少儿节目,就应该先细分受众群体,从年龄、收视习惯等方面对儿童受众群体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其需求来制定节目的内容。最重要的是,在少儿节目的设置中,内容不能成人化和说教化,更应该体现出尊重和引导的原则,从儿童的心理变化特点出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健康的理念和价值观[3]。

2.2 平等互动发展

话语霸权往往导致儿童在节目中失去平等的权利。所谓互动发展就是要在少儿节目中摈弃这种霸权,找寻儿童在节目中参与和被动接受之间的平衡点,通过成人同儿童的互动来促进其的发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参与并不意味着要由儿童来主导,而是让成人引导儿童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认知。通过调查发现,参与节目的儿童经过正确的引导往往具备更多的良好品德,有的儿童学会了合作,有的儿童学会了理解。而有这些儿童参与的节目必定会对儿童受众群体潜移默化地产生积极的影响。

2.3 具备一定的耐心

少儿电视节目有着其特殊性,面对好动、活泼的儿童,主持人要有极高的耐心。有一定经验的主持人在录制节目之前都会先跟孩子接触、交流,和儿童相互熟悉,这样,儿童在节目录制中的紧张感和陌生感就会相对的减少。在录制中,也难免有小孩哭闹不愿意合作的现象,对此,主持人则应该要耐心的鼓励儿童,激发其参与节目的热情,引导其投入到角色中去。

2.4 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少儿节目最重要的是要少儿能开心,而且还要能够从中发挥教育作用,引导儿童健康向上的成长。作为少儿节目的主持人,除了具备主持技能外,最基本的还应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学习儿童心理学,掌握儿童在不同的阶段中的心理特点,了解其需求,才能在节目中游刃有余的同儿童合作完成节目的录制,制作出更受儿童喜爱的电视节目。

3 结论

作为少儿电视节目的主持人,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充实自己,为儿童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4]。主持人不仅要具备作为少儿节目主持人应有的风格特点,还要善于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有爱心和耐心,从少儿的角度来主持节目,充满爱地和儿童交流。本文对少儿节目主持人的风格特点及角色定位进行了探讨,以为少儿节目制作提供参考,更好的为儿童制作出更健康、更有意义的少儿节目。

参考文献

[1]李丽莉.单一走向多元——从《七彩路》的发展看少儿电视节目主持人风格的变化[J].新闻世界,2011(2):55-56,63.

[2]任燕.试论电视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和构建——以中央电视台“金龟子”为例[J].新闻界,2011(3):124-126.

[3]姜俏.试论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意识与角色定位——以央视少儿频道节目主持人为例[J].中国儿童文化,2009:100-111.

[4]田忻.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浅谈少儿节目主持人的角色意识和角色定位[J].东南传播,2008(6):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