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藏于中国画中的“气味”因素
2014-12-09于晓平
于晓平
摘 要:嗅觉作为人的主要感觉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中国画的理解中却不是很让人在意,很多人在品评一幅国画作品时首先想到的是其视觉角度,也许触觉也会有所涉及,但是谈到“嗅觉”很多人也许只会一笑而过,但是学习国画多年后,特别是在读过蒋勋先生的《给青年艺术家的信》,给我了很多启示,换个角度品味中国画,别有一番“风味”。
关键词:国画;气味;嗅觉
中国画作为中国的国粹,承载着中国厚重的文化积淀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中国画产生以后出现了众多的《画论》等绘画理论方面著作,谢赫的“六法论”“逸、神、能、品”等对画家和画作的品评标准,不论对当世还是后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在绘画理论中对于嗅觉的提及甚少,在我看来也许是古人把这样一种特殊的感觉归入意境中了吧,在西方画论中“气味”更是与美几乎没有任何关系,更多的只是一个普通的生物学概念而已。
一、中国画“气味”的产生因素
在生物学上,嗅觉是一种感觉。它由两感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嗅觉和味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是外激素通讯实现的前提。 嗅觉是一种远感,即使说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感性点说就是我们用鼻子闻到一切可感知的气味。
嗅觉作为人的人的五感之一,对于人的日常生活、学习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少有人在提起中国画时会联想到嗅觉,如果在人们在讨论画作中偶然提起估计也只是提到墨香,宣纸的气味,如果再深入点可能也只是会提到胶矾这些工笔的最熟悉不过的气味,作为品评一幅画的标准,人们往往从视觉甚至是触觉上品评,中国古代的绘画理论基本都未涉或很少提及及到嗅觉,人们在欣赏一幅佳作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它里面散发出的不同“气味”,这种“气味”是一种意境一种升华,是一种联想,一种共鸣。这种画的气味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学下衍生出来的范畴,是一种精神的升华和生命力的体现,也许每个人对于”气味”的体会不同,在中国画的领域中也没有明确的体现,但是要使中国画具有这种“气味”需要具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画者需要具有一定文化底蕴与创作修养使中国画的画面具有一定境界,可以散发出那种特定的“气味”其次欣赏者也应该具备必要的素养和一定的审美水平,可以从画面中“闻”到画者孕育于其中的“气味”这样画面中的“气味”才能真正的弥漫于空气之中。
二、中国画中的“气味”
虽然在画家和绘画理论中对于“气味”提及颇少,但是在绘画的发展史上也并不是不曾出现,少并不代表没有,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鳝就曾提出以“气味”为标准的鉴赏审美标准。
扬州八卦之一的李鳝①,曾经从绘画欣赏的角度提出过“以气味为鉴赏”的审美标准, 他在《山水》②云:“山水以气味为赏鉴。气空灵,用笔虽密,亦疏。着重粘滞,虽简亦实。一峰道人,为元代画家,另开生面,妙在空耳。本朝唯程端伯,得一峰空字之妙。”这是画家中为数不多的提到“气味”审美论的观点,这种观点为我们提供很好研究和参考价值,在鉴赏中国画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另外作为台湾著名美学家、文学家、画家的蒋勋③先生在其《给青年艺术家的信》中多次提到“气味”,嗅觉几乎伴随了整本书的始终,蒋勋在第二封信中有如下陈述:
“您从南方回来……丫民,单纯的照片常常是没有气味的,但是,好的画,通常都有气味。”
蒋勋在他的书中“气味”成为了主旋律,不论他是回忆其童年的浓郁的“气味”,还是他对于画的味道的解读,他对嗅觉情有独钟,彰显了嗅觉的无限魅力,他认为梵高的画中的麦穗诱发出让你想把带有阳光温度的它放进嘴里。现代绘画中很多绘画形式徒有其表,作为一个画家不能仅仅停留在开启视觉的阶段,西方绘画中也不乏这种实例,从另一个方面也证实了“气味”对于绘画的影响,莫奈晚年双目失明,但是他还是创作出了睡莲的等一系列的传世佳作,我想抛弃了视觉以后,嗅觉和其他感觉给予了他更多,让他创造出世界名画,尽然“气味”可以为绘画提供出各种创造性,那么我相信它也一定会蕴藏于我们的绘画之中,等待着人们的发觉。
在中国画中,特别是古代的文人画很讲究“意境”,“意境”很多时候让人们觉得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境界,但是我能理解到的意境中似乎总会透露出那么一点点“气味”,这一种“气味”为我们打开画中的意蕴提供一个新的途径。 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升华了我们的精神层次的审美观。但是就像我之前提到的那两点因素一样,一幅好的绘画要具有“气味”好的绘画者和欣赏着是一体的,缺一不可,中国画中有时候会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许“嗅觉”才是意境里隐藏最深的那个方面,就像蒋勋先生在书中提到的,好的画通常都是有气味的一样。
五代时期的名画《丹枫吆鹿图》,在那种山中幽谧的丛林里,一只似乎已经察觉到了四周潜伏着危险的麋鹿扬起了头,警觉的观望着四周,认真仔细的辨别着空气中的各种气味,随时准备躲避藏在那灌木之后的危险,整幅画中那种栩栩如生的麋鹿的刻画,不论从动作还是氛围的渲染再或者是神态,都仿佛让我们身临其境,和他们一起闻到了那空气中弥漫的危险气息,或许是一头花豹也许是老虎,再或许是一个手持弓箭的猎人,让你仿佛感觉到那敏感而危险的气息似乎侵袭进了我们鼻孔里每一个细胞之中,整个画面给我们传达出来的不是仅仅对作者精湛笔法的赞叹,对他那种深厚修养和文化底蕴以及精湛的笔法更是欣赏者对于麋鹿的同情和共鸣,这是一种建立在审美素养之上深层解读后的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果这种情况下就是具备之前所说的“气味”产生的两种必备的因素,画家的精湛技艺以及深厚的文化艺术素养和欣赏着审美素养下的精神上的共鸣的完美结合,由此而来中国画就会散发出一种特殊意境下的“气味”。
三、结语
“嗅觉”其实都是一种隐藏于我们身后的品评方式,一般人们在品评作品的时候,都会先通过视觉对画面进行色彩,符号的解读,但是对于“嗅觉”似乎永远隐藏于我们身后,也许只是不经意提及,也许会一直被搁置,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试图留着历史,保留视觉和听觉的记忆,但是人们同样忽略了“嗅觉”,但是静下心来想想“气味”这是不是更真实的一种历史呢?“嗅觉”一种现实中重要的感知手段,注定会伴随着中国画历史前进的步伐,等待着人们真正的唤醒。
注释:
①李鳝,字宗扬,号复堂,江苏兴化人,著名画家,成为扬州画派中的重要画家之一.
②李鳝题《杂画》册页之一,故宫博物院藏画。见《扬州八怪题画录》,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年版,第61 页.
③蒋勋,台湾著名美学家、文学家、画家。一九四七年生,祖籍福建长乐。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生所毕业,后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
参考文献:
[1]蒋勋. 给青年艺术家的信[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2]张曼华. 李(鱼單)审美“气味”论[J].美术研究, 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