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阳市稻飞虱防治技术

2014-12-09黄进兰刘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22期
关键词:稻飞虱贵阳市防治技术

黄进兰+刘勇

摘 要:稻飞虱是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优质高产。该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对贵阳市稻飞虱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贵阳市稻飞虱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飞虱;防治技术;贵阳市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2-85-02

稻飞虱是同翅目飞虱科的昆虫,常见的稻飞虱种类有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等。稻飞虱危害比较严重,毁灭性和爆发性是其主要特点,爆发后将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稻飞虱危害水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水稻韧皮部,其成虫,若虫群集于稻丛下部刺吸汁液,引起水稻黄叶或者枯死,同时排泄物常导致植株霉菌滋生,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极易造成水稻干枯倒伏,俗称“冒穿”、“透顶”或“塌圈”,严重时颗粒无收,雌虫产卵时,用产卵器刺破叶鞘和叶片,易使稻株失水或感染菌核病。除水稻外,稻飞虱还能为害玉米、大麦、小麦、甘蔗、高粱等禾本科植物。进入冬季,往往在禾本科杂草上越冬。贵州市的温湿条件适宜,对于稻飞虱的生存和繁殖十分有利,2014年5月至6月贵阳市降雨极为频繁,多呈间歇性强降雨,导致水稻“两迁”害虫迁入时间早、虫量大、范围广,以稻水象甲、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瘟病为主的水稻重大病虫害在贵阳市中等至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3.96万hm2次。因此,做好稻飞虱的防治工作,对于打好水稻重大病虫歼灭战,确保区域性重大病虫不造成重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工作实践,对贵阳市稻飞虱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稻飞虱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1 形态特征

在危害水稻的3种稻飞虱中,具有共同特征:3种白飞虱均属小体型,后足胫节末端有一可动的距。翅透明,常有长翅型和短翅型。除了共性特征之外,还有个性特征。(1)褐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6~4.8mm,短翅型2.5~4mm。深色型头顶至前胸、中胸背板暗褐色,有3条纵隆起线;浅色型体黄褐色。卵呈香蕉状,卵块排列不整齐。老龄若虫体长3.2mm,体灰白至黄褐色。(2)白背飞虱。白背飞虱有短翅型和长翅型,其中长翅型身体较长,大约3.8~4.5mm,短翅型身体稍短,大约2.5~3.5mm。前胸背板和中胸背板颜色略有不同,其中胸背板两侧黑褐色,中央黄白色,前胸背板黄白色。卵属于椭圆形,且卵块排列不整齐。老龄若虫淡灰褐色,体长2.9mm。(3)灰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5~4.0mm,短翅型2.3~2.5mm,头顶与前胸背板黄色,雄虫中胸背板黑色,雌虫中部淡黄色,两侧暗褐色。卵长椭圆形稍弯曲。老龄若虫体长2.7~3.0mm,深灰褐色[1-2]。

2 发生规律

根据多年观察结果表明,在贵阳市稻飞虱常年4代至不完全6代,若虫发生3~4代。白背飞虱主要以第3代和第4代为主要危害代,第3代比第4代危害严重,若虫出现两个危害期,分别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和7月中旬至8月上旬;褐飞虱主要危害代是第5代,7月下旬和8月下旬是若虫危害期。灰飞虱越冬代成虫在4月中旬出现高峰,1代灰飞虱卵孵高峰期在5月初或者下旬达高峰期,后随着麦子成熟,成虫开始迁往水稻秧田、早栽大田和杂草上繁殖第2、3代,然后在稻田继续繁殖4、5、6代,稻飞虱生长发育适宜温度为20~30℃,夏季天气炎热,晚秋气温偏高有利其发生,如果迁入的季节遇有阴雨天气则利其降落,易大发生,田间阴湿,生产上过量施用氮肥,导致秧苗浓绿,过度密植,长期灌深水,则有利于稻飞虱的繁殖,致使为害加重。

3 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 (1)农业防治是减少稻飞虱危害的重要措施。加强稻田管理,合理安排作物布局,使其健康成长,增强抗逆性。(2)稻飞虱具有趋嫩性。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加大磷钾肥的施用,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植株的硬度,以减少危害;(3)在栽培过程中,选用抗病虫品种,并进行规范化栽培,减少危害[3]。

3.2 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安装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或者稻田养鸭,保护青蛙等[4]。

3.3 化学防治 在若虫孵化高峰至2~3龄若虫发生盛期,及时喷洒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早稻、早中稻、晚稻田每667m2喷洒(下转140页)(上接85页)20~30g,迟中稻田50g,或10%醚菊酯悬浮剂50~100mL,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1~30d防效90%以上,持效期30d。用80%杀虫单粉剂35~40g加水100kg喷雾,早期防治效果优于异丙威(灭扑散、也蝉散),且可以兼治其他害虫。施用20%吡虫啉浓可溶剂,每667m2用量6~8mL或40%灭抗灵乳油30~40g,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有效成分2g防治稻飞虱;兼治叶蝉和蓟马。也可选用75%虱螟特可湿性粉剂650g/hm2防治飞虱,兼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掌握在越冬代2~3龄若虫盛发时,喷洒50%杀螟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20%噻嗪酮乳油2 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50%混灭威、20%氰戊菊酯,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在药液中加0.2%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此外喷2%异丙威(叶蝉散)粉剂,2kg/667m2也有效。

参考文献

[1]张守刚;董良早.浅析稻飞虱迁飞规律与防治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3):12-14.

[2]袁林泽,徐蕾,康晓霞.2005—2012年扬州市邗江区稻飞虱发生动态及防治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3(04):23-26..

[3]何慧,何燕,孟翠丽,等.广西稻飞虱发生等级的时空变化特征[J].自然灾害学报,2014(02):89-90.

[4]吴飞龙.宣城市稻飞虱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4(07):12-14. (责编:吴祚云)endprint

猜你喜欢

稻飞虱贵阳市防治技术
分析稻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分析
几种药剂防治稻飞虱效果分析
关于贵阳市低碳交通发展路径的探讨
离贵阳市区最近的滑雪场 高坡滑雪场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贵阳市乌当区地下水问题及防治
西南和长江流域水稻生产品种对稻飞虱的抗性
稻飞虱发生发展气象指数估算模型
贵阳市世界语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