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兼容并蓄、锐意进取、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4-12-09马富元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7期

马富元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亲热的历史发展及秦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涵的概述与分析,指出了秦文化的特质及其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影响,指出了秦文化对我们的启示和当下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以及我们对秦文化应持的态度。

关键词:秦文化;历史渊源及内涵;秦文化特质;秦文化启示

秦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内涵。历史上,关陇地区是秦人的主要活动区域,是秦文化的发祥发展之地。秦文化可分为秦统一前和秦统一后两个时期。秦统一前,秦人主要活动于今天天水为中心的陇右及宝鸡西部的河谷地带。这一时期的秦文化,可称之为秦早期文化。秦统一后,形成了统一的秦文化。秦早期文化是早期秦人入主中原前,兼取西戎游牧文化和中原华夏文化之长而形成的一种带有鲜明区域特色文化。西戎的称谓最早出自于周代,周人自称华夏,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西戎是古代华夏人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秦统一前,西戎主要活动于陇济及泾洛一带,后逐渐向东向南,其生产生活以游牧为主。关陇地区特别是宝鸡和天水一带处于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的交汇地。有研究认为,秦人属于东夷,即从关陇以东逐渐迁徙到了关陇地区,主要是宝鸡和天水一带。这种文化的融合、吸纳和创新所蕴含和展示的就是一个名族坚韧不拔、锐意进取的精神力量。这就是秦早期文化的特质所在。

隨着六国的灭亡和统一的秦帝国的建立,秦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重建。秦朝在自身文化的基础上,又吸纳了六国文化当中的因素,形成 了大一统的秦文化。在政治文化方面,确定的原则是“不师古、不崇经。”“以法为治,以吏为师。”“不师古、不崇经”可以说是继承了秦早期文化的精神特质。但是这些政策实行的极致是实行“焚书坑儒”,是对文化的一次大摧残。“以法为治,以吏为师”的发展,则是导致中国封建社会酷吏政治的滥觞。秦统一后的文化既有吸纳、创新的一面,同时,也有走向极端,产生负面影响的一面,也有对文化摧残的一面。统一后的秦文化,奠定了大一统的国家形态的大一统的国家观念的基础,也就是奠定了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基础。

总之,对于秦文化,既有兼容并蓄,吸纳,创新。积极进取的一面,同时,也有因某些政策实行的极致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对文化的摧残。历史以来,经常有人注意并描述秦文化的一些特点。见仁见智,褒贬不一。褒中有贬,贬中寓褒。早在战国以至于秦汉时期的伦家就有描述。如魏国的信陵君说:“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仪德行。”西汉贾谊说:“秦俗日败”。指出,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一直是“并行于今取”。虽然“功成求得”,但却出现了社会道德水准严重下降的恶果,秦始皇又废先王之道,燔百姓之言,以愚黔首”,最后把秦朝推向灭亡。《淮南子.要略》:“秦人之俗,贪狠强力,寡义而趋势利”,司马迁说:“今秦杂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义”。司马迁这里说的“俗”近似于我们今天说的“文化”。这些言论,虽然包含了对秦国或秦人的敌对心理,但却也揭示了秦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秦文化的这些特性,可以说是秦人的优秀文化。是秦文化的性质所在。秦国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对于统一的秦帝国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秦文化的启示

从秦国发展壮大直到统一六国,建立大秦统一的帝国的历史来看,秦人创造了辉煌的大秦文化,这一文化丰富和发展了浩大而渊源流长的中华文化。它不但影响了秦国的历史,也影响了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秦人的优秀文化精神被后人们多有忽略甚至有遗忘。自西学东渐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更多的是批判和挞伐,这种批判和挞伐,主要针对的是“焚书坑儒”和专制政治方面。其实,“焚书坑儒”是为专制政治服务的,只要是不利于专制政治的书籍和儒生一律消灭,这是秦统一后政治文化政策发展的极致而导致的。由于秦文化对后世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它的政治文化和体制文化,所以,人们对于秦文化当中的优秀成份多有忽略。

1.传承和发扬秦人优秀文化精神,秦文化作为中华传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其特殊地位,就秦早期文化而言,它是兼取西戎游牧文化和中原华夏文化之长而形成的一种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它是一种复合型的文化。其文化的基因和中原华夏文化的基因是一致的,是一脉相承的。中原华夏文化的基因就是兼容并蓄。秦人带着这样一种文化基因到了特殊的地域,遇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为原有的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产生了一种适应生活,适应时代的新的文化——秦文化。

2.对于秦统一后的文化,应该主要是继承其“不师古、不崇经”的精神。对于大一统的思想观念,重点应是提升民族凝聚力个维护国家的统一。

3.既然我们就该有一种文化的自觉对秦文化有了一个较为明晰的认识,我们就应该树立起文化的自信,以文化的自信提升民族的自信,把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统一起来,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坚持独立自主的文化发展之路。这就是我们对秦文化的态度和秦文化对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