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图书分类与开架借书查找冲突的调整
2014-12-09陈家成
陈家成
摘 要:开架借书是近年来才在我国开始实行的图书馆借书政策,由“闭架借书”到“开架借书”的转变使得“以藏为主”的图书馆功能转变为“以用为主”,不仅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也极大的方便了读者进行查找。虽然开架借书存在许多优势,但由于实行时间过短,读者对这种方式还不太适应,尤其是对图书分类不熟悉,无法准确的查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给借书环节带来了困扰。本文从图书分类与开架借书的角度对其劣势进行了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便更好的完善图书馆借书政策。
关键字:图书分類;开架借书;冲突调整
一、图书分类与开架借书查找存在的矛盾
1.分类工作业务外包带来的问题
为了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我国大多数图书馆都实行了业务外包工作。业务外包行为给图书馆带来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弊端。首先是图书分类的交叉重复问题。我国大部分图书馆是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图书分类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种类越来越多,至今为止,《图书馆分类法》已经过了四次修订,新增1631个类目。虽然分类条理较为清晰,但因工作人员对书籍的感受不同,在分类时难免会将同一类书籍放入不同的类目,造成图书交叉重复的现象,给读者的查找带来困难。其次,多数图书馆为了节约时间,将图书分类的任务交给供书方。然而供书方基本上都是非图书专业的,拥有的分类数据欠缺,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大多依据管理规定进行图书的分类整理,对出现的错误不敏感,审核过程只是表面工作,使错误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影响借书流程的顺利进行。
2.读者检索能力欠缺
开架借书实行时间短暂,很多读者对图书分类的方法还不太熟悉,检索能力差,给借阅过程带来了困难。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当今时代互联网盛行,许多人更加倾向于方便快捷的电子书,只需在网上轻轻一点,就能查阅到自己想要的书籍,相较之下,图书馆借书要麻烦许多,因而忽视了检索能力的培养,对图书馆的排架位置及分类方法不了解,造成借书困难。第二,图书管理员在图书分类时与读者查阅习惯不同,加大了借书的难度。比如在查找心理学类目时,图书管理员很可能会为了减少分类项目而将心理学归到哲学的类目,而读者意识不到二者的相近性,则很难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
3.分类习惯与查找习惯冲突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到,多数图书馆由于馆内面积、图书种类等因素的制约在图书分类时并没有按照《图书馆分类法》规定的那么细致,很多时候都是将几个相近的类目合并到一起,以节省空间。而在合并时,大多是由图书管理员自身的习惯决定的。因为每个人的分类习惯不尽相同,这就为查找带来了无形的阻碍。尤其是在专业书籍分类时,图书管理员对专业了解不足,在分类时容易将技术类与理论类混淆,与读者的分类习惯产生冲突。
二、调整图书分类与开架借书查找问题的相关建议
1.加强图书分类业务外包工作的管理
图书馆分类业务的外包,也就是将图书分类交于非专业人员的手中,给开架借书带来了不便。因此,要想改善这一局面,就要从两方面入手。其一,加强对《图书馆分类法》的应用。该法案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经过了四次修订,主题和类别更加细化和全面,对于图书分类有着权威性的指导作用。供书方要将《图书馆分类法》作为专业的参考规定,与以往的图书分类和编目数据进行对比,将缺失的数据补充完整,对错误的类目数据等进行严密修订,将图书依次有序的按照索引进行整理,由主干到分支形成一个完善的树状管理体系,让读者能够更快的找到需要的书籍,减少查阅时间。其二,提升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素质。图书分类是一项具有逻辑性的工作,工作人员必须对其有专业的认知,熟悉《图书馆分类法》的各项分类依据,尤其是要熟练掌握分类编码,切忌对同一书籍归入多项类目,避免模糊分类或交叉分类现象的出现。同时,工作人员也要有端正的态度,对工作认真负责,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审核,发现问题要及时讨论并纠正,从而提升图书分类的质量,为开架借书提供便利。
2.强化读者的检索能力
检索能力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图书检索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强化读者的检索能力,不仅可以调整图书分类与开架借书的冲突,也在为现代社会培养了人才。读者进行图书检索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熟悉图书的分类方法,了解图书的排架结构,才能在众多图书中找到自己所需,而这则需要平时的积累和练习,只有经常去图书馆借阅,才会对图书分类愈加熟悉,从而缩短借书时间。同时,要学会使用检索系统,现在大部分图书馆都设有电子检索终端,读者可以按照书名、作者、类目等快速查阅到所需书籍的位置,快捷有效,提高了借书效率。另外,只是针对读者进行检索能力的强化是不够的,还要从图书管理员入手,了解大多数读者的查阅习惯,从这一基点出发,进行图书分类,降低读者查阅图书的难度。
3.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
在图书分类时,最好设定统一的标准,使得图书管理更加逻辑有序,从而方便读者的查阅。首先,以《图书馆分类法》为基础,制定符合本图书馆的分类标准,保持体系一致,类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改变。如在专业类院校中,图书馆的图书类别也更具专业性,《图书馆分类法》中的类别已不适用于该图书馆,适当的调整可以更符合读者的需求。其次,重视粗分和细分,将图书按照包含范围由一级类目、二级类目等依次排列,形成有序的框架体系,使图书流通更加顺畅。另外,由于图书馆不断对书籍进行更新,实行新旧书籍的分排,将新书置于旧书的上层,提高书籍的利用率。
三、结语
加强图书分类的外包管理,提高读者的检索能力,制定统一的分类标准等方法的实行使图书分类更加科学有序,为开架借书提供了方便,调和了图书分类与开架借书查找的冲突,实现了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推动了图书馆改革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丹.高校图书馆开放存取资源构建现状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11).
[2] 吕学财.高校图书馆学术共享空间建设研究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38) .
[3] 郭芳.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发展政策探析[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06).
[4] 林伯珊,文毅,晏猛. 布依族古籍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4(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