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2014-12-09张浩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7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

张浩

习近平同志指出,各级领导领导干部要“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热点舆情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几乎每一个干部、每一项政府工作都成了住在玻璃房子里的人。提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

一、领导干部提高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是大势所趋

1.提高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问政正在逐步变为各级党政机构理政的一种常态,也成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获取民意、接受监督、改进工作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特别是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如何同媒体打好交道,在第一时间及时将有关信息予以公开、回应群众关切,满足好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已经成为新时期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课题。

2.提高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适应媒体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后,媒体的发展十分迅速,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从数量看,媒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1978年,全国的报纸只有186种,电视是稀有之物,互联网更是听都没有听过。而到2013年,大家看数据:全国报纸有1915种、电视频道2000多家、网站350万个,手机用户11.46亿。可以说,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大传媒时代,媒体无处不在。第二,从职能看,公共管理职能越来越突出。过去媒体重宣传轻监督,领导干部不必担心媒体跟自己过不去;而现在,媒体逐渐走向商业化、市场化,其公共管理职能越来越突出。虽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但为吸引眼球和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现在的媒体宣传监督并重。

3.提高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社会管理发展的需要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治理工作。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一些干部不重视舆情应对,常常导致网上情绪持续发酵,简单地采取平面媒体时代以“拖”为主的舆情应对方式,导致“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激化社会矛盾。自然,提高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就成为社会治理的应有之义。

二、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中存在的明显不足

一是对媒体“封堵”。当出现比较大的事件的时候,我们有的领导干部往往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坚守“家丑不可外扬”的古训,对人民群众和各类媒体进行封堵,实行“一概不许公开,一律不准采访”的蛮横办法,拒群众与媒体于事外。

二是对媒体“躲逃”。有的领导干部在出现大的事件时,特别是媒体进行采访报道的时候,信奉“少说为佳,不说为妙”。对群众和媒体采取能躲则躲,能拖则拖的办法。虽然躲避了一时责任,但把事情拖大了,也拖坏了党委、政府的形象。

三是对媒体“欺瞒”。对于负面事件或责任事故,有的领导干部抱着侥幸心理,对媒体不敢讲真话、实话,心想蒙骗过关,求得所谓的“稳定”,但是,一旦事实真相曝光,反而给工作造成更大的被动,成为舆情关注的焦点。

三、大力提高领导干部要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关键是做好三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练好基本功:坦然面对采访。领导干部要练好接受采访的基本功,要在准备、尊重、技巧六个字上下功夫。

第一、准备。接受采访前要精心准备,做到“胸中有成竹”。准备什么呢?一要掌握采访媒体的情况。接受采访前一定要摸清媒体的情况:如哪几家媒体来采访,哪些记者来采访,这些媒体和记者报道的风格,以前在本地做个哪些报道等等。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是充分准备采访的内容,一般媒体采访都会有一个主题,比如说发展经济、环境污染等等,我们就要围绕这个主题来准备采访内容。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三是彩排,指预先做一个模拟采访。通过彩排能够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从而避免在正式采访中出错。第二、尊重。要抱着“来者都是客”的心态对待采访的记者。记者在西方被称为“无冕之王”,所以千万不要和记者作对、得罪记者,而要善待记者、尊重记者。在一定程度上,尊重记者就是尊重公众的知情权。第三、技巧。采访过程中要讲究方法,“四两拨千斤”。一要简洁。要简单明了地回答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少说套话、官话。二要主动。采访中千万不能让记者牵着鼻子走,而要始终掌握主动权,控制话语权。三要学会回避。采访中对记者说的每一句话都要是真话,但真话不一定都要说。对于不好或不便回答的问题,可以采用回避的方式。但应注意方法,千万不要说“无可奉告”。

总之,接受媒体采访是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一项基本功,我们要从准备、尊重、技巧六个字入手,坦然面对采访。

第二篇文章,提高应急力:直面危机事件。

归纳起来,就是三个“说”。

第一,及时地说:第一时间发布。谣言止于公开,危机发生后,领导干部一定要站出来,第一时间通过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发布信息。否则就会让谣言获得生存时间,出现“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全世界”。

第二,负责地说:发布真实信息。一是说话要对人民负责,发布的信息一定要是真实的。第二层意思,二是要对国家负责,发布信息一定要有权威性。不要发表“个人看法”、“个人意见”。

第三,交心地说:站在公众立场说话。要多站到公众的角度来想问题、回答问题。少一些误解,多一些客观;少一些官腔、多一些人性关怀。

第三篇文章,把握新课题:正确运用网络。

从当前来看,网络已成为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的重要平台,成为领导干部执政的重要工具。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把握网络这个新课题,正确运用网络,做到懂网、上网、用网。

一是要懂网,学习网络知识。懂什么呢?一要懂网站布局。我国的网站几百万,这么多的网站中,哪些是主流网站,哪些是官方网站,网民平时喜欢上哪些网站,领导干部要知道。二要懂网络操作。要在网上冲浪,就要学会冲浪的本领。搜索下载信息,收发电子邮件,建博客,发贴子,甚至是网络语言等,这些都要学会,要掌握。三要懂网民心态。我国网民已接近6亿,这群人在说些什么、关注什么,我们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

二是要上网,融入网络生活。除了看书、读报、看电视、听广播外,领导干部要养成上网的“第五习惯”。首先要关注网络信息。要经常到新华网、人民网、新浪、凤凰等主流网站浏览新闻。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大事小事,做到“秀才不出门,也知天下事”。 胡锦涛总书记上网有三看:一是想看一看国内外新闻,二是想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关心些什么问题、有些什么看法,三是希望从网上了解网民朋友们对党和国家工作有些什么意见和建议。其次要参与网络互动。通过网络访谈、论坛在线交流、个人博客、QQ群等方式,积极地参与到网民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话题中去,与网友平等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是用网,利用网络优势。互联网具有时效性强、信息丰富全面、民意真实朴素的优点,领导干部要充分利用网络的这些优点。首先,要利用网络加强舆论宣传。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领导干部要利用政府网站、新闻网站等平台,通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技术手段积极地进行舆论宣传,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其次,要利用网络促进政务公开。据调查,我国已有政府门户网4万多个,绝大部分政府门户网都建立了政务公开专栏,但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公开滞后、公开过于笼统等。再次,要重视网络民意。互联网已成为民意表达的主要渠道。对于网络上的民意,领导干部不能漠然视之,而应高度重视、积极回应、并落实在行动上。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五拍”干部
院领导简介
有的在“悬浮”,有的在“游走” 挂职干部如何摆脱“挂职的烦恼”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致辞
我家领导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