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
2014-12-09李太香
李太香
卢梭在他的《爱弥尔》中说:“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予我们。”小学教师是人才培养工程的奠基者、引导者,小学阶段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想要了解的和他们应该了解的东西有很多,如何满足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成长,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就落在了小学教师身上。小学教师能否根据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来满足小学阶段教育工作的需要呢?最重要的就是小学教师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小学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教师素养?这些素养包括哪些方面?如何才能具备这些素养?下面就谈一下我的一点浅见。
一、小学教师素养的概念界定
素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民族文化的潜意识里是个普遍的理念。这就意味着在物质文化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人们愈来愈关注自我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作为文化阶层的重要成员,理应对此倾向作出灵敏的反应,对自身素养进行理性的反思,这样才能使自身的发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胜任传递社会文化的历史重任。
小学教师素养是小学教师的社会文化素养和身心素养的矛盾统一体。其中,社会文化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身心素养包括身体素养和心理素养两个方面。社会文化素养是身心素养的内容源泉和发展条件;身心素养是社会文化素养的基础和载体。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构成小学教师的整体素养。
二、小学教师基本素养的内容
小学教育是民族教育的奠基工程,小学教育对小学生以后的学习、深造乃至工作的选择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小学教师到底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教师的职业理想:这是其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作为小学教师首先要认清教育的意义,其次要热爱小学教育事业。这两点对于小学教师树立职业理想是至关重要的。小学教师树立正确、科学的职业理想是从事小学教育事业的前提条件。
(二)教师的知识结构:为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师必须具备新的知识结构和进行创造性教育活动的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还要有精深广博的科学知识、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具备“学术性”与“师范性”双重专业特征。这是小学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三)教师的教育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就是树立教育发展改革观、教育创新观、新的教育体制观、宏观的教育时空观、教育服务产业观、适应性的质量观、德育为先的育人观、以人为本的人才观、以能力为重点的素质观、多维度的教育质量评价观。
(四)教师的监控能力 :教师的监控能力主要是说教学监控能力,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教师教监控能力作为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师素质提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教师的教学行为:作为一名教师,对“为人师表”“身正是范”这两个词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小学教师而言,这无疑是最基本的要求,当然也是最重要的要求。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特别善于模仿,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尤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三、小学教师如何才能具备这些素养
小学教师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使自己具备这些素养。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小学教师要有前沿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应确立以更新观念为先,以高尚师德为本的观念,这是教师素质的关键。
(二)小学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教师是天生的职业读书人、职业学习者,教师不读书,不思考,教书育人就容易出偏差。活到老学到老,方可为师。
(三)小学教师要有多元的知识结构。教育内容的社会化是新课程教学计划的一个特点。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应是多元化的,要精深广博,不仅专业知识要精深,其它学科也要广博,还要不断扩大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特别是现代科学知识,现代教育心理学知识,教师必须学习和掌握。教师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必须转变观念变“教书匠”为“学者型”、“复合型”教师,确立追求新知识,坚持终身学习,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努力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四)以心灵赢得心灵,用人格塑造人格。“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才能使教师胜任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因此,“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是提高师德的有效途径,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内强师德,外塑形象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者的可信性;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
(五)正确处理管理与教育的关系。管理的目的在于对儿童进行外部的领导,维持教学与教育的秩序,为实施教育与教学创造条件。赫尔巴特在他的《普通教育学》中写道:“这种管理并非要在儿童心灵中达到任何目的,而仅仅是要创造一种秩序。”滿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行为的教育,连儿童也不认为它是教育。
一个有威信的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典范,行动的楷模。因此,做教师的,要加强思想修养,有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道德品质;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还有谈吐的文雅,仪表的端庄,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健康的体魄与健全的心理。教师往往长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精力和体力的消耗都十分巨大。因此,小学教师应增强健康意识,注意劳逸结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应该是专家、思想家和心理学家,是组织者、管理者。他应该具有博大精深的知识结构;应具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现代观念;应该善于让每位学生都乐意向自己敞开心扉,使学生不但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科学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貌,而且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完善的人格。
小学教育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社会对小学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对小学教师到底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如何具备这些素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方法,希望对小学教师素养相关理论的完善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