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类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2014-12-09罗春蕾
摘 要:为了探讨美术类专业理论课程相关性与连续性建设,本文重新审视了高校美术类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关键词:课程相关性;专业理论课
考察当前我国各高校对于美术专业的理论课教学,大致涉及到了如下几种课程:《艺术学概论》、《艺术传播学》、《艺术心理学》、《艺术民俗学》、《美学原理》、《设计方法学》、《现代设计美学》、《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中国设计史》、《外国设计史》、《中国画论》、《构图色彩理论》、《透视解剖》、《中外名作赏析》、《中外古典园林艺术赏析》等等。这些课程可以大致分为公共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法理论课程三大类。
美术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課程因为专业方向不同而分别设置,我国各专业院校对本类课程的开设虽不尽相同,但美术类专业的学生如果不了解美术史,一切都无从学起,因此各专业院校大都将各专业的中外史论课程设置为基础的必修课程。比如美术学专业一般都以培养美术教师和专职美术工作者为主要目标,因此《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的开设对于美术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也是必须的。视觉传达和环境设计等专业一般会根据本院系特点来开设美术史类课程或工艺美术史论、设计史论课程。《中国工艺美术史》、《外国工艺美术史》一般设置为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虽然多数开设了设计相关专业的院校会选择工艺美术史论知识的讲授,但也有部分高校选择设计史论知识。比如《中外艺术设计史》、《现代设计史》。而《设计方法学》、《现代设计美学》、《中外名作赏析》、《中外古典园林艺术赏析》《设计原理》、《设计美学导论》、等课程一般设置为高年级的选修课程作为补充。
专业技法理论课程因各院校的专业方向设置不同,因而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来讲,都会开设关于构图、色彩及解剖等技法的基础理论课程。比如:《构图色彩理论》、《透视解剖》等。
此外,针对学生个体专业发展的不同,各美术类院校开设了一些方向性很强的专业技法课程供学生选修。以国画方向为例,一般都会讲授《中国画论》。这些课程难度较大,一般安排在高年级讲授。此外,有一部分课程在设置时将理论和实践融合在一起。比如:《草书艺术》,是书法专业的必修课。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化,近几年来美术类本科生的数量飞速增长。在我们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对艺术专业非常喜欢和热爱。他们大多数从小受到一定艺术环境的影响和熏陶,对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专业技法的学习上肯下功夫,能吃苦。因而对理论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学习时间分配较少。另外,美术类学生在高考前,从定下方向时,就很重视技法课程而轻视文化课程。因为长久以来,他们入学的文化分数线比文科理科分数线低,他们自己对文化课的学习既缺少时间也缺乏动力。在我们的学生中,甚至有一部分是因为文化分数达不到文科理科的分数线,为了考上大学,突击一年学习了美术基础技法。因而,应当承认,我们美术类的本科生们大多数文化素养较薄弱,这是令人无可奈何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培养高素质、厚基础的专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把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有机结合。在高等美术教育界,也早有一些呼吁加强美术理论课程学习的呼声,在一些历史悠久、学术积淀丰厚的美术院校,基础理论课程的定位相对明确。如中国美术学院在美术学学科中建立了“人型”的学科链状结构:以艺术史论系为心脏,以中国书画专业为头脑,以油画、版画专业为两臂,以综合艺术为躯干,以雕塑、新媒体为双腿,形成理论与实践相通、传统与当下互动、专业化与综合化并行的整体互动的结构链。在这“人型”的学科链状结构中,艺术史论课处于核心地位,对受教者进行人文精神品质的综培养,确保培养的毕业生不仅仅是单纯的“绘画机器”和“设计机器”,而是既掌握艺术技能,又会通艺理的创作者和思想者。
部分院校盲目追求“与市场接轨”,把高等美术教育职业培训化、媚俗化,加上理论课程的收益不明显,所以很多高等院校美术类专业的美术理论课程课时明显偏少。这进一步增加了美术类理论课的授课难度。在课时过少的客观环境下,授课老师为了在极其有限的课时里完成教学任务,只能是尽量一再压缩教学内容,讲授完一般史实后,就只有现象的罗列、美术常识及基本理论的讲解。我们的理论课程教学虽然也采用了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和方法,但学生学到的除了一些美术家的姓名、生平、几件代表作品之外,就是一些美术的原理和概念化的语言,对美术家的作品的鉴赏也基本是人云亦云的状态。更无奈的是,除此之外,授课老师还要顾全到整个课程的完整性,这样一来就不可能将每一个知识点讲授详尽。在理论课程的内容设置出现了不得已的简化和泛化之后,学生感觉像是走马观花。这对于人文基础本来就薄弱的他们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这样的教学现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自觉学习的意识、学生独立发现、探索问题的能力都在紧仄的课时里不可能得到加强。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狼吞虎咽下的理论知识太难以消化,既不能他们的提高人文素养,更不可能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指导具体创作。
在各类美术院校中,少有专门的理论教研室。美术类的理论课程一般多由专业技法课程老师兼任。然而每个老师的情况不同,有的老师专业技法教学很好,有的老师对专业理论的研究比专业技法好;在课程安排上,首先应该根据教师个人的兴趣、特长自我选择,而不是让专业技法弱的教师改教理论。毕竟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担任美术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更应该要有深刻的思想和思辩能力、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这样的教师才能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将美术理论论课变成美术常识课,把艺术批评变成唯权威是尊的歌功颂德,甚至完全以个人喜好来进行艺术评价。诚然,在高等院校各美术院系强调理论师资人员结构的专业化,目前显得有点强人所难,但理论教师队伍的优化组织显然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将使得美术类理论课程的教学更加举步维艰,使得美术学科畸形发展。
在理论课老师们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情况下,各个美术类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缺乏整体的宏观把握,也就不可能具有系统性。整体来看,不同教师担任的各门理论课程讲述内容出现重复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此外,在课程内容上缺乏衔接,必然导致一些重要的美术类学生理应掌握的基本知识的教学出现明显遗漏。显然,这些都是通过对理论课程有效的组织来可以避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唐长安:中国水彩画教学体系的建构[D]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0.
[3]高明:美术教学论[M] 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作者简介:罗春蕾(1982-),女,荆州,长江大学讲师,硕士,主要研究艺术学、美术史论。
基金项目:长江大学校级项目,项目名称:美术类专业理论课程相关性研究及课程连续性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 JY201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