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部门在打造农村宜居环境中的作用分析
2014-12-09孙英杰李宇飞李芬任慧龙
孙英杰 李宇飞 李芬 任慧龙
摘 要:针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奋斗目标,本文探讨分析了气象部门在打造农村宜居环境工程中可发挥的作用。分析表明,气象部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提高气象监测预警水平,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2)加强农业气象业务科研工作,保障农业高产稳产和粮食安全;(3)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需要;(4)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提高村镇建设规划水平;(5)拓展环境气象业务,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做贡献;(6)促进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气象;农村宜居环境;作用
中图分类号:P49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1.025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强调要抓好“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四方面工作,“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1]。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看,主要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文明形态。原始文明具有淳朴但却又有盲目性的特点,对自然不构成伤害;农业文明具有依赖性、靠天吃饭、随遇而安的特征,但有时会对自然造成一些伤害,由于伤害程度较轻,大多数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具有进取、掠夺性的特性,给自然环境带来了损害和破坏,许多方面难以修复,因而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必须倡导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就是指取上述各阶段文明优势、避免各阶段文明劣势的高等文明形式,在人和自然的关系方面,反对靠天吃饭的无为,同时也摒弃人定胜天的错误,强调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2-9]。
打造农村宜居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数一半以上,农村的美丽与农民的富裕程度直接关系着“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是否能如期完成。一段时期以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经济建设,社会财富快速增加,同时也显著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但却带来一些不良后果,生态层面则表现在土地、水、能源等约束愈发趋紧,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愈显脆弱,不少地区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天气明显增多,范围越来越大;在广大的农村,则存在着较严重的白色污染(塑料薄膜)、农药污染和土壤重金属超标等现象[10-13]。这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相差很大。
1 气象部门在打造农村宜居环境中的作用
中国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的社会公益事业,气象部门长期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宗旨,多年来一直把为农服务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打造农村宜居环境过程中,气象部门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较大作用。
1.1 提高气象监测预警水平,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影响
中国是全球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70%以上灾害是气象灾害造成。影响中国的气象灾害分布地域广、种类多、发生频率高、造成的损失重。中国遭遇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台风、暴雨(雪)、寒潮、沙尘暴、雷电、大风、冰雹、干旱、霜冻、大雾、高温和低温等。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上述极端天气更加频繁发生,这些灾害造成的损失不断加重,气象灾害的反常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日益突出,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20年来,中国因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每年平均达4 800多万hm2,人员死亡4 4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1 800多亿元;每年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14]。
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脆弱区,洪涝、干旱、霜冻等灾害对农业、林业、渔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给中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防御农村气象灾害,要不断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发布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面,保障气象灾害信息及时进村入户;加强农村防灾减灾的科普宣传和防灾避灾技能的培训,加强农村技术培训基地和防灾科普宣传工作;增加气象科技的贡献率,保障农业的高产稳产;开展防御气象灾害农村基础设施的普查工作,完善修订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建筑物的防灾标准。
近些年来,中国各级气象部门努力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全国多数地区24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准确率稳定在80%以上;通过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各地建立了由基层政府主导的县、乡、村三级气象防灾减灾指挥动员体系,组成了由专、兼职结合的应急责任人、气象协理员、气象信息员等基层气象防灾减灾骨干队伍,发布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优化与基层水利、国土、民政、农业等涉灾、涉农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机制,显著提高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水平。
今后一个时期,气象部门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部门联动”的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推进气象防灾减灾组织体系、预案体系、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民政部门合作,推进气象防灾减灾与国家综合防灾减灾的对接融合,不断扩大气象信息员和乡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覆盖面;加强与水利部门的合作,将基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和应急预案与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相对接;继续推进乡镇(社区)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强化气象部门面向政府决策指挥和应急管理的支撑保障能力;加强应用公共媒体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重点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推进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能力;开展暴雨洪涝、干旱灾害风险区划和风险评估业务试点,开展暴雨诱发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业务,提高灾害性天气及其次生灾害的预报预警超前度和精准度;积极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纳入地方社会发展规划、政府绩效考评。endprint
1.2 加强农业气象业务科研工作,保障农业高产稳产和粮食安全
农业生产属于露天生产,温度、空气、水分和太阳辐射等气象因子既影响农业生产,又为生物有机体的生长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能量,并通过与自然环境中其他因子的相互作用间接地影响农业生产。这些气象因子的不同组合会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同的影响。当这些因子的组合处于最优状态时,农业产品即可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相反,这些气象因子中的任何一个因子的不足或过量都会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害。“风调雨顺,年谷顺成;旱涝风冻,减产失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气象与农业密切关系的高度概括;反之,农业生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象条件,如:人们的生产活动是形成农业小气候的重要因子,许多农业气象灾害常常通过一定的农业措施来减轻或防止;另外,人类还可以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和防护林带的营造等改造自然的工作来影响一定地区的天气气候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等网络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专业化观测,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研工作提供资料信息;国家、省、市(地)、县四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业气象已成为中国气象部门发展最早、规模最大、相对成熟的一项气象业务工作;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等已在大部分地区开展,气象产量预报已成为国家和各地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要参考;农业气候资源区划不断深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和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业务科研工作逐步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气象部门将逐步开展主要农作物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农业气象条件分析评价,拓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等大农业的专题情报;不断完善分析评价指标与模型,进一步提高农业气象情报产品的时效性、针对性与定量化水平;拓展农用天气预报、土壤墒情与灌溉预报、作物产量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物候期预报等农业气象业务,实现其预报产品的多元化,提高产品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时效性;实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灾前风险预估、灾中跟踪监测、灾后评估分析,灾害评估范围、种类进一步拓展,形成稳定规范的业务产品,基本能够满足粮食安全、农业防灾减灾和农业保险的需要;建立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展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领域,完善、发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立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强化面向政府决策、农村农民、农村合作组织、农村种养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等用户的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和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准确性、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以及现代化水平,农村气象信息要基本覆盖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的用户。
1.3 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气候资源是指人类可利用的水分、热量、风能与太阳光能等,是中国十大自然资源之一,气候资源也是一种可再生的资源。气候资源与其他资源不同,因为气候资源不能进入市场交易。各种自然资源中,气候资源最易产生变化,也是变化最为剧烈的一种资源。不利的气候条件是灾害,有利的气候条件是自然生产力,是资源。虽然气候资源取之不尽,但在时空分布上又具有不均匀性和不可取代性,所以,对于气候资源的开发,要正确评价,从实际出发,合理利用。
气候资源中的光、热、水、空气等是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不同地区的种植制度的决定因素。作物的熟制、结构与配置方式,因光、热、水、空气等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在制定农业发展规划中,各地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不断挖掘农业气候资源的潜力,提高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如采用间作、套种,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等。
由太阳辐射分布不均匀所产生的风能以及直接可利用的太阳能是气候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18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耗快速增加、温室气体浓度和工业生产排放废物也随之增加,由此产生的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节约、控制使用化石能源,寻找替代能源已刻不容缓。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气象部门将根据地方新能源发展和行业生产需求,细化风能、太阳能普查、区划、评估工作,完善风电功率、太阳能光伏发电预报系统的应用,为新能源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今后一段时间,气象部门将努力使农业气候资源评价达到定量化、客观化、动态化,实现农业气候区划的精细化;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适应性分析和研究,使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与气候资源科学利用能力有效增强,以满足生产布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4 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提高村镇建设规划水平
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对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和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是指做一项工程或一个项目时,要看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否符合项目要求,通过评价使项目在进行过程中考虑到当地气候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或极端气候事件,从而避免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型工程的建设对局地气候也会产生影响,如果这种影响非常大,对周围的人类活动以及人的居住有影响,气象部门会建议这个工程的选址重新规划,保证在建设好工程的同时,不破坏周围的环境。
目前,全国各地正在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和区域开发等工作,新农村小区布局、城镇规划设计和乡镇企业选址等都需要气候可行性论证。气象部门将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气候承载力分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风险评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把防御极端气象灾害和化解重大气候风险摆在突出位置,指导各地科学规划农业生产布局,提前谋划趋利避害的工程措施,改造和加固现有农业与农村防灾基础设施和民宅等建筑物。
1.5 拓展环境气象业务,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做贡献endprint
气象因素是环境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气象因素又对其他环境条件有显著的影响,如空气质量就与大气稳定度和风密切相关。目前,中国已开展了环境气象业务,进行大气环境气象监测分析和大气环境气象预报预警,并与环保等部门建立了预报会商、信息通报、协同应急及预报产品发布机制。今后气象部门将加强环境气象观测系统建设,依托现有地面气象观测站,增加气溶胶质量浓度观测、气溶胶特性和化学成分观测、反应性气体观测、酸雨观测、温室气体观测、健康环境气象观测、能见度和大气层结稳定度观测等6个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明确的环境污染物基本项目;与环保部门合作,加强气象条件对大气污染影响、污染物的输送及转化规律的研究,建立完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预报系统,为环境气象业务提供基础支撑;重点加强雾、霾外源输入和本地源鉴别、细颗粒物的源解析、气象条件与雾、霾的相关性以及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强化对环境气象科研成果的凝练和业务转化,逐步实现雾霾天气的定量精细化预报,为更好地应对大范围高影响雾霾天气提供科技支撑;开展生活指数预报、健康气象预报以及核泄漏、有毒(害)气体扩散应急预报预警等突发环境气象应急预报预警;开展环境气象服务和环境影响评估工作,建立环境数据处理平台、环境气象产品制作及服务平台和环境气象分析预报平台的业务平台;建立生态修复和保护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生态脆弱区、易灾区生态气象观测网络,开展生态保护与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
1.6 促进农业适应气候变化,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基本对策,减缓指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具体措施包括通过节能和以低碳或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采用固定二氧化碳的增汇技术,也包括人工调节局地气候的一些措施;适应是指通过调整自然和人类系统以应对实际发生的或预估的气候变化或影响,适应的内容包括对气候变化基本趋势的适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适应和对气候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变化的适应,如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高、高寒地区积雪消融和冻土变浅、土壤有机质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适应对策的核心是趋利避害。减缓与适应的两大对策彼此不能相互替代,但又是相辅相成的。虽然减缓是遏制温室效应的根本性措施,但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和技术上的难度,很难在短时期内把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降低到工业革命以前的水平。人类必须采取适应措施以确保社会经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不但为中国人民提供基本的食物来源和部分生活资料,而且具有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辅相成和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还为涉农产业提供了目前最大量的就业机会。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有利影响主要是热量资源增加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提高了作物生产潜力,负面影响主要是降水减少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危害加大。针对农业生产主要在露天条件下进行和以生物为生产对象的特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是充分利用生物自适应与适度人类干预两类适应机制的有机结合与优化配置。前者包括基因、个体、群体和农业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适应成本较低且比较稳定,但适应能力有限。由于当前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事件往往超过生物的自适应能力,必须辅之以必要和适度的人类干预并付出额外的成本。人为的主动适应措施包括增强受体适应能力和改良局部生境,两类适应措施同样必须统筹配置,有机结合,力争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大的适应效果。
2 结 语
打造农村宜居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农村山水更绿、空气更清新,使农民生活更富裕、心情更舒畅,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既定国策。蓝图已经绘就,战鼓已经擂响,气象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将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打造农村宜居环境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8(1).
[2] 高吉喜.区域生态学基本理论探索[J].中国环境科学, 2013,33(7):1 252-1 262.
[3] 王超英,刘荣志,段晓红,等.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农村资源与环境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32):248-251.
[4] 董中强,徐芙枝. 中国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J].河南农业科学,2002(11):8-9.
[5] 宋春康.全面贯彻国家环保“十二五”规划 青岛科学谋划生态宜居新蓝图[J].环境保护,2012,40(8):71-73.
[6] 董伟,张勇,何远光,等.创建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在大连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实施思路[J].环境科学研究,2010,23(4):377-386.
[7] 蔺芳,张家洋,王书丽,等.河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4):406-409.
[8] 王玫,杨璧丞.牡丹江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6(15):59.
[9] 孙书安,郑国清,刘九芬,等. 气象因子影响度的概念及其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1993(3):11-12.
[10] 黄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今日中国论坛,2013,10(17):25-26.
[11] 王印传,王军.“征补共治”型农村环境政策设计——以河北省白洋淀村庄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12,28(23):191-195.
[12] 李伯华,刘沛林,窦银娣.制度约束下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模式研究——以湖南省衡南县工联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 2012,28(23):186-190.
[13] 苏洁.创新农村环保机制 为“两宜”城市建设夯实基础[J].科技信息,2011,28(29):828.
[14] 陈正洪.中国气象灾害与应急体系探索[J].农业灾害研究,2012,2 (4):36-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