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技发展对林产品供给的影响*
2014-12-09黄坤
黄 坤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纵观我国林业的发展历程,林业科技的发展对于林业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林产品的供给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温家宝同志曾经指出:“加快林业发展,搞好生态建设,要靠投入,靠政策,但最根本的还是要靠科学技术。”自实施科技兴林战略以来,特别是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出台以后,林业科技工作得到较快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推动了林业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2]本文结合“十五”到“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科技发展和林产品供给情况,探讨林业科技发展对我国林产品供给的影响。
一、林业科技发展情况
国家对林业科技的重视和对科技投入的提高,使林业科研在高新技术和产业化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确保了我国林业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林业局《2001中国林业发展报告》的调查结果,“九五”期末,我国林业科技贡献率仅为27.3%,现在为34%。林业科研在高新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取得新的突破,确保了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3]
(一)营林技术
油松、落叶松和侧柏“三松”播种育苗技术的创新,推动了造林技术由播种造林向植苗造林的第一次飞跃;容器育苗技术的创新,实现了造林技术的再次飞跃,造林成活率比播种造林提高了40%~60%;黄土丘陵区径流林业技术、石质山区抗旱造林技术的创新,使干旱造林一次性成活率提高了30%以上;生根粉、保水剂、植物蒸腾抑制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广泛推广,使难生根树种的繁殖成活率平均提高了30%~50%。[4]生物制剂(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长调节剂等)技术在林业上的推广应用,对营林技术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矮化密植、高接换优等林果栽培技术的创新及应用,使果树挂果时间提前,果品产量、质量和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二)良种培育
种苗是植树造林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国家对林木良种的投资较少,并且将大批种苗经费用于苗圃基础设施改造,1998年~2002年,国家良种基地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2003年以后,国家调整了种苗工程的投资方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逐年推进。大批林木、林果良种得到推广和应用,为造林和绿化做出了重大贡献。生物技术在良种培育上的应用,大大加速了林木良种的繁育,培育出高抗性的速生、丰产、优质的工程造林品种。速生杨新品种的不断选育和推广,推进了平原林业树种的多次更新换代。
(三)采伐技术
采伐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胸高直径、断面积、树高、材积以及最适株数等确定抚育采伐强度,提高了森林抚育质量。对天然林的采伐,李茂臣等提出了限径择伐的方式,实现了每株被伐木都是最高产出效率的体现,并将保留林分推向最大生长量和最高生产力的极至状态。[5]苏立军论述了在不同林分(主要指林分生长发育阶段)中落叶松抚育间伐的目的和方法。[6]随着可持续发展观的树立和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林业及生态建设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提出了生态采伐理论。我国已颁布的《森林生态采伐作业规程》规定,生态采伐就是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即森林采伐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协调好环境保护与森林开发之间的关系,尽量减少森林采伐对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生境、生态脆弱区、自然景观、森林流域水量与水质、林地土壤等生态环境的影响,保证森林生态系统多种效益的可持续性。[7]张会儒等在《森林生态采伐的理论与实践》中对森林生态采伐的理论和技术做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林分择伐空间优化模型和软件实现。[8]26
(四)信息化管理
以数字林业为主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我国森林资源管护水平。目前我国“数字林业”已取得一定的进展。[9]成功使用遥感技术进行林业调查和绿化动态监测,并应用卫星图像辅助计算机进行处理,从信息采集、分析到数据输出,整个过程自动化;根据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的对应关系,利用计算机统计运算预报森林火险等级;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系统(lMS)(简称3S技术)加强森林资源的监控和监测,进行森林资产评估、森林资源灾害损失评估,推动森林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五)林业机械化
采种机、割灌机、挖坑机、筑床机、插条机、植树机等林业机械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种子采集和处理、林地清理、整地、育苗、中幼林抚育和林木保护等作业的生产效率。我国现有的林机产品有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六)林产品加工技术
在我国林业产业中,以林产品加工利用为主的第二产业占林业总产值的一半,说明了林产品加工利用在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0]在木材加工及木、竹制品生产中,通过木(竹)复合、木材阻燃与改性、木质重组、减少胶粘剂和其他化工产品的用量等技术的创新和升级,生产出节能、环保、质优、高值的木材制品;在木、竹、苇浆造纸业中,通过改进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原料利用率,提供各种市场所需的纸类产品;在经济林产品和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中,根据林木果、种子、枝、叶、干、根、皮、树液中所含营养、药用、化学成分,通过科学研究和成果应用,生产出各类工业原料、食品、饮品、保健品、药品、化妆品等。这些都显著提高了林产品的质量和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
二、林产品供给情况
2011年,林产品产量稳步提升,供给能力有所增强。林产工业得到加强,改变了林产品短缺现象,商品林建设方兴未艾,与龙头加工企业的结合日趋紧密。营造了1030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实施了特殊林木培育项目,启动了《全国木材战略储备生产基地规划》编制工作。并再次重申“中国将继续加快林业发展,力争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为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林业总产值及产业结构
10年来,我国林业总产值逐年增长,且增幅逐年加大(图1)。“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平均增速达到21.91%。近年来,林业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逐步调整,不断优化(图1和表1),已由“十五”末期的52∶41∶7,调整为39∶52∶9,林业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第三产业比重逐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第一产业中,由于良种培育和营林技术以及采伐技术的进步,使得包括干鲜果品、茶、中药材以及森林食品等在内的经济林产品种植与采集业产值逐年提高,为5158.19亿元,所占林业第一产业比重最大,为57.99%;第二产业中,由于林产品加工技术的进步,使得包括锯材、人造板等在内的木材加工及木竹制品制造业产值也在增长,达到4994.43亿元,所占林业第二产业的比重最大,为42.05%;第三产业中,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发展迅速,产值为1310.37亿元,所占比重最大,为65.29%。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分别是木竹浆造纸业、林业生态服务业(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森林水土保持等)和林化产品制造业,增长速度分别为75.45%、52.87%和49.56%。[11]
图1 2001~2010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表1 2001~2010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及三次产业分配(单位:亿元)
(二)林产品产量
1、木材生产及林产工业
图2 2001~2010年全国木材及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产量
由图2和表2可知,10年来,我国木材生产及主要林工业产品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人造板产量增幅最大,且2010年是近5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表2 2001~2010年全国木材及主要林产工业产品产量
2、林产化工产品产量
由表3可知,与其他林产品相比,林化工产品的产量增幅要大得多。其主要原因在于林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技术、设备的改进和加工工艺的提高。
表3 2001年和2010年全国主要林化工产品产量
3、经济林、竹、油茶、花卉产业
表4 2001~2010年全国经济林、竹、油茶、花卉产品产量
对表4中数据分析可得出,十一五期间经济林产品的产量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水果和干果的增长最为明显,主要原因是果树营林技术的进步直接提高了其单位产量,同时林产品加工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林产品的利用率提高,从而使得与林木产品有关的林产饮料产品和林产调料产品产量的上升。
三、结语
“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林业科技不断创新,林产品供给不断增加。但目前我国林产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实用技术在适宜地区的覆盖率不高,技术推广规模小,生产上主动应用科技的积极性不高,技术标准在林业生产中应用不到位,科技贡献率较低,全行业对科技的重视度还不够,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基层技术人员缺乏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都严重影响着科技作用的发挥,制约着林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纵观国内外林业发展,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是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林业科技贡献率为43%,而林业发达国家高达80%以上,严重制约了林业快速发展,影响了林产品供给。贾庆林同志在2012年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讲到,我国林业工作要着力维护生态安全,着力发展绿色产业,着力保障木材供给,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强化科技支撑,进一步提升林业多种功能和生态产品、林产品供给能力。而提升林业功能,增加产品供给,关键在科技。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加大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创新能力,破解科技难题,强化科技推广,全面提升林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1]本刊评论员.林业发展将更多依靠科技进步[J].中国林业,2006(1):1.
[2]程宝栋,张英豪,赵桂梅.世界林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林产工业,2011(4):3-7.
[3]贾治邦.在2012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6-09.
[4]任建中.关于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提升山西林业发展水平的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09(9):54-57.
[5]李茂臣,姜孟霞,方旭东.天然林采伐方式的探讨[J].林业勘查设计,2009(4):4-9.
[6]苏立军.培育落叶松抚育间伐的种类和方法[J].资治文摘,2009(7):177.
[7]高忠宝,郭修生.浅谈森林生态采伐[J].林业勘查设计,2009(2):20-21.
[8]张会儒,汤孟平,舒清态.森林生态采伐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9]牛婷.科技创新如何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北方经济,2005(4):43-44.
[10]梅秀英.关于创新科技管理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思考[J].林业经济,2011(7):58-60.
[11]国家林业局发展规划与资金管理司.2010年全国林业统计分析报告[J].林业经济,2011(5):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