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日本制胜于隐蔽战场
2014-12-09■阿烈
■阿 烈
拂去历史的烟雾,120年前,在距离鸭绿江不远的黄海海面上,曾经发生了这样几个震惊世界的场面:
1894年7月25日清晨,中国海军舰船护送英国商船高升号(被中国租用)运兵,当时中日并未宣战,该船由英国船员驾驶,且飘扬着英国国旗,却被日本海军在朝鲜牙山湾丰岛西南海域袭击打沉,千名中国士兵和欧洲船员罹难。8月1日中日双方宣战。
1894年9月15日北洋水师主力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护送陆军4000人搭乘的5艘运兵船。9月16日,抵达鸭绿江口的大东沟。9月17日8时,运兵船卸载完毕。10时30分,北洋水师镇远舰桅楼上的哨兵发现日本舰队。双方交火,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等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等5舰受重伤,死伤官兵600余人。
北洋水师退守刘公岛。日军夺到制海权。之后,日军陆军登陆,所向披靡。最终,大清吃了败仗。满清政府为这场败仗赔款二亿三千万两白银,走向末路。日本靠着中国人的赔款走上强国之路。
今年是本世纪的甲午年,勾起中国人的历史伤痛。诸君,若说大清败因,其实,甲午海战,日本制胜于隐蔽战场。且看几个真实的历史故事。
趁长崎事件,盗取北洋水师核心秘密
北洋水师当时号称“全球第一等铁甲舰”,在当时海军中的地位,就像今人眼中的航母。其中“定远”、“镇远”二舰,排水量7670吨、6200匹马力,航速15.4节,由德国伏尔铿船厂制造,1885年10月交付,主要武器也是德国造的先进装备,北洋舰队在世界排名升至前八。
自然,日本就把北洋水师作为他们猎取情报的重点。1886年7月北洋水师赴朝鲜海域巡防,任务完成后,提督丁汝昌奉命率领“定远”、“镇远”、“济远”和“威远”等4艘军舰前往日本长崎进行大修。因为当时旅顺军港尚未完工,只有长崎才有供巨舰维修的大船坞。当然,派出“定远”、“镇远”两巨舰前往日本,其中也不乏“震慑吓阻”之意。
8月1日,北洋四舰抵达长崎港,立刻在当地引发了轰动。日本只有3艘3000吨级的铁甲舰,对此充满敌意。
没有料到:长崎因而竟酿成一场骚乱,史称“长崎事件”。在日本,史称“长崎清国水兵事件”。
8月13日,北洋舰队放假一天,水兵们便借机上岸购物,其中有几个水兵跑到当地的妓院嫖妓,捅下大篓子。据说,当天妓院宾客盈门,需排队等候。这几个中国小伙排队等得焦急,几个日本客人不经排队便径直入内,这下惹出事端。一番争执后,水兵们与妓院老板大打出手,砸坏了人家的玻璃和家具,惊动了警察,但北洋水兵人多势众,赶来平息事端的日本警察反被打成重伤。
接着,15日发生了一场更大规模的冲突。
15日下午,北洋水兵被许可上岸购物消遣,当天上岸的人数有四五百之多。傍晚时分,早有预谋的数百名日本警察、浪人将各街道两头堵住,突然持刀追杀那些在街上游逛的北洋水兵,混乱当中,一些当地的日本人也拿着刀棍参与混战。由于猝不及防,北洋水兵们这次吃了大亏。事后统计,在这次冲突中,北洋水兵当场死亡5名(事后因重伤又死亡两名),40多人受伤;日本警察也被打死1名,受伤者30名,另外当地日本人也有多名负伤。
事态的发展几乎无法控制,大清驻日公使照会日本外务省提出抗议,北洋李鸿章也召见天津日本总领事发出武力威胁。
但到最后,中日双方最后还是决定以外交和法律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各国调停和外交折中下,半年后达成协议,就各自的死伤者互给抚恤,日本赔付中国5.2万元,中国赔给日本1.5万元,长崎医院的医疗救护费2700元由日方支付,这事算是和平了结,双方互让一步,彼此体面下台。
从赔款上来看,看似中国赢得了这场外交谈判,但实际上日本利用长崎事件,在背后派出间谍偷窃了北洋水师的军事机密:
一是日本人从嫖妓闹出的风波看到大清海军军纪松弛,水兵们满大街撒野,嫖娼的嫖娼,打架的打架,水兵们随便把洗好的衣裤穿在炮管上晾晒,糟蹋了这么先进的战舰,因而使得日本更坚信日后完全有能力战胜这支军队。
二是北洋水师方面去长崎港维修军舰本身就是愚蠢之举,又在长崎港陷于纠纷的激愤之中失去警惕,让日本人利用维修保养的工夫画下了整个舰船的图纸,轻易地把握了北洋水师的核心秘密。
这场风波之后,日本政府借机宣扬、煽动仇视中国的情绪,政府、民间一起筹资,连天皇的老妈也捐献出仅有的两件首饰,打造军舰,发誓要造出超过“定远”、“靖远”号的大军舰。1886年,日本政府发行了1700万日元的海军公债,而在1889年,日本的海军军费已接近1000万日元。1888年后,日本开始了大规模购舰、造舰进程,六年间便添置军舰12艘,总计新添海军吨位近18000吨。到甲午战争前夕,日本海军主力舰总吨位已达到37000吨,大大超过了北洋舰队主力舰不到30000吨的总吨位。
而就在这六年间,北洋舰队未购一舰一炮,失去了“排名前八”的辉煌。到甲午战争前夕,北洋舰队在总吨位、航速、火炮功能上均劣于日本舰队,这或许就是北洋舰队在这场“国运相搏”的战争中首败于丰岛,再败于黄海,三败于威海卫的原因吧。
大清的密码被“钓鱼”了
这是1894年6月22日,日本政府和大清皇朝为了从朝鲜共同撤军的事宜,双方已经来回谈判、交涉了近20天。日本政府不仅不撤退军队,反而决定增兵。清朝驻日公使汪凤藻手上刚拿到的,是日本政府“决不撤军”的照会,甲午战争史上著名的“第一次绝交书”。
日本外务省的中天敬义“服务”周到得令中国驻日公使汪凤藻有点意外,他拿到手的那份长长的照会文件,居然已经一反常态地翻译成了中文。
也许日本国小、人口相对少使然,让日本人更注重细节?也许中国大、人口多决定,中国人做事不拘小节?
反正被谈判搞得焦头烂额的汪凤藻,对这一反常的“周到服务”,既没警觉,也无兴趣问疑。朝鲜那边,日本军队无论在人数还是装备上都占尽优势,北京的总理衙门和天津的北洋大臣李鸿章,都在焦急地等待着日本方面的消息呢。
汪凤藻看罢日方的“绝交书”,急三火四地交给了译电员,用密码电报赶紧拍发给朝廷。这次可比以往效率高多了,毕竟省下了一道从日文翻译成中文的程序。当时还没有无线电报,密电都是各自译成密码后交电报局拍发,各国皆然。当大清朝廷驻日使馆的工作人员将密码电报送交电报局时,日本照例抄录了一份副本。
但这一次,狡猾的中天敬一拿出了自己写的中文版的“绝交书”,略加比对,中国使馆的密电便显出了原型,日本人再也不用为破译密码伤脑筋了。中天敬一对自己的略施小计的收获很是得意。因此功劳,他后来官居外务省政务局长。
日本人获得了密码,汪凤藻与清政府、北洋水师自6月6日至8月4日的全部54件往返密电均被破译。日本从此掌握了大清使馆与国内的全部通讯,从中截获了大量军事情报。而清廷却毫无觉察,整个战争中一直未改密码,以致在马关谈判期间清廷与李鸿章的往来密电件也被全部破译。
甲午战争中,中日两国海军实力相差无几,但日本舰队总是能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集结优势兵力,除了陆上的情报人员之外,应该也与此密码的泄露有相当关系。
1938年,中田敬一本人披露此消息。之前,中国方面一直都懵然无知。此时,大清国早已灭亡了27年,日军的铁蹄踏遍了大半个中国。
笔走至此,让人不禁想起游戏界一句天皇级箴言: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甲午海战,大清皇朝被日本人打败就不单单是晚清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责任了,毕竟,他还有慈禧太后、光绪帝、李鸿章、醇亲王、汪凤藻、张翼等这样的队友。
利用清廷腐败,日间谍频频得手
李鸿章在购置军火事务中,利用职权,只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早就在朝野间纷扬开来。正是李鸿章的腐败,给予日本间谍收买其下属的机会,获取了北洋水师的大量情报。
因为乘机捞大清朝廷银子的,不止北洋大臣李鸿章一人。早年,同治皇帝为了给慈禧太后送生日礼物,改造扩建颐和园,偷梁换柱,挪用几百万两海军军费。还给这个工程取了个军用名字,说是建立个海军指挥部,昆明湖则用来做水师训练基地。大清海军装备的军舰、炮弹银两不足,只好降低等级,甚至炮弹里不装填炸药。
就连供给北洋舰队动力煤的醇亲王府的总管张翼,他的唐山开平煤矿产优质无烟煤五槽煤,这种煤可以提高航速,烟雾较少。可是从丰岛海战之前开始,北洋舰队收到的不再是五槽煤,而是散碎的劣质八槽煤,燃烧力差,动力和航速都受到很大影响,对机器磨损也很严重,烟雾浓密,极易暴露自己。
有醇亲王在背后罩着,张翼将五槽煤在市场高价出售,用劣质的八槽煤对付北洋舰队,从中牟取暴利。
清政府高官、权贵们并不以朝廷兴亡攸关为计,内外勾结、捞取高额利润的糗事,早已为日本的高级间谍了然在胸。国内有关专家研究报告指出,甲午战争时,大清皇朝的整个决策系统内部,从最高层到底层,都被日本间谍层层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