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一腔热血于《台湾通史》的连横
2014-12-09刘建林
刘建林
青年作家,供职于光明日报社。善于描写细腻真挚的感情,喜欢用小人物演绎历史的变迁。著有长篇历史小说《篦子道》、《徐淮记》等
中国历来有不惧死亡、秉笔直书、记述史实的传统,鲁迅先生称之为中国的脊梁。
台湾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人,身处战火纷飞的岁月,却将一腔热血倾注于一部鸿篇巨著《台湾通史》。他是一个热爱祖国、恪守祖国传统文化、保存台湾文献的智者,身上洋溢着深受传统文化浸染的执著精神。他就是今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他以言立志,在追寻精神高地的路上,不断探索,笔耕不辍,耗尽心血,无疑是鲁迅先生口中的“中国的脊梁”。
一部《台湾通史》将连横刻在了台湾同胞的心中,也雕刻在了台湾流淌过的历史岁月里。这部书面世后,一直受到海峡两岸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人们诵读。《台湾通史》仿照司马迁的《史记》体例,时间从隋朝大业元年至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横跨1290年的历史时空,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台湾地区的方方面面。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商务印书馆重版发行。1983年北京商务印书馆再版印刷发行,1984年台湾发行了修订校正版。著名的国学大师章太炎誉此书为具有民族精神的“必传之作”。
若是一艘巨轮航行在历史的江河里,怕是少了许多潜在的危险和未知的暗碉。可若是一叶小舟在时光的河流中划行,不知要经历多少风风雨雨、艰难险阻。连横就是这样的一叶小舟,凭着一己之力,花费10年光阴,呕心沥血,终是从历史的长河中,拾起了那些璀璨的明珠,将尘埃封存的孤本凝结成了一部传世巨著。那巨著犹如千年老槐,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
小时候的连横,常常坐在父亲身旁,听父亲侃谈古代的那些忠义故事。这也成为他童年时光中最大的乐趣。随着时光的流逝,阅历日渐丰富,特别是1895年《马关条约》割台后,亲历日本殖民者对台湾人民的奴化统治,连横觉悟到修史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化的载录传承,更重要的是通过著史的工作,昭示自己的同胞:“台湾原本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永远是堂堂的中国人。”
如此一来,修史这个强烈的意愿便一直沉甸甸地系在他的心头。无论是在17岁时罹遇父亡、割台的家国两难之际,还是在35岁时一偿畅游祖国大陆夙愿之时,连横不仅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更是寻觅到30余种海内外有关台湾史著的孤本。这些孤本弥足珍贵。在搜集史料的过程中,每每有所感悟,连横都立即拿出本子记录下来。如此至31岁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连横开始撰写《台湾通史》,直到1918年才完成。这一年,他41岁,整整花费了10年的光阴。其中滋味,唯有他体验得真真切切,正如他在台北自己的书房剑花室写下的自序:“横不敏,照告神明,发誓述作,兢兢业业,莫敢自遑。遂以十稔之间,撰成台湾通史,为纪四、志二十四、传六十,凡八十有八篇,表科附焉。起自隋代,终于割让,纵横上下,钜细靡遗,而台湾文献于是乎在。”这段文字道尽了修史缘由与艰辛,也洋溢出夙愿已偿的欣慰。
连横将对家乡台湾的深厚感情融进了《台湾通史》,将维系中华民族精神于不坠的朴素思想写进了《台湾通史》。这部巨著也承载着连横一介史家强烈的使命感。这部巨著成为架在那道浅浅海湾上的一道桥梁,将两岸同胞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