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国办民办,都是党办——海口经济学院党建工作经验的启示
2014-12-09吴克勤党白洁
□吴克勤 党白洁
海口经济学院(简称“海经院”)是一所全日制民办本科院校,在民办院校现行体制下,学院董事会始终将“无论国办民办,都是党办”的观念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把党的建设放在海经院各项工作之首去抓。多年的党建工作经验,助推了海经院办学规模、教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纵观海经院党建工作的发展轨迹,以下两点启示值得坚持和弘扬。
一、确立政治意识,确保党组织的建设发展
一是站在政治的高度,自觉落实党的建设工作。从2000年改制以来,海经院始终坚持党的建设与硬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三同步”。改制以来,海经院党的组织建设随着办学规模的发展而发展,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状“全覆盖”,实现了“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健全的党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正常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的目标要求。
二是利用民办院校的体制优势,引进党建工作骨干,形成政治优势。海经院不断从全国各地引进专职党务工作干部,一批刚刚从全国知名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从省市党政机关、部队、工矿企业等重要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具有丰富党务工作经验的老干部先后受聘海经院,加盟民办教育事业,形成了全校坚强的政治工作力量。这对建校初期保证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在这些老同志的带领下,学校党的工作成绩斐然,一批年轻党务干部迅速成长起来,形成了全院党建工作的干部队伍优势。
三是不断研究探索民办高校体制下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党委班子成员通过交叉任职的方式和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参与学校的决策和行政管理。改制以来,海经院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先后召开过三次党员代表大会,董事长曹成杰始终在党委班子中任职,这就为党委在全院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管方向、谋大局、抓大事、促发展的作用,创造了良好的人事条件和重要的组织保证。
四是以抓好党的重大主题教育活动为牵引,强化对学院的政治领导。海经院改制以来,在历经全党一系列重大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始终自觉紧跟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认真组织实施每一次活动。海经院分别推行“党员挂牌上岗”“党员示范班级”“党员承诺服务”,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用身边典型教育身边人”等做法,先后总结出“零距离对接、项目化管理、带评奖推动”等经验,有效促进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坚守意识形态阵地,始终把让党放心、让百姓满意的育人导向放在各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首位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成长成材实际相结合,对刚入学新生开展“始业教育”,毕业生开展以“母校的政治嘱托”为主题的党课教育。海经院在推行“封闭式管理与开放式办学相结合、从严治校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纪律和自律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中,建立了“自主学习工程”“温暖帮扶工程”“校园文化工程”“就业创业工程”“安全稳定工程”“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工程”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二是牢牢把握网络文化的主动权。海经院成立了网络安全教育科,并开辟“海经学子论坛”“辅导员博客”;组建了84名师生组成的“网络宣传员”队伍,通过邮箱、QQ、微博、跟帖等方式,引导网上舆论。例如,刚搬迁入新校区,因远离市区,校园各项配套设施尚在完善过程中,许多同学发牢骚,网络宣传员队伍积极跟帖引导,主动与艺术学院联合开展“手绘海经”活动,至今师生的手绘作品仍是淘宝、天猫等网站上畅销的商品。
三是高度重视院党校的建设。自2001年院党校建立以来,共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54期,培训学员27764名,这里既是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主阵地,又是全校德育教育的第二课堂,从课程体系设置到师资配备,都经过认真严肃的研究确定,并且不断按照精品课的标准实施课程建设,教学效果持续提升。
四是重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多年来,海经院各级党组织坚持通过学生社团开展“法制安全教育月”“心理健康教育月”“社团活动月”“宿舍文化节”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校积极鼓励和推行各级党组织负责人给广大学生上形势政策课、做形势政策讲座或报告,通过正面引导来培养学生关心时事政治、掌握辩证分析判断国内国际重大问题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