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胶园林下经济促农民增收

2014-12-09林位夫

今日海南 2014年11期
关键词:间作橡胶园林

□林位夫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加工业和森林旅游业。我省现有橡胶种植园面积约800万亩,是面积最大的热带种植园之一,按全省60%的胶园中有30%的林下土地面积适合于间作计算,我省胶园可间作土地面积达144多万亩。这是我省一项重要资源,发展林下经济的空间巨大。

发展胶园林下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大力发展胶园林下经济,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发展农业战略之一。鉴于我国农田资源利用超负荷情况,开拓林下经济十分必要。2012年国务院出台文件鼓励发展林下经济,2012年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均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2013年,海南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鼓励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开发胶园林下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是落实中央和地方政府发展农业的战略之一。

(二)大力发展胶园林下经济,是进一步发展热区特色产业的需要。我省目前种植天然橡胶约800万亩,但存在产业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要充分利用胶园林下土地资源,进一步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间作生产,形成区域性多模式的地方特色产业,以改变单一的橡胶产业或橡胶园种植经营模式,对增加胶园土地产出、增加胶农收入、减少因低价或风害等所致的橡胶生产风险,壮大和提升我省热作特色产业等有重要意义。

(三)大力发展胶园林下经济,是提高胶农收入,促进天然橡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由于天然橡胶产业与自然风险、市场变化联系密切,其价格波动是正常现象。同时由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现象如台风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在增大,种胶收入的波动将更大。怎样在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维持胶农的正常收入是问题的关键。充分利用橡胶园林下土地资源发展间作生产——“二线作物生产”,则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发展特色作物生产,形成特色产业,增大土地产出率,增加劳动就业机会,增加胶农收入,平抑天然橡胶价格下降或自然灾害对胶农经济上、心理上产生的直接影响,特别是在连续遭受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后,可以避免大规模砍伐胶树等事件的发生,以确保我省天然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省胶园林下经济发展简况与存在问题

(一)我省胶园间作发展简况。我省胶园林下经济发展始于1950年代,1970年代迅速发展,至1980年代中期,胶园间作生产在规模、技术和经济效益上都达到空前水平,形成了一批胶园间作技术成熟并大面积推广的间作模式,包括幼龄胶园间作技术,如橡胶/香蕉、橡胶/菠萝、橡胶/甘蔗等,和成龄胶园中间作益智、砂仁、绞股兰等南药和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其中橡胶/益智、橡胶/茶的间作面积曾达到几十万亩,但由于市场和质量问题而放弃。自1990年代至今,由于劳动力转移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充足后对质量要求提高、间作生产效益较差等原因,幼龄胶园间作利用少,成龄胶园间作生产几乎没有。目前,随着耕地资源压力增大和对热作产品、南药等需求增加,胶园间作有所发展,但间作规模仍不大。

(二)我省胶园间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省胶园间作生产发展停滞不前,基本上是小规模零星分布,未成特色,没有知名品牌,缺少拳头产品,做不大,做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有:

1.对我省胶园间作资源缺乏了解和调控。我省有多少胶园可间作面积,可间作区域环境特点、社会资源特点等方面缺乏权威数据资料。由于对我省胶园可间作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等信息不了解,政府、企业等在决策上缺乏依据,难以正确引导产业发展。

2.缺乏支撑技术。由于天然橡胶生产周期长达30年,成龄胶园是主体,而成龄胶园因橡胶树树冠郁蔽、根系竞争等原因,园内林下只有少量耐阴作物,如益智、砂仁、绞股兰等能够正常生长发育,但其市场需求不大或市场开发不足,发展潜力有限,一旦大规模发展就会出现烂市。因缺乏开发利用大面积胶园林下土地资源的间作技术,有较大市场需求的一般农作物难以在成龄胶园环境下生存。此外,也没有相关的产品加工深度开发技术。

3.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资源特点数据收集、支撑技术研发、市场开发和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大量资金,农户无能力投入,企业不愿意投入,政府投入少,激励政策也不多,进而技术研发不深入,企业小而散,间作生产甚至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导致大量胶林下资源未能得到开发利用。

发展胶园林下经济的建议

(一)我省胶园林下经济的发展定位与目标。

1.以发展间作为主,养殖、观光为辅。鉴于橡胶树花小色淡,橡胶园景光单一、林下植被少等不适于开展森林观光和林下采摘的特点,以及胶园林下养殖牛、羊等大型牲畜会影响橡胶生产等原因,橡胶园林下资源的利用应以间作为主,以养殖、观光为辅。间作品种需要不断培育、丰富。养殖的品种也要注意选择。旅游方面,可以结合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开发割胶表演项目,同时让游客体验割胶的生产、生活方式等。

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间作业。鉴于以往一哄而起,盲目上马、任意扩大生产导致市场崩溃等教训,以及我省区域生态条件和生产习俗不同等原因,应因地制宜发展有地方特色的间作业。特色间作业的规模要根据市场潜力或市场开发能力、区域生态条件、技术支撑能力确定。建立从一村一品到一市/县一品的特色产业。最终形成基于胶园而大于胶园生产总值的林下经济模式。

(二)我省胶园林下经济发展步骤措施。

1.开展胶园等林下资源调查,编制特色林下经济发展区划和规划。除橡胶树种植园外,我省还有其他大量的长期经济作物种植园,可间作土地面积估计可达数百万亩,但缺乏具体资源总量和资源特性资料。因此需要组织力量,开展相关调查,在取得可靠数据后开展一村一品、一市/县一品或一区域一品的发展区划,在此基础上编制总体发展规划。

2.加大科研力度,开发适宜于大规模生产的间作、加工技术。要围绕着有特色、品质优和产量稳开展攻关研究,重点是特色产品规模化间作、加工生产技术,地方特色品种培育、林下栽培技术和产品初、深加工技术等。特别是特色品种的发现和培育。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加大加快相关研究进展,争取在较短的时间获得突破。

3.重点扶持,示范引导。为确保在技术研发上、生产推广上和市场开发上有步骤有重点的解决问题,防止盲目上马,要大力扶持重点项目、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开展相关工作,并加强技术、生产示范。

4.建立产学研相结合胶园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创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合作社/农户的胶园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宏观指导,投入资金,制定优惠政策,扶持和引导企业加大力度深度开发产品,创建品牌,打造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内林下经济种植发展。另一方面,科研机构加大力度收集保存植物资源,选育适合于大面积种植品种,培育配套优质种苗,开发标准化的栽培技术和模式。此外,政府要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引导相关合作社或农户创建一村一品,一区域一品胶园林下特色经济。

5.推广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经过十多年研究,目前热农科院创建了一种新型胶园种植模式——全周期间作胶园种植模式。该模式采用直立型橡胶树新品种,按特定种植形式建立全周期间作胶园,定植后有约50%的胶园面积可以开展多种作物间作生产。在不增加投资,不减少橡胶树产量的前提下,可提高胶园土地利用率20%~40%,每亩胶园增加产值1000~3000元,同时还大幅提高了胶园的抗风能力。该模式能增加胶园产出,增加收入,有效地解决“双增”问题;可长年间作生产,间作作物多,使胶园间作生产成为常态化农业生产活动,促进胶园间作生产产业化;大约50%的土地可以种植其他作物,可减缓橡胶降价和台风灾害对胶农的冲出影响,同时增强土地战略储备。因此,建议在比较平缓的地区,特别是文昌、海口、定安、澄迈、临高等常受台风袭击的地区推广应用。若以推广100万亩计算,可增加间作面积50多万亩,增加经济收入约20亿元,增加劳动就业机会10万个左右。

猜你喜欢

间作橡胶园林
园林铺装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不同间作物对连作葡萄生长影响初探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间作黄豆、花生对核桃幼苗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自制橡胶骨
果园实行间作套种的优势与模式
印度橡胶进口量减少,国内橡胶供需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