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提高技能培养质量
2014-12-09周卫东
周卫东
摘 要:职业技能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就业指导为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指向性纲领。本文将探讨校企合作的必要性,阐述建立校内、校外实践基地和构建四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关键词:创新 校企合作模式 技能培养质量
职业学校是培养具有职业指向性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场所,所培养人才的最终服务对象就是企业。在这种因果关系当中,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就形成了资源的供给和接收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必然发展趋势就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就是职业学校和企业通过利用和发挥各自的特点,把人才资源、设备资源和管理资源等结合到一个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机制当中,从而促进相互之间发展的合作模式。对于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有利于提高其毕业生的就业率,为其毕业生创造更多、更优质的就业机会、提供广阔的就业途径。而另一方面,对于企业,其发展的依托就是优秀的有经验的人才。可见,如何有效地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关系到有关各方的长远发展。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是一种学校和企业双赢的模式,这种合作模式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的。具体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就职业学校的办学性质来看,就业因素是其发展的命门。一家没有就业率或者就业率远低于其他学校的职业学校,对于学生来说是毫无吸引力的。相反,一所具有稳定的就业率和就业输送基地的职业学校往往会更受学生的青睐。校企合作的好处在于把职业性的技能培训提前和更加深层次地深入到职业学校的教育体系当中去,使职业学校的学生能够在打基础的同时尽早地接触到来自企业方面的培训经验。与此同时,校企合作可以促进职业学院的教育内容与企业所需要的知识体系、技术要求和学生素质等因素进行紧密接合,在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为企业挑选合适的人才提供多种多样的途径。
2.校企合作是顺应社会发展和教育革新的必要措施
校企合作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把社会经济变化革新的一面带到教学课堂上。另一方面,校企合作可以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伸展到社会发展的进程和企业的实际运行与操作当中。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之下,教师不仅仅是传统课堂上口传心授的讲师,更重要的是来自于企业优秀的员工对学生的一种经验型和技能型的知识技能培训。这对学生把课堂知识和实践操作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同时,学生有机会提前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更重要的是亲身了解企业的日常运作,切身认识企业岗位对员工的要求,从而促进其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校企合作对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团队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培养的效率高低。现代职业教育除了把学生的就业工作做好之外,还应该关注教师的素质水平,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提供保证。而校企合作则为构建优秀的教师团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职业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和工程师为学生讲解课堂知识,这既可以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有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教师也可以通过走访企业的形式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为往后的技能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校内、校外实践基地
校企合作的方式按照地理区域进行划分,大致可以分为校内实践基地的构建和校外实践基地的构建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各有其特点,校内实践基地具有提高学生学习技能知识的便捷性,而校外实践基地则可以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人才管理服务。
下面是关于两个实践基地的主要构建设想和主要特点。
1.校内实践基地的构建的主要考虑因素有学校的场地、师资队伍的水平和学校的投入资金等
这些因素的完备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校内实践基地的构建进程。在构建校内实践基地的过程中,我校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有关需要,在建筑工程、电工电子和数控技术三个专业领域中建设了高水平的示范性实践基地。这三个专业领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建筑工程属于材料工程领域,结合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这个示范基地的构建有利于当地的工程企业把优质的企业资源与学校的专业培训优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整个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电工电子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构建该类型的校企合作项目,可以促进当地技能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途径。而数控技术则属于操作性技能行业,学生在数控技术专业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和专业知识的迁移,为培养自身成为高素质的专门人才积累丰富而宝贵的经验。
2.校外实践基地相对于校内实践基地有更多项目类型的选择
校外实践基地由于建设场地在校外,因此能尽量地把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进行整合最大化,从而为职业学校的发展和企业的壮大提供重要的保障。我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建成了建威(校中厂)、南通大东(厂中校)、江苏中天(冠名班)、南通强生光电(工学结合)等各种形式的校外实践基地。这些实践基地都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优势专业进行项目内容设置的。无论是建设成“校中厂”或者是“厂中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或是以“冠名班”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都有利于把企业中对于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与职业学校的技能技术的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为校企合作提供多种多样的发展途径。这种校外实践基地的校企合作模式既为学校的职业教育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也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实践提供了活动场地,更为学生技能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师资教育水平,从而从全方位各层次都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会。
三、形成四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需要根据各个学生实际的情况和实际的知识水平去进行。而我校则根据自身的实际专业发展情况和社会、企业的需求等,构建起四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促进校企合作提供系统管理上的支持,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种。
1.建立“校企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学校本身就是拥有多方面技能型人才的单位。在此基础上,职业学校可以在校内设立一种企业性的组织,把相关专业的学生通过企业化的日常管理与学校的技能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例如,可以成立一所会计公司,结合学校的会计专业的技能培训,为该专业的学生提供实际的操作环境。
2.建立“实践与教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在企业实践和学校教学的结合,使学生在整个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都能够做到对自身职业技能知识与企业需求的无缝连接。这种模式无论是对学生或是对学校又或是对企业来讲都是有利无弊的。实践与教学的结合也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建立“定向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定向培养可以使学生清晰地找到自身学习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为企业在接收职业学校的优秀毕业生时可以即时使用,从而促进了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的管理工作的效率。这种模式对于学生成为专门性的技能人才有着独特的促进作用,对于职业学校的技能培训也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4.建立“生产教学和研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是面向就业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在职业学校的生产类型专业中,生产教学与研讨一体化对于促进其提高自身专业培训效果和加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学校通过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形成一种总结反馈机制,把当前的就业研讨总结起来,为今后的职业技能培养提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戈志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职教办学质量[J].江苏教育(职业教育版),2010(12).
[2]陈一山,等.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技能水平[J].改革创新,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