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4-12-08陈开源朱秀娟原红玲晏梦雪王颖
陈开源+朱秀娟+原红玲+晏梦雪+王颖
摘 要: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中高职衔接的重点。本文以三二分段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在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为其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供借鉴和指导,同时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 课程体系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三二分段
课 题:项目资助来源[yindh1]:
1.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编号:20130201004)。
2.广东省高职教育机械制造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改项目《面向佛山家电产业人才需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Z201335B)。
3.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面向佛山产业需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GDJY-2014-B-b022)。
4.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与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ZX-003)、《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佛山推广基地》(项目编号:2012GJN-001)。
一、背景资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中高职衔接是实现职业教育走向终身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涉及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安排、学制、课程设置等诸多方面。中高职衔接的基础是专业设置的衔接,关键与核心是中高职课程的衔接。中高职衔接应构建一体化的课程体系,统筹安排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地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教学基本规范,这对于促进中高职课程的顺畅衔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终身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佛山市率先在广东省内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其中包括“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培养模式试点项目,探讨中高职教育紧密衔接、一体化培养和提供更多高技能人才,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3年,佛山市正式开展“2.5+0.5+2”中高职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工作,提出试点专业在中高职培养阶段,统一制订五年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开展实践探索。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是试点专业之一。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与南海信息技术学校、顺德陈村职业技术学校、三水工业中专三所对口中职学校共同参与专业试点工作,实行三二分段中高职五年贯通分段培养。2013年9月合计正式招收3个班的学生,共150人,按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正式培养。笔者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以下简称本专业)为例,探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系统培养提供借鉴和指导。
二、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两个不同层级,它们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职业素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整体吸引力,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尤其以课程衔接问题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高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重复
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没有考虑系统性和递进关系,由于中高职院校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因此造成课程侧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重复。例如,机械制造类专业,中高职都开设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等专业课程,不仅课程名称一样,课程内容也基本相似,这不仅造成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2.中高职文化基础课脱节
中职学校招生的对象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往往偏重于操作技能的训练,导致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后,对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对高职专业理论课程的深入学习掌握和今后学历的进一步提升有一定障碍。这与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存在的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现象有关,反映出在中高职教育在文化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上有脱节现象,以及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想和目标不同。
3.中高职技能训练重复
在实训与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层次内涵上的差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高职院校技能训练定位低,中职学生升入高职后,有些实训项目与中职相差不多,存在重复训练的现象,技能实训课甚至出现了倒挂现象。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
1.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1)将中高职衔接的五年贯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作为一个整体体系来考虑和设计。
(2)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根据“中职重技能打基础,高职重技术为提升”的原则,中职阶段主要进行基本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打好文化基础;高职阶段主要进行综合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技能及创新能力,发挥引领作用,按照“拓宽、拓深、拓高”的思路,进行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开发。
2.课程体系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本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的具体步骤如下。
(1)由本专业牵头,联合三所对口中职学校试点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其他中高职院校专业专家、企业专家和行业专家,成立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专业工作小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等工作。endprint
(2)进行充分广泛的企业行业调研,按照技能型人才从低到高的职业能力标准,分别明确中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及标准。中职教育是以初等教育毕业生为对象,其文化基础课知识薄弱,要重点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具备升入高等职业学院对口专业继续学习的能力;高职教育要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掌握更系统和更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高素质技能人才起到引领作用。因此,中高职在培养规格上要有不同的定位,实现中高职两个层次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和有效衔接。
(3)围绕企业岗位用人标准,分析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制订本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较为合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4)根据中高职两个阶段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规划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教学要求,制定好转段联考测试课程考试大纲。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
(5)根据课程教学实施反馈和实施效果,对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完善。
3.课程体系的课程构成表
本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包括中职课程、中高职衔接课程和高职课程三个阶段,同时可分为三个课程模块:基本职业素质模块课程、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和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课程。中职阶段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为主,注重基础知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打好文化基础;高职阶段以综合素质课程、综合技能课程为主,注重综合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引领作用。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特别设置了一些衔接课程,实现有效衔接。例如,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针对本专业中高职阶段所需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分别开设了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课外考证辅导、素质拓展、CAD/CAM协会活动等多种途径来进行衔接。主要课程安排见右表。
(1)基本职业素质模块课程。包括公共素质模块课程、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课程。其中公共素质模块课程主要包括“两课”、数学、英语、计算机等。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中职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英语、数学两大课程,因此在教学安排上,教学学时要充足,为将来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课程主要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根据企业岗位要求,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避免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对于机械设计这门课程,中职阶段安排的是“机械基础”课程,重点是讲述机械基础知识,为高职阶段打基础;而高职阶段安排的是“机械创新设计”课程,重点侧重于机械设计、特别是创新设计方面的知识。
(2)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针对本专业中高职阶段所需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岗位、岗位技能相对接,分别开设了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将职业认证所需要的应知应会内容融入到双证课程和实训项目中解决。例如,中职阶段需要考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安排了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AutoCAD)两门课程;高职阶段需要考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则安排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机械,高级)考证辅导”课程。
(3)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课程。包括职业定位专项实训模块课程和顶岗实习就业模块课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面试指南等课程,让中职、高职学生认清自我,定好位,确定职业方向,并为之努力。而开设企业轮岗实习、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课程,学生可以得到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逐步培养,完成学生从中职到高职到企业准员工的转变。通过企业顶岗实习锻炼,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中高职实践环节的衔接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四、小结
本文阐述了三二分段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并构建了五年贯通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2013年与南海信息技术学校、顺德陈村职业技术学校、三水工业中专三所对口中职学校实行“3+2”中高职五年贯通分段培养,当年9月份本专业合计招收3个班的学生,共150人,正式开始实施培养。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完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为其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同时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海东.适应珠三角产业需求,强力推进中高职衔接[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3(12).
[2]姚庆文,蒋正炎.中高职电气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3(26).
[3]邓桂萍,宋烨.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
[4]吴繁红.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探索——以3+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2)进行充分广泛的企业行业调研,按照技能型人才从低到高的职业能力标准,分别明确中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及标准。中职教育是以初等教育毕业生为对象,其文化基础课知识薄弱,要重点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具备升入高等职业学院对口专业继续学习的能力;高职教育要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掌握更系统和更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高素质技能人才起到引领作用。因此,中高职在培养规格上要有不同的定位,实现中高职两个层次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和有效衔接。
(3)围绕企业岗位用人标准,分析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制订本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较为合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4)根据中高职两个阶段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规划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教学要求,制定好转段联考测试课程考试大纲。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
(5)根据课程教学实施反馈和实施效果,对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完善。
3.课程体系的课程构成表
本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包括中职课程、中高职衔接课程和高职课程三个阶段,同时可分为三个课程模块:基本职业素质模块课程、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和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课程。中职阶段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为主,注重基础知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打好文化基础;高职阶段以综合素质课程、综合技能课程为主,注重综合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引领作用。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特别设置了一些衔接课程,实现有效衔接。例如,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针对本专业中高职阶段所需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分别开设了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课外考证辅导、素质拓展、CAD/CAM协会活动等多种途径来进行衔接。主要课程安排见右表。
(1)基本职业素质模块课程。包括公共素质模块课程、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课程。其中公共素质模块课程主要包括“两课”、数学、英语、计算机等。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中职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英语、数学两大课程,因此在教学安排上,教学学时要充足,为将来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课程主要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根据企业岗位要求,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避免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对于机械设计这门课程,中职阶段安排的是“机械基础”课程,重点是讲述机械基础知识,为高职阶段打基础;而高职阶段安排的是“机械创新设计”课程,重点侧重于机械设计、特别是创新设计方面的知识。
(2)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针对本专业中高职阶段所需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岗位、岗位技能相对接,分别开设了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将职业认证所需要的应知应会内容融入到双证课程和实训项目中解决。例如,中职阶段需要考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安排了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AutoCAD)两门课程;高职阶段需要考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则安排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机械,高级)考证辅导”课程。
(3)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课程。包括职业定位专项实训模块课程和顶岗实习就业模块课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面试指南等课程,让中职、高职学生认清自我,定好位,确定职业方向,并为之努力。而开设企业轮岗实习、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课程,学生可以得到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逐步培养,完成学生从中职到高职到企业准员工的转变。通过企业顶岗实习锻炼,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中高职实践环节的衔接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四、小结
本文阐述了三二分段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并构建了五年贯通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2013年与南海信息技术学校、顺德陈村职业技术学校、三水工业中专三所对口中职学校实行“3+2”中高职五年贯通分段培养,当年9月份本专业合计招收3个班的学生,共150人,正式开始实施培养。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完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为其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同时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海东.适应珠三角产业需求,强力推进中高职衔接[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3(12).
[2]姚庆文,蒋正炎.中高职电气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3(26).
[3]邓桂萍,宋烨.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
[4]吴繁红.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探索——以3+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2)进行充分广泛的企业行业调研,按照技能型人才从低到高的职业能力标准,分别明确中职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及标准。中职教育是以初等教育毕业生为对象,其文化基础课知识薄弱,要重点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具备升入高等职业学院对口专业继续学习的能力;高职教育要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掌握更系统和更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高素质技能人才起到引领作用。因此,中高职在培养规格上要有不同的定位,实现中高职两个层次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和有效衔接。
(3)围绕企业岗位用人标准,分析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制订本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较为合理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
(4)根据中高职两个阶段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制定相互衔接的课程标准,规划教学内容,明确课程教学要求,制定好转段联考测试课程考试大纲。既要避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重复,又要拓宽和加深课程内容,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衔接。
(5)根据课程教学实施反馈和实施效果,对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进行适当调整完善。
3.课程体系的课程构成表
本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包括中职课程、中高职衔接课程和高职课程三个阶段,同时可分为三个课程模块:基本职业素质模块课程、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和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课程。中职阶段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为主,注重基础知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打好文化基础;高职阶段以综合素质课程、综合技能课程为主,注重综合技能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引领作用。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特别设置了一些衔接课程,实现有效衔接。例如,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针对本专业中高职阶段所需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分别开设了相对应的专业课程。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考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课外考证辅导、素质拓展、CAD/CAM协会活动等多种途径来进行衔接。主要课程安排见右表。
(1)基本职业素质模块课程。包括公共素质模块课程、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课程。其中公共素质模块课程主要包括“两课”、数学、英语、计算机等。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中职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英语、数学两大课程,因此在教学安排上,教学学时要充足,为将来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专业基本素质模块课程主要是指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含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根据企业岗位要求,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避免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对于机械设计这门课程,中职阶段安排的是“机械基础”课程,重点是讲述机械基础知识,为高职阶段打基础;而高职阶段安排的是“机械创新设计”课程,重点侧重于机械设计、特别是创新设计方面的知识。
(2)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双证融通核心模块课程针对本专业中高职阶段所需考取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岗位、岗位技能相对接,分别开设了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将职业认证所需要的应知应会内容融入到双证课程和实训项目中解决。例如,中职阶段需要考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安排了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AutoCAD)两门课程;高职阶段需要考取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则安排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机械,高级)考证辅导”课程。
(3)职业定位顶岗实习模块课程。包括职业定位专项实训模块课程和顶岗实习就业模块课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就业面试指南等课程,让中职、高职学生认清自我,定好位,确定职业方向,并为之努力。而开设企业轮岗实习、顶岗实习、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课程,学生可以得到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逐步培养,完成学生从中职到高职到企业准员工的转变。通过企业顶岗实习锻炼,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能力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中高职实践环节的衔接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四、小结
本文阐述了三二分段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法和思路,并构建了五年贯通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2013年与南海信息技术学校、顺德陈村职业技术学校、三水工业中专三所对口中职学校实行“3+2”中高职五年贯通分段培养,当年9月份本专业合计招收3个班的学生,共150人,正式开始实施培养。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不断完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为其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同时为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李海东.适应珠三角产业需求,强力推进中高职衔接[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3(12).
[2]姚庆文,蒋正炎.中高职电气自动化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衔接设计[J].教育与职业,2013(26).
[3]邓桂萍,宋烨.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
[4]吴繁红.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探索——以3+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
(作者单位:佛山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