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林气功秘诀

2014-12-08尊我斋主人

少林与太极 2014年11期
关键词:养气血气丹田

尊我斋主人

一、气功阐微

柔术之派别,习尚甚繁,而要以气功为始终之则,神功为造诣之精。究其极致所归,终以参贯禅机,超脱于生死恐怖之域,而后大敌当前,枪戟在后,心不为之动摇,气始可以壮往。此所谓“泰山倒吾侧,东海倾吾右,心君本泰然,处之若平素”也。

虽然是,岂易言哉!每见沉心求道之士,平日养气之言不离于口,静悟之旨怀之在心,一旦临以稍可骇愕之事,则面目改观,手足失措,神魂摇荡失舍。如是,而求能静以御敌,戛乎其难。其高尚者且若是,至于浮动轻躁者,其心气之易摇易乱,几成固有性质。故试举目而望,气功之微妙变化,空谷中几无跫然嗣响之音。

气功之说有二:一养气,一练气。

养气而后气不动,气不动而后神清,神清而后操纵进退得其宜。如是,始可言命中制敌之方。顾养气之学,乃圣学之紧要关键,非仅邈尔柔术所能范围。不过柔术之功用,多在于取敌制胜之中,故于养气为尤不可缓也。

练气与养气,虽同出于一气之源,觉有虚实动静之分及有形无形之别。养气之学,以道为归,以集义为宗法。练气之学,以运使为效,以呼吸为功,以柔而刚主旨,以刚而柔为极致。及其妙用,则时刚时柔,半刚半柔,遇虚则柔,临实则刚,柔退而刚进,刚左而柔右,此所谓刚柔相济、虚实同进者也。

以上练气之说,中有玄妙,不可思议。若泛观之,几如赘语重叠,无关宏旨。详加诠释,精微乃见。今释之如下:

1运使

既云练气,则宜勤于运使。运使之法,以马步为先(又名站桩),以身之上下伸缩为次(如是则腰肾坚强,起落灵捷,将来练习拳法无腰酸腿颤之病),以足掌前后踏地,能立于危狭之处,而推挽不坠为效果。究其练成功时,虽足二寸在悬崖,而坚立不能动摇也(足掌前后踏地须练习久始能,平常人之足掌则前后不相应,故一推挽即跌也)。以上乃练足之法。

盖寻常未经练习之人,气多上浮,故上重而下轻,足胫又虚踏而鲜实力,一经他人推挽,则如无根之木,应手即去。此气不练所致也。故运使之入手法门,即以马步为第一著。俗语云:“未习打,先练桩(又名站桩)”,亦即此意。苟能于马步熟练纯习,则气贯丹田,强若不倒之翁。而后一切柔术单行手法,及宗门拳技,均可以日月渐进矣。

初练马步时,如散懒之人,忽骑乘终日,腿足腰肾,极形酸痛,其力反觉减退。此名为换力,凡从前之浮力虚气,必须全行改换。但到此不可畏难,宜猛勇以进。如初夜站二小时者,次夜加增数分,总以渐进无间为最要。又,站时若觉腿酸难忍,可以稍事休息。其功效总以两腿久站不痛,觉气往丹田、足胫坚强为有得耳。

足既坚强矣,则练手尚焉。练手之法,以运使腋力,令其气由肩窝腋下运至指巅,如是而后全身之力得以贯注于手。用力久则手足两心相应,筋骨之血气遂活泼凝聚,一任练者之施用而无碍也。

2呼吸

肺为气之府,气乃力之君。故言力者不能离气,此古今一定之理。大凡肺强之人,其力必强。肺弱之人,其力必弱,何则?其呼吸之力微也。

北派柔术,数十年前乃有专练习呼吸,以增益其气力者,成功之伟,颇可惊异。其初本为寡力之夫,因十年呼吸练习之功,有增其两手之力,能举七百斤以上者。

南派则练运使之法多,练呼吸之法少。盖以呼吸之功,虽能扩加血气,时或不慎,反以伤身。后以慧猛师挈锡南来,传授呼吸之妙诀,于是南派始有练习之者。未几,斯术大行,遂于运使之时,兼习呼吸。而南派柔术,因以一变。兹将慧猛师之口传秘诀记之如下:

呼吸有四忌。一忌初进时太猛。初时以呼吸四十九度为定,后乃缓缓增加,但不可一次呼吸至百度以外。二忌尘烟污杂之地。宜于清晨,或旷寂幽静之所行之。晚间练习,宜在庭户外,不可紧闭一室中。三忌呼吸时以口出气。初呼时,不妨稍以口吐出肺胃之恶气,以三度为止。向后之呼吸,须使气从鼻孔出入,方免浊气侵袭肺部之害。又,呼吸时宜用力一气到底,而后肺之涨缩,得以尽吐旧纳新之用,而气力以生。四忌呼吸时胡乱思想。大凡人身之气血,行于虚而滞于实,如思想散弛,则必凝结障害,久之则成气痞之病,学者不可不慎焉。以上四忌,须谨慎避之,自无后患。

迨至成功时,则周身之筋脉灵活,骨肉坚实,血气之行动可以随呼吸以为贯注,如欲运气于指尖、臂膊及胸肋、腰肾之间,意之所动,气即赴之。倘与人搏,则手足到处,伤及肤理,不可救疗。气之功用,神矣哉!

洪惠禅师曰:呼吸之功,可以使气贯周身。故有鼓气胸、肋、腹、首等处,令人用坚木、铁棍猛击,而不觉其痛苦者,由于气之鼓注包罗故也。但有一处为气之所不能到者,即面部之两颊是也,击它部虽不痛,惟此部却相反耳。

呼吸之功,当时北派最盛。而西江、河南两派,则以长呼短吸为不传之秘法。河南派则名此为丹田提气术,西江派则名之为提桶子劲(劲即气力之俗称也)。究之,名虽异而实则无甚差别。其法:直身,两足平立,先呼出浊气三口;然后曲腰,以两手直下,而后握固提上,其意以为若携千斤者然,使气贯丹田臂指间;迨腰直时,急将手左右次第向前冲出,而气即随手而出,不可迟缓。惟手冲出时,须发声喊放,方免意外之病。自此以后,则手或向上冲,或左右手分提(仍须曲腰与前同),总以气血能贯注流通为要。又,向上冲时,觉得气满腋肋之间;左右分提时,仍伸指出而握拳归,俨如千万斤在手,则丹田之气,不期贯而自贯矣。但提气时须渐渐而进,有恒不断,为成功之效果。学者须静心求之,勿视为小道野术可也。

3刚柔

柔术虽小道,精而言之,亦如佛释有上、中、下乘之别。三乘为何?即刚柔变化二者而已。其宗派法门,千差万异,虽各有其专家独造之功,而刚柔变化之深浅,即上中下所由判焉。

上乘者,运柔而成刚,及其至也,不刚不柔,亦刚亦柔,如猝然临敌,随机而动,变化无方。指似柔也,遇之则刚若金锥;身似呆也,变之则捷若猿兔。敌之遇此,其受伤也,不知其何以伤;其倾跌也,不知其何以倾跌。神龙夭矫,莫测端倪,此技之神者矣!但柔而成刚一段功夫,非朝夕所能奏效。此上乘中技术也。

所谓中乘者何?即别于上乘之谓也。其故因学者初学时,走入旁门,未蒙名师之传授指点,流于强使气力,刚柔无相济互用之效。或用药力或猛力等,强练手掌臂腿之专技,不辞痛楚,朝夕冲捣蛮习,遂至周身一部分之筋肉气血,由活动而变为坚凝死坏,致受它种之病害。其与人搏也,寻常人睹其形状,则或生畏惧之心,而不敢与较。若遇上乘名家,则以柔术克之,虽刚亦何所用?俗谚云:泰山虽重,其如压不着我何?此刚多柔少之所以非上乘也。

术以柔为贵。至于专使气力,蛮野粗劣,出手不知师法,动步全无楷则,既昧于呼吸运使之精,复不解刚柔虚实之妙,乃以两臂血气之力,习于一拳半腿之方,遂自命个中专家,此下乘之拳技,不得混以柔术称之。学者所宜明辨也。

中乘之术,不过偏于刚多柔少之弊,然尚有师法派流,变而求之,不难超入上乘之境界。惟下乘者,无名师益友之指授,日从于插沙、打桩、抠钉、磨掌之事,究其所到,不过与全未练习之人遇,则颇堪恐怖,如一旦逢柔术名家,鲜有不败者矣。

插沙:乡鄙之拳师教人用木桶盛沙,使劲每日以手指频频插之,使指尖硬于铁石。

打桩:即用圆木一段,钉入于地中,每日朝夕用足左右打之。初浅而次第加深,如能打翻入地二三尺之桩,则足所击,遇之必伤折。此拳师教人练习足力之法,当时潮州、嘉应、肇庆等处,多爱习之。

抠钉:敲钉于板壁中,每日用手指抠之,以能抠出最深之钉为功效。如与人斗,指力到处,皮肤为之破裂。此亦西江派所最爱练习者也。

磨掌:磨掌之法,每日将掌边向棹缘、几侧等处,频频擦磨,至皮外老结坚凝时,再以沙石勤搽,并以桐油等物涂之,总以掌缘坚皮高起、刚硬如铁为止。故人遇其掌骨斫落,无异金石之器也。

从此观之,斯道以刚柔变化,能达于极品者为上乘;刚多柔少,谨守师法者为中乘;至于一拳一技之微,有刚而无柔,专从事于血气之私者,于斯为下矣。嗟尔后学,可不鉴诸。

二、五要说

术既有刚柔之判,而利害亦随刚柔而相生,须识之于始,慎之于初,而后可无伤身意外之患。此刚柔之术所宜择,五要之说所由生焉。

1初练习时要渐进,不可猛进。

大凡未经练习之人,或已练习而因故辍弃太久者,其周身之脉络筋骨,不甚灵活,倘遽尔用力过猛,轻则筋脉有张弛之痛苦,重则脏腑起震裂之大患。

数十年来,士大夫皆以练习柔术为规戒,盖因少年爱习此道者,多罹残疾夭折之害。推求其故,实由于不知用力渐进之方,而又好逞血气斗搏之事,且以不遇名人,从事于下乘拳技,其受害大可惊叹。

定性禅师谓: 此为长生之术,今练习者竟与斯相背戾。此所谓采术不良,岂斯道之咎也哉!

2既得方术,要以恒心赴之,勤勉持之,不可中道停辍。

万事皆须有恒,而柔术为尤要。吾见与人谈及此道,爱之者十常七八,惟能始终不懈,达于成功之境者,千百中难得一人,皆因无恒心所致,大可叹息也。

此道能朝夜孜孜不辍,则三年小成,十年大成。获毕生之益,无一朝之患,既保一身,兼可扶危救弱。而长生视息,犹其余事者也。

3练习时要节戒色欲与狂饮。

人身之气血,未锻炼则虚浮而无力,既锻炼则灵活而易动。倘于斯时不知节制慎守,则全副精华,必至若决江河,一溃而不可复收,反不若不练习者之为佳也。然此乃人生之大防,不仅为此道所宜然。少年诸生,皆宜谨守先圣之古训,而终身行之。

4已成功时要静气凝神,涵养谨慎,不可有恃术凌人与好勇斗狠之事。

吾宗此术,乃磨精练骨,恐筋骨废弛,勉奋鸡鸣舞剑之心。吾人夙夜孜孜练习于此,成功终有其时。宜默识此意,不可怀一毫凌侮他人之心、为吾宗之罪人也,戒之戒之。

5外出游行时,要谨遵宗法,皈依十戒。传授他人,亦宜以此诰勉之。

吾宗术法,虽创始于达摩禅师,而推阐变化而臻厥大成者,则以圆性禅师为首屈一指。至明末诸老,避难南来,更欲以此为磨砺筋骨之具,斯道乃重放光明。十戒之约,始于圆性禅祖,后经痛禅上人稍为增易。

圆性禅师:生于晚明,别创击剑术及十戒约规。痛禅上人:即明皇族朱德畴剃度后之名也。上人传闻系福王之堂叔,后数年复蓄发往粤西,谋举兵恢复,不成,又复归少林。旋为人侦悉,谋捕之,上人乃遁于台湾,依延平之子,欲有所陈,不听。遂郁郁还至淡水死焉。闻上人柔术最精,当其在梧州时,捕者十余人,悉被次第抛置街心,上人乃得潜逃出险云。

猜你喜欢

养气血气丹田
体位干预对机械通气患儿血气指标的影响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在肺炎患者中的应用及其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分析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少林内劲一指禅丹田功(三)
唤醒丹田方法之我见
黑珍珠
健康上手指南!不要做弱鸡小公举!初秋补血养气So Easy!
探究意守丹田基本原则的阶段性(一)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