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微镜下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探讨

2014-12-08张盛金卓庆博

中外医疗 2014年24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结膜

尹 娜 张盛金 卓庆博

东莞光华医院眼科,广东东莞 523416

翼状胬肉是临床眼科常见的一种慢性结膜变性病变,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细胞增殖、新生血管及炎症[1]。临床治疗翼状胬肉一般采用手术疗法,然而手术切除后部分患者角巩膜病变组织残留眼内,继而导致术后复发[2],此外,眼球运动受限、炎症反应、肉芽肿等均为患者康复带来严重影响。因而,研究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对显微镜下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该研究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对该院采用显微镜下不同术式治疗80 例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诊的80 例(98 眼)翼状胬肉患者,均经视力、眼压、眼底等常规检查,为初发者,患处多位于角膜鼻侧,头部侵入角膜内缘2~5 mm,其中男32 例(41 眼),女48 例(57 眼),患者年龄24~69 岁,平均年龄(43.6±2.9)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 例(48 眼),对照组40 例(50 眼),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本组研究目的,自愿参加该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完成,由同一位医师操作;采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Alcon 公司,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90082)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国药准字号:H41023668)注射液结膜下麻醉。

对照组:于距胬肉头部0.5 mm 处划开角膜面,深度至前弹力层,用小圆刀分离胬肉头部达角膜内缘。切除胬肉头颈部,分离胬肉体部的球结膜与其增生组织,注意保留球结膜,防止损伤内直肌。暴露角膜创面及巩膜创面,将球结膜缝合于巩膜上,暴露巩膜带约3 mm。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于上方球结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注射液,用镊子夹起浅层结膜,沿角膜缘剪开结膜瓣,避开结膜下筋膜组织,长度视植床长度而定;将移植片上皮面朝上平铺于暴露的巩膜区,对好植片角膜缘与植床角膜缘,对位植片与植床,采用10~0 尼龙线间断缝合,角膜缘处两针穿过浅层巩膜面,无需处理结膜取材处。

术后两组患者均涂抹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国药准字号:H20020496),加压包扎3~5 d。换药时在裂隙灯下检查角膜创面上皮的修复情况。待患者角膜上皮基本修复后予以妥布霉素滴眼液(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091082)滴眼,4 次/d,术后10~15 d拆线。

对患者进行随访,时间6~12 个月,术后1 个月内每周复诊1次,之后每2 个月复诊1 次。检测眼压和视力,裂隙灯下检查角膜、结膜、晶状体等情况,做好记录。

1.3 观察指标

①复发率和痊愈率;评价标准[3]:痊愈:手术区光滑整洁,无结膜充血,角膜创面有上皮覆盖,未发现新生胬肉及血管;复发:结膜存在明显的充血及局部增生现象,可见新生胬肉及血管;②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5 d 角膜均恢复光滑透明,术后前3 d 结膜水肿较为严重,1 周后恢复,10 d 后移植片平整,愈合良好,观察组复发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n(%)]

2.2 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情况

观察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平均时间(4.1±1.9)d 少于对照组(6.9±2.3)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翼状胬肉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结膜病变[4],胬肉组织的肥厚及血管增生会刺激眼部产生症状,进而影响视力。临床治疗翼状胬肉的主要手段包括羊膜移植、丝裂霉素、激光等方法,但均存在受限制之处[5]。丝裂霉素对结膜、角膜的正常生长具有损伤作用,严重者甚至发生穿孔、不愈[6]。羊膜移植的材料来源及处理要求较高[7],因而在基层医院使用受限。激光治疗损伤少、感染少、安全性好,但远期疗效仍有待于观察[8]。因而显微镜下手术治疗的可行性相对较高。

手术治疗翼状胬肉可直接去除翼状胬肉组织[9],重建眼表结构,恢复结膜缘分化功能,抑制角膜缘上皮结膜化,阻止翼状胬肉复发。彻底切除角膜表面及结膜下翼状胬肉组织的恢复视力效果理想,然而术后复发成为又一难题。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术可将结膜组织从眼组织中取出[10],提高组织兼容性,为术后移植膜片生长提供适宜条件。该组研究中对观察组予以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复发率4.2%明显低于对照组20.0%,此结果与邱姣等[11]人研究具有一致性。对照组复发率较高可能与术后胬肉残留有关,此外,术后止血不彻底,血管增生因子大量释放所致的新生血管增生也为复发的重要原因。此外,观察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平均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说明在常规切除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体球结膜移植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综合上述,常规切除术联合自体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可降低患者术后胬肉复发率,促进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绍军.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0,32(9):705-707.

[2] Khakshoor H,Razavi ME,Daneshvar R,et al .Preoperative subpterygeal injection vs intraoperative mitomycin C for pterygium removal:comparison of results and complications[J].Am J Ophthalmol,2010,150(2):193-198.

[3] 黄玉俊.翼状胬肉手术前后角膜屈光状态变化的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4):399-400.

[4] Dua HS,Azuara-Blanco A.Autgraft limba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corneal stem cell deficiency[J].Br J Oph-thalmol,2000,84(2):273-277.

[5] 潘晓霞,高建红,王东.三种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临床观察[J].长治学院学报,2011,25(6):451-453.

[6] 费安裕.丝裂霉素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应用[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11):785.

[7] 吴晓红,王文奇,李赵霞,等.自体角膜缘平细胞移植和自体游离球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4,4(6):173-175.

[8] 吕明.翼状胬肉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眼科研究,2003,21(1):45-49.

[9] 田晓燕,徐伽初.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3,14(4):207-209.

[10] 曹维娟.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两种自体结膜移植手术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5):520-521.

[11] 邱姣,周军格.显微镜下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8):882-884.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结膜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探究翼状胬肉的中医治疗方法
原发性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差异
如何防治眼睑结膜结石复发?
结膜切除术联合巩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