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症与中国的战略应对
2014-12-08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宫 力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
自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东海防空识别区等问题接连出现摩擦,关系趋紧。2013年底,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又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关系跌落至近三十年来的最低点。这其中的深层次原因究竟是什么?日本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值得深入探究。
从历史纵向来看,中日关系自1972年两国恢复邦交之后,曾平稳发展二十多年,这一时期,日本虽然以美日同盟为其外交首要,但同时也推进中日友好合作,因此,中日关系虽有小起伏,总体上比较稳定。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领导人只要美日同盟,不顾中日关系大局,改变了中日友好的既定方针,由此导致中日关系风云突变。先是小泉内阁先后六次参拜靖国神社,然后是野田内阁宣布钓鱼岛国有化,挑起中日岛屿争端。安倍晋三上台后,不仅利用钓鱼岛问题、东海防空识别区等问题向中国发难,而且发展到公然参拜靖国神社。这绝非偶然现象,其深层次原因是日本对中国崛起产生的不适应症持续发作。日本自1894年甲午海战以来一直保持对中国的心理优势,虽然二战失利,却不认为是被中国打败的,而是被美国打败的,而且战后日本在经济上很快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仍然有居高临下的感觉。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强劲提升,日本感到压力增大,特别是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更使日本在亚洲有了危机感,滋生“战略焦虑”。近二十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其在亚洲乃至世界的影响力日益下降。在此期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已在2010年启动,共同利益扩大。中韩贸易规模和经济合作不断拓展。印度与中国在金砖国家基础上的良好合作日益紧密。这些都深深刺激了日本,使其在亚洲有一种地位迅速下降的感觉。恰逢此时,美国“重返亚太”,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在这种背景下,日本试图以美日同盟牵制中国崛起,避免战略被动,进而摆脱二战后国际社会对日本的束缚,力图重新主导亚洲,进而“夺回强大的日本”,成为“正常的大国”。这是日本的战略意图所在。
日本的一连串动作有依托美日同盟对抗中国的意图,但其如意算盘很难如愿。就拿安倍参拜靖国神社来说,已经冲撞了美国主导制定的战后国际秩序的底线,引起美国的不满。安倍上台后还遍访东南亚国家,宣传中国威胁论,并试图以小恩小惠拉这些国家联手对华。但时代不同了。日本要在亚洲经营这样一个反华联盟,孤立中国,不太可能成功。东盟一些国家虽然愿意借助日本,获得些好处,并在东南亚实现大国平衡,但在经济上,中国显然比日本更重要,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量已突破4000亿美元,今后10年内还将达到10000亿美元。孰重孰轻,这些国家掂得清楚,不会跟随日本与中国为敌。因此,在大局面的战略判断上,中国在亚洲还是处在有利的地位。
面对日本对中国崛起的不适应症和“战略焦虑”,中国作为一个后起大国,不仅要有底线思维,更要标本兼治。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但不能放弃原则,不能放弃正当的权益。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保持低调,并不意味着中国外交无所作为,软弱可欺。日本的挑衅行为已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已严重损害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中国应当理直气壮地作出战略回应,坚决打掉以安倍晋三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的气焰。在事关国家主权安全等原则问题上,在事关中日关系政治基础和战后秩序维护的重大问题上,中国应旗帜鲜明,划出底线,维护国家利益。习近平主席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曾强调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番话阐明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原则和底线。面对日本一再挑衅,只有坚决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坚决维护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才能更好地和平发展,同时防止别国对中国产生误判。
日本右翼的崛起使东亚国际环境更为复杂。为实现更远大的发展目标,中国需要有高超的政治智慧应对日本的挑衅。在安倍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中国处在道义制高点上,因此要抓住重点,集中批判。要对靖国神社的来龙去脉,要害所在,以及供奉的甲级战犯进行深入剖析,广泛宣传,把这些被告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要以此为契机,举办大型活动,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深受日本军国主义之害的国家多做工作,共同声讨日本右翼的崛起。同时要对日本右翼势力实行精确打击,对其死硬分子,特别是对屡次参拜靖国神社的日本政界要员和长期资助日本右翼势力的企业,要设立名单,提高它们挑衅的成本代价。与此同时,要把日本极右翼分子同广大日本人民相区分,最大限度地争取日本民众的多数。
在同日本右翼势力较量的过程中,美国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在反对参拜靖国神社和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方面,中美之间有一定的共同点。因此要向美国晓以大义,以美国约束日本右翼势力崛起。另外,从中美日三边关系来看,中美关系越是稳定发展,日本右翼势力挑衅的资本和挑衅的气焰就越会下降。中美关系是撬动中日关系的有力杠杆。中美之间虽有许多矛盾和摩擦,但在大的全球战略方面共同点居多。2013年6月,中美两国元首在美国安纳伯格庄园会晤,共同启动“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如果能以此为契机使中美关系走上平稳发展的轨道,将会对中日关系态势产生重要影响。从长远角度看,在美国的战略天平上,中国的分量会越来越重,日本的分量会越来越轻,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对此,中国要有战略自信。
当然,中国作为后起大国的和平崛起也会造成冲击波,也会让日本产生不舒服感与压力感,日本也需要有一个适应期。只要中国持续发展,把自己的事办好,实现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完成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历史任务,逐渐拉大与日本的实力差距,中国就能掌握战略主动权。面对外部干预和挑战,中国越是发展,反制措施就会越多,对和平的维护也就越有利。今后中国要把快速增长的综合实力迅速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解决国际问题的能力。这是治本的办法,时间是站在中国一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