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

2014-12-07孙祝美夏花英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教研室上海003上海中医药大学生化教研室

基础医学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弗兰德编码矩阵

孙祝美,夏花英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教研室, 上海 003;上海中医药大学生化教研室)

教师是教学行为的主体,课堂是教学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1],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弗兰德斯认为,研究者不可能也没必要把课堂中所发生的一切都记录下来,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应该有所选择。由于教学活动主要以言语方式进行,语言行为是课堂中的主要教学行为,占课堂所有行为的80%以上[2],因此,“课堂语言行为提供了整个课堂行为的充足样本”,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或决定了整堂课的教学行为,此外,师生言语行为是明确表达出来的,便于评价者开展客观记录。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FIAS)是美国学者弗兰德斯在20世纪50年代创设,后来演化成一种课堂语言互动行为的分析技术[3],是课堂教学行为量化分析的经典分析方法。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要素是课堂中师生双方的对话,该方法利用一套编码系统把师生语言互动的情形记录下来,并据此进行具体分析。FIAS互动分析系统既是一份课堂互动质量评价的清单,也可以通过分析矩阵,得到该课堂的流程图,从而形成一张诊断课堂互动质量的处方[4]。FIAS互动分析系统把复杂的课堂教学现象转化为相对简单的数学问题,形成一定的数学结论;然后把数学结论还原为教学结论,反馈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具有较强的诊断性[5]。

弗兰德斯分析法多用于基础教育的课堂分析,较少分析高校医学课堂这样一个以培养专业医学人才为重点的高校教学中来,而另一些关注高校课堂的学者又比较局限于理论创新体系的构建,鲜从定量化与定性化结合的角度分析、评价高校的课堂和教学。因此,本文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改进后的编码系统评价高校医学课堂中师生语言互动行为,通过数据量化分析,科学评估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优化高校课堂教学体系。

1 弗兰德斯分析法分析系统的改进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方法在记录方式上,是用“代码”客观记录课堂内事件所发生的时间及其序列,这些代码基本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原貌,为随后进行的评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处理方法上,FIAS互动分析系统把复杂的课堂教学现象转化为相对简单的数学问题,采用分析矩阵和曲线分析,形成一定的数学结论,然后把数学结论还原为教学结论。由于教学是一项人与人交往的活动,人类有丰富的主观能动性,弗兰德斯分析中仅仅考虑语言的作用,而无视其他与语言无关的交流方式,因此需要在编码时适当加入。

1.1 编码系统的修改 通过实际运用,我们发现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编码系统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师生语言互动行为,必须深加工编码含义,丰富编码类型,才能用于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添加了编码9所代表学生之间的讨论。原编码系统的学生语言仅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但实际情况还应该包括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在无效语言中,将原编码系统中的停顿、沉默与混乱区分开,因为前者是有意义的无效语言,比如课程内容的停顿、学生的思考等都是无语言形式。

1.2 采样时间的改进 根据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要求在课堂观察中,每3秒钟对教学录像采样一次。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某一种语言的动作过程中都不可能仅仅只停留3秒,3秒更多的时候只能够代表一个起始时间,而无法代替整个语言互动过程的时间。因此我们采用每5秒作为采样间隔时间,这样的时间改进更符合高校专业教师的特点。

2 基于改进后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

我们采用改进后的编码系统(表1)观察课堂教学。将生物化学教学录像进行编码,并采取间隔5秒记录一次的方式,对每5秒的课堂语言活动都按照编码系统规定的意义赋予一个编码符号,作为观察的记录。这些符号代表课堂上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一系列时间,可以获得以时间为序的较为准确的课堂信息。

表1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改进编码

获得课堂的基本编码数据后,首先依据这些数据形成FIAS互动分析矩阵,分析矩阵中的每一个代码分别于前一个代码和后一个代码结成以“序对”,如(5,1),除首尾两个代码各使用一次外,其余代码都使用两次。每一个序对的前一个数字表示行数,后一数字表示列数,将全部序对进行计数,就形成弗兰德斯矩阵,矩阵中的每个单元格数据表示课堂行为出现的频次,一般分析矩阵都是对称矩阵。分析矩阵中的行与列分别代表编码系统所确定的13种行为,我们按照13个编码对生物化学课赋予意义编码,得出分析矩阵图(表2)。

表2 生物化学课的分析矩阵

2.1 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将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三部分,教师语言、学生语言和无语言活动(包括沉默、思考、混乱等)。对中医药大学西医基础课程生物化学课堂结构分析可见,教师语言与学生语言的比率为1∶1,说明教师语言与学生语言在整个课堂的是相当的,与当初设计的教学方式“讲授+讨论”的模式相符。

2.2 教师教学风格分析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把教师语言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类,直接和间接是就教师对学生的控制态度而言[6]。不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反映在这两种语言的使用频次上。一般直接影响包括讲授、提问等,间接影响包括情感相关的行为。从时间和比率上来看,整堂课程教师语言的直接影响比重较大,大约18分钟都是语言的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的时间是2分钟,时间较少,需要教师加强情感方面的交流。从讲授过程来看,连续讲授的时间为9.7分钟,占总讲授的比值较大,应适当减少连续讲授的比率;课堂的融洽程度主要体现在1-3行与1-3列相交区域,表现课堂积极的整合程度,1-3行与1-3列相交区域频次为1次,教师与学生有一定的情感交流,但是频次相对不足,需要教师注意课堂中师生情感交流。

2.3 课堂教学中的课堂流程图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对课堂互动质量进行诊断的方法如下:先找出FIAS互动矩阵中第3,4,5行中最大的数A,然后找出该行中次大的数B,再从次大的数所在的列找出最大的数C,再从最大数C所在的行中找出最大数D,形成一个封闭矩阵。本课堂的封闭矩阵落在(5-5)、(5-8)、(8-8)、(8-5)所在区域,所诊断的课堂行为为讲授-训练模式。

3 讨论

我们采用改进后的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对生物化学作出了定量分析,从更加全面的角度认识了一节高校生物化学课。从分析的结果来看,本课堂的流向为讲授-训练模式,教师语言与学生语言的比率为1∶1,说明教师语言与学生语言在整个课堂的是相当的,与当初设计的教学方式“讲授+讨论”的模式相符。从分析结果来看,虽然教师与学生有一定的情感交流,但是频次相对不足,需要教师注意课堂中师生情感交流。

FIAS互动分析系统的使用方法相对比较方便,共包括三个部分:①一套描述课堂互动行为的编码系统;②一套关于观察和记录编码的标准。在课堂观察中,每5秒对课堂教学录像采样,对每个5秒的课堂语言活动都按照编码系统规定的意义赋予一个编码符号,这些符号代表课堂上按照时间顺序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研究者通过对这些编码分析可以对教学结构、行为模式、互动质量作出评价;③一个用于显示数据、进行分析、实现研究目的的分析和矩阵表格。形成分析矩阵时,每次要从数据序列中依次取相邻的两个数作为序列对,然后以分析矩阵中的前一个数据为行数,后一个数据为列数,在对应的单元格中计数依次增加。通过分析矩阵可以了解师生语言行为比例,描绘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语言的比率变化情况,以及得出诊断处方等。从分析矩阵中可以计算出每一类语言行为的频数及其在总的语言行为中所占比例和结构等。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进行课堂互动质量分析可以分类体现师生语言的互动性,并且其对每类语言都有定义,便于进行甄别归类,在处理方法上可以把复杂的课堂现象转化为相对简单的数学问题,形成一定的数学结论,然后把数学结论还原为教学结论,及时反馈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是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只能反映课堂内师生的语言行为,像身体语言、教学内容、板书等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没有得以体现,忽略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希望在以后的编码中得以体现。

[1] 林礼洪.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验证性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3(8):88 -93.

[2] 王陆,刘菁.信息化教学科研方法—发展技术工具的威力[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6-139.

[3] 王鉴.课堂研究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52-163.

[4] 鲁杰.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法的课堂定量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03.

[5] 钟灿富.新手型、专家型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的比较与启示[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5:95 -99.

[6] 姚昊苏.基于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高师地理课堂教学评价[J].中国地质教育,2012,2:112 -116.

猜你喜欢

弗兰德编码矩阵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摩尔·弗兰德斯》与18世纪英国的文本生产
Genome and healthcare
黑暗是如何降临的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矩阵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