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G式集装箱烘干机的干燥试验
2014-12-07尤晓星张建国
尤晓星 张建国
谷物干燥技术是提高谷物加工品质和保持种子烘干后的发芽势、发芽率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可使谷物干燥不受气候条件影响,在连续阴雨季节保证谷物、种子的品质。无锡地区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引进美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生产的多种型号干燥机进行试验。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农村经营模式的转变和农机合作社的不断壮大,该市粮食烘干技术及成套烘干设备得到进一步普及和应用。
常规谷物干燥方式包括谷物干燥机干燥和自然通风干燥两种。前者能耗高,干燥后粮食品质低,劳动强度大;后者干燥时间长,受天气影响大,干燥均匀性差。因此,降低干燥能耗、提高干燥质量是目前谷物干燥技术的研发重点。将太阳能应用于谷物干燥领域是发展谷物干燥新技术的有益尝试。为此,该市引进了一台洋马DAG式集装箱烘干机,进行稻谷干燥试验。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洋马DAG式集装箱烘干机1台(见图1)。
(2)烘干原料:种子5356和苏粳8号。
图1 DAG式集装箱烘干机(设置在玻璃棚内)
(3)测定器械:室外气温湿度计、温湿度计、数据记录计、水分计、计量机、量筒、精密重量计、风速计、微差压计等。
1.2 试验内容
1.2.1 烘干试验
向烘干机里投入原料(稻谷)进行烘干,并且测算烘干的运行成本。
1.2.2 发芽率试验
在种子投入前和烘干后分别采集好样品进行发芽率试验,确认DAG(除湿通风)烘干对发芽率的影响(投入前采集的样品采取日晒的方法来达到干燥的目的)。
1.3 试验方法
1.3.1 烘干试验
①投入原料时采集好样品。
②测定好样品的水分值,然后算出原料中水分的平均值。
③用量筒和精密重量计来测定样品的表观密度,然后计算出平均表观密度。
④开始烘干。烘干时每小时记录一次室外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室外湿度、棚内温度、棚内湿度、谷温、送风温度、送风湿度、排风温度、排气湿度。
⑤使用风速计测量风量。计算出风量比,确认安全风量比是否被确保。在测量风量的同时测量静压。
⑥烘干进行过程中,在做以上记录的同时,用提取棒从箱子的表层伸到底层取出样品,然后测定出原料的水分值并作好记录。
⑦样品的水分值如果在目标水分值14.5%以下就要停止烘干。
⑧在烘干结束的时候,采集发芽实验用的样品。
1.3.2 发芽率试验样品采用四分法,通过对其编号来避免试验受主观因素影响,从而保证实验的公平性。
2 试验分析
2.1 烘干试验分析
(1)第一次试验结果见表 1(品种:种子5356)。
从表 1可看出,样品烘干后平均水分由27.0%降到14.3%,平均干减率为0.21%/h。烘干耗电318.6 kW·h。
(2)第二次试验结果见表 2(品种:苏粳8号)。
从表2可看出,样品烘干平均水分由18.4%降到14.5%,平均干减率为0.14%/h。烘干耗电138.1 kW·h。
(3)运行成本测算。
①前提条件。
人工费:6.25元/(h·人);
电费:0.6元/kW·h;
样品质量:2.46 t;
投入作业时间:0.25h/箱;
烘箱数:5个;
干燥管理时间:0.5 h/d;
排出作业时间:0.33 h/箱。
用电量:318.6kW·h
②运行成本计算。第一次干燥试验:投入作业:3人×0.25 h/箱×5箱=3.75 h·人干燥管理:1人×4 d×0.5 h/d=2 h·人排出作业:3人×0.33 h/箱×5箱=4.95 h·人人工费:6.25×(3.75+2+4.95)=66.88(元)电费:318.6×0.6=191.16(元)成本合计:258.04元运行成本:258.04÷2.46≈104.89(元/t)第二次干燥试验:按同样方法测算,第二次干燥试验的运行成本为57元/t。
从成本测算可以看出,运行成本中人工费占比过高。如果在投入作业和排除作业时更注重效率的话,可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2.2 发芽实验分析
试验结果见表 3。
从表 3可看出:
(1)第一次投入的样品和烘干后的样品明显比第二次投入的样品发芽率高。第二次投入的样品和烘干后样品的枝梗多,有可能是收获太早或是种子的特性引起的。
(2)样品烘干前后发芽率有差异。但平均差异不是很大。
(3)第二次投入样品的种子发芽率没有达到国家标准。
(4)试验结果显示,干燥之后对种子的发芽率不产生影响。
3 结论
DAG式集装箱烘干机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维修方便。干燥试验表明,该设备干燥品质和节能效果较好,适合农村家庭式的谷物干燥加工,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