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竹林覆盖技术对笋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研究

2014-12-06邱永华王意锟刘仙石玄周紫球金爱武陆佳欢

世界竹藤通讯 2014年2期
关键词:遂昌县冬笋毛竹林

邱永华 王意锟 刘仙石玄 周紫球 金爱武 陆佳欢

(1 浙江遂昌县林业局 遂昌 323300 2 浙江丽水学院生态学院 丽水 323000)

遂昌县是浙江省重点竹产区[1],其毛竹笋用林所产“小忠龙藏”品牌的冬笋根小壳薄,在古代即为贡品,并远销高丽(今朝鲜、韩国)等国。近年来,通过地面覆盖增温调控技术有效地实现了林地冬笋、春笋的早发和多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冬笋和春笋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但由于地面覆盖材料价格逐年增高,覆盖成本提高,同时春笋和冬笋的价格波动较大,从而影响了林农的经济收益。目前,有关竹林地面覆盖对出笋机理和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方面的研究较多[2-8],而对竹林连续覆盖的产出效果及经济效益的研究不多。本文于2010年至2012年连续对遂昌县笋用覆盖林的春笋和冬笋产量及经济产值进行了调查,比较分析了不同覆盖模式下产出效果的差异,以期为毛竹林地的高效培育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试验地设在浙江省遂昌县,位于东经118°41′—119°30′,北纬28°13′—18°49′,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6.8 ℃,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零下9.9 ℃;无霜期251 d,降水量1 510 mm。

1.2 试验方法

在妙高、三仁、大柘等乡镇选择5块立地条件、竹林结构较为一致,2010年和2012年为冬笋大年的毛竹笋用林地,每块样地设2种处理:未覆盖处理(对照);传统覆盖处理(稻草+砻糠覆盖)。于2010年、2012年的11月份对林地进行双层覆盖,下层稻草,起发酵增温作用,上层砻糠,起保温作用,覆盖前先施足肥料,浇透水。分别在对照处理和覆盖处理的中央选取20 m×10 m的样方,调查与统计春笋和冬笋的产量与产值。

选择2011年冬笋大年的毛竹笋用林地3块,每块样地设3种处理:未覆盖处理(对照);稻草+砻糠覆盖处理(传统覆盖模式);稻草+地膜覆盖处理。于各处理的中央选取20 m×10 m的样方,调查与统计春笋和冬笋的产量与产值。

1.3 数据分析

绘图由Origin6.0完成,单因素方差分析由SPSS16.0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传统覆盖模式下冬笋和春笋产量分析

在遂昌县毛竹覆盖技术推广示范行动中,冬笋及春笋产量和产值均位于浙江省前列,林农的覆盖技术比较成熟。2010年和2012年传统覆盖模式下毛竹林冬笋和春笋产量的调查统计结果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传统覆盖模式下(稻草+砻糠覆盖),冬笋产量显著高于未覆盖的毛竹林地(p<0.05)。连续2次生物覆盖后,冬笋产量增幅更为明显。与2010年相比,2012年冬笋产量提高了52.3%。表明由于有机物大量输入土壤,补充了土壤养分,从而提高了竹林生产力。研究表明[9-11],通过生物覆盖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并改变了土壤的生物学特性。

与对照处理相比,2010年覆盖后的春笋产量显著提高(p<0.05),但2012年覆盖后的春笋产量未出现显著增加(p>0.05),这可能与2012年覆盖后冬笋高产有关,全面挖掘冬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春笋产量。

图1 2010年和2012年毛竹林覆盖冬笋、春笋产量

2.2 传统覆盖模式下冬笋和春笋经济效益分析

竹林覆盖后,随着冬笋和春笋产量的增加,经济效益明显提高。2010年与2012年覆盖毛竹林的经济产值的统计结果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与对照处理相比,覆盖砻糠和稻草使冬笋的经济产值显著提高(p<0.05)。2010年冬笋产值较高,而2012年产值有所下降;而冬笋的产量则相反,2010年产量较低,2012年产量相对较高(图1),其原因与2012年遂昌县当地冬笋市场价格偏低有关。因此,尽管2012年冬笋产量较高,但经济产值却明显低于2010年。

图2 2010年和2012年毛竹林覆盖冬笋、春笋的产值

2010年覆盖后春笋的经济产值较高,这与当年春笋产量较高有关;而2012年春笋的经济产值与对照处理相比,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p>0.05)。

从产出投入比来看(图3),覆盖的毛竹林其春笋和冬笋总产值与成本投入的比值分别为2.37(2010年)和1.81(2012年)。产出投入比值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砻糠和稻草的价格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也与春笋和冬笋的市场价格变化有关(特别是2012年当地春笋和冬笋价格大幅下降,影响了经济产值)。对照处理的林地经营管理较覆盖林地粗放,投入的成本较少,因此尽管总产值较低,但总产值与成本投入的比值反而高于覆盖林地。

图3 2010年和2012年毛竹林覆盖投入产出比值

2.3 不同覆盖模式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2011年不同覆盖模式下春笋和冬笋的产量与产值的统计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传统覆盖模式下的春笋、冬笋产量显著高于地膜+稻草的覆盖模式(p<0.05),这是由于地膜+稻草的模式向土壤中添加的有机物料量减少的缘故。但由于近年来砻糠的价格不断提高,而地膜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在地膜+稻草覆盖模式下的产出投入比值反而高于传统模式。

3 小结

1)砻糠+稻草的传统覆盖模式,可显著提高冬笋产量;且连续2次覆盖后,冬笋产量增幅更为明显;全面采挖冬笋会影响春笋产量。

2)地膜+稻草的覆盖模式在产量方面虽然不及传统的砻糠+稻草覆盖模式,但由于地膜成本相对较低,其产出效益反而高于传统模式,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也值得推广应用。

3)竹林经济产出既受笋产量的影响,也受覆盖材料及笋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因此,生产上既要推广提高产量的先进技术,同时也要关注市场变化,防止出现增产不增收现象,给林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表1 不同覆盖模式下春笋、冬笋产量及效益比较

[1] 邝时援,卢伟长,谢法根,等.浙江省遂昌县毛竹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J].世界竹藤通讯,2011,10(1):19-21.

[2] 陈双林.毛竹林地覆盖竹笋早出技术应用的问题思考[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28(5):799-804.

[3] 黄超钢,汪爱君,张乃华,等.毛竹覆盖保墒技术在千岛湖畔应用[J].世界竹藤通讯,2011,10(5):23-25.

[4] 张有珍,郑惠君,俞遴,等.雷竹笋秋季高产高效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1(5):26-27.

[5] 董林根,姜小娟.雷竹覆盖栽培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初步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8,15(3):236-239.

[6] 黄张婷,张艳,宋照亮,等.雷竹覆盖物分解速率及其硅含量的变化[J].生态学报,2013,33(23):7373-7381.

[7] 何德汀,尹波,何进,等.雷竹林覆盖栽培持续高产典型事例浅析[J].浙江林业科技,2004,24(5):54-55.

[8] 姜培坤,张瑞华.雷竹林地覆盖增温过程中土壤化学性质的动态变化[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9,16(2):123-130.

[9] 谢宝东,方升佐.生物覆盖对山地杨树人工林土壤容重及稳定性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1):72-75.

[10] 徐雄,张健.生草和生物覆盖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1):88-91.

[11] 刘久俊,方升佐,谢宝东,等.生物覆盖对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林木生长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6):1204-1210.

猜你喜欢

遂昌县冬笋毛竹林
挖冬笋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遂昌县完成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规划设计工作
浙江遂昌县红星坪村:从负债2万元到创收30万元的乡村振兴路
挖冬笋
挖冬笋
新荷初绽
毛竹林经营投入产出关系与经营效益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坡位对毛竹林小气候及地上生长的影响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