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血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物质的筛选
2014-12-06许子竞唐艳秀
许子竞 唐艳秀 庞 国
(1.广西金秀圣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金秀 545700;2.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经血宁颗粒由白背叶、扶芳藤二味药材经加工制成的中药制剂。白背叶为大戟科植物白背叶Mallotus apelta(Lour.)Muell-Arg.的干燥叶[1],为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具有清热、利湿、止痛、解毒,止血之功效,用于淋浊、胃痛、口疮、痔疮、溃疡、跌打损伤、蛇咬伤、外伤出血等症[2]。制剂具祛瘀止血之功效,临床上用于由胃十二指肠炎症、溃疡所致吐血、便血及妇女血疲之月经过多,产后恶露不绝等症,研究还发现白背叶所含的总黄酮和洋芹素对人肝癌和人胃癌细胞的增殖均有显著抑制作用[3-6]。经血宁颗粒现行标准中仅规定了药材鉴别、正丁醇提取物等项目,尚未制定含量测定标准。为了更好地控制经血宁颗粒的质量,作者对配方中主药白背叶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白背叶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分离、制备得到一供含量测定用的化合物,鉴定为伞房决明苷,并为建立以白背叶为主药的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物质基础。
1 材料和仪器
高效液相仪(美国安捷伦 Agilent Technologies);核磁共振仪(Bruker-AVANCE 500美国 Bruker 公司);质谱仪(LCQ ESI-MS美国Finnigan公司);柱层析和薄层层析硅胶均为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生产;乙醇为食用醇,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水为蒸馏水。药材白背叶由本公司提供。
2 提取和分离
取干燥的白背叶10 kg,粉碎,用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3小时,减压浓缩提取液,得褐色浸膏1920g。将褐色浸膏悬浮于水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酯萃取,回收溶剂后,得到石油醚部分608g、乙酸乙酯部分562g、正丁醇部分383g和水部分350g。
称正丁醇部分(150.0g),用氯仿-甲醇溶解后,以600 g硅胶(100-200目)进行拌样,放烘箱烘干,然后进行硅胶(100-200目,400g)柱层析,依次以氯仿-甲醇(100∶0~0∶100)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经 HPLC检测合并相同的流分,得到30个组分:Fr.B-1~Fr.B-30。将Fr.B-10(3.5g)以 600g硅胶为吸附剂,用氯仿-甲醇(90∶10~70∶30)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经 HPLC检测合并得到三个组分:Fr.B-10-1(650mg)、Fr.B-10-2(1875mg)、Fr.B-10-3(890mg),将Fr.B-10-2(1875 mg)进行葡聚糖Sephadex LH-20柱层析,用 H2O∶MeOH(90∶10)进行洗脱,得到得到三个组分 Fr.B-10-2-1(275mg)、Fr.B-10-2-2(674mg)、Fr.B-10-2-3(875mg)。将Fr.B-10-2-3(875mg)进行制备 HPLC(C18,20.0×250mm,tR=56.8min)层析,得到化合物Ⅰ(200mg)。
3 结构鉴定
3.1 定性鉴定
化合物Ⅰ,淡黄色粉末( MeOH-H2O),盐酸-镁粉反应呈阳性,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显暗紫色,为黄酮苷特色反应。
3.2 纯度鉴定
色谱条件。色谱柱 Agilent型号:XDB-C18(4.6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8∶72);检测波长335nm;流速1.0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
在此色谱条件下,化合物Ⅰ色谱峰单一,均匀对称,tR=33.109min,且无其它杂质峰,归一法表明,纯度为99.5%,色谱图如图1所示:
3.3 化合物Ⅰ核磁共振谱(1H NMR和13C NMR)及H、C归属
化合物Ⅰ的1H NMR ( 500 MHZ,DMSO- d6 ) 图谱如图2;13C NMR图谱如图3;其相关数据及归属如表1:
表1 化合物Ⅰ的1H 和 13C 的核磁数据(氘代溶剂为DMSO)
3.4 化合物Ⅰ的MS质谱图及m/z丰度分布
化合物Ⅰ的ESI-MS和[M]-如图4所示,分子量为564,[M]-为563.1:m/ z:丰度分析如表2。
表2 m/ z碎片及丰度
4 结论
从化合物Ⅰ的定性反应可看出,该化合物为黄酮苷类化合物,高效液相检测表明,化合物Ⅰ为单一组分,MS表明该化合物分子量564.1,从1H NMR和13C NMR数据归属分析,化合物Ⅰ的1H NMR和13C NMR数据与文献[7]报道 Corymboside(伞房决明苷)一致,故鉴定化合物Ⅰ为 Corymboside[7-8],分子式为C26H28O14。
[1] 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编写组.中草药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591.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731.
[3] 郑作文,伦玉宁,毛健,等.白背叶提取物 A 对人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2):3029-3030.
[4] 夏星,郑作文,谭为,等.白背叶提取物 WF 对 2215 细胞分泌 HBsAg和 HBeAg的影响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3):631- 632.
[5] 夏星,郑作文,谭为,等.白背叶黄酮类化合物抗鸭乙型肝炎病毒活性研究[J].中国药房,2010,21(7):590- 592.
[6] 伦玉宁,郑作文,邹静,等.白背叶提取物 A 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J].时国医国药,2011,22(1):30-31.
[7] Besson E,Dombris A,Raynaud J,et al.Corymboside,nouvelledi-C-gl ycosylflavone des Racines de carline corymbosa[J].Phytochemistry,1979,18:1899-1900.
[8] 韦松,曲磊,郑作文.白背叶黄酮类化合物成分研究[J].中成药,2012,34(4):69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