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州市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与结构转型升级分析

2014-12-06湖州市统计局课题组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4年2期
关键词:湖州市平均水平制造业

湖州市统计局课题组

欧美发达国家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从世界金融危机中得到一个重要启示:必须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工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国民经济的支柱。目前中国已经是工业经济大国,但不是工业经济强国,与工业强国的特征相对应,我国推进工业现代化进程、实施工业强国战略至少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是转型升级;二是科技创新。为此,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切实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步伐,湖州市积极谋划,早作布局,制定《湖州市工业强市建设规划(2012-2016年)》,下发《中共湖州市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为湖州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提供政策保障和智慧支撑。

一、湖州市工业经济和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现状

1.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12年,湖州市全部工业增加值796.75亿元,是2000年的5.2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4.7%;规模工业企业共有2428家,是2000年的3.2倍,年均增长10.1%;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34.12万人,与2000年相比,年均增长5.0%;全社会R&D经费支出36.53亿元,占GDP比重2.19%,比2000年提高2.08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9870件,是2000年的68.5倍,年均增长高达42.2%。

2.工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产业基础提升空间很大。从投入来看,2012年湖州市六大特色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56.1%,比2006年提高26.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投资占比40.6%,提高16.3个百分点;八大高耗能行业投资占比37.7%,下降3.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结构的稳步调整,极大地调整了工业经济结构。2012年,六大特色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工业比重43.5%,比2006年提高10.0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占比28.2%,提高8.5个百分点。

3.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断增强,投入强度、产出效益不断提高。2012年,湖州市企业R&D经费支出35.89亿元,比上年增长36.5%,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的1.07%(此比例即为投入强度,下同),列全省第五;R&D活动人员1.45万人,是2000年的32.7倍,年均增长33.7%;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为23.7%,比2000年提高4.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6.08万元/人,比上年增长15.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9%。

二、湖州市工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分析

(一)2000年以来,湖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总体良好,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1.各行业发展总体平稳。以2000年为基期,2012年湖州市34个行业产值年均增幅低于10.0%的只有4个行业,分别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年均增长3.2%,下同)、农副食品加工(8.4%)、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0.1%)、医药制造业(4.7%)。

2012年,总量居前十的重点行业工业总产值2445.42亿元,占全部比重73.4%。与2000年相比,总量居前十的行业变化较大。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工业总产值528.61亿元,取代纺织业(452.80亿元)跃升行业首位;总量第十的金属制品业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6.93亿元,比2000年排行首位的纺织业多6.93亿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挤进前十,而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和纺织服装服饰业跌出前十。重点行业发展偏向重工业化(表1)。

表1 2000年和2012年湖州市产值排名前十的行业

2.六大特色产业发展总体平稳,占比稳步提高,木地板和特色纺织产业发展放缓。2010年,湖州市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从原先提出的十大制造业中心调整为六大特色产业,打造本地区的特色产业集群。2012年,六大特色产业726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521.01亿元,占全部规上45.2%,比2010年提高6.7个百分点,比2011年提高3.2个百分点。分产业来看,新能源和金属管道及不锈钢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平均水平,分别达到33.0%和25.0%,木地板产业发展最慢,年均增幅仅为8.4%。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木材加工业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发展偏慢,2012年增幅分别低于平均水平6.5、10.2、5.9、2.5和9.2个百分点,木地板和特色纺织等产业发展放缓。

3.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偏缓,主要指标年均增幅低于规上平均水平。2012年,湖州市高新技术产业529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958.67亿元,利税总额67.23亿元,其中利润总额43.77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1.1%、15.3%和14.6%,与同期规模工业相比,年均增幅低0.5、5.1和8.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总体偏缓。分产业来看,光机电一体化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较快,年均增长高达35%和54.7%,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较慢,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仅为8.6%和6.9%。

(二)私营企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户均水平偏低;大中型企业扩张不快,总部经济培育缓慢;新增企业近半数为高耗能企业,产业发展引导需进一步重视

十多年来,湖州市私营企业的发展实现了量的飞跃,总量占据全部规上的半壁江山,但质的“文章”还有待提升。2012年,全市私营企业家数1533家,占全部规模工业的63.1%,比2000年提高43.6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1558.48亿元,占比46.7%,比2000年提高38.1个百分点;户均产值1.02亿元,比2000年提高0.82亿元,但低于全市规上平均水平25.8%。

而对于大中型企业的发展,量和质的“文章”均需提升。2012年,全市大型企业25家,中型企业191家,分别仅占全市的1.0%和7.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6和4.8个百分点;大型企业户均产值15.32亿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3.0%,大型企业的户均产值偏低,且家数较少,说明湖州市工业企业总部经济培育缓慢,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还不够强。

从新上规模企业的角度来看,产业发展的引导作用需进一步突出。2012年湖州市新增的119家规模工业企业中,八大高耗能行业56家,占比达47.1%。近半数新增企业“落户”高耗能行业,对我市节能降耗工作敲响警钟。

(三)工业发展量质不同步,湖州市工业经济增长质量亟需提高

2012年,全市规模工业销售利润率5.0%,比2005年低0.1个百分点,为近四年来最低水平,销售利润率出现下滑态势。从2012年行业销售利润率来看,全市有16个行业低于2005年的水平,有24个行业低于2011年的水平。

2012年,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率为16.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列全省倒数第二),比2011年下滑0.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率呈回落趋势。从县区来看,2012年除安吉县工业增加值率列全省各县第29名外,其余县区均列67名开外;从行业来看,2012年重点行业中有7个行业工业增加率低于平均水平,分别是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木材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三、企业自主创新与工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

1.企业科研活动日趋活跃,发展速度相对较快,两者相辅相成。近几年,湖州市工业企业创新意识逐步增强,科研活动日趋活跃。2012年,开展R&D活动的工业企业有525家,比上年增长25.3%,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快5.8个百分点;设立科研机构416个,比上年增长40.5%。企业创新意识的增强,是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基础,是拉开与同行业“纠缠”的关键。

2012年,开展R&D活动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29.35亿元,利润总额85.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2%和16.4%,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平均增幅2.9和16.2个百分点; R&D经费支出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23.3%和16.9%,高于全市规模工业平均增幅7.0和16.7个百分点。

2.行业投入差异明显,主要集中在机械、冶炼、设备和医药化工等高新领域,工业与科技“相濡以沫”。2012年,湖州市制造业R&D经费支出35.76亿元,占企业R&D经费比99.6%,比2000年提高12.4个百分点;有11个行业投入超过亿元,其中4个行业超过3亿元,11个行业投入总额占全部82.8%;投入最多的是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达到8.09亿元,占22.5%,高出位居第二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比11.8个百分点。

从行业投入强度来看,有15个行业高于平均水平,其中五个行业达到2.0%以上水平,分别是医药制造业(4.02%)、仪器仪表制造业(3.0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36%)、专用设备制造业(2.33%)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17%);从行业投入绝对额来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等投入均超过1亿元,总投入22.81亿元,占比63.6%,说明科研投入主要集中在机械、冶炼、设备和医药化工等高新领域,为我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改善创造了基础。

3.科研投入与企业收益总体上正相关。2012年,开展R&D活动的企业工业增加值率17.1%,比规模平均水平高0.6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9.2%,高于规模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6.4%,高于规模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

从户均投入与收益来看,2012年有R&D活动的企业户均R&D经费支出673万元,比2011年提高33万元,户均收入提高600万元;R&D经费支出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户均R&D经费支出2638万元,比2011年提高317万元,户均收入提高1.66亿元。

从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居前十的行业来看,有6个行业投入强度超过平均水平1.07%,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幅基本在10.0%左右或以上水平,另外4个行业投入强度均低于0.85%,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幅在8.6%以下,低于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以上;从2012年全部工业行业发展来看,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幅在10.0%以上的行业,其投入强度大部分在1.0%以上的水平,综上可知科研投入与企业收益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

四、对策建议

近年来,受内外环境影响,湖州市工业经济增长逐步放缓,且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为实现《湖州市工业强市建设规划(2012-2016年)》中的预定目标,应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为契机,大力渲染发展和改革氛围,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和平台,做大做强工业实体经济。

1.努力营造发展和改革氛围,牢固树立时不我待精神。湖州市地理位置虽优越,但缺乏经济发展所需的“鲶鱼效应”,多年来流动人口增加缓慢,本地竞争意识不够强烈。建议市委市政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提高政府“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能力,以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为契机,大力渲染发展和改革氛围,引导社会舆论与价值取向,借高铁站开通运行、启动轨道交通建设和全力打造“四区一市”等为平台,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引进和留住人才,让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牢固树立时不我待精神。

2.积极把握工业发展新机遇,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发展主要靠实体经济,而实体经济主要在工业。从湖州市工业实际出发,建议首先完善产业发展导向目录,建立产业指导信息发布制度,严格项目准入标准。加快建立和完善优秀企业的激励机制以及落后产能的淘汰、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其次,深入实施以“南太湖精英计划”为龙头的系列引才计划,力争在国内外高端人才引进上实现突破。大力实施“南太湖特聘专家计划”,建设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流动)站,加快引进和培养学科领军人才。第三,加强重点企业的上市培育工作,提高企业金融市场融资比例,为企业运用各类新型金融工具创造良好条件。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搞活实体经济,促进转型升级,努力开创从“只会制造”到“智慧制造”转变的新局面。

3.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和平台,狠抓落实注重实效。国家富强靠自主创新,靠技术和人才,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湖州市打造成工业强市和创新型城市的内在要求。首先,大力推进平台建设。科学规划、整合提升各类开发(功能)区、南太湖产业集聚区和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着力集聚创新资源和高层次人才,全面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其次,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需求、研发投入、技术开发和成果应用的主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基于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点产业技术联盟,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和央企等联合共建研发机构。第三,着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完善政府对企业创新的财政投入机制,充分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猜你喜欢

湖州市平均水平制造业
欧盟:2021 年柑桔进口减少2.5%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还小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My family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