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高校乒乓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4-12-06付天星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乒乓球比赛运动

付天星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湖北武汉 430070)

1 影响目前湖北省高校乒乓球运动发展因素分析

1.1 物质因素

有59.2%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的乒乓球运动场地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有89.0%的学生认为目前学校的乒乓球运动场地不能满足他们健身锻炼需要。很多高校体育方面之所以发展的不好,就是因为总的体育经费投入少,间接阻碍乒乓球运动发展,一项运动没有一定的经济做后盾是发展不起来的,没有经济实力至少直接就影响了场地、器材等的硬件设备。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的高校仅仅只有室外的水泥乒乓球台,在同一个场馆里面各种运动项目运动器材都有,没有一个真正合格的乒乓球馆。

1.2 人员因素

首先是学生因素,现在的高校人数太多,场地器材都不够用,导致很多高校不能开展乒乓球课程。另外很多的学生对乒乓球的健身价值认识不到位,乒乓球属于技能类项目在过去教学中,过分强调技术的灌输,教学方法单调刻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免感觉枯燥,学习兴趣受到打击,从而导致他们对乒乓球文化不了解,自然对乒乓球产生不了兴趣,就不会爱上打乒乓球。其次是师资因素,在调查的11所高校中,有乒乓球专项教师的为9所,占81.8%,有2所没有乒乓球专项教师,占18.2%。在有专项乒乓球专项教师的9所高校中,一般都是1~3个。在湖北省高校中,认为乒乓球教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达到56.5%;认为乒乓球教师技术水平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达到47.1%;认为乒乓球教师理论水平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达到29.3%。可见教师安排不到位,教师的技术水平不过关,更重要的是一些教师对待上课的态度,认为学生多忙不过来,对待上课的态度就变性了。

1.3 管理因素

首先,领导阶层对体育重视了,这所高校的体育就相对会发展的好一些,部分的高校乒乓球运动之所以发展不好部分的原因就在于领导的态度。其次是政策法规,一所高校是否把体育课程规定为学校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否制定有保障体育运动实施的条例条规,另外体育发展的道路出现了障碍又会不会按照法定的程序处理,这都是现存的问题。最后就是学校的乒乓球运动氛围,有个良好的乒乓球运动氛围自然就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去参加这项运动,关键就是在一所高校里面如何营造出这种乒乓球运动氛围。

2 制定促进湖北省高校乒乓球运动发展对策

2.1 加强对乒乓球文化的宣传

加强乒乓球文化的宣传,主要是为了刺激学生们的锻炼动机,推动个体进行锻炼的心理动因和内部动力,锻炼动机直接决定了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目的、强度、频率和效果。传播乒乓球运动的文化,首先要开展更多的乒乓球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学生都爱上乒乓球运动。各高校都要成立乒乓球协会,方便彼此之间乒乓球的联系,协会统一规划,定期举办本校区的快乐乒乓球运动,可以不分性别、水平高低,不以比赛为目的,让更多人体会乒乓球运动的快乐。把一年中的某一天定为自己学校的乒乓球纪念日,这天所有的乒乓球爱好者可以聚到一起,切磋球技,开展一些娱乐活动相互庆祝。其次,明星效应,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请一些乒乓球巨星到学校观摩指导,给乒乓球爱好者签名合影,交流乒乓球技术传播乒乓球文化。各高校还要有乒乓球俱乐部,保证正常时间所有人可以随时打乒乓球,让这项运动成为一项不受任何限制,随时都可以进行的运动。

2.2 加强乒乓球运动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变现有的教学状况,解决学生的乒乓球技术问题,让学生在乒乓球运动上可以找到自信。引导退休老教师树立“老有所为”观念,不断为他们补充“能量”,如果愿意他们可以重返课堂。不断引进年轻有为的教师,用年轻教师的朝气去感染和改变课堂的气氛。年轻教师专业技术先进,可不断为乒乓球教育注入新鲜的“原料”。教学上下功夫,提高乒乓球教师的职业能力水平,对教师的学历、乒乓球技术水平、教学能力进行严格的要求。强制各个高校开设乒乓球课程,把乒乓球真正看作是我们的国球,以学习国球为荣耀。教学模式也要转变,以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和途径→向学习目标挑战→总结学习规律→自我评价与师生评价→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为主要教学模式。教师上课期间督导视察,督促老师严格认真。

2.3 加强乒乓球教学硬件设备及场地建设

改变现在的硬件设备包括场地、器材、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很多的高校都是由于场地限制一直没有开设乒乓球课程,或者是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能学乒乓球。各个高校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对于场地问题要从经费上来解决,希望学校方面应加大在体育经费上的投资,相对加强对乒乓球场地、器材方面的改善,各大学至少要有一个可以供学生用来上课的乒乓球场地,使乒乓球教学环境更完美。教学的条件并不仅仅限于体育场地器材方面,还要配合乒乓球教学的理论文化教育部分,为喜爱乒乓球运动的学生准备专门的多媒体教室可以随时进行视频教学或者随时观看乒乓球直播比赛。真正让大学的教育资源与乒乓球运动互补,使乒乓球专业基础学校教育和高等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国内的很多大学与国外的一些大学成为了友好学校,所以大学的乒乓球教育环境也就不仅局限于国内,与国外的大学也可以相互切磋交流,让乒乓球教育与国际接轨。

2.4 加强高校间乒乓球比赛组织体系

一项体育运动,比赛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因为比赛的输赢靠的就是技术、战术、心理等,而技术、战术、心理的获得需要不断的锻炼和训练,在反复的训练中就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也可以将这项运动发扬光大,这就是比赛的刺激和促进作用。各高校之间要加大比赛的规模,增加比赛的次数。在此有两种方案的建议:(1)每年的比赛分两次大型比赛就是上半季和下半季,每季度的比赛应根据实际情况不少于2次;(2)可以把各高校按地区分成不同的区域,统一举行比赛,最后决出每个区域的冠军,再做最后的角逐。比赛需要经费、时间及场地等条件,需要各个高校及省体育局等相关的部门给予支持。

2.5 改善物质条件保障乒乓球运动参与者的利益

为乒乓球专业的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好处,吸引那些刚入大学和即将步入大学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成立的中国乒乓球学院,此校以高水平训练、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国内国际培训为职能。着力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卓越才能、创新精神的乒乓界精英,成为国内外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乒乓球运动管理人员的培养基地。这样的学校内地也可以成立。许多高校没有体育专业,对于成立乒乓球学院是个不错的方法,既扩大了学校的规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给参加高考的学生减轻了竞争的压力,更是一个吸引人才的好方法。大学生最担心的就是工作就业问题,高校尽可能的为乒乓球专业的学生提供工作岗位,有了这样的条件就可以吸引更多的高考生报了乒乓球专业方面,从长远来说大大有利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2.6 加强乒乓球运动组织管理部门建设

制定一个具有鲜明目的性的乒乓球运动管理制度。一个目的是使学生受到教育;另一个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规章制度应该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制度内容应该符合教师、学生的特点,符合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精神要求以及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还应该考虑到要有可能性,切合实际。制度中所提出的要求必须符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不但要适度,而且要有分寸,更要让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能接受,还得有相对的稳定性。在制定、执行和修改的全过程都必须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集思广益。

学校管理者应该运用科学的管理办法使规章制度得以认真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把执行制度与奖惩制度联系起来,做到全员要求、一视同仁。还要定期检查、奖优罚劣、定期小结、树立典范。建立乒乓球教研室,严格对教研室的组织人员考察审核,选拔认真负责的老师。目的在于时刻对乒乓球教学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积极配合以上乒乓球运动运行体系的实施。执法部门要严格执行教研室下达的任务、命令,使乒乓球运动畅通运行有个基本保障。学生意见最能够反映某项运动开展的实际情况,教研室应该设置多个意见箱,搜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3 结语

以上是依据湖北省高校的乒乓球运动开展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一部分对策和方法,怎样才能使湖北省高校乒乓球运动更好的发展,还需要借鉴其他省市乒乓球运动开展的经验,甚至我们还要向国外的一些高校学习。希望通过以上的对策,可以使湖北省高校的乒乓球运动开展得更好,让我们的国球发展得越来越好。

[1]蔡玉军,姚淑平.上海市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的开展现状与发展[J].体育科研,2007(28):90-92.

[2]李颖,宋绍兴,张蕾.河北省高校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6):51-53.

[3]唐东阳,熊智焱,曾藕元.湖北省高校乒乓球健身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31(2):20-24.

[4]房杰,林辛.自主学习在高校乒乓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

猜你喜欢

乒乓球比赛运动
乒乓球悬浮术
乒乓球瘪了怎么办
选美比赛
不正经运动范
乒乓球与大铁球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迷你乒乓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