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体育自我认同威胁之浅谈①
2014-12-06张进武
张进武
(东华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抚州 344000)
1 “自我认同”理论
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个体通过向内用力,通过内在参照系统而形成了自我反思性,人们由此形成自我认同的过程。个体是依据个体的经验所反思性地理解的自我。“自我认同”假定了反思性知觉的存在。但自我认同并不是被给定的,而是作为个体动作系统的连续性的结果,是在个体的反思活动中必须被惯例性地创造和维系的某种东西。自我认同的“内容”,即个人的经历由之建构的特质,也会随着社会和文化的改变而改变。个体的认同不是在行为之中发现的,也不是在他人的反应之中发现的,而是在保持特定的叙事进程之中被开拓出来。
个体在“自我认同”与个体身体、耻辱感、尊严感、自豪感以及理想自我之间相联系。
关于“自我认同”与身体的关系。自我当然是由肉体体现的。身体是一种客体,它是被自我意识赋予或注定要发生健康和快乐的源泉,但同时它也是疾病与紧张的温床。自我是感受对身体的轮廓和特性的觉知,是对世界的创造性探索的真正的起源,因为自我是自我价值的承担者。身体不仅是一种“实体”,而且是一种行动系统,也就是说它被体验为应对外在情境和事件的实践模式。在日常生活中,身体的嵌入是维持连贯的自我认同感的基本途径。
1.1 从“自我认同”到自我实现
“自我认同”是自我实现的基础和源泉。马斯洛说自我实现也许可以大致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开发天资、能力、潜力等等。这样的人似乎在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自我实现源自于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自我发展的需要,它是继人的生理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等基本需要的优势出现之后而产生的最大力量和最大强度的总体需要,即自我完善这一人性的需要。由此而观之,个人实现乃是个人的最高价值。人并不像自然存在物,他必须询问和解释自己,必须塑造自己,并因此需要一个指明方向的榜样和理想以供参照。人的不完满性为自我理解所补偿,这种自我理解告诉他怎样来完善自己。这是人类的根本特征。人类的自我认同影响着人类的存在和历史的发展,人类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创造自身、把握自己。为了把握历史、创造历史,人类才须进行自我认同与创造。正因如此,人类的自我认同成为人类在社会现实中调整各种条件以改造人类自身的基础。
1.2 “自我认同”理论在社区体育中的应用
一个事物的产生、发展过程,必定也是每个个体对这个事物自我认同的过程,然后实现自我实现的过程。我国的社区体育,是在20世纪80年代才出现的,属于体育社会形态里面一种较新的社会形态。它的兴起是中国社会体育发展主动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社区体育的发展也离开不了每个个体对它的自我认同。从自我认同的角度分析社区体育发展状况,更能深刻反映出社区体育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2 我国社区体育的认同威胁及对策
2.1 社区体育情感威胁及应对策略
2.2.1 社区体育情感威胁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居民对社区体育的情感,直接影响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社区体育的不良活动项目、体育活动场地条件、人际关系、活动组织领导者的能力都会影响参与者对社区体育情感态度,产生居民对社区体育的情感威胁。
我国社区体育的自我认同情感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区体育开展项目单一,大多是适合中老年人及妇女群体参加的项目。特别适合青少年活动项目缺乏。
(2)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缺乏,特别是一些需要场地较高要求的项目,不能很好的开展或者根本开展不了。
(3)社区体育人际关系良好,特别是社区体育参与者直接人际关系良好,但也存在不和谐状况。如不参加社区体育的居民和参与的居民存在一些矛盾。原因主要是活动场地距居住点太近,活动时间的安排不合理。
(4)活动组织领导者的热情较高,也有奉献精神。但活动组织领导者技术指导能力有待提高,开展活动的组织能力不足。
2.2.2 情感威胁应对策略
(1)社区体育协会加强同各单项体育协会的联系,把更多的体育项目在社区开展。满足不同年龄居民对体育的需求。
(2)当前社区体育场所和设施缺乏,关键是社区体育发展的资金不足。一方面国家加大社区体育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社区也要广开渠道,加大宣传,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社区体育建设中。在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规划中,应考虑不同层次居民体育需求。
(3)社区体育管理部门加强管理和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矛盾,形成和谐的社区氛围。帮助社区居民在体育活动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社区体育管理部门应给体育活动领导者和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提高他们技术水平和组织能力,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2.3 我国社区体育动机威胁及应对策略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动机包含社会性动机和生物性动机,一般而言社会性动机对于行为人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社区体育参与的动机形成,是居民体育需求和体育参与的环境相互作用影响下产生的。
2.3.1 我国社区体育动机威胁
(1)社区体育参与人群的动机水平不高,在这种动机水平下,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居民遇到某种困难时,往往表现出放弃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行为。
(2)不同年龄阶段的动机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表现为老年人和学生动机水平较高,而中青年人群相对较低。造成中青年参与社会体育的人群比率较低。
(3)社区体育社区体育参与人群的动机较单一,主要为有益身体健康、增强体质等生物性动机,而促进社会交往、情感需求、调节生活等社会性动机较低。这种动机状况使得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动力不足。
2.3.2 社区体育动机威胁应对策略
(1)体育参与的动机形成,来自于体育参与者的需求和体育参与的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当前社区体育的外部环境还是比较落后,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包括社区体育的场地和设施、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素质、社区体育组织活动水平等。国家和社会要加大投入,不断提升社区体育的外部环境。
(2)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的需求,关键在于社区居民对体育价值的认知水平。社区体育的管理者、组织者要加强对体育功能的宣传,不断提升居民对体育价值的认知水平。
(3)社区体育管理者、组织者应重视社区体育的社会性功能,提升社区居民的社会性动机。特别是开展的项目、组织的形式、活动的方式体现满足居民社区体育的社会性需求。
2.4 社区体育价值威胁及应对策略
体育价值是个体拥有的对体育活动功能和意义的认知。个体对体育活动价值的认识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体育态度。个体体育价值的实现直接影响个体体育的态度,直接影响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的参与。社区体育价值威胁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社区居民体育价值目标实现过于单一,主要集中在健康和健身的价值实现上,而社会交往、感官刺激、美感体现、宣泄、磨练意志价值实现较低。不全面的价值实现,直接影响社区居民社区体育活动的参与,对社区体育价值实现的自我认同。
(2)社区居民不同年龄阶段体育价值实现也存在较大差异,中老年体育价值实现比其它年龄要稍好些。反映出当前的社区体育的发展状况,不符合全体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的体育价值实现的认同。
3 结论
(1)我国社区体育自我认同水平不高,对社区体育认同威胁主要来自于组织威胁、情感威胁、动机威胁、价值威胁。
(2)我国社区组织机构构建不够完善,街道办事处都没有设立专门的社区体育管理部门,而是由其他部门兼管。社区体育组织缺乏科学化的管理,直接影响到社区体育资金的筹集和分配以及场地、设施的建设。社区体育活动形式多样,但正规化程度低自发的组织形式较多。社区体育指导人才缺乏,社区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层次都不足,这些是构成社区体育组织威胁的主要原因。
(3)我国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满意度不高,构成情感威胁的原因包括社区体育开展项目单一、社区体育活动场地缺乏、不参加社区体育的居民和参与的居民存在一些矛盾。
[1]樊炳有.社区体育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国群众体育调查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3]罗汉礼,彭雄辉.城市社区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04.
[4](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方文,王铭铭,译.三联书店,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