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奥林匹克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的理论研究①

2014-12-06罗定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态度

罗定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许愿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

1894年,皮埃尔·德·顾拜旦创立奥林匹克运动的真正目的是以一种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教育青年,促进青年的身心和谐发展[3]。青少年是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主要对象,青少年阶段又是可塑性和模仿力最强的时期,青少年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此阶段所受的价值观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态度和价值观本身和在新课程中的内涵做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挖掘出了奥林匹克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内容和其与体育课程融合的思路。

1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背景

1.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学中的三维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可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同知识、技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4]”,更突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感受,丰富学生情感发展,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相互交融和相互渗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的情感总会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利于学习的环境氛围总能带来好的学习效果,教学质量亦如此。知识与技能的教授需要设计相应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一定的教学环节形成某种教学模式,而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促进这一过程的效果达成。体育教学教学环境和过程特殊,更需要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的、肯定的因素能促进机体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形成追求健康的运动价值观目标,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1.2 奥林匹克精神与学校体育理念的高度契合

顾拜旦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者们在创立奥林匹克运动之始便极力主张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他们期望通过运动来集合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节日般融洽的氛围里来分享各地文化,推广奥运精神,进而建立和平美好的世界。他相信运动可以为全人类整体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奥林匹克精神中所描述的教育理想不仅仅是通过体育运动使人得到肢体上的健康与发达,更主要的是人在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和谐统一。

奥林匹克教育能为体育教学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在这种积极氛围的感染下引导和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通过奥运会的申办、奥林匹克圣火的点燃传递活动、奥运会的开幕式、闭幕式大型文艺活动表演等教育资源,增加学生对他人和社会的理解;在赛场里,通过运动规则、参赛资格和纪律等懂得公平竞争,尊重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运动成绩。在理解的基础上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的条件下公平竞争,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在尊重和理解中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积极地贡献社会。作为实现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的重要环节,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定位非常明确: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从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本质讲,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契合。

2 奥林匹克理念与体育教学融合的新思路

纵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内容体系可以发现,新课标着重从四个方面来期望和要求。他们分别是关乎个人内心品质的态度和价值观;关乎人际关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个人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社会正义感和公德意识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体育学习和运动参与,可以促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奥林匹克精神的影响,促使学生在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更好的与他人合作,增进友谊、团结和公平。通过总结和提炼,应该培养学生以下品质。

(1)为个人健康培养一个积极负责任的态度。包括热情乐观、独立自信、严谨求实、健康高雅、持之以恒五个维度。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权利的品质。例如:通过承认能力差异、承认自我与他人生存和发展的相互依赖关系;接受不同观点;宽容和胸襟开阔。

(3)培养学生照顾和关心自己所在的集体和环境的品质。内容包括关心集体、关切社会、热爱祖国、团结合作、积极进取、崇尚科学、珍爱自然。

(4)有社会正义感和社会公德意识。表现出追求自由与正义、尊重宗教和文化的多样性、积极参与民主生活、维护权利与法的尊严,为共同的利益而努力。

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奥林匹克理念的内涵,将奥林匹克运动所传递的态度和价值观融合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的各个方面,在参与中拓展学生对运动的理解,在互动中学习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在共享的氛围中培养积极的社会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从而通过体育教学实现奥林匹克精神的目标。

3 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实施的建议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课前备课,搜集一些关于学生当前对于与运动相关的态度和价值观的信息,关注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在师生的共同参与中设计学习任务;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实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的前提,良好的学习环境应该是让学习者感觉自己是在一个积极的、被支持的环境里学习。

体育教学是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但大多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奥林匹克态度和价值观的实施,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根据国际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实施要求,选取了有利于课程实施的教学模式、方法供参考,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和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等。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的思考为核心,能使学生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知识建构,促进自我的发展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合作学习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和相互交流的机会,可以促进学生交往能力的提高;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创造生动有趣的体育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探索和体验中提升运动能力,感受不同的文化,培养他们照顾和关心他们的社会和环境的品质;研究证明,运动中的角色扮演和批判性思维教学在培养学生正义感、公德意识方面能起到更好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资源丰富多样,部分内容可以选取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内容,而一些则需要和其它教学内容相联系,一些隐蔽课程资源需要以显性课程资源为载体。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安排,调查和运用一系列的与情感态度以人价值观相关的模式、方法和过程进行教与学,以达到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学习目的的要求。

[1]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宪章[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2000.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裴军.青奥会: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再诠释[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

[4]姚蕾.体育隐蔽课程的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5]Binder, Deanna L.Teaching Olympism in schools: Olympic Education as a focus on values education[J].university lectures on the Olympics,2010.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态度
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挑战及应对
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热点与发展特征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头脑奥林匹克
态度决定一切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