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田径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4-12-06吕坤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田径体育运动

吕坤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广东珠海 519041)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下,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也随之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和变化,为了适应当前变化中,人们对体育运动的要求不同,以及学生对体育运动兴趣的转移,也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体育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也日益丰富,但在这个改革的过程中,田径作为大纲教学中一直占有重要作用的传统体育,因为项目的本质就是以跑、跳、走等这些最基础的运动为基础的,以及枯燥、消耗体力大等特点,受到了不小的冲击,目前一些普通高校的课程表上,能够看到的几乎很少,即使有,教学过程也是不敢恭维的,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田径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 田径教学现状分析

田径作为体育项目的基础性运动,主要以培养学生心理和身体双重素质为主,对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精神状态都能起到一定的提升作用。但就目前的调查研究来看,各普通高校的田径课程教学也是不容乐观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考评等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1.1 对田径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田径运动是以竞技性和健身性两大特点存在的,在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主要以健身性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就误导了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形成了田径课程的不重要,可有可无,因此学习起来不必用心,也不必去努力,甚至产生厌烦的情绪。大多数教师没有认识到田径课程教学的健身价值,只看到了田径教学的困难,和学生的学习现状。还有就是学校的教学安排上对田径教学的认识程度不高,没有达到一定的重视。

据相关数据表明,现在田径课程在大学教学中安排得极少,有的甚至因为选修田径课程的人数不足而停开。而安排着上课时间的,要么一学期只有短暂的几节课,要么安排了却没有真正地实施教学,教学成果自然也是摆不上桌面。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田径教学就是跑、跳等这些高难度,高强度的体育训练,这在无形之中让学生对田径课程的认识就是枯燥、劳累,这些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选择,使学生对田径课程没有了兴趣,这对田径体育教学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1.2 田径教学模式受限

田径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通过田径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的休闲活动,让当今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力量都有了新转移,这也是田径教学面临的最大尴尬,学生没有兴趣来投入到田径运动中。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没有受过劳累,而田径运动这些最基础的运动所需要的体力,也是他们所有不能接受的。另外,田径运动包涵了多个具体的运动种类,而学校本身安排的课时又较少,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蹴而就、点到为止这些现象就是经常存在的,现在的田径教学内容的限制和运动超负荷,使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上都有些承受不了,所以在实行选课制度下,学生宁愿选择一些相对轻松和趣味性的运动,也不愿意选择田径课程。这些也都是影响到田径教学模式的改革的原因。

1.3 教学考评制度的不完善

影响田径教学发展的原因有很多,通过以上两点的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还是长久以来对田径教学的态度和认识的原因,造成田径课程在普通高校教学中的困难。另外,我们常讲做事要善始善终,那么放到田径教学过程中,就是有教学,就要有考评。而在当前实际的田径教学过程中要么没有真正地实施教学,要么粗略而过,并没有将田径教学放到与其他课程同等重要的位置来进行考评,这是田径教学的一大缺点。不检验则不能掌握实际情况,就没有摸透学生对田径项目掌握的程度,这是田径教学考评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教学重点。另外,传统的田径教学是以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情况,以及运动技能成绩作为考评的内容,重压下使学生对田径课程产生了厌烦情绪,使许多学生不愿意去学习田径课程。

2 田径教学的重要意义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从小娇惯养,身体素质也较弱。不爱锻炼,晚睡晚起,没有良好的作息时间,要么慵懒到底,要么过劳致死,这都是我们近年来在媒体报道和身边的人和事上看到了,这也显示出在当代学生中实施和发展田径运动的重要性。而田径课程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体验运动精神、团队意识以及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身体状况,迎接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考验,这也是田径教学存在的重要意义。

3 改善田径教学的对策

3.1 重视田径运动,创造运动的良好氛围

要想改善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首先要从思想上对田径运动重视起来。在班级或者学校内创造出运动的良好氛围,鼓励和带动大部分学生运动起来。发挥田径的健身性的最大优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增设一些辅助运动设施,没有条件的也可以开展一些诸如走跑类不需要器材就可以达到运动目的的活动,达到健身的目的。在学生思想上树立强身健体的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健身理念,以达到增强体质的健身目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体育技能的能力。

另外,在田径教学的项目上,要进行改革和调整,将一些难度较大,对学生身体条件要求较高,消耗体力较大的项目进行删减,多增加一些以健身为主的项目,降低难度和枯燥程度,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在学生思想上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真正地将田径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

3.2 改革田径教学重心,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田径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以体育技能为主要教学重点,而面对当今学生对体育运动需求的不同,既要让田径教学顺利开展,又想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地爱上运动,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像传统的竞技性较强的跑类项目可以适当地减少,而对于一些跳绳、健身走类的活动适当地增加一些,可以提高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多地愿意参与到这些运动中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

3.3 建立合格的考评制度,鼓励和引导学生爱上田径运动

考评制度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达到多少分为及格,或者多少为淘汰,而是可以作为一个引导和鼓励学生爱上田径运动的界点。因此在建立考评制度时,除了要求对学生运动技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外,也要看是否达到了增强学生体质,身体健康锻炼的目的,这是对考评制度的根本要求。分数不是作为田径教学的唯一目的和作用,而是让学生通过田径教学爱上体育锻炼,保持一个健康的身心,为将来的工作学习保驾护航。

4 结语

田径教学是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而目前在自主选修课程的教育改革下,自主选修田径课程的学生越来越少。这是目前我国田径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改革田径教学的重点,调整田径项目,是普通高校田径教学的最重要手段。搞好田径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保证良好的运动体能的重要途径,因此田径教学的改革和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1]黄元木.如何增强高校田径教学的趣味性[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11(5):41-44.

[2]张宏卫.我国高校田径运动训练的现状和发展对策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1,21(28):55-57.

[3]李健,王秀芝.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的教学研究[J].体育世界,2011,22(9):112-113.

[4]雷蕾.高校田径教学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1,31(27):69-71.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田径体育运动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体育运动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呆呆和朵朵(13)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五性”让学生爱上田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