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学生体育自主学习因素与对策研究
2014-12-06周平
周平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浙江警察学院 浙江杭州 310053)
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学生良好体质和终身体育的目标。当前,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身体状况堪忧,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万学生体检,血压偏高者有近300人。造成我国大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基本的体育锻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必然存一定的在问题,如何改进高校体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体育训练兴趣,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2014年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规定: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这对高校体育来说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1 体育自主学习内涵
“自主学习”最早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提出的,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也称为“自我调节学习、自律的学习,自我定向学习、自我管理学习”等。尽管国内学者对自主学习的术语各不相同,但是对自主学习的内涵理解基本一致,都是强调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在教师和同学帮助下,通过分析、探索、实践等方式,完成特定目标的一种学习过程。
结合高校体育特点,“体育自主学习”是指在高校体育教学目标范围内,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在体育教师指导和同学的帮助下,自主进行体育学习,并通过自我调控与自我评价,完成学习目标的体育学习模式。
2 高校体育开展自主学习意义
高校体育承担着大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塑造强健体魄的目的和任务,也是培养学生获得终身体育习惯的重要保证。完成目标和任务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自觉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而现实中,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缺乏体育学习目标,学习主动性降低,体育教学中又忽视体育知识水平和基本训练方法,导致学生除体育课外基本不进行体育训练或不知道如何进行体育训练。高校体育课程普遍偏少,一般高校每周2学时,到大三大四后,因为实习及就业等因素,很多高校均不开设体育课,学生基本没有体育训练,根本达不到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意识和习惯。
和课内体育时间少相对应的是高校学生课外时间较多,相对课内体育而言,课外体育具有更广阔的空间,然而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健身功能缺少了解,对如何进行体育训练感到茫然,很多学生认为跑几圈步就是体育自主学习与锻炼,没有目标和计划,没有认识个体差异和兴趣,更没有对训练的评价和反思,没用充分利用课外体育对课内体育互补,培养自觉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造成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趋势。因此,培养高校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是解决当前高校学生体育锻炼缺乏、训练方法单调的方法,也是提高学生体质的重要环节,更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3 影响高校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因素分析
3.1 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还是普遍存在以运动技能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学以讲授运动技能为主,忽视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方法,教学模式呆板,教师将教学对象界定为全体学生,属于整体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灌输,而不是体现教学的个性化和人性化。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激发,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学习策略的能力。形成的结果是,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训练要求,而不会主动思考,不会制定训练计划和预期达到的目标,不会完成的体育锻炼基本程序,如:准备活动、训练内容、放松运动等,制约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制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2 高校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影响
现在高校体育还是竞技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力求学科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而较少考虑学习内容是否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关联,是否符合学生的运动兴趣,缺少生动性、趣味性,不能很好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求,致使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兴趣。整体教学模式,制约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学生的体育爱好得不到发挥,使学生感到学习过程枯燥乏味。有的同学对高校体育教学目的不清,体育健身功能在体育课内也得不到体现。长此以往,造成体育学习只是为了完成课内学习任务,而不是主动参与,失去了学习兴趣。
3.3 高校体育学业评价导向的影响
学业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主要以运动技能考核为主,评价方式注重“量化”忽视“质变”,忽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养成,不考虑学生个体身体素质阶段性的成长。现行的评价内容过于单一,评价工具和方法单调,只考虑学生“运动成绩”,忽视了学生体育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养成。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由于个体和地域原因,身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素质好的学生不用体育学习,虽然自身素质降低也能考试及格,而素质差的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训练,身体素质提高较多,但可能还是不及格。两种情况都会抑制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4 增强高校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对策
4.1 增强理论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自古就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说法,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学习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要经过一定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实现。大学生从小学开始接受体育教学,一直到大学,都是教师怎么教,学生如何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很少有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对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缺乏,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以运动技能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增加体育运动基础理论知识,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多让学生参与教学,创造出和谐、偷悦的互动学习气氛,培养学生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参与学习。
4.2 了解学生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学习过程,必须以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的动力,而需求是学生兴趣的源泉,当学生渴望体育学习来满足本能和非本能的心理需求时,他们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学生愿意去学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先导,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兴趣,只有当学生拥有强烈的参与兴趣,才会产生想学的渴望。要激发学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需求,在体育中,学生需求是多样的,如瘦小者需要强壮、体弱者需要健身等,教师要把握或引导学生产生某种需求的时候,学生就会产生体育学习兴趣,而一旦通过努力满足了一点需求,会产生愉快的情感,必然会产生进一步的需求,形成良好循环,不断推动自主学习兴趣。因此,体育教学中了解学生需求,充分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可以制定不同的阶段计划和目标,通过一段时间自主学习后,通过比较,让学生充分感觉到完成目标和提高体质的愉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4.3 积极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策略
坚持体育自主学习必须以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作保障,这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能制定训练计划和训练目标,学会基本训练方法只是体育自主学习的基础,大学生体育个体差异较大,学习能力也存在差异,用什么学习方法对个体最为有效,才是提高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关键,所以学习策略是提高自主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体育自主学习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各种问题,如目标制定过高会过低,使学生产生达不到目标的沮丧或体现不出完成目标的愉悦,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制定过低,则不需学习也容易达到,失去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帮助学生运用学习策略对阶段学习进行自我检查、评价和纠正尤为重要。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必须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策略的效力,认识到学习策略不仅对解决具体问题有价值,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体育自主学习效果,进而树立体育自主学习信心和决心。
4.4 改进高校体育学业评价,培养终身体育习惯
高校体育学业评价是学生体育训练的指向标,合理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参与兴趣。与我国相对单一的评价相比,国外对体育的学业评价范围较广,如法国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是强调评价的“培养功能”,评价涉及学生体育知识、体育能力等各个方面;日本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内容包括关心、意欲和态度、思考和判断、技能和表现、知识和理解等;美国评价内容包括身体活动的态度、健康概念知识、健康测验、身体活动的努力水平、健康技能的应用等。国外的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运动参与,强调的是体育学习过程和养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和能力。我国高校体育学业评价也应该引入先进国家的评价理念,注个体的环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体现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才有利于培养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打下基础。
5 结语
高校体育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目的,发展大学生的体能,增进大学生的体质与健康为目标,体育自主学习能使大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训练,从而促进自身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提高,形成与课内体育互补。因此,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参与学习,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自主学习将成为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成学生终身体育目标的必由之路。
[1]吴琼,吴本连.论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J].运动,2011(12):99-101.
[2]庞卫华,周学荣.体育自我学习若干理论问题研究[T].山东体育科,2007(1):50-52.
[3]葛洁棍.自我学习与体育自我学习策略[J].科技信息,2010(18):268-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