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旅游产业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①
2014-12-06杨皓王龙海马钢吴云红
杨皓 王龙海 马钢 吴云红
(1.昭通学院体育学院 云南昭通 657000;2.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 650000)
为了满足广大体育旅游群体的需求,体育旅游产业以商品服务的方式,将体育工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服务于大众,让人们能够体现更加便捷、全面的体育旅游。在西方发达国家,体育旅游作为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空间,受很多企业家的青睐,最近几年已经发展成了巨大的体育旅游市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化和多样化的市场经济带动了我国体育旅游产业的不断萌芽,并且体育旅游产业在新兴产业中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1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
1.1 公众性强
体育旅游产业能够源源不断地发展的最大动力在于很强的社会公众性。体育旅游不同于其他公众活动,它能够让人进行更深刻、更广泛的体验,让人主动积极地参与当中,从而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综合利用体育旅游产业的自然、人文以及社会资源,创造出合适客户的产品和服务,让旅游者能够完成一次生理和心理共同体验的过程,从而提高公众的积极性。有了公众的关注,才能让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地发展。
1.2 市场适应性强
体育旅游产业不仅表现为融入景区,更加注重开展一些大型体育项目,一些体育场馆和健身基地作为体育旅游产业新的发展方式。这些都展示了体育旅游产业多元化的发展和个性、放松的产业潮流,促进了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有利于促进相关服务业的成长,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3 促进经济增长
2008年奥运会过后,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体育旅游产业作为服务业中潜力极大的朝阳产业,扩大了社会公众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空闲时间越来越多,使得人们对体育旅游消费的需求日趋旺盛,一些体育旅游产品比如蹦极、滑翔、攀岩、高尔夫等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体育旅游产业逐渐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领域。
1.4 “以人为本”的特质
体育旅游和其他旅游相比更具持续性和创造性,是知识经济的产物,是“以人为本”的外在形式文化旅游。游客前往体育旅游地区进行日常生活之外的体育旅游活动称之为体育旅游中的文化部分。这种体育活动以独特的载体和方式让游客深入其中感受当地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文化旅游的意义。正是这样的方式,体育旅游产业展现出了极大地魅力,上升到游客的精神文化领域,为体育旅游产业注入蓬勃生机。
1.5 环保理念下的可持续性发展
最近几年,由于利益最大化的大众旅游追求形式,造成了很多旅游景点的破坏,在环保理念的指导下,人们逐渐追求绿色、运动为主题的旅游方式,体育旅游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体育旅游产业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以绿色低碳的消费形式,在不保护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成功化解了我国经济建设和保护环境之间的矛盾,符合我国环境友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实现了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2 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
2.1 体育旅游产业强国的最终发展目标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体育强国是我们几代体育人的梦想,是我们不断开发体育产业的不竭动力。从根本上改变居民的日常体育观念,实现全民体育;扩大体育旅游产业链,拉动内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一直是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自改革开放以来,体育旅游产业以新型产业的形象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体育旅游产业要抓住当前的机遇,将我国从体育大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国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水平。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产业,才能真正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从根本上解决腐败、污染的陈旧旅游模式,实现生态旅游。
2.2 开发、推广体育旅游产业专项产品
随着我国工作体制的改革,居民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这为我国体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体育旅游产业以它的旅游产业资源和设施为基础为人们在旅行中提供了各种娱乐和健身活动以及各种独特的舒畅体验。体育旅游产业要大力开发各类适合消费者的专项产品,注重服务质量,让消费者能够乐在其中,真正投入进去。首先要掌握关于体育旅游产品的设计原则,在此条件下才能合理并科学地设计出符合体育旅游市场发展需求的产品及旅游线路;另外,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还需要借助市场对体育旅游者的充分调研,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市场对产品的归类,从而提高体育旅游的总体服务质量。体育旅游者的不同层次性决定了体育旅游产品的组合性,产品的组合性也决定了体育旅游者的不断拓展和延伸性,这使得由多个行业共同合作,复合而成了综合性服务性质的体育旅游产业。
同时,新的产品需要依靠推广来吸引大量的客户,体育旅游产业还应不遗余力地将新产品推广到大众旅游中去,推广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以广告的形式进行推广,也可以借助别的服务平台,以一些免费体验的方式捕获消费者的心,这种免费体验的方式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这样可以引起消费者的兴趣,让消费者真正喜爱体育旅游产品,从而在空闲时间投入当中来放松心情。总之,只有做出好的体育旅游产品,才能让体育旅游产业长期获益。
2.3 建全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机制
“产业融合”的研究开始于信息通讯行业,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已经广泛被应用在金融、服务、体育等其他行业。一些学者认为“产业融合”是21世纪产业发展的必要趋势,通过产业集群的优势来充分利用企业之间的资源,提高运行效率,促进企业的竞争和合作,以大范围的发展提高我国经济的发展。如何实现体育产业的融合作为一项战略问题受到很多国家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产业融合机制能够帮助体育旅游产业更好地实现其价值,更便捷地服务大众。
体育旅游产业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也日益呈现产业融合的趋势,虽然从理论上讲,体育旅游产业本身就具有产业融合的特性,但在企业融合的过程中,企业需求、管理制度等制约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有时候甚至会与体育产业的目标背道而行,不能发挥体育产业的独特优势。笔者总结了两方面的产业融合制约因素。
(1)供给因素的制约,包括管理制度和企业能力。
(2)需求因素的制约,产业融合的实现离不开体育旅游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
综合考虑以上两点制约因素,只有当供需双方对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引发的变化实现了观念与行动上的契合时,才能真正促进体育旅游产业的融合。
3 结语
体育旅游产业是融合体育与旅游形成的新兴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生态旅游业之后的新亮点,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在旅游业占据了很大的市场空间,以其可持续性发展等优势,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了我国可持续性发展的进程,彰显出造福于人类的价值取向。但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存在着劣势和威胁,为了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体育旅游产业应做到生态、文化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以建设体育强国为目标而不断努力。
[1]平越,吴嘉玲.论都市体育旅游的意义与前景——以上海的体育旅游发展为例[J].体育文化导刊,2006(4):12-14.
[2]马向文,郭戈,苏振男.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1(2):69-73.
[3]罗纲.高职院校开设体育旅游专业的构想[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6):38-40.
[4]张波,崔吉洋.大学学校体育与体育旅游的契合[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39-40.
[5]李建钢,王新平.我国体育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