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光荣历史走来 向幸福未来奔去——记《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两年来的江西省崇义县杰坝乡

2014-12-06罗文斌

老区建设 2014年21期
关键词:土坯房油茶农户

□ 罗文斌

杰坝乡位于江西省崇义县北部,是省级重点移民扶贫乡镇。杰坝群众“解放前献‘人头’,解放后献‘山头’”,就是为了过上梦想中的“富足”生活,这一梦想代代坚守。《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两周年以来,该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杰坝群众尝到“甜头”,有了“盼头”,增了“闯头”。

梦的缘起

拔地而起的岭下新村集中建房点

杰坝乡是一块名副其实的“红土地”,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88 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子恢早期在杰坝圩进行革命,崇义的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在这里……在杰坝乡长潭村新店组有一栋土坯房,普通却又不一般,它虽然和普通土坯方一样,黄墙灰瓦,但它却见证了那段革命志士胸怀自由、平等、自强、富足的梦想去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辉历史,它就是长潭“邓小平故居”。“故居”是长潭村赖姓的祠堂,1931年邓小平率领百色起义的部队途径这里,并在此进行了长达28天的整训。经过近百年的风吹日晒,“故居”已如垂暮的老人,静静地,似乎在回味往昔的峥嵘。七八十年前,许多像“故居”那样与岁月一同老去的土坯房曾敞开年轻的胸膛,庇护过自由、平等、自强、富足的梦想。是革命者唤醒了房子的主人们,指引他们去抗争不公、去梦想富足。

危桥变通途

建设中的梦想家园“七星湾”移民示范建设点一期商住楼工程建设工地

杰坝群众革命时期洒热血,解放后又献青山。1953年,国家在大余县和崇义县境内建设了西华山等一批中央统配矿山,并作为动力设施配套建设了上犹江电厂,位于水淹区的杰坝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牺牲,杰坝群众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国人的富足、国家的富强。建陡水水电站之前,杰坝圩座落在大江(入上犹江)和横水江的交汇处,这里水运方便,往西连接湖南汝城,顺流而下可达赣州、吉安、南昌、九江。陡水水电站建成蓄水之后,许多人举家迁居他乡,杰坝人口骤减;大量的农田被淹,随后库区水位线2.5公里以内的山林被划归犹江林场作为生态公益林,群众生产资料匮乏;原有的道路被水淹没,原本的交通枢纽地位丧失,几乎是一夜间,这里的车水马龙不复存在,杰坝成了一个偏远的小乡镇,交通和通讯的闭塞让杰坝难以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

《若干意见》出台之前,杰坝98%的房屋是土坯房,共有土坯房户1532户,其中危旧土坯房户857 户,另外还有“水上漂”农户135 户,“双渡”农户78 户。杰坝群众要去县城办事、孩子要到县城读书,需要坐船到横水镇的水口,再走路十多里路,或者翻山越岭走六七公里到过埠镇坐车,出行极为不便。还有许多连房屋也被淹没的人家,只能在湖面搭起简易竹棚或者在湖中孤岛居住,终日以打渔为业,在陡水湖上过着漂泊生活,他们被称作“水上漂”、“双渡”移民。“水上漂”人家居住的竹棚“夏天是蒸笼,冬天是冰柜,雨天家里穿雨衣,风天枕着波涛睡”,不仅如此,他们常年受风湿等疾病困扰,用水、用电、就学、就医、购物都是大难题。

即便如此,杰坝的群众也没有放弃梦想,他们坚信给他们带来土地和尊严的共产党不曾也不会忘记他们。他们始终把生活的艰辛埋在心里,坚韧地为“富足”梦想奋斗。

是的,共和国没有忘记赣南,就在“杰坝人”(杰坝乡干部群众)不断摸索通向“富足”道路之时,一份来自党中央的厚礼呼之欲出。

助梦之“翼”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它如同给杰坝发展插上了翅膀。短短两年,乡村面貌得到巨大改观,干群关系迅速好转,追逐梦想的信心更坚定,“杰坝人”相信自己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富足”的梦想。

《若干意见》出台以来,整个赣州都把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这一民生、民心工程作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开局大事来抓,杰坝也不例外。杰坝乡共有D 级危旧土坯房户857 户,到2013年12月,其中583 户已经完成改造,完成率高达68%,剩下的将在今年全部完成改造。《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不到两年,在陡水湖漂泊了半个多世纪的213 户“水上漂”“双渡”人家就全部上岸定居,他们有的迁居到过埠“水上家园”,有的在集中安置点建房,过上了“脚踏实地”的生活。据统计,仅2013年杰坝乡就投入了近100万元,重点规划打造了黄金麻坑、长潭学堂排2个“水上漂”上岸安置点,长潭竹篙坵、黄沙陂下、石皮下村、黄金上麻4个危旧土坯房集中建房点,中洞自然村“三点合一”移民新村以及黄金湾仔“5.16”灾后重建点等8个集中建房点;全乡共拆除危旧土坯房435 户,29580 平方米,共动工新建房屋462 户,其中:为特困群体代建新房19 户,“水上漂”“双渡”农户完工落实165 户,维修加固46 户;验收完工243 户并发放建房补助资金4656000万元,办理建房贴息贷款资金227万元。现在的杰坝,放眼望去,满眼都是新建的砖房,一栋栋、一排排,鳞次栉比,甚是气派。

中洞村李坑组是杰坝乡最偏远的村民小组之一,距中洞村部10 公里,过去李坑组村民出行靠行船。2013年5月,李坑公路在乡村两级争取和江西省煤炭集团公司的大力帮助下顺利开通,结束了石壁下、大塅、李坑等3个村民小组近300 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摆渡”生活,村民们纷纷动工建新房。两年来,杰坝乡投入资金370余万元新开、硬化公路共计20 余公里,截至目前,全乡除梨木桩组因地质灾害整组搬迁无人居住没通公路外,其余69个村民小组全部开通公路。

一直以来,杰坝的村民多饮用山上的泉水,但是因为村民就近引水,水质得不到保障不说,他们还面临“旱季没水、雨季浑水”的困境。随着用水量的增加,村民对水的问题反映强烈。两年来,杰坝乡共投入120 余万元,在5个村20 余个村民小组打造自来水工程,为2100 余名群众集中供应安全的自来水。汩汩山泉淌入农户家里,党的恩情铭刻在农户的心里。

除了上面这些“硬件”条件极大改善,乡村干部服务水平这一“软件”也得到质的提升。以前办事存在的“人难找、脸难看、事难办”情况一去不复返,现在只要一个电话,“三送”干部将上门为群众分忧。据统计,2013年杰坝乡县乡“三送”工作队争取扶助项目资金136.98万元,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75 件,收集基层群众意见、诉求144 条,协调处理各种矛盾、纠纷112 件。县乡“三送”干部走村入户,宣传政策、解决困难、带去温暖,用脚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许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凝聚了发展的强大能量。

安居才能乐业,两年来,人们住进了安全的砖房,走上了平趟的道路,用上了干净的山泉,干部好作风也回来了,群众尝到了“甜头”。“富足”的梦想越来越近了,追梦的人也越来越努力了。

展翅翱翔

梦想插上了翅膀,有什么理由不飞翔?

《若干意见》的出台,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也为杰坝重塑昔日繁华景象带来了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发展良机。杰坝乡打出一套以统筹圩镇发展、扶持优势产业、鼓励能人创业等为重点的“组合拳”,争当赣南振兴发展的弄潮儿。

统筹圩镇发展,筑就“梦之巢”。杰坝圩镇沿路而建,呈条带状布局,现有建成区总面积约19 亩,居民16户60 余人,机关单位5个,圩镇人口仅260 余人,说它“弹丸之地”一点也不为过。2013年年底开始,杰坝乡在圩镇黄金地块打造梦想家园“七星湾”圩镇建设点,总规划用地约64 亩,计划建设住房100 余套、店铺72 间,致力于提升圩镇人气。今年4月初启动该工程一期建设,规划完成湖景安置房14 套、杰坝乡中心幼儿园及河道改道工程。截至7月,已完成一期的填方工程、桥梁工程和河堤挡土墙工程,商住楼建设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建成后,杰坝的圩镇框架将进一步拉大、辐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届时,圩镇集行政办公、教育卫生、产业服务、旅游休闲等城市功能于一身,服务能力和自身品味将更上一层楼。

扶持优势产业,夯实“梦之基”。杰坝种有油茶4万余亩,由于许多都是低产油茶,又疏于管理,出油率不高,全乡年产山茶油50万斤左右。近年来,杰坝乡重点扶持高产油茶产业化发展,全乡建有4个高产油茶基地和5个油茶专业合作社。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计划促成种植基地和油茶专业合作社与有关科研院所合作,提高油茶种植技术,增加油茶单产和出油率;计划引进油茶精深加工企业入驻圩镇,延伸油茶产业链,加快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促进油茶产业链向应用型领域延伸。

鼓励能人创业,点燃“梦之火”。杰坝乡仅有一家农业企业,经济规模小,村民超过80%在外务工,创业氛围不浓。为了壮大本乡经济规模,杰坝乡尝试把有头脑、有热情的本地人作为村民自主创业的突破口,以群众自主探索致富之路为主,积极引导其抓住机遇,点燃村民创业的燎原之火。中洞村村民赖纪辉是一名年轻的退伍军人,他今年投入近30万元,租用荒地20 余亩开展生态养殖,主要饲养肉牛和鱼类。乡里了解到他的创业思路后对他格外关心,积极为他出谋划策,鼓励他先行先试,打开局面。等他的养殖场有一定效益、积累了一定经验时,将支持其成立专业合作社,到那时他为入社农户提供肉牛牛崽,待农户饲养的肉牛长大产崽,所生牛崽归饲养农户所有。这一经营方式,有助于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村里其他农户加入。

统筹圩镇发展、扶持优势产业、鼓励能人创业等为重点的“组合拳”必将有力推动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促进乡村经济增长,更为融入陡水湖旅游开发大局奠定坚实基础,“杰坝人”的梦想在这里放飞。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尝到“甜头”的“杰坝人”依然坚守着梦想,迈开坚定的步伐,在赣南振兴发展的大潮中奋进。他们从光荣历史中走来,正向幸福未来奔去。

猜你喜欢

土坯房油茶农户
广东省油茶种植技术与发展前景分析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陕西土坯房工程整治模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怀念土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