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的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2014-12-06朱志强杜春华张彦秋
朱志强,杜春华,连 静,张彦秋,孙 涛
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重大决定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明确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国在新的历史转型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1]。大学担当着文化引领、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重要角色,高等体育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应该进一步承担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使命,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本研究正是在文化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对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提出了全面提升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若干对策,这为体育院校的课程改革提供了客观有效的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为更快提高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整体水平,更好满足社会对于体育专门人才的需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加强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1 加强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文化强国战略时代的客观要求
文化强国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国民素质和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这是文化创造的源泉。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和公众参与性,又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它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必须和国家文化发展的方向一致。发展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体育工作者只有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才能在体育行为和体育赛事中拥有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高尚的体育道德感,才能使体育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才能消除不良体育行为、减少发生危害社会的体育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满足文化强国战略对体育人才的实际要求。
1.2 加强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体育院校肩负的重要使命
建国以来体育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体育人才,他们往往拥有良好的体育专业技能,但同时也存在着人文素养相对不高的状况,使其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显得力不从心,这不得不引起高等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体育院校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培养深层次、高水平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更重要的是还应该通过体育院校的全面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意志坚定、品德高尚、素质完备的现代综合体育人才[2]。如今,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新征程上,要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新思路、新任务与体育院校文化教育、文化研究、文化交流的功能相结合,与大学自身的精神传统和办学特色相结合,更加自觉地肩负起体育院校的文化使命,加快高等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1.3 加强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全面、完整体育人才的现实需求
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丰富,一部分人受到物欲横流的现实功利诱惑,不自觉地淡化了精神和道德追求,这对当代大学生有一定影响,尤其是体育院校的学生性格比较敏感冲动,更易受外部不良思想的影响,从而导致思想迷失和精神沦陷,这就从现实角度提出了加强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体育院校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同时,要全面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人格提升、素质完善,使之成为一个全面、完整的现代体育人才。
2 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2.1 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背景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术界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概念,1995年原国家教委召开了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会议,旨在各个高等院校进一步推广人文素质教育。体育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自此也开始了积极探索适合本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本确立了以培养全面、完整的高素质体育人才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对于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在课程设置方面,各体育院校都积极推广学分制,增开人文学科的相关课程,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在人才引进方面,各院校都适当引入了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文课程教师,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校园文化方面,各院校都争先开展人文讲座和课外活动,争创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
2.2 高等体育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体育院校在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做出了种种努力,但较之普通高等院校而言,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仍相对薄弱,体育院校的教学改革步伐仍稍显迟缓,在文化强国新战略的指引下,高等体育教育必需抓住机遇,迎头赶上,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应有贡献。高等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较普通高等院校而言有一定的独特性,这就要求高等体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具有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更要具有丰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目前,体育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状况虽有改观,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2.2.1 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在高中学习阶段,体育生在专业训练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对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够细致深入;高考录取时,体育院校普遍更注重学生的运动专项成绩,文化课的录取分数线较普通院校有很大差距;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很多专业课程学习都是在运动场馆中完成的,坐在教室中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较少。因此,体育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
2.2.2 教师授课热情普遍不高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重要角色,因此教师本身的知识储备、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直接制约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体育院校的经费较多地投入到跟体育相关的运动场馆、健身设备、图书资料和师资建设上,对人文基础学科的经费投入较少,因此体育院校的教师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缺乏教学热情和科研动力,加之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热情不高,这些都影响了体育院校人文课程教师自身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发挥与提高。
2.2.3 学校学习风气不够浓厚 从体育院校的现状来看,与普通高校相比学习风气普遍较差,学生在运动训练之余,不愿意将精力放在文化课学习上,尤其是不愿放在跟体育专业关系不大的人文课程的学习上面,长此以往体育院校难以形成浓厚的文化学习氛围,这也导致了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人文知识和技能的热情和动力,人文课程也难以很好的开展起来。
体育院校的学风、教风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应固守高校的文化家园,因为它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重要的精神家园,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精神纽带之一。不断地端正教风、改进学风,才能使高等教育的风气净化,使社会的学习风气净化,为文化传承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3 高等体育院校人文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可以说,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从未间断过,体育院校亦如此,但收效甚微。人文课程作为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实现通道,它包含中文、历史、哲学、艺术、政治等多门学科,这些学科从不同方面为完善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中文课程为例,多数体育院校都从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层面来组织和安排课程。为了拓宽人文知识通道,提高综合文化修养,各个院校都坚持开设中文类公共必修课。就选修课而言,各个院校开设的选修课数量较多,涉及范围较广,做到了课程的“宽广度”与“纵深度”相结合。课程开设结构较为合理,比较符合现阶段体育院校的实际发展需要。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上多选择为下午或晚间等次要时段,即使是人文必修课也难逃此命运,可见,课程设计者对于人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上课时间安排还是有主次之分的,这不能不说是人文课程的一种悲哀。
各个院校中文课程设置模式主要是“卫星式”和“板块式”。卫星式即以一门中文类主干课为核心,其他课程围绕这门课程开展,如哈尔滨体育学院开设的的必修课为《大学语文》,选修课多为与《大学语文》相关的拓展课程,如《古诗词赏析》《传统文化概论》《文学名著欣赏》《西方美学名著导读》等;板块式即以教学功能或实用功能为标准将人文课程分为几个模块进行授课,如沈阳体育学院开设的必修课为《应用文写作》,选修课可以分为工具类模块《演讲艺术》《申论写作》;鉴赏类模块《古诗词欣赏》《文学名著欣赏》;传统文化模块《中国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导读》等。无论是哪一种课程设置方式都无优劣之分,但都可以看出各体育院校对于人文课程的设计理念。
尽管各体育院校对于人文课程教学越来越重视,但目前体育院校的人文课程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邱 实(通信作者) 男 1986年生,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图像处理、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微波技术.
2.3.1 课程设置目的模糊 据调查,体育院校人文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定位相对模糊的现状,课程设置往往都以“体”为主,运动专修与体育专业课程设置比重较大,而人文课程的设置往往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规划,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些学校不顾实际大幅增加人文选修课,只注重人文知识的传授,不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有些学校人文类课程学时较少,上课时间较为分散,授课质量难以得到保证[3]。
2.3.2 教学手段不够丰富 大学中文课程不应拘泥于文本的本身,文本背后所蕴含的人生的哲理、高雅的品位应成为教师授课的灵魂。让学生领悟课程内容中包含的思维方式才是教学的根本所在,只有获得学生心灵的共鸣才能使学生真正对中文课程感兴趣,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目前,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作者的简介和文本的阐释上,教学形式也多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这样即使教师讲的精彩绝伦,有时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如何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课堂上,使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是摆在每个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命题。
2.3.3 考评方式仍需完善 体育院校大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但是他们通过考试前的临时突击就能够顺利通过考试甚至取得不错的分数,而实际上他们中许多人往往缺乏基本的书面表达能力,甚至连一张最基本的请假条、申请书都不能顺利完成,尤其令人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不会写简历和求职信,甚至就连自我介绍也不令人满意,这不能不说是大学人文教育的一种缺失。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一种公平、全面的考试制度,准确而有效地测评大学生对于人文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2.3.4 授课教材缺乏特色 目前,体育院校中文课程教材的内容大都偏重于文学,尤其是中国古典文学,极少或完全没有写作训练或演讲口才方面的内容,这使得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欠缺,这就偏离了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意义,也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扩大,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活跃,一本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锤炼语言与写作能力的大学语文教材才能够满足现实对于高等体育人才的全面需求。
3 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加强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3.1 体育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要以创新为目标
在体育院校不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各个体育院校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以创新为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3.1.1 教学理念的创新 人文素质教育必须理念先行,如何用既符合国情、校情,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理念来构筑体育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重大挑战。要用具备中国特色的传统与现代文化来武装广大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新时代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应该以体育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以实现对大学生的终极人文关怀和提升完美人格为基本出发点,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积极改进教学手段,探索有效的考评方式,切实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程度作为最终评定教学效果的标准。
3.1.2 教学内容的创新 要打破以往的以文学作品为主体的中文课堂教学,充分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要以优秀传统文化典籍与文学名著作为载体,以现代应用写作能力和演讲实践为支撑,将人文性与工具性贯穿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心灵共鸣与认同,对演讲与口才表达技巧基本掌握,具备一定的现代应用写作能力,力求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精神与人格境界,使之切实成为文化强国的重要实现者之一。
3.1.3 教学方法的创新 积极、持久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综合运用启示引导、情景模拟、话题讨论等多种方法来开展教学,把视频、录音、广播、电影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全面应用于课堂,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呈现。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把培养综合人文能力作为日常学习的主线,让学生感受收获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喜悦、体验到学习中文课的重要性。
3.2 体育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要以实用为主导
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旧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造与创新,以适应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对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要。推行人文素质教育要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不断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建立起实用的新型教育平台[4]。
3.2.1 构建教学资源平台 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既包括课内资源也包括课外资源,课内资源依托教师课堂授课完成,课外资源包括学术讲座、教学论坛、网络交流等多种课外形式。要大力开发课外学习资源,来补充课内教学资源的不足。充分利用各大图书馆、电子搜索引擎等来丰富课程资源,指导学生使用电子图书馆进行学术期刊搜索,了解最新学术动态。加强体育人文类课程实践基地建设,着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与创新能力。
3.2.2 构建课程设置平台 课程设置平台的建设注重将知识型课程(历史、哲学等)、情感性课程(文学、艺术等)、工具性课程(写作、演讲等)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人文素质教育的新型课程体系。对当前课程体系中的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周安排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并根据教学实际适当调整。从学科理论和实践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区别各专业同一课程的内容设置,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于高等体育人才的全面需求。
3.2.3 构建教学师资平台 不断整合人文课程的教师资源,逐步建立起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首,以课程专家为主体的人文课程师资团队,建立人文教学师资平台,依托网络优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点击完成相关课程学习,可以向课程专家提问、提交论文作业、咨询检索等。积极倡导教学、研究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利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科研项目,将以往的传承式、讲授式为主的教学过程改造为归纳型、交流型的教学过程,努力建立一种在思想上和学术上自由、平等、活跃的课堂新秩序。
3.2.4 构建教学评价平台 教学评价平台将教师、学生、教研室、系部、督导五者处于同一动态系统中,涵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学生对教师的综合评价、同行和专家的听课评价等多个层面。教师要打破以往的成绩评价方法,在教学中发挥多样性评价的教育功能,不断改进成绩评价的方法,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有效手段。学生的成绩评价应由平时成绩评价、课堂发言、练习与实践、期中考试评价、期末考试评价等多种评价构成。并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我评价,在自我评价中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将自我评价按比例纳入课程总成绩[5]。
3.2.5 构建校园文化平台 校园文化平台包括校园环境建设平台和校园文化建设平台两个方面。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有计划有重点的营造校园人文景观,如体育馆的建设、名人塑像的铸造、寄寓学校光辉历史的标志以及校训校规的标示等,使学生在优雅的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能够自觉地抵制不文明行为,为做文明大学生和文明公民起到示范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把教育目标寓于各项活动之中,引导学生建立各种协会、社团,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提高学生的凝聚力,利用好网络、橱窗、广播、校报等文化宣传阵地实现人文素质教育,这对于学生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精神丰富的实用人才有重要作用。
4 结语
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已经逐渐成为评定高校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校的发展进程中,人文素质教育若能建立完善的机制,为学生的个人发展提供重要支持,必定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起到推动作用;相反,如果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够完善,就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起到消极作用。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一个与国家发展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制,很难提供引领文化创新所必需的精神力量,更不可能为文化改革创新提供推动力量[6]。体育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人才的培养必须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向相适应,在牢牢把握建设文化强国带来的发展机遇的基础上,应努力摆脱传统的学科设置的束缚,建立我国体育院校全面、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主动开辟能够适应高等体育院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目前我国体育院校人才人文素质相对低下的现状,满足建立文化强国对于体育人才的全面需求。只有把体育院校的发展深深地融入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之中,才能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1]刘川生.高校在建设文化强国中的时代使命与责任[J].中国高等教育,2011(21):4-5.
[2]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122.
[3]于友三.体育院校人文创新教育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5):40-41.
[4]蒋 荣.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平台建设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3):105-108.
[5]刘堡荣,李石林.关于体育教学中体育人文精神渗透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9-10.
[6]杨德广.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质[J].教学研究,1999(20):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