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师院系体教专业体操专修课教学现状研究①
2014-12-06刘存思
刘存思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长沙 410012)
1 对象与方法
该文以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湘南学院、湖南文理学院、吉首大学、怀化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城市学院、衡阳师范学院、湖南理工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12所湖南省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为研究对象,并以其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
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湖南省12所高师院校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和体操专修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问卷反馈的信息进行常规统计和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操专修课程开展情况
目前湖南省高师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经历了几次调整与修改,虽然有所改进,但问题未完全解决。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其他方面的影响使体操专项已成为冷门,部分学校的体操专修班暂停开设,还有学校已经连续几年没有开设体操专修班,或是间断性的开设,造成了体操专业人才的流失和缺乏。据了解,湖南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开课基本从大二开始,便于学生较好掌握技术技能;在课时划分上有明显的“重技术轻理论”思想;在教材上无专修与普修之分,缺少专门教材;内容有考虑社会需求和发展,但考虑到动作的娱乐、健身、趣味等价值不够,以新体操二级为主。
2.2 体操专修课程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2.2.1 师资力量
目前湖南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教师男女比大致为7∶3,女性教师比例偏低,易使女学生对体操专项选择倾向偏低。由调查了解,我省的体操专修教师年龄结构主要集中在31~50岁的阶段,其次是50岁以上的年龄阶段。由于对人才学历的要求,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只占10%的比例,中老年教师仍然是我省体操教师主力军。
2.2.2 学生情况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因素[1]。由表1可知,更多学生是因为体操是自己的体育高考专项,对体操相对了解,特别是女生;学生对体操有兴趣,但对其就业率认同不高,也是影响体操专修课发展重要原因。据了解,部分学生存在选择体操专修其间转换专业或者是学习兴趣逐渐降低的现象,认为体操动作难度大,内容枯燥、乏味,自身身体素质差或缺乏教师的及时指导;部分学生认为实践锻炼机会较少。学生只在大四有安排教育实习,而且一般都是在条件比较欠缺或者对体操普及重视不够的中小学,有些学校没有体操项目。
2.2.3 教学内容设置及考评方法
术科教学是体操专修教学的主要部分,调查得知,体操专修课的教学内容主要还是以竞技体操为主,偏向于难度且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以新体操二级为主。将基础体操作为主要课程内容的比例只占16.2%,忽视了中小学体操更注重基础体操的教学。艺术体操内容的缺失或间断性开展,更造成了专修班男多女少。目前由于很多从体操中分离出的项目占据了课时导致体操专修课的课时不断缩小,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满意程度并不高,学习积极性下降。
体操专修教学的考核和评价基本都是由平时、教学能力、技术、理论四个方面组成。但具体实施上,大部分的学校仍是教师评价,评价的重点在于技术好坏,忽略了学生本身。虽然大部分学院设有10%的平时成绩,但理论考试都是实行“考教分离”的方法,占总成绩的20%~30%,多按教师最后的单独技术考试来评定成绩,存在偏差性。
2.2.4 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
体操专修课是学生经在普修课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专理论和实践能力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所选取的一个主攻方向[2]。调查发现,极大部分的体操专修课由一名教师担任的;很少有两名老师同时管理教学。在班级教学的形式上,基本上是男女生混合上课,对体操教师教授男女生不同动作的要求较大,也不便于学生学习。
教学方法的使用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和兴趣。目前,体操专修课的教学方法基本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很少在教学中使用现代教学方法,且使用的机率不大。在教学手段上,虽然现在已经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越来越普及,但在体操教学中使用力度不够。
2.3 影响体操专修课有效开展的因素
2.3.1 学生及部分家长对体操的认知因素
体操长期给人的印象是“难、美、险”的竞技体操,造成了大众对体操的误解。据调查,超过90%的大学生在中小学时没有开设体操课,或仅通过电视媒体了解竞技体操,极少学生上过简单的体操课或因高考接触过体操。其原因:一是大部分学生认为体操难度大,危险,易受伤,特别是女生。二是体操枯燥,兴趣低。更喜欢追求新兴的、轻松的、动感的运动项目。三是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们对孩子的过分心疼和保护,认为体操辛苦,危险,是一种没必要的冒险行为。从表2可以看出有几乎一半的学生认为体操对自己以后从事体育教育、指导大众健身工作的帮助是一般的,近20%的学生认为帮助是很小的。这反映出非体操专项的学生对体操的认识还不够正确,没有意识到体操的作用。体操的基础部分是每个体育老师所必须具备的,也是最基本的技能,是体育教师的基础。
2.3.2 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等新课程因素
随着各健身行业的发展与兴起人们对单向体育项目的偏爱和追求,再者近年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的比赛、活动频繁,信息传媒加速传播,人们受潮流的影响纷纷投向这些项目,学校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将健美操等设为单独的专业选项,使得体操的可选性和关注度变小,也造成了人们对体操的单向认识和纯竞技性误解。调查了解,湖南省12所高师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均开设有健美操专项,且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开展十分火热,而体操专修班被逐渐取消;或是专修班人数甚少,女生更是凤毛麟角。还有些开班初衷是体操班,但最终因教师和社会的发展热潮转为了健美操、啦啦操专修班。这也就意味着又一批体操人才的流失,更不能满足中小学对体操教师的需求。
2.3.3 就业前景因素
据了解,学生选择专项时除兴趣因素外,最先考虑的是就业问题。我国1982年以前制定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把体操列为学生必测的基础项目,《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贯彻执行,为体操运动的普及和高水平体操运动的开展奠定基础[3]。但随后颁布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取消了体操内容,减少了对体操人才的需求,加上体操本身就是对场地、器材高要求的项目,考虑其难度和经费,许多中小学为保证学生的安全将体操课逐渐的减少,甚至取消。因此,中小学对体操教师的需求减少,重视度降低,造成了大量体操专项的学生无处可去,学生就业难,就业压力大是制约我省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3.4 教师积极性因素
教师是体操教学的组织者、控制者,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者,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主导,对知识的传授、教学质量、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4]。但目前大部分体操专修课都是一名教师,还有些教师是同时兼顾几个专修班或普修班,教师压力大易产生厌烦心理。因大部分的学校是男女混合上课,教师以男性为主,在处理男女不同动作和技术上难度和处理问题加大。特别是男教师在处理一些女生动作时,通常是选择忽略或者让学生自学,降低了课堂的效率和效果,影响学生的积极性,造成了体操专项学生的流失和专项选择上的否决偏向。
3 结语
湖南省高师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教师女性偏少;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轻教师偏少,但结构基本合理。学生因学习内容感觉难度大、枯燥、实践机会少、等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应考虑内容的多样性,娱乐性和学生自主能力。考评方法主要是教师单独评价,考试方法比较单一,主观性强,应注重评价的相互性和过程性。教学形式上主要是一名专业教师指导、男女混合教学;教学方法欠缺与现代化技术和教育相连接。学生及部分家长对体操的认知不够以及家长的过分保护欲;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等新兴课程对学校和社会人群的选择和判断造成了影响,导致体操专修选择人数大大减少;目前体操在中小学的普及度不够,体操就业前景差等因素影响了体操专修课的开展。
[1]代长顺.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体操专修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2]麦绿蔓.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修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9(1):113-114.
[3]宋淑新.影响黑龙江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专修选课因素的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1.
[4]罗剑.高校体操教学人的因素状况与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