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述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4-12-06易刚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意识技能

易刚

(西华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1700)

体育教学是目前高校学生锻炼身体、学习运动技能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学生们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高校体育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对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体育教学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这种体育能力包括体育运动能力、体育操作能力、体育创造能力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1 体育教学中的思维能力

我们说思维能力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思维分析、比较综合、判断概括等是一个抽象推理的过程。思维分析主要是通过对事物特征的不同而将他们区分开来;比较综合要求既要全面整体的看待事物,找出他们的联系,又要对他们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判断概括是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综合整理并得出结论。

体育教学不同于别的文字科教学,它要求教师和学生充分的互动,要全方位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这样既便于教师顺利、有效的开展教学课程,也有利于学生们更好的掌握技、战术要领。一般情况下,只有学生先熟练的掌握各种运动的技术要领,具备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们发散主观思维,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是新思维不断冲击旧思维,新旧思维不断冲击,相互修正从而再形成新的思维过程。思维的形成过程呈现螺旋式上升状态,在这个不断更新前进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得到提升。现代体育教学的途径主要有教师直观的动作示范,观看媒体教学视频,学生的实践练习等,“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在这个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极为重要,它实践关系到教学成绩与教学效果。只有不断的发散思维,才成在学习中推陈出新,才能进步和提高,可以这样说没有思维就没有提高。

2 体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与运动积极性;如何有效、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如何将体育教学更好的向前推移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学校体育教师和体育工作者亟待解决问题。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并通过多方面的观察交流,我们认为要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2.1 语言调动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是人们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它的主要特征是传承性和交际性。语言是一个大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释义,它包括语音、语速、语气、语调,也有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的区分。在体育教学主要是以口头语言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语言的艺术与魅力,用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用语言引导和发散学生的思维、用语言和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针对不同运动项目,可以适当加入形象生动的比喻,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语言调动还包括口诀促进,体育教学中的口诀是对不同技术动作进行总结概括的精华,具有指导性和形象性。运用口诀教学既便于学生记忆,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不同技术动作的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将直观动作与理论指导有机结合在一起,学习起来更加容易。比如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铅球教学,投掷铅球动作主要是蹬、转、送、挺、挥、拨六个步骤,这六个字既简洁生动,又能表述动作的特点,学生学习和掌握也更加方便快捷。

2.2 意念强化

意念属于心理学的范畴,有点类似于潜意识,意识主要包含三个层面: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不管是意识、意念还是意想,统统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是客观能动的反应。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指导实践,客观、合理的意识对实践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违反客观规律、不合科学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分支,在体育教学之下又包含许多不同的运动项目,包括足球教学、篮球教学、田径教学、健美操教学等等,这些各式各样的体育运动项目之间既紧相联系,有相互区别各有特色。意识支配人体的活动,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体育意念,让他们在学习不同的运功项目时,既能做到触类旁通,又能充分理解每一项运动的个性特点。

2.3 技能提升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们的身体,增进学生们的健康,“健康第一”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总的指导原则,在这个总原则之下,还要做到安全、技能、特长、趣味的把握。体育教学是各项体育运动项目教学的总括,那么既然是运动项目,就必然涉及运动技能的提升问题。虽然学校体育教学不同于专业体校,不要求学生们掌握那么扎实、专业的运动技能和功底,但是最基础的技术要领和运动技能还是要具备的。因为学生们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专项运动技能基础,才能发散思维、发现问题,才能有所收获和进步。换句话说,你对一个对于运动一窍不通的人讲运动思维,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说,运动技能的提升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相联系的,运动技能是学生们发散思维的基础,而思维能力的提升又会反过来促进运动技能的进步。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制定有针对性、可行的教学计划和方案,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4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要主动学习、要会学习。学生听老师讲课是被动的学习,而学生自己学习则是主动的学习,在学习主动自学的过程中,各项思维意识被积极的调动起来,学习的效率也会大大增加。当前“终身体育”、“全民体育”的口号此起彼伏,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这也给学校体育尤其是高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社会体育的基础,因此,高校体育不同于中学体育,它的目的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觉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逐渐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为学生们亲身示范动作,还要鼓励学生们自学自练,自我摸索,由于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不同于专业体校,因此,在学生们掌握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们创新,充分发挥出学生们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们逐渐养成自学自练的习惯。

2.5 创造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开创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建立在长期积累探索的基础上,是推理、想象、联想、判断、理解的综合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在体育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纵观体坛上那些星光闪耀、战果硕硕的体育明星,他们的成功不可否认勤学苦练的结果,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善于在平时训练中发散思维,对技术动作进行合理的开创,所以比赛中屡创佳绩。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可以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选取学生们乐于接受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身体、提升技能、培养创造思维。

3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作为我国高校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全面型人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其它专业课程一样,它也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能。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体育教学更好的向前发展是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学生是体育教学开展的主体,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的方法不胜枚举,本文主要罗列了语言调动、意念强化、技能提升、学习能力、创造思维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意义重大。

[1]魏乔.浅析大学生思维能力在体育教学中的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2(34):49,51.

[2]孙艳.体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2.

[3]陆立权,黄智.试论创新思维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

[4]孙毅红.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模仿能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6).

[5]康江龙.体育教学中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意识技能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劳动技能up up!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拼技能,享丰收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