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与行动: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实现路径研究*

2014-12-06朱建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专业化体育教师培训

朱建军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并于2005年下发《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文件强调要不断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养,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而目前我国研究大多集中在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研究上面,而对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很少,这与我国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推动教师专业化进程不相符。”[1]朱杰等人通过对西北地区的体育教师的调查研究发现,在素质和观念层面,体育教师普遍存在缺乏事业心、进取心、职业观、对体育教师专业化理念认识不清等问题。而在理论知识层面则表现出因为信息闭塞引发的知识更新落后和缺乏动态的研究取向,而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本文在对知识和行动两个问题的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更重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在动态变化着的理论框架里搭建一条通往实现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之路。[2]

1 专业知识:引领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

1.1 专业化的知识积累奠定发展基石

专业知识与一般性知识的差别在于前者是个体对某一学科更为深刻的知识累计与理解。因此,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知识对于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快速发展,对于其进入体育教育领域后身份的蜕变有着重要的作用。“专业化发展是教师所应追求的目标,让这个目标发自教师内心深处,外部条件和内部挖潜同等重要。”[3]高校体育教师需要同时具备体育知识和教育知识,两者缺一不可。专业化知识是专业人员的发展基石,这些知识包括科学领域、体育领域、教育领导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的掌握让初入体育教育领域的个体有了实现专业化的必要条件。

高校体育教师最为欠缺的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多媒体信息技术知识”,而“体育专业知识”的掌握较好。[4]其实,这是一个从事体育教育人士的一种普遍现象,因为他们系统地接受体育专业的学习和指导,而对于心理学、教育学的学习则是短期而狭隘的。从师范教育的角度看,高校体育教师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教育的培养过程远不如体育专业的培养过程详尽和完整。一般来说,心理学、教育学做为一门必修课往往就涵盖了全部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讲授,显然是不足够的。另外,作为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在拥有广泛体育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如何将这些他们习得的知识有效、完全、深入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也掌握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是更为值得关注的。而这个有效教学的过程离不开全面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比如说,学生的动机如何激发、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和希望达到的水平、课堂教学如何有效组织等。这些可能不仅需要高校体育教师的长久经验的积累,也依赖于他们平时有意识地多涉及和了解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当前的学者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所具备的知识的界定和思考有很多的分歧,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论分析提出不同的类别划分。但都可以概括为所教授的知识和如何教授知识的知识。同时,应该注意到,在日益重视素质化和现代化教育的今天,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知识也应该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尤其是跨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其他领域知识的正迁移将会提升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1.2 时效化的知识更新加速专业化成长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过程是个体终身的事业,体现在知识方面则为为了迎合与时俱进的环境变化和日新月异的学科发展的需要,个体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也需要同时做出调整。某学者对山东省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体育科研知识”的不满意率最高,超过半成,高校体育教师急需提升相应的应用科学知识,以适应新《课程纲要》对教师的创新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研究问题能力的高要求。此外,体育课程设计、学习原理和教学论知识的不满意率很高,基础知识中的现代科级知识与人文社科知识的不满意率也很高,特别是外语知识的学习。以上情况表明,对高校体育教师而言,他们与课标要求达到的知识水平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而这种差距的缩短需要及时有效的知识更新缩短。

在没有外力推动和内在提升动机倾向的促进下,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成长过程是一般而稳定的,因为随着教学经验的单纯积累,个体会增加对所教授知识的熟悉度和认知深度,但是这种水平的提升是缓慢的,难以满足以上多元知识更新的硬性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额外的动力来敦促高校体育教师扩大原有的知识框架和跨学科知识的持续摄入。这样就会使得缓慢的专业化成长变得更加迅速和时效。以提升前文中提到的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组成部分的满意度。

2 行动践履:淬炼高校教师专业化技能

注重高校体育教师的行动践履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坚持践行体育教育现代化的前进方向,以体育教育多元化作为精技方法,笃行体育教育终身化的应然选择,才能真正实现体育教师专业化。

2.1 践行体育教育现代化是前进方向

随着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传统的、封闭式的、终结式的高校体育教育弊端暴露无遗,其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校体育教育的需要,高校体育教育已经到了攻坚深水区的关键时刻。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必须努力实现教师教育的现代化,并在教师教育改革过程中充分体现其内涵与价值。真正实现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必须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必须着力推进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积极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尤其是体育教育学院要积极向高水平大学学习,确立更高层次的发展平台,充分利用与整合体育教师教育资源,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整体水平,兼顾高校教师在职前、入职、职后培训中的利益要求,把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从相互分离的培养培训体制转变为一体化的培训机制。

其次,在形成一体化培训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教师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具体措施主要有取消师范类与非师范类的招生差别,鼓励有对教学工作感兴趣的,且持有教师资格证者,通过接受专业的体育教师教育培训,实现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非定向培养,为其教师队伍构成要素的多元化奠定基础。

再次,不断完善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设施,努力促进其教育技术的创新。在高校体育教师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促进培训手段的虚拟化与网络化,努力构建教师教育网络体系,促进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培训人员能够在同一个平台下充分的交流与互助学习。

总而言之,通过专业化的途径实现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乃是必然之举,而在实现专业化之前,必须坚持把教育创新与教育现代化作为改革的先行者,只有在现代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专业化。

2.2 实行体育教育多元化是精技方法

“双专业”是高校体育教师的基本属性,也就是具有体育专业与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知识维度,其在体育教学中能够得以充分表现。因此,实现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既要有深厚的体育专业知识,同时也要能够深刻把握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了解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将教育教学技能与体育专业知识紧密结合,强化其专业技能,实现教学方式的多元化,这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专业体系尚未健全。具体表现为:其一,高校体育教师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忽视了对教育理论的传授,过于偏重对体育学科的教学及其改革的培养。尤其在体育院系的专业培训中,更多的把体育学科放在首位,甚至过于偏重体育学科的课程设置。其二,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常出现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空洞的理论培训难以在实践中转化为专业技能,不利于高校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实现。

因此,解决以上出现的问题,必须实现多元化的高校体育教育,促进教育理论与体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首先,要在理论培训的同时,与实践单位与场所建立合作关系。其次,加大深入实践一线教学机会的比重,延长实习时间,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观摩等多种形式,增强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实践培训,提高教育实践课的综合教育效果。只有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真正实现高校体育教师教育的多元化,不断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3 笃行体育教育终身化是应然选择

笃行体育教育终身化是以实践方式淬炼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技能的应然选择和必然要求。20世纪60年代,终身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主要思潮,在各大国际组织的推动下,终身化教育理论得到了飞速发展,并逐步渗透到各项教育活动中,其中也包括教师培训。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不断出台关于教师培训的制度。比如,日本在1992年出台了关于教师培训的制度,从制度的层面保障了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同年,英国政府也发布了教育白皮书,对教师进修与培训做出了明确规定;1997年,美国政府通过《教育改革法》把教师培训推入了新的高度。在国外发达国家日益注重教师培训的大背景下,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振兴教育行动计划》,这两大政策的出台直接促进了我国教师培训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师的合格与准入机制开始建立。

终身教育思想在建设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得到应用,足以表明体育教师一体化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也是世界体育教育发展的必要途径。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必然会面对一定的挑战,遭受较大的阻力,但正是因为不断与时俱进,不断的创新,才能促进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日益壮大。

3 知行统一:实现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策略

3.1 知行统一促进体育与教育的协同提升

高校体育教师与高校教师队伍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根据辩证法相关原理,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发挥起到重要作用。高校体育教师与其他专业教师一样,都是具有“双专业”的特点,既具有体育专业的性质,同时也具有教育专业的性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高校体育教师的两种专业属性。因此,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既要有深厚的体育学科理论功底,也要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知识,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把握教育活动的一般规律,能够把所掌握的体育专业知识以更适宜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达到知识和行动的高度统一。但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其专业化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在德、智、美、体、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那就要处理好这五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只有在这五个子系统之间相互渗透,互为补充,促进体育与教育的协同提升,从整体上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实现。首先,德育内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过程中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国家对教育与培养人的政治要求。因此,对学生们进行德育也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其次,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智力是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注意、观察、思维、分析等能力的统一体。随着人的脑细胞工作能力不断的提高,促使大脑灵活的运转,从而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由此可见,体育与智育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再次,美育教育是通过教授学生对于美的感知,从而建立起正确的审美标准,美育教育和体育教育都是素质教育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联系,不能分割。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是相互作用的。体育与教育的协同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将体育知识与体育教学实践行动相结合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途径之一。

3.2 知行统一整合理想和伦理的结构关系

职业理想是一名体育教师应有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为人师表,以身为范;应该乐于奉献,严谨治学;应该精心育人,服务学生。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理想与人格的塑造在体育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经常被忽视的。高校体育教学相对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其教与学的距离更近,往往是面对面甚至手拉手的教与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能够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力,而真正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其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与较高的技能水平,同时也要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最重要的是要努力形成符合当代高校体育教师角色需要的职业人格。

但是,我国目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道德在培养环节上存在明显问题,这也成为了我国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上的薄弱环节。职业道德素养是实现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必要前提,没有职业道德修养无法谈及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更无法实现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远大专业理想。因此,必须牢固树立服务社会的专业理念,对自身的社会使命与工作职责有较清醒的认识,且要形成对社会、对学生、对自身负责的责任意识。不仅如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要自觉遵守教师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把学生的利益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把发展体育教育事业作为人生理想的重要部分。

3.3 知行统一强化管理及服务的职业理念

“长期以来典型的体育教师被称为操作型教师,是因为在职业生涯中,主要依靠自己的经验或者文本性的知识,缺乏对自己的观念、行动准则、教学教法的内在反思。”[5]随着新时期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改革和发展职业理念,在知识和行动结合的基础上强化管理及服务的职业理念。

长期以来,体育课上体育教师习惯于关注少数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而忽视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这一理念。教育不能追求整齐划一,体育课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新的时期,现代体育教育更多的表现为一种自主性,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要树立新观念,要积极维护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享受体育学习的权利。服务的心态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以往被忽视的学生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尤其是运动能力差的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适应新时期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也不断的更新。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之间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没有沟通无法完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固守“师道尊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过去,教师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想法去随意安排教学,而应是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平等的师生关系,用心交流、彼此尊重、真诚相待、共同发展。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学生在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总之,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任务是在进行体育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不断推进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进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进行促使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不断深化,教师能够从中发现自身在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努力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反思,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将知识和行动统一,才是真正实现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1]杜治华.我国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报,2010(02):86-88

[2]朱杰,程晖,王晓霞.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研究--以西北地区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09):111-114

[3]米春娟.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3(9):87-88

[4]曹庆成.合肥市高中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5]郭宏焘.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其路径构想[J].中国成人教育,2012(9):70-72

猜你喜欢

专业化体育教师培训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法》解读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