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恐惧症”在蔓延
2014-12-05路新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4年11期
路新
手机、电脑……这些“武装”现代人的高科技产品让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对于老人来说,这些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却令他们“望而生畏”。有专家称,生理和心理的原因,使老人害怕接受新事物,产生“高科技恐惧症”。
每到领取退休金的日子,北京的李老太总会早早就来到银行的柜台前排队等候领取,尽管孩子及银行的职员已经教过她如何使用银行卡去自动提款机取钱,但老人还是不大会用也不敢用,她担心因为自己的操作失误,银行卡被取款机吞了或者钱被扣除。笔者在许多自助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前留意,发现取钱的人群里极少有老年人。
林老先生退休后,闲来无事喜欢写写东西,但他在投稿的时候却遇到一个问题,刊物要求他提供电子文稿,林老先生早已习惯了一支笔、一叠稿纸“爬格子”,现在要他在电脑上操作,真是给他出了一个难题,无奈他只得请出读初中的孙子帮忙,把他写在纸上的初稿录入电脑,再通过电子邮件发出去。许多年轻人反映,给父母表孝心买的电脑最后往往成了摆设,老人自己不会用,也不想学。
有专家认为,老年人产生“高科技恐惧”主要是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后,学习的机会减少了,加上缺乏学习动力,认为自己即使学了也用不上这些高科技产品。
难道老人真的用不上那些越来越先进的高科技产品吗?在与老人交流当中,笔者发现,老年人其实非常渴望享受高科技的便捷和乐趣。一些老人就很得意地向笔者展示自己拍摄的DV作品,他们还从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打键盘学起,到灵活使用双手敲击键盘与朋友QQ聊天。对此,有识之士指出,年轻人要主动教老年人用一些日常的高科技产品,手把手教老人时,一定要有耐心,千万别挫伤老人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社会工作者也应该系统地向老年人教授新知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摘自《老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