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新闻热线观察员”

2014-12-05何杲

新天地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新闻热线咨询电话观察员

何杲

我是一名国企退休职工,今年75岁。说句心里话,刚退休那会儿,离开奋斗了几十年的单位和同事,心里还真有点失落和苦闷。但“老马总要卸鞍”,工作总有尽头,自然规律不可抗拒,怎样度过自己的退休生活,现实地摆在面前。我生来不爱逛街,又不好交友,“读报、看电视、听广播”,就成了每天度日的主要内容。但过了一段时间,就觉得整天宅在家里消磨时间,好像缺了点什么。“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越是“黄昏”,是否越应该有点进取和作为,才不枉此一生呢?我在思索着,寻求着。

2008年奥运前夕,我在天坛公园北门外发现一个过时的巨型广告,其内容与当时举国迎奥运的氛围极不协调,我常收听广播,便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栏目作了反映,希望引起重视,谁料次日早晨竟被播出了。这一“偶遇”让我异常兴奋,从此我便与电台的这个栏目结下了不解之缘。

提供新闻线索,首先是真实和时效。一次,我发现安外大街某个大型工地正在施工,巨型塔吊的吊臂吊着几十顿钢材在人行便道上方摆来摆去,过往路人无不提心吊胆。我觉得这可是关乎群众安全的大事,便立刻向电台作了反映,记者闻讯及时赶到现场调查。施工单位承认安全存在重大隐患,很快就在人行便道上方搭建了安全走廊,并表示遇到大风天气立即停止施工作业,确保行人安全。

很多新闻线索,源于身边琐事,必须注意观察。一家医院对外公布了服务咨询电话,恰好亲友有病咨询,连续拨打三天都无人接听,让人既着急又无奈。我经过调查后,发现这种形同虚设的服务咨询电话带有普遍性,很误人误事。于是,我向热线作了反映,电台播出以后,该医院领导非常重视,次日便回复表示马上整改,不但向公众致歉,还新增设一部电话,保证24小时畅通。

类似这种百姓生活中的“小”事,我反映的还有老年人买电难,医保单据让人看不懂,街头导向牌失实,宠物尸体随意处理缺少法规,超市卫生间让人堪忧等等。虽然事情都不大,但都是百姓生活的难点、城市管理的弱点,事关群众日常生活的愁与忧。2009年初,我被北京电台正式聘请为“新闻热线观察员”。五年来,“新闻热线”栏目选用并播出我提供的各种新闻线索有180余条,对这些问题责任单位大都比较重视,大部分及时整改,有些正在研究解决。

自打有了这份“挂牌”差事,我的退休生活就开始忙活起来,经常穿大街,进小巷,寻找料源,了解真相。为了工作需要,我学会了用手机发短信、发微信,学会了操作电脑,上网查资料,发电子邮件,我还把这些年每次播出的热线都一一录音,起了个名字叫“收藏广播”,打开电脑随时都能收听。生活虽然辛苦,却变得更加充实,更有生气。

同事和亲友从电波中听到我的声音,常夸奖我说:“你反映的问题很好,社会上和生活中需要你这样的人”,我听了非常高兴,觉得我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我的晚年时光没有虚度。当然,也有人质疑说,七十多岁了,还整天东跑西颠儿,关心这个呼吁那个,为区区点小事不辞辛苦,图什么?我的回答很简单,这样的生活虽身体劳累,却心灵富有,“黄昏”时光,还能帮助群众分忧解难办一点实事,那种内心的幸福感、成就感真是一言难尽。

(责编:辛娅)

猜你喜欢

新闻热线咨询电话观察员
《新一代信息技术》杂志征稿启事
新媒体视域下广播民生新闻节目融合发展研究
中国品牌观察员
2019年上海市护理学会继续教育项目(上半年)
从“倾听民声”向“服务民生”迈进
首席观察员
跨国公司缘何败走美页岩气市场
产业西移不单单等于空间转移
2013年度上海市护理学会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服务百姓 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