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014-12-05许小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3期
关键词:课余体育训练体育赛事

许小玲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广东肇庆 526040)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正确的发展理念,学校的体育事业要想保持自己的原有的优势,则需要实行可持续发展。下面,我们将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有关的措施进行详细地阐述。

1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在没有损害运动员以后的学习、生活以及其他领域的各种利益并且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基础上,以充分地满足当代人对体育后备人才的需要作为主要目标,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引导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系统逐渐向更加均衡、更加和谐的互补状态运行的定向动态过程。体育运动追求的主要目标是“更高、更快、更强”,体育的本质是充分地发掘人潜在的运动能力,使人的体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体育本质功能表现最显著的就是体育运动员的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另外,体育的功能还体现在文化、政治、教育、经济以及娱乐等各个方面。因此,站在空间发展的角度,发展体育不能以损害体育的各项功能的发挥作为代价。同时,由于体育活动的主体是人,需要人的积极参与,一旦人没有参与其中,体育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站在时间的角度来看,体育运动需要今后更多人的参与。所以,在发展体育时,需要充分地考虑到不应该影响现在以及今后体育在各项社会功能中的充分发挥,同时,也不应该损害未来子孙后代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 学校体育训练现状分析

2.1 学校的体育训练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目前,大部分的学校以及家长存在重视智育而忽视体育的错误意识。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人对体育运动没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因此,许多学校缺乏对体育课程的足够重视。学校普遍认为学生如果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体育上,则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从而降低学校的升学率,进而导致学校的名誉受损。由于学校的体育训练属于课外的体育训练,因此,学校一般在体育项目上投入的资金过少。同时,学校一般都是安排专职的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由于这些教师本身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并且体育上投入的经费不足,严重打击了他们从事体育训练指导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训练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体育训练设备不完善

参加学校体育训练的学生主要是一些具备一定特长的学生,学校一般派他们作为学校的代表参加校外的各类体育比赛,如果要想在体育比赛中取得较好的名次,学校的体育训练水平需要不断提高。因此,具备良好的体育训练设备对体育训练工作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基础设备比较薄弱,甚至有的学校的跑道依然是煤渣的,并且许多体育基础设备使用的期限较长,比如,健身器材等,因此,学校的基础设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3 学校体育竞赛问题

开展体育赛事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各个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学生的比赛成绩,检验学校的体育训练的真实水平。但是,虽然有的学校在体育赛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体育赛事的公平性,同时,也极大地打击了一些参赛学校进行体育训练的积极性。

3 学校体育训练的发展策略

3.1 学校领导和家长的重视

学校领导加强对体育训练的重视是学校体育得以发展的关键。学校的领导需要加强对体育训练的全面认识,了解体育的价值,熟悉体育的教育规律,从而能够有效地帮助体育教师开展体育训练工作,同时,学校需要加大在体育训练项目上的资金投入。学校领导可以偶尔去体育训练场所视察、鼓励学生。对于一些在体育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应该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增强学生从事体育事业的热情。另外,体育教师还需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促使家长能够全面了解体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充分地理解和支持孩子的体育事业。

3.2 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

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方式对体育训练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相比于成人来说,学生的体质还是比较不成熟,一旦训练方式不得当,则可能对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方式。第一,需要加强对学生体能的训练,学生体能的训练强度可以逐步加强,同时,学生需要适当地补充一定的营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加学生的体能,从而更好地适应体育训练。第二,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体育的高难度动作基本都是建立在对基本技术掌握的基础上,只有打下坚实的基本技能基础,才能完成一些高难度的动作。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度。第三,不管是集体项目或者是个人项目,体育赛事一般都比较讲究作战技术的安排。因此,在体育训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基本战术的全面了解,尤其是集体赛事项目,作战技术则非常的重要。在科学有效的战术理论的指导下,集体才能统一思想,形成一个具有顽强拼搏精神以及强大凝聚力的优秀团体。第四,因才施训。由于每个学生都是属于不同的个体,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认真分析,从而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为了有效地记录每个学生体育训练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建立相关的档案袋,从而能够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身心变化。第五,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训练。现代的体育赛事,不仅考验的是学生的身体以及作战技术,更加是考验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有些体育项目,比如长跑、篮球以及足球等体育赛会,由于需要消耗大量的体能,因此,在比赛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的意志力会受到极大的考验。

3.3 加强管理

学校需要逐渐完善体育训练过程的监督机制以及竞赛体制,建立有效的体育训练效果评价机制和参训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机制等,提高体育训练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管理,不仅需要严格按照体育运动训练的规律,同时也要符合学校教育规律的要求。所以,需要建立健全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管理机制,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管理机制是学习进行体育训练工作的基础。首先,建立相关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竞赛管理机构;其次,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竞赛管理结构的各个层次以及各个部门的相关职责进行明确的规定,比如,学校的教务处主要是负责运动员的招生问题以及学生的学籍管理,体育部主要是负责运动员的相关训练工作、竞赛事项以及场馆器材的保证等,学校的团委主要是负责做运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财务处主要是负责运动员队的经费问题,学校的校医队主要是负责运动员的伤病诊断等问题;再次,学校需要制定严格的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竞赛管理规定,比如,学生的学籍管理规定、体育训练竞赛补助规定、体育竞赛奖励规定、招生管理规定以及体育训练教师训练竞赛要求等。代训教师的科学管理是搞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关键环节。学校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代训教师队伍有助于提高学校的体育水平。因此,代训教师需要充分地发挥其主导作用,不断增强代训教师的责任感以及紧迫感,从而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代训教师队伍。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引进代训教师竞争机制,定期对代训教师实施考核,优胜劣汰。(2)建立代训教师激励机制,实施激励机制,有助于充分地带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训练水平。在代训教师管理方面引进激励机制,将代训教师的工资和奖金与其训练运动员的成绩相联系,将运动员的成绩作为教师晋升、职称评定、年度考核等的主要依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学校实施体育训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学校的体育训练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体育训练设备不完善等,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对体育训练工作的重视,代训教师应该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从而不断推动学校的体育事业的发展。

[1]吴萍,王馨平,王丽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现状及发展对策[J].凯里学院学报,2007(6).

[2]孙成林.少数民族地区课余体育训练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新疆喀什地区课余体育训练开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6,25(1):115-116.

[3]孙乐乐.江苏竞技体育项目的率先发展与科学发展研究——以奥运会、全运会为视角[D].南京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课余体育训练体育赛事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高校体育训练中如何培养兴趣探究
体育训练中的兴趣与培养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训练现状及对策分析
智能终端在体育训练过程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畅聊体育赛事
从体能角皮谈中学课余三级跳远训练
抓好中学生乒乓球运动员课余训练应注意的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