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影响健身广场舞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2014-12-05李亚萌李榕吴栋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36期
关键词:练习者全民广场

李亚萌 李榕 吴栋

(湖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湖北咸宁 43710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我国社会全民健身发展需求,国务院颁发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在《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提出到2015年的总体目标是: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体育健身设施更加完善,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1]。广场健身舞运动在这场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脱颖而出,在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十足的发展,甚至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作为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健身运动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及影响力在国内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过程中是较为罕见的。

健身广场舞是一种融舞蹈、音乐、体操为一体的多元素有氧运动,在提高心肺功能、娱乐身心和塑造形体方面有着非常独特的功能,也符合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近年来,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健身广场舞”这一舞蹈形式在神州大地上刮起了一阵旋风,且经久不衰,它作为一种健康的休闲健身方式,凭借其特有健身功效及娱乐性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中老年妇女的认可,不论是在城市还是乡镇,只要是有一块相对平整的空地,都可能成为广场舞练习的场所,它以动感的音乐,简单优美的动作吸引着人们参与到健身中来,形成了特有的健身广场舞文化,成为人们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近两年来,健身广场舞作为一个热门词汇频繁出现在各大新闻报纸和网络新闻报道中,将广场健身舞推向了舆论的焦点,民众对于健身广场舞带给社会的影响褒贬不一,“噪音、扰民”成了广场舞讨伐者的首要原因,各种与广场舞练习者引起纷争的新闻屡见报端,更有地方政府拟出台管理条例在公共场所禁止跳广场舞的新闻频见报端,一时间广场健身舞成为了网络“热门”词汇。健身广场舞作为一项对民众特别是现在参与到健身人群中的大部分中老年人来说,是既具有健身、娱乐、社交功能为一体又不需要付诸太多财力、物力的一项健身运动项目,是符合我国目前国情的一项健身运动项目,但与未参与到这项运动的部分民众产生如此尖锐的矛盾,是一个值得管理者与学者非常有必要去研究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健身广场舞发展的这一社会现象出发,对影响健身广场舞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广场健身舞的健康发展和推广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影响广场健身舞的发展的因素

1.1 公共体育场所匮乏

我国不论是城市还是乡镇,健身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都相对缺乏,缘于广大民众对健身的诉求,“健身广场舞”才得以快速发展起来,广场舞练习者散布于几乎所有公共场所,公园、居民小区空地都是广场舞练习者的场所。而广场舞练习过程中,音乐是必要的因素,练习者需要在音乐中享受舞蹈带给自身的快乐。但由于练习场地的限制,音乐播放设备都是暴露在空旷的场所,而不是在封闭的健身场馆内,因此,广场舞练习中时而优美时而动感十足的音乐就成为了周边人群耳中的噪音,激化了广场舞练习者与周围民众的矛盾,“噪音扰民”成为时下讨伐广场舞的首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出台了各种文件想根治广场舞产生的一系列“噪音”问题。例如:广州市政府在《广州市公园条例(草案)》提出了4个方面的控制措施:一是限音量,划定各公园所属的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限值;二是限时段,明确要求每日13时至15时、22时至次日8时为禁止使用乐器、音响器材的活动和歌唱等产生较大音量的活动;三是限区域,禁止在非健身、娱乐活动区域和距离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噪声敏感建筑物50米以内的区域开展使用乐器、音响器材的活动和歌唱等产生较大音量的活动;四是限设备,即禁止在公园内使用高音广播喇叭和广播宣传车。但这种方法终究治标不治本,伴随着“广场舞”的快速发展,管理者应该积极思考探索出一种健康的模式,不能就“广场舞”会扰民就对这种文化活动进行打压,从而严重制约了广场健身舞朝着和谐健康之路发展。

1.2 缺乏专业的健身指导

健身广场舞的组织者和领舞者中受过专业培训的社会健身指导员较少,大多是健身广场舞的爱好者,只是参与健身广场舞的时间较长,通过自己长期学习的经验再来传授给其他练习者,教授的内容及技术动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大多数练习者只是盲目的跟从。没有专业科学的指导,是影响广场健身舞发展的一个消极因素。

1.3 缺乏规范的组织和引导

参与健身广场舞练习的人群大多为中老年人,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层次不齐,他们都是自发组织在一起练习。大多数练习者能够顾及周围的环境有序的练习,但也有少数练习者把娱乐健身看做是老年人的自由,缺乏公德之心和自律意识,乐在其中之余没有估计他人的休息权利与心理感受。由于缺乏规范的组织和引导,使得健身广场舞这种深受广大中老年朋友喜爱的运动成为部有些人眼中杂乱、无序、入不了主流的运动,成为建立丰富多彩和谐向上的广场全民健身文化的瓶颈。

1.4 健身人群消费水平和家庭环境的制约

健身广场舞能更多的被广大中老年人群所接受,主要原因是健身广场舞相比健身房、球场等场所,广场舞练习费用较低,一般只收取10元每月或者不收取费用。首先,中老年人群的体育消费意识相对年轻人较低,他们更倾向于广场健身舞这种“廉价”的运动来进行锻炼;再者,很多中老年还兼顾家庭的责任,不能抽身去健身房、球场进行锻炼,只有在家附近的广场和小区里参与到广场健身舞的练习中,来满足练习者健身、娱乐、社交等多种目的。

2 发展对策研究

2.1 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建设

通过加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由政府主导在居民区集中的区域建设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健身场馆,改善民众的体育活动条件,让参加健身广场舞锻炼练习者享受到良好的锻炼环境,在舒适优美的锻炼环境中愉悦身心,增强体质,进而吸引更多的锻炼者参与到广场健身舞的健身群体中,从而全面化解广场健身舞“噪音扰民”而带来的负面影响。

2.2 组建合格的健身指导员队伍

在城市发展中,居委会是城市和乡镇发展的最基层组织机构,辖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应该是各居委会应该关注的首要问题。地方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在居委会这种最基层的组织引进专门的健身指导员,以专业的体育人才作为指导培训骨干,从运动技能培训方面入手,促进体育健身意识的传播,拓宽以健身广场舞为例的多种体育运动传播方式,让专业人员参与到本小区的日常健身指导和各类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引导中,做到组织规范,科学健身,从而避免由于健身广场舞舞练习者因缺乏科学专业的健身指导和规范的组织和引导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

2.3 通过各种赛事,加强宣传

通过举办有关健身广场舞的赛事,增进各个社区、单位或者地区之间的交流,互相学习好的广场健身舞的锻炼方法;通过赛事宣传,让更多的人从正面了解健身广场舞,身体力行,相信在多数人的带动之下,良好的社会风尚会逐渐形成,消除社会对广场健身舞的误解,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健身广场舞的练习中来,让健身广场舞朝着健康、和谐之路不断地向前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健身广场舞发展到至今已成为很多人休闲锻炼的首选形式,有关部门应针对影响健身广场舞发展的公共体育场所匮乏、缺乏专业的健身指导、缺乏规范的组织和引导等相关问题,加强公共体育场馆的建设,组建合格的健身指导队伍,通过组织各种赛事、加强宣传,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模式,引导健身广场舞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文化的发展繁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1-2015年)[S].2011.

[2]徐清.从广场舞蹈热看市民对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J].浙江文化月刊,2013,26(7):142-143.

[3]孙林.健身排舞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5):555-556.

猜你喜欢

练习者全民广场
春天的广场
全民·爱·阅读
在广场上玩
可持续全民医保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广场上的大钟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全民环保是大势所趋
低单杠弧形下的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