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田径训练的有效方法

2014-12-05马国杰

少年体育训练 2014年8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田径教练员

马国杰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普通高校田径训练的有效方法

马国杰

(平顶山学院,河南 平顶山 467000)

作为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运动关系着高校的体育综合实力,关系着体育教学的质量。近年来,普通高校的田径训练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进步,却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本文结合田径运动的含义、特征、价值以及在普通高校中的地位,对普通高校田径训练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田径训练效果和质量。

1 田径运动概述

1.1 田径运动的含义

田径运动是田赛、径赛与全能赛的总称。其中,“田赛”主要指跳跃、投掷等运动项目,分别以跳跃高度和投掷距离长短来计量成绩;“径赛”主要指竞走和跑的运动项目,以时间长短为成绩计量标准。除了田赛、径赛、竞走、公路路跑以及越野跑之外,田径比赛还包括“十项全能”,且该项目由部分田、径赛组成。

1.2 田径运动的特征

(1)作为人类生活的基本技能,走、跑、跳、掷是最基本的田径运动形式。而这些技能与运动的关系十分微妙,可以说,人类的这些基本技能给田径运动技术的掌握带来了优势与方便;(2)田径运动不仅具有个体性,其群众基础也十分广泛。除接力跑之外,田径运动项目的参与者多以个人为单位,团体成绩正是综合个人和接力跑成绩形成的;(3)田径运动没有条件限制。田径运动的进行并不存在年龄、性别等限制,田径比赛可以在沙滩、公路、草地等地区进行,不存在地域限制;(4)田径运动中的不同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的要求也不同。

1.3 田径运动的价值

(1)使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促进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根据调查研究发现,田径运动可以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坚持做走、跑练习的人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都比较优秀,且免疫力和环境适应能力都比较好;而与其他人相比,坚持长跑锻炼的人有氧代谢更强,有利于心脏和血液的代谢与循环,提高肺活量;(2)使人的意志品质得到锻炼。运动心理学研究发现,田径运动作为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能够磨练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变得勇敢、果断、坚韧。

1.4 田径运动在普通高校中的地位

近年来,与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相悖的是,很多人的身体素质处于亚健康状态。为此,加强体育锻炼成为大势所趋,而作为“体育运动之母”的田径运动,由于其自身优势和健身价值,成为最受人们喜爱的运动形式,学校更是将其作为重要的健身方式来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机能。另外,高校的田径训练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所以,高校田径训练与整个国家甚至民族的体育事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2 普通高校田径训练的特点

2.1 训练过程和条件的业余性

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普通高校的学生多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专业知识上,田径训练的完成往往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再加上考试和假期等因素的影响,高校无法保证训练任务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与专业的训练队伍相比,普通高校在训练的场地设备、运行机制以及营养补给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使得很多运动员的成绩不进反退。

2.2 运动员起点低,差异明显,发展潜力大

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高校的选材面十分窄,运动员生源只是局限在一个小群体之内,使得运动员起点十分低;而来自五湖四海的运动员们,在训练程度、技术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十分明显;另外,运动员统一招生,文化基础良好,理解能力也比较强,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趋于成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3 普通高校田径训练存在的问题

3.1 训练内容不完善,目的不明确

就目前来看,我国普通高校的田径教材仍受到传统的限制,训练过于强调竞争性、技术性,没有正确处理运动技术与身心健康之间的关系,忽视运动技术与技能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学生来说是必须的,而在学时较少的普修课堂上,想要在讲解理论的基础上,完成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不容易的,教练员很容易会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至于训练目标,由于新课程大纲改变了部分课程名称、指导思想、教学任务以及课程结构等,很多高校在田径训练方面存在目的与应用不一致的现象,学生感受不到田径训练对今后工作的益处。为此,普通高校应该重新对田径训练进行定位,更新教学理念,使田径训练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3.2 训练方法和手段单一

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教学技术得到更新与发展,然而,我国众多高校的田径教学和训练模式仍是以教师挂图讲解、示范,学生反复练习为主。田径训练手段简单、单一,没有与学生的个体差异相结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总是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得到充分发挥的个性特征,使得学生的训练热情被挫伤。再加上教师专业水平和训练条件的限制,教学手段难以实现全面的现代化。

3.3 学生对田径训练的兴趣不足

据调查,多数学生由于田径训练方法单一、训练内容枯燥、训练场地缺乏等原因,缺乏对田径训练的兴趣与积极性,还有部分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差的原因,担心无法通过项目测试,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田径课程的热情与信心。另外,普通高校的田径训练多以达标为目的,训练内容单调乏味、技术难度大,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4 学生意志薄弱,存在怕苦、怕累的现象

对于高校的运动员来说,平时的训练强度很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压力都比较大,甚至会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出现晕倒情况。另外,由于多数高校田径训练的场地设立在室外,往往会遭受风吹日晒的侵袭,学生感觉训练又苦又累。而定量化的考试方式,使得学生很难完成训练任务,达到训练指标和要求,学生为此抱怨训练项目难度大,又苦又累,缺乏对田径训练的兴趣,进而使得训练效果大打折扣。

3.5 训练时间过短

足够的训练和恢复时间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然而,在普通高校内,学生不仅要接受体育训练,还要保证完成学习任务,这样的情况使田径训练的进行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影响训练效果和成绩。根据实际调查可知,制约高校田径发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与专业体育院校不同,完成学业才是普通高校学生的首要任务,闲暇之余再进行运动训练,尤其是在大三、大四阶段,学生要准备毕业论文、考研、实习、就业等,很难将全部身心投入体育训练中,严重影响训练效果。

3.6 教练员专业水平差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田径教练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固守传统的训练观念和训练方法,缺乏相关田径训练项目的学习和交流,更是使其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和训练规律。另外,部分田径训练教练员专业水平低,教练员队伍中甚至包括“半路出家”的人员,田径运动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7 训练强度与运动负荷量关系不当

想要达到良好的训练成果,就应该保证训练强度和运动负荷的适量性。从训练理论和训练实践来看,在田径训练过程中,提高运动员适应能力的办法就是不断增加运动负荷。然而,一些教练员却忽视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对所有运动员采取大运动量、大负荷的身体素质训练,没有对不同水平的运动员区别对待,这样不仅不能增强运动员的负荷量,更有可能会阻碍运动员的成绩和水平的提高。

4 完善普通高校田径训练的对策

4.1 加大对田径健身价值的宣传力度

作为一门全能性运动项目,田径是其他运动项目的基础。经常从事田径运动不仅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和内脏功能,而且能够锻炼人的意志品质。如果能够充分利用田径运动的特点,田径训练将会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此外,除应用层次、健身方式以及辅助手段等都比较丰富外,田径运动还存在动作简单易学、场地条件要求低等特点,从中可看出其较高的健身价值。为此,要加大对田径健身价值的宣传力度,呼吁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田径运动中。

4.2 建立健全高校田径训练管理体系

根据田径训练的特点可看出,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是田径训练所必需的。因此,高校在开展田径训练之前,应该制订一套训练方案,并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严格遵照方案,进行系统化的训练,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身心素质、技术水平以及意志品质等。除此之外,普通高校的管理部门可以将田径训练纳入教育计划中,以保证田径训练管理体制的完善,更好地实现训练效果。

4.3 提高田径训练方法的科学性

(1)制订一套科学的田径训练计划。这样有助于提升训练质量和效果,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技能水平。作为日常训练必不可少的程序,训练计划存在一定的目的性,有利于提高田径训练组织性、步骤性。值得一提的是,教练员在训练开始之前,应该充分掌握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并能与课程安排、场地情况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相结合,以此制定出合理的计划,对日常训练进行辅助,实现田径训练的完整性、针对性。

(2)根据教学理念,结合个体特点,避免训练方法的生搬硬套。也就是说,高校的教练员在开展训练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如直观教学、区别对待、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周期性、动机激励等原则;另外,教练员要根据每个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训练方法进行调整,避免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造成损伤。

(3)对训练手段进行专项优选,提高田径训练效率。众所周知,运动员在体力充沛的情况下,取得的训练效果最好。为了保持运动员的体力,节省有限的时间,教练员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实用、有效的训练方法,比如,投掷铅球的训练,正确的训练方式是首先掌握最佳出手姿势,之后进行侧身滑步的训练。

4.4 加强学生对运动心理的学习

根据大学生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可以对学生进行田径训练指导思想的贯彻。具体地,教师在训练学生时,不仅要对其进行技术和战术的传授,还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运动心理、营养和恢复等知识。而学生对基础体育知识、竞赛知识以及裁判知识的掌握,可以提高学生的训练动机,避免盲目训练等情况的出现。

4.5 “体教结合”,缓解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

想要实现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处理好教育与体育的关系,走“体教结合”的道路。为此,高校的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应该进行密切配合,扬长避短,争取实现学习与训练的“双赢”。

4.6 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

根据国际体坛的经验,想要使体育事业变得发达,就应该对教练员各项素质的培养予以重视。面对高校体育教师业务能力偏低的现状,高校应该加强对教练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促进田径训练效果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

5 结 语

总而言之,普通高校在进行田径训练时,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学生的运动潜能进行充分地挖掘,不断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增强田径运动的影响力,进而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1]杨磊.普通高校田径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J].价值工程,2012,31(16):33-34.

[2]李良胤.黑龙江省高校田径训练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高师理科学科,2012,32(4):18-19.

[3]王维兴,尹国梅.高校田径训练中健康安全保障的探讨[J].保山学院学报,2014(2):22-23.

G808.1

A

1674-151X(2014)08-058-03

2014-06-27

马国杰(1985~),助教,硕士。研究方向:田径。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田径教练员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计数:田径小能手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