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于竞技状态几个问题的探讨
2014-12-05张卫强叶国雄
张卫强,叶国雄
(1.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2.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83;3.山东体育学院办公室,山东 济南 250102)
关关于竞技状态几个问题的探讨
张卫强1,2,叶国雄3
(1.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2.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83;3.山东体育学院办公室,山东 济南 250102)
立足于运动训练与竞赛实践,在初步阐述竞技状态基本内涵之基础上,对竞技状态的理论基础、竞技状态和竞技能力、竞技状态和一般状态(训练状态)的关系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竞技状态;实践的观点;一般状态(训练状态);竞技能力
迄今为止,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曾对竞技状态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仅就竞技状态的概念而言,就有十几位学者曾对之进行界定或阐述,如马特维也夫、普拉托诺夫、哈雷、博姆帕、博达丘克、延烽、徐本力、田麦久、叶羽、熊焰、顾季青、刘建和等[1-3]。综合来看,不同学者对竞技状态的看法可归纳为最佳竞技状态的准备阶段、取得优异成绩的最适宜的状态、一种高水平的运动状态、一种阶段性的综合状态、一种训练状态、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准备和现实的状态,而且,“竞技状态概念的不统一,直接导致竞技状态论域不明,从而使讨论在很大程度上难以为继”[2]。
总之,目前教练员与运动员和学术界对竞技状态的内涵没有一个共性的认识,对此,我们应给予足够重视。这一现象亦充分说明,理论与实践的不一致性以前存在,目前存在,今后或许还将长时间存在。本文立足于运动训练与竞赛实践,拟围绕教练员、运动员的认识和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以及学界的某些争论等对竞技状态展开探讨。
1 对传统训练理论的质疑及反驳
所谓传统训练理论,是指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也被译作运动训练周期理论)。该理论为世界著名运动训练理论专家马特维也夫教授所创,是我国运动训练学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多年来对我国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核心思想和内容是竞技状态具有由获得、保持和暂时消失三个时相所构成的客观规律性,并将此规律性作为在训练大周期中设置准备期、竞赛期和过渡期的客观依据。[4]
近年来,某些学者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提出了质疑[5-8]。姚颂平认为,遭到某些学者最大非议的就是马特维耶夫教授学术思想的核心——形成竞技状态的理论与方法。主要表现在:一、认为马特维耶夫教授创立的竞技状态理论缺乏科学研究依据;二、认为在现代竞技舞台上,运动员每年参加比赛次数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这一理论已经过时,不再适用;三、试图对马特维耶夫教授确立的竞技状态概念重新定义[1]。也有些学者对质疑进行了反驳。江广和认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并未过时,其它理论尽管体现出一定的价值,但却是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完善与补充[9]。姚颂平更是认为,某些学者对“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提出质疑,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并没有认真研究、全面准确地理解马特维耶夫教授的学术思想”,“所以,在多数情况下他们是在误解、曲解,甚至断章取义,以偏概全”[1]。
2 新的训练理论(理念)的提出及运用
新是相对于旧或传统而言的。与传统训练理论相对应,“板块”训练理论已为某些国内、外学者所重视且已在运动训练与竞赛实践中有所体现[10-12];其次,姒刚彦教授所提出的逆境应对训练理论虽是针对传统心理训练范式而提出,但其精神实质对于竞技状态的培养与形成无疑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第三,在当前形势下,转变观念并提出新的训练与竞赛理念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仅对逆境应对训练理论及训练理念展开探讨。
2.1 逆境应对训练理论
姒刚彦提出了以逆境应对为核心的新的心理训练理念与体系。新理念认为,理想竞技表现是指在竞赛中对各种逆境的成功应对。新理念强调,逆境是比赛中的正常现象,一个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成功应对各种逆境,其竞技表现就越理想。逆境应对训练理论的核心思想是“逆境应对”。[13]
自逆境应对训练理论诞生以来,在运动训练与竞赛实践中,该理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据初步访谈,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心理准备程序及心理对策库。心理准备程序是指运动员在赛前一周或一天或几个小时内心理上的一种大致的准备程序,其宗旨是让运动员在赛前“有事可做”、“有序可遵”而不至于在心理上陷入“无所事事”的空虚状态;心理对策库是指在教练员的指导和积极参与下运动员对任何预想到的事件、情境(主要是指在竞赛中)的应对策略的集合,其宗旨是让运动员在遇到突发、意外事件、情境且对实现比赛目标有一定影响时有应对之策而不至于陷入慌乱。
从最微观、最现实的角度来看实践的具体形式,实践就是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的过程。在运动训练与竞赛实践中,运动员必然会遇到许多失误、问题、困难,但只要运动员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并应对困难,成功克服阻碍运动员实现训练和比赛目标的各种情境,实现“逆境”的成功应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就会处于一个理想的程度。这种逆境应对的水平与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基本统一的,即应对水平高,竞技状态好,应对水平低,竞技状态差。据初步访谈,“一般运动员”与“优秀运动员”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般运动员”往往训练状态很好,但应对比赛(尤其是重大赛事)的状态却往往较差,所以“一般运动员”往往被称为“训练型运动员”;“优秀运动员”不仅仅训练状态好,而且应对比赛(尤其是重大赛事)的状态也好。他们之间区别的实质就在于逆境应对水平的差异。
逆境应对理论虽是针对传统心理训练范式提出的,但该理论对竞技状态概念的理解、竞技状态的描述与评价等均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2 训练观念(理念)
邓运龙认为,训练观念“是指在运动训练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为完成训练目的、任务所建立直接指导和支配实践的思想”,“是运动训练理论指导实践的中介”[14-15]。而训练理念是“教练员对运动训练本质及其影响运动训练的多种因素的理解,是对极其复杂的训练过程的认识,是指导运动训练的‘思想'”,训练理念由“知识、感悟和精神构成”,并具有“可变性、互补性、层次性和稳定性”的特性[16]。
在与一线教练员(包括一些“功成名就”的高水平教练员)交流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些现象:他们或许不熟悉也不了解什么具体的训练理论,在言谈中他们对复杂的理论模型也谈不上感兴趣;他们对于自己的训练充满信心,他们侃侃而谈的不是什么理论,而往往是自己的经验、体会,抑或更恰当的讲是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思想;虽然他们或许并不知道某些专有、高深的训练学名词,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真正的高水平教练员。
他们侃侃而谈的是什么呢?他们的思想又体现了什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毋庸置疑,无论是训练观念还是与之相近(或相似)的训练理念,都主要是针对教练员(运动员)而言,因为教练员(运动员)才是训练活动的主体,而理论研究者和科技服务者的体会、思想是很难与训练观念(理念)相等同的;亦毫无疑问,无论是教练员(运动员)的经验、体会还是认识、思想等,很明显不是训练理论,也显然不同于训练实践,而是他们对于训练活动的总体的、概括的、高度的认识,并在头脑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观念,或许,这些思想、观念就是我们理论工作者所认为的训练观念(训练理念)。
教练员(运动员)的思想、观念是训练实践活动在他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介于训练理论和训练实践之间但又既不同于训练理论也不同于训练实践,更倾向于训练实践并且在训练实践中能明显、经常体现出来的客观存在。优秀教练员,尤其是那些“功成名就”的高水平教练员的思想、观念无疑是先进的,在某种意义上而言也无疑是正确的,我们理应对之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系统的总结,并把它推而广之。或许这一工作与训练指导理论创新、科技攻关服务相比更为重要、更为契合我国训练与竞赛实践,也更能提高我国训练活动的整体效益和效率。
3 各理论(理念)之间的借鉴与融合
本文认为,目前,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新的训练理论(理念)也焕发出勃勃生机。或许我们所做的不应仅仅是质疑及反驳,而应致力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完善与发展、以及各理论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借鉴。
(一)任何一个成熟的理论都具有开放性,都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完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亦如此,它会随着训练与竞赛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二)应充分肯定“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历史贡献和现实意义,应全面、辩证地认识、分析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不可凭只言片语和道听途说就恣意质疑甚至否定;对于那种完全否定、全盘抛弃的思想不应提倡。
(三)应充分借鉴其它学科在理论研究方面的模式和经验。有史以来,人类所开展的科学活动中,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领域,或者一种事物、现象,同时存在几种理论假说或理论框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2]。在运动心理学中,大部分概念或相应内容均不止一个理论阐述,每一理论虽不能说非常完善但均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7]。
(四)在理论探讨方面应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致力于各个理论的相互融合与借鉴,认真的研究,审慎的对待,并与我国特有的训练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适合我国运动员发展的特色之路。
综合相关文献,并对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专题访谈,笔者初步提出实践运用的初步设想,主要包括:
(一)对于运动员的整体规划和全过程多年训练计划的制订,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因其超强的系统性和研究方法上的高度在训练与竞赛实践中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针对“传统的周期训练目前仍然适用于低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但不适合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11]”的观点及初中级水平运动员和高水平运动员在训练实践中严重脱节的残酷现实,初步提出,各训练理论在指导运动员训练与竞赛实践上应有所区别和侧重:在青少年时期(运动员初中级水平阶段),针对运动员的主要任务是“打好基础并适当参加比赛”,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质疑者也未否定这一观点;进入成年(运动员的高水平阶段)后,针对运动员的主要任务是“调整(竞技)状态并参加比赛”,板块训练理论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与周期训练理论和板块训练理论所不同,逆境应对训练理论从另外一个视角(即理想竞技表现是指在竞赛中对各种逆境的成功应对)对运动训练与竞赛中的现象在解释上起着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四)针对运动员初中级水平阶段的“拔苗助长”(即专项训练比例过大)和运动员高水平阶段专项训练不足的现实,必须转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训练观念,立足于总结经验并不断反省自我——在某种意义上而言,经验的总结与升华既是理念,也是理论。
4 竞技状态和竞技能力
4.1 竞技能力与竞技状态之间的辩证关系
对于人这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有机体而言,能力与状态是一对范畴:它们之间虽然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亦具有本质的区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人的某些属性,但又统一于人的发展过程之中而不可分割。竞技能力与竞技状态也是如此。研究竞技能力不能完全脱离竞技状态,反之,研究竞技状态亦不能无视竞技能力,我们必须从哲学范畴的角度来认识、分析和研究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些研究者抛开竞技能力单独探讨竞技状态,有的学者则抛开竞技状态单独研究竞技能力,更有甚者,也有学者把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混为一谈或截然分开。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经过多年的、系统的训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后,将会保持相对的稳定。“但竞技能力的充分发挥极大地依赖于运动员在比赛现场的表现[18]”,即依赖于运动员在赛中对竞技状态的调整与控制。在参赛过程中运动员应尽力加强对身心的调控使自己的竞技状态达到或接近最佳水平,只有如此,运动员才能取得优异运动成绩。
状态与能力不同——能力是“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即能力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而状态则是易于变化的;竞技状态与竞技能力也是如此——竞技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相对稳定,而竞技状态则会随着训练、比赛和过渡时期的交替而变化。竞技能力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竞技能力水平高的运动员不一定随时取得好成绩;竞技状态虽易于变化,但具备一定能力的运动员如果善于调整自己的竞技状态,则无疑会增大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几率。竞技状态不能超越竞技能力而单独存在:一名运动员即使处于本人当时最佳的竞技状态,如果竞技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不会也不可能取得好的运动成绩;同样,也不能脱离竞技状态谈竞技能力:如果一名运动员经过系统的、长期的训练其竞技能力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若不重视调整自己的竞技状态或不懂得调整竞技状态的一些方法、手段和技巧,也很难取得优异成绩。
竞技能力的发展虽然重要,但竞技状态的调整与控制对于运动员的比赛发挥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张庆春认为,“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是竞技体育的两个中心环节,而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又是这两个中心环节中的核心内容”,鉴于此认识,他从训练学、心理学等角度初步阐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19]。这一研究对于在训练和竞赛实践中全面认识并把握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4.2 竞技状态培养和竞技能力发展“交替为主且相辅相成”,统一于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之中
陈小平认为,“板块”训练理论与传统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区别之一就在于,“板块”训练理论的提出不是依据于“一般与专项训练”和“训练量与强度”的宏观视角,而是依据于高水平运动员的固有特征,即“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可塑空间'逐渐缩小、专项成绩的提高速度日趋缓慢、训练负荷与运动损伤的矛盾日益加剧”等[12]。虽然上述高水平运动员的固有特征是“板块”训练理论提出的主要依据,但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认识、分析这些特征,并将这些特征赋予新的涵义,即根据“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可塑空间'逐渐缩小、专项成绩的提高速度日趋缓慢、训练负荷与运动损伤的矛盾日益加剧”,我们认为,对于高水平运动员而言,其主要训练任务已不仅仅是发展并提高竞技能力,而是培养并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从训练与竞赛实践的角度出发,后者将更为重要。
纵观任何一名高水平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依据其运动水平(运动员等级)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水平阶段(一级以下)、中级水平阶段(一级与健将之间)、高水平阶段(健将以上)。据初步访谈和调查,初级水平阶段的运动员年龄较小,参赛任务少,其主要任务是打好基础,发展、提高竞技能力,并适当参加比赛,即其主要任务是以发展竞技能力为主、以培养竞技状态为辅;当运动员成长到一定时期(青少年),达到了中级水平阶段(一级以上),运动员将会必然而然的迎来较多参赛任务,当然也具备一定的参赛能力。在该阶段,运动员不仅仅需要发展并提高竞技能力,还需要培养并形成竞技状态,二者要齐头并进,不可偏颇;在运动员的高水平阶段(健将以上),比赛任务日益增多并成为其训练生活的主体,在当今商业化比赛增多的趋势下更是如此。在该阶段,运动员必须尽可能多地参加比赛并获得优异运动成绩就成为运动员的唯一目标。在该阶段,针对“竞技能力的“可塑空间”逐渐缩小、专项成绩的提高速度日趋缓慢、训练负荷与运动损伤的矛盾日益加剧”等特点,运动员的主要任务应是培养、形成并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以更多的完成参赛任务。
竞技状态的培养与形成、竞技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就是这样“交替为主且相辅相成”,并最终统一于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之中。
近二十余年来,我国运动员初、中级水平阶段和高水平阶段之间的衔接严重脱节,且该现象一直存在。据初步访谈与调查,在训练与竞赛实践中,该现象严重困扰着高水平竞技领域中的教练员,其根本原因就是,在运动员发展的初、中级水平阶段,也即在我国运动训练与竞赛的最基层,由于基层教练员不懂得发展竞技能力与培养竞技状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因而不注重发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而盲目追求运动成绩,不遵循运动训练与竞赛的内在规律而急功近利,不尊重运动员的自然发展而拔苗助长等现象比比皆是。这就造成了一种十分奇怪的局面: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许多项目初、中级水平阶段的运动员塔基人数不多,但成绩却相对较好;高水平阶段尤其是最优秀的运动员成绩却差强人意,难以在世界赛场上与欧美国家优秀运动员相匹敌;而且,在高水平阶段维持的年限也相对较短,很多运动员一旦取得好的成绩就会因伤病累累而选择退役。[20]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即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运动训练与竞赛实践的效益和效率),还是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即为了更好的提高每一名运动员的训练与竞赛水平),我们必须从哲学范畴的高度认识竞技能力和竞技状态,必须懂得竞技状态与竞技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必须洞悉竞技状态的培养、形成和竞技能力的发展、提高呈现出“交替为主且相辅相成”的规律,并最终统一于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过程之中。
5 竞技状态和一般状态(训练状态)
综观各种资料,与竞技状态相近或相似的词汇有一般状态、训练状态、竞技能力状态及比赛状态等。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有的学者分析了竞技状态这一词汇本身并总结了关于竞技状态的某些概念后认为,“竞技状态就是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准备与现实状态”,即训练状态也是竞技状态[3]。对此,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呢?
对任何一名运动员的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而言,每一阶段运动训练的直接目的均是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并培养、建立与该阶段竞技能力水平相对应的竞技状态,最终目的是取得与该阶段竞技能力水平相符的运动成绩,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必须通过具体的比赛来实现;无论是竞技能力(参赛的综合能力)还是竞技状态(针对比赛的身心状态)均是针对比赛而言的,脱离比赛单纯地探讨竞技状态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此外,我们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探讨竞技状态。据初步访谈,虽然比赛中观众、气候、裁判、场地、器材等因素,尤其是对手水平的高低和临场状态的优劣均会显著影响运动成绩,使得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和运动成绩呈现出非对称性,但一般而言,运动员竞技状态好,在比赛中理应会取得好的运动成绩(不一定是冠军或前几名,而是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了应有的竞技水平),反之,在比赛中则难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发挥一般甚至发挥失常),这一访谈结果与结论似乎也在暗示,竞技状态是针对比赛而言的。
据初步访谈,所谓一般状态,是相对竞技状态而言的,是指在大部分训练时间内运动员的普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虽然承受大负荷的训练,但心理上比较放松,训练后的恢复也比较快;竞技状态是需要培养的,运动员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一旦形成或达到竞技状态,其身、心均将会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但若长时间处于这样一个较高水平,运动员将会变得焦虑、疲惫、乃至不堪重负,当然,从实践出发,运动员也不可能长时间处于这样一个较高水平;比赛状态是指比赛时间内(或比赛中)运动员的状态;所谓训练状态,是相对比赛状态而言的,是指在训练时间内运动员的状态,训练状态与一般状态的内涵是基本相同的;竞技能力状态是针对竞技能力而言的,是指竞技能力在某一时刻所达到的水平,该时刻可能是赛前,可能是赛中,也可能是在准备期。
该如何认识一般状态、训练状态与竞技状态之间的关系呢?一方面,一般状态、训练状态与竞技状态之间具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是由比赛、尤其是重大比赛这一应激源对运动员造成的巨大影响所引起;另一方面,在时间这一单向直线中,二者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界线而是逐步地由一方过渡到另一方或是二者之间存在一中间地带。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正如人之健康与疾病:一方面,健康与疾病之间具有本质的区别,健康就是健康,疾病就是疾病,二者绝不能混淆;另一方面,健康与疾病之间也是没有绝对的分界线而是逐步地由一方过渡到另一方或是二者之间存在一中间地带即亚健康。
一般状态、训练状态与竞技状态之间的复杂关系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懂得,人作为一个有机体,必须张弛有度、训调结合;必须明白,在一个大周期中哪些为重大比赛(不应太多,一年之中2-3次为宜)、哪些为普通比赛(一般情况下次数不受限制),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何。只有如此,运动员训练的目的才能清晰、比赛的目标才能明确,从而使得运动员在整个周期中有张有弛、应对自如,取得满意的训练与比赛效果。
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对此,作者专门访谈了几名教练员和运动员:(1)虽然运动员在平常训练时也具备一定的状态(即训练状态),也有一定水平的参赛能力(即可以参加热身赛、大奖赛、系列赛等),但“这种训练状态及其参赛能力”与我们“所特指的竞技状态及其参赛能力”是根本不同的——我们引入竞技状态这一词汇本身就意味着它应该具有特殊的涵义,且必须与一般状态、训练状态相区别,否则,将会失去它应有的涵义及意义;(2)以“赛”代练中的赛与重大“赛”事中的赛虽然都是赛,但内涵具有根本的区别,前者是手段,而后者是目标,前者可以在训练状态下实施,后者则必须在竞技状态下完成——与其说,竞技状态是针对比赛而言的,倒不如说,竞技状态是针对重大赛事而言的更为恰当一些。
总之,竞技状态是针对比赛而言的,与一般状态、训练状态具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充分认识这一点才能把握住竞技状态的实质。
6 结语
相对于竞技能力,在高水平竞技领域即对于高水平运动员而言,培养并建立应对重大赛事的竞技状态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但多年来,学界对于竞技状态的不尽一致且并未完全立足于实践的阐述对于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培养与建立无疑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鉴于这一现状,本文从哲学的角度,立足于运动训练与竞赛实践,对竞技状态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对训练和竞赛理论的完善做出富有意义的探索。
[1]姚颂平.继承与弘扬马特维也夫教授的运动训练学术思想[J].体育科学,2006,26(11):3-6.
[2]刘建和,姜涛等.目前竞技状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体育科学,2007,27(7):70-74、85.
[3]熊焰.竞技状态及其特征剖析[J].体育学刊,2004,11(3): 128-130.
[4]马特维也夫.姚颂平译.竞技运动理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陈小平.梁世雷.当代运动训练理论热点问题及对我国训练实践的启示—2011 杭州国际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创新论坛评述[J].体育科学,2012,32(2):3-13.
[6]许琦等.对马特维耶夫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质疑——维尔霍山斯基的运动训练理论观点[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 (4):10-12、21.
[7]陈开梅.竞技体育周期理论的困境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3):23、32.
[8]陈小平.对马特维耶夫“训练周期”理论的审视[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4):6-9、51.
[9]江广和.论“训练周期”理论在运动训练实践中指导地位的续存性——兼驳对“训练周期”理论的质疑[J].体育学刊, 2010,17(11):92-96.
[10]陈小平著.当代运动训练热点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践亟待解决的问题[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11]Vladimir Issurin主编,王乔军,毕业等译.板块周期——运动训练的创新突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12]陈小平.当前我国竞技运动训练需要认识的几个问题[J].运动,2009(2):5.
[13]姒刚彦.追求“最佳”还是强调“应对”——对理想竟技表现的重新定义及心理训练范式变革[J].体育科学,2006,26 (10):43-48、53.
[14]邓运龙著.训练观念及其导向功能[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15]邓运龙.训练观念——运动训练理论指导实践的中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0):1409-1412.
[16]陈小平.训练理念的发展——传统与创新的碰撞[J].体育科研,2006,27(4):59-63.
[17]马启伟,张力为著.体育运动运动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8]田麦久等主编.竞技参赛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11:102.
[19]张庆春.论竞技能力与竞技状态的辨证关系[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0,14(2):12-14.
[20]胡剑宏,张卫强.训练理论研究的新视角:高水平竞技领域及相关问题探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4):90-94.
Several Problem s of Com petitive State
ZHANGWei-qiang1,2,et al
(1.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200438,China; 2.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410083,China)
Based on sports training and competitive practic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etic basis of competitive state,competitive state and ability,competitive state and normal state(training state),etc.
competitive state;practice;normal state;competitive ability
G808.1
:A
:1001-9154(2014)09-0044-06
G808.1
:A
:1001-9154(2014)09-0044-06
博士学位论文部分成果;“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墙报交流。
张卫强(1977-),男,山东菏泽人,讲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优秀运动员竞技状态及专项能力。
2014-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