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生活化概念研究困境与思考

2014-12-05黄美蓉翟一飞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概念生活化体育

黄美蓉,翟一飞

(1.中国矿业大学,江苏 徐州221116;2.南京大学 体育部,江苏 南京210093)

概念是人类描述和建构世界的思维工具,是人们思维活动的基本单元和新基石。人的科学思维活动说到底就是建构新概念的活动。体育生活化概念决定着体育生活化相关的运作机制和管理体制。所以对“体育生活化”概念深入地研究、准确地界定对体育生活化的实现及其理论体系的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如果“体育生活化”概念的界定失之偏颇,体育生活化理论体系将无法建立,体育生活化将无法实现。哲学认识论说、逻辑学说、心理学说、思维科学说、术语学说、语言学说都分别对“概念”给出了定义,却逃离不了“客体”、“本质属性”和“思维形式”三个核心词语。因此,研究体育生活化概念,就是要弄清“体育生活化”的客体对象到底是什么,本质属性又是什么,是怎样全面、深刻地认识和反映体育职能的三个问题。

1 已有体育生活化概念的研究

学者从惯习与行为、实现过程和方式、体验与认同、生活方式等视角界定了体育生活化的概念,即体育生活化是人人随时随地都在健身,是一种主观自愿的过程,是休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现代人生活质量的过程。虽未达成共识,但对准确地把握体育生活化概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这里讨论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观点。

1.1 两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体育生活化是体育惯习与行为的养成,是人人主观自愿地随时随地都在健身。卢元镇认为体育生活化是一种现代健康观念和体育观念指导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全面干预的、理性的体育行为[1]。韩丹、张枝梅认为体育生活化要求体育活动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与人们生活紧密结合,成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四大要素一样重要的第五大生活基本要素。他们还认为体育生活化不单是横切面上的“人人参加健身”,更是横切面与纵切面上的“人人随时随地都在健身”。[2,3]这是从“面”的角度要求“人人”;从“点”的个人角度提出了“随时随地”,是要求个人一生都在运动。王广虎认为:“体育生活化是一切外部力量强加的体育行为都难以化为人们习以为常和习惯性的自觉行动。”[4]肖俊认为:“体育生活化是体育行为融入人生活世界而形成体育生活习惯及其过程。”[5]裴立新指出体育生活化是要使人们自觉自愿、经常性地参加体育活动的一个过程。”[6]这些概念强调了主体自觉自愿让体育成为生活基础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的行为的过程。

第二种认为体育生活化是生活方式。学者从生活方式角度进行的界定说明了:“体育要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作为生活方式的体育存在”。梁利民认为:“体育生活化隶属于现代生活方式系统,但有相对独立性,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方面变化发展影响下,推动传统生活方式的变革。”[7]张雄、李长云和李振峰表示:体育生活化就是使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成为更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是推动全民健身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8-10]肖焕禹、熊茂湘等更进一步提出:“体育生活化是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11,12]。裴立新更详细地指出:“体育生活化是要将体育作为个体生活或家庭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6]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提出体育生活化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一定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诸方面变化发展影响下,发现了传统生活方式的不足,需要新的生活方式来弥补、修正,甚至是更替。我们认为,体育生活方式注重的就是具体的体育行为,如是否参与体育活动,参与什么体育活动,什么时间、地点参与体育活动等问题。两种看似不同的观点为不断完善体育生活化理论做出了贡献,但也存有缺陷。

1.2 已有概念的“种差”和“属概念”的偏颇

从已有研究中归纳提取出体育生活化的邻近属概念,有五种表述,即“行为”、“体育行为”、“日常行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根据语词含义的相近性将上述五种表述划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为、体育行为和日常行为;另一类是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再分析这两类不同的概念。第一,关于行为、体育行为和日常行为,如果仅从这三个概念来看,行为概念的外延大于体育行为和日常行为的外延,且三个概念的含义不同。但如果联系其具体定义来看,体育生活化的限制词“体育”则可以去掉,因为上述相关定义中的“体育观念指导下”、“体育活动”等表述已经限定了该“行为”性质是“体育”,没必要在定义的最后再重复强调。因此,这里的“行为”与“体育行为”可视为相同概念。第二,关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因为生活方式本身已经含有生活习惯的意思,所以“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没有本质的不同。这样,经过归纳分析只剩下了两个概念,即“行为”和“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体育生活化属概念的依据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其一,与体育生活化概念之间存有属种关系;其二,是体育生活化的邻近属概念。我们认为,“行为”与“生活方式”之间虽然存有属种关系,但“行为”并不是“体育生活化”的邻近属概念,而是其更上位的属概念。具体地说,“生活方式”是“体育行为”这一属概念的种概念,而这里体育生活化的“化”,被加在名次或形容词的后面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和状态[13]。这里被加在生活之后,即表示体育在生活中呈现的性质和状态。生活方式的“方式”即说话做事采取的方法和形式[13]。生活方式即是生活的方法和形式。“方法和形式”不仅包括“性质和状态”形成的过程,也包括形成“性质和状态”的“结果”。“体育生活化”又是“生活方式”这一属概念的种概念。很明显,生活方式与体育生活化之间不仅存在属种关系,而且是体育生活化的邻近属概念。因此,用“生活方式”作为“体育生活化”的属概念符合逻辑学要求。关于反映体育生活化概念本质属性的种差,从上述的各种观点中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不可或缺的本质属性,即“人人”、“随时随地”、“自觉自愿”、“健康积极”、“客观地”。也就是说,体育生活化必须以健康积极为目的,人们随时随地自觉自愿的生活方式。同时,体育生活化的主体不是一个人而是每个人。在确定了体育生活化的属概念和种差之后,可以把握体育生活化即生活方式的形成。

显然,体育生活化不能等同于生活方式的形成。因此已有体育生活化概念存在根本性的问题,不能反映体育生活化的本质。而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这个概念研究存在的困惑。

2 体育生活化概念研究的困惑

体育生活化概念界定不仅要求体育生活化概念在内涵与外延上保持一致,也包括概念如何反应现实、如何面对体育生活化实现中的困难等问题。

2.1 概念客体因素困惑

我们研究“体育生活化”概念,要研究现实存在的客观对象,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体育生活化所指称的客观对象究竟是什么,即体育生活化要“化”什么的问题。体育生活化是要“化”“体育”,还是“化”“生活”,还是“化”人?抑或是“化”其他的什么?

如果是“化”“体育”,体育的客体对象五花八门,从原始自然性、人本性的体育游戏,发展到手段性军事体育、养生体育和娱乐体育,再异化到工具性的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还是后现代人本性的体育?其次,体育包含的体育意识、精神、习惯、思想等方面在体育生活化概念中如何体现?学界需要考虑这些是否属于体育生活化的范畴?如果属于又要怎样界定他们?正是因为体育内容的丰富,学者从不同角度界定出不同的定义,而更多学者是对体育丰富内容的忽视,避重就轻地以体育生活方式来替代体育生活化。

如果是“化”“生活”,中国生活学首倡者黄现璠给生活的定义和分类是:生活,狭义上是指人于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需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生活”一词的含义主要有5种:人或生物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进行各种活动;生存、活着;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情况;活儿(主要指工业、农业、手工业方面的)[13]。鉴于以上对“生活”的解释,无论是狭义还是广义“生活”,体育本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未脱离过生活,何谈体育要经过“生活”、“化”这个过程呢?

如果是“化”“人”,在体育生活化的概念界定中,面对“身体活动”有天壤之别的教育领域“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大众”和竞技领域的“运动员”,面对竞技运动中的运动员体育生活化、大众身体锻炼生活化与学校学生体育教育和锻炼生活化,我们能否泛泛而谈,还是分门别类,细细讨论?如果泛泛而谈,如何泛泛而谈?如果细细分类,是否需要分门别类阐述三个不同主体的不同定义。

“化”“体育”、是“化”“生活”、还是“化”人?抑或是“化”其他的什么?现有概念研究还没有弄清体育生活化的客体对象是什么,而弄不清体育生活化客体对象是什么,也就不能形成对客体对象的属性的把握,也就不能形成概念;弄不清自己研究的客体对象是什么,怎么能有体育生活化的系统知识?

2.2 概念属性因素困惑

谈到概念的“属”的因素,就是谈“化”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研究者最少谈及的问题,甚至是无人问津。从《现代汉语词典》当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答案。“化”是一个由两个“人”组成的字,一个活“亻”守着一个死“匕”,“匕”是一个变形的人字,指示躺着或弯腰的人,发出“呼哇呼哇”的哭声。“化”的字义是“质变、变化、改变。”,活人变死人,衍义为一种物质变为另一种物质[13]。这里关于“化”涉及到三个关键的词语,一种物质成为、改变为另一种物质,这三个词语共同构成“化”,“化”本身既是“成为、改变为”的过程,也要见到结果,一种物质成了另一种物质。既然“化”是一种物质成为另一种物质,或者物质发生了变化。那么体育生活化需要由原本的什么物质变成另一个什么样的物质呢?

现有研究对“化”有多种解释,大多认为“化”是“过程”,而孙燕、王凯珍都认为体育生活化既是指体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过程,也是指这种融入的结果,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14,15]。认为“化”是“使”体育怎样,“将”体育怎样,认为“化”是“融入”,是“渗透”,是“回归”,是“参与”。这些概念让我们知晓,“化”要求体育融入、回归到生活中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但仍然让我们困惑不已的是,这些词或片面,或学理上梳理不通。且即使就是这些概念,也不是一个简单的“融入、回归和成为一部分”的问题,还要弄清楚“为什么、怎样和什么状态才是”“融入了、回归了和成为一部分了”的复杂问题。我们迫切需要寻找一个可以科学包容这一切的词语。

2.3 概念的形式因素困惑

肖俊、王凯珍、卢元镇、孙燕、张枝梅不约而同地界定体育生活化是体育融入生活、渗透进生活[3,5,15-17]。体育生活化强调的是“融入”和“渗透”,锻炼时间、内容、地点、具体方式都没有设定。就体育生活化实现的形式,有两种研究观点。

一种观点侧重于体育活动变成人们的日常自觉自愿的行为,王广虎坚持认为:“体育生活化是一个自觉的过程[4]。体育生活化的实现是要靠自觉来实现,人们不受约束地、自觉自愿地把体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

另一种研究结果坚持采用法律、规章和制度约束基础上,形成习惯来实现。谭华认为,体育就是一种社会权利和义务(简称权义),他尤其强调参加体育活动是一种法律义务和社会义务,是公民对于国家、社会应尽的神圣职责[18]。

这两种实现形式是相互冲突的吗?看似是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约束,但是事实上自由和约束永远是相互存在的,没有约束也无所谓自由,没有自由也无需谈约束。

3 体育生活化概念研究发展

我们研究体育生活化概念的内涵,要弄清楚体育生活化概念的三要素,即“目的”“方式”和“属”,而要厘清“目的”“方式”和“属”,必须弄清楚体育生活化概念的“客体对象”、“本质属性”和“思维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界定清楚体育生活化中的三个核心词汇“体育”、“生活”和“化”。

3.1 “体育生活化”中的“体育”、“生活”和“化”

体育生活化概念中的“化”是中心词,“体育”与“生活”是修饰词。本研究对研究中这三个词给出自己的解释。

对于“体育”这个内涵丰富的词语来说,在体育生活化概念研究中,我们要明白需要呈现的是体育的哪一部分还是全部,陆作生认为要从体育整体着眼,确立一个新的体育的概念,即“体育就是更好地实现运动价值,而不断提高或展现运动水平的文化活动”。这里用了“运动”,运动与身体活动、与体育看似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他们都属于“大体育”的范畴。本研究界定这个“体育”即是“大体育”,是体育的全部。因为体育生活化中的体育不拘泥于形式。

明确概念中的生活所指是什么?是生活的部分还是全部,如果是一部分又是哪部分?胡塞尔在整治科学危机的过程中提出了:从理想的科学世界回归前科学的生活世界。科学世界是生活世界的一个部分的凸现。因而,衣俊卿在其研究中把生活世界分为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而科学世界属于非日常生活世界的范畴[19]。体育生活化概念中的“生活”,是指大生活概念,既包括日常生活,也包括科学世界在内的非日常生活世界。“人的日常生活”一般泛指人的日常的饮食、起居、学习或工作方面的情况。“非日常生活活动是同社会整体或人的类存在相关,它旨在维持社会再生产或类的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19]张枝梅认为体育生活化要求体育活动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与人们生活紧密结合,成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四大要素一样重要的第五大生活基本要素[3]。而在后现代,体育并不能脱离非生活世界而存在,因而本研究认为体育生活化中的生活也是大生活的概念,是体育在生活世界和非生活世界之中的融合。

而体育生活化与生活方式根本区别就在于“化”字。“化”意味着“成为”,意味着“变成”,化意味着“成为”的“过程”和“变成”的“结果”。在体育生活化这个概念中,我们要研究的“化”是从“被”体育变成体育“自觉”的过程和结果,或者是其中某一状态,凸显后现代体育的人本性。因此,体育生活化是“大体育”与“大生活”的融合,“化”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与结果。

3.2 诠释“体育生活化”的“目的”、“方式”和“属”

体育生活化阐述的是体育与生活关系和体育与人关系的演变,体育由原始游戏的目的性,到现代文明下体育的手段性,开始向体育的手段性和目的性的融合。体育由原始人本性,到陷入工具主义,开始向后现代的工具性与人本性的融合。

体育生活化的方式必需要关注的是“随时随地”、“自觉自愿”、“融入渗透”。“随时随地”说明了体育生活化的“不拘泥、不局限”;“自觉自愿”体现了“不被动、不强迫”;“融入渗透”展现了“不片面、不遗漏”。

体育生活化的“属”自然是与“化”字有关,它既是过程也是结果,更是一种状态。“过程”本身由一个个状态构成,“结果”本身就是一种状态,状态是静态的,而过程则是动态的,因而体育生活化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也是静态表现和动态发展的统一。

此时,本研究界定广义体育生活化是体育在人们生活中自觉的过程与结果,狭义体育生活化是体育锻炼行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自觉的过程与结果,是人主体性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评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323.

[2] 韩 丹.论体育生活化[J].福建体育科技,1991(3):1-5.

[3] 张枝梅,李月华.构建体育生活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探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4):17-20,36.

[4] 王广虎.“生活世界”与社会体育的生活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4):1-4.

[5] 肖 俊.高校公体课有效促进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研究[J].中国商界,2011(9):169.

[6] 裴立新.现阶段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状况与“体育生活化”可行性分析研究[J].体育与科学,1999(1):4-6.

[7] 梁利民.我国体育生活化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8] 张 雄.关于我国体育生活化实现条件的初步探讨[D].重庆:重庆大学,2007.

[9] 李长云.“体育生活化”从这里起步[N].2005-01-20(12).

[10] 李振峰.论和谐社会视域下体育生活化的发展[J].山东体育科技,2009(4):35-37.

[11] 肖焕禹,陈玉忠.体育生活化的内涵、特征及其实现路径[J].体育科研,2006(4):8-10.

[12] 熊茂湘,刘玉江,周特跃.论体育生活化的实现及其实现环境[J].武体育学院学报,2003(5):40-42.

[13] 倪文杰.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4.

[14] 孙 燕.对体育生活化的思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4):24-26.

[15] 王凯珍,李相如.社区体育指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6] 卢元镇.体育的本质属于生活[J].体育科研,2006,27(4):1-3.

[17] 孙 燕.对体育生活化的思考[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4):24-26.

[18] 谭 华.试论体育的权利和义务[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4(3):13-17.

[19] 衣俊卿.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概念生活化体育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幾樣概念店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我们的“体育梦”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