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

2014-12-05王安利廖丽萍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本体康复力量

王安利,廖丽萍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北京 100084)

运动人体科学

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

王安利,廖丽萍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北京 100084)

“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系列文章(1)

编者按: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Prehabilitation)的概念最早是由国外学者Spain J于1984年提出,Spain J指出,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是运动医学专家帮助运动员预防损伤、调整状态和增加运动能力的一种方法。为了有效预防运动损伤,保障训练质量,提高运动成绩和大众健身运动的科学水平和运动健身的安全性,本刊特约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主任王安利教授对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进行系列介绍和解读,专题将对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的内容、各自的核心理念和实施方法,以及与运动损伤的内在联系等进行全面阐述和系统、翔实地讨论,以推广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的理念和方法。

本研究旨在推广和应用预防性功能锻炼理念和方法,不仅对于有效预防运动损伤、保障训练质量、提高运动成绩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将惠及大众健身运动,提高大众健身运动的科学水平和运动健身安全性。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学习和汲取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实践案例,结合本人多年运动损伤工作的经验,对这一理念进行全面阐释。结论:为了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必须将被动的伤后康复(Rehabilitation) 向主动的功能锻炼(Prehabilitation)转移;必须将改造运动员的身体的机能、身体的结构与损伤预防有机结合;必须将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预防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有机结合;必须将康复功能练习与日常的专项训练结合,而不是受伤了再来康复,而是通过专门的主动的功能性练习减少或预防损伤发生,这是最符合训练实际需要的理念,也是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必由之路。

康复;损伤预防;功能锻炼;运动损伤;大众健身

如何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一直是运动界乃至全民健身领域持续关注的问题。对竞技体育而言,运动损伤一直是限制、困扰正常训练的负面影响因素,也是限制运动成绩提高的瓶颈;对全民健身而言,损伤的频频出现,也是普及积极主动科学锻炼生活方式的主要障碍。运动损伤的预防问题虽然受到持续的关注,但始终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我国在多年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和引入国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其中体能训练备受关注,它的出现使得我国运动员在多项以体能为主的项目中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在损伤预防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损伤预防的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国内的同行已经达成了共识,体能训练决不能替代专门的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并提出:预防运动损伤,必须将损伤预防的关口前移,必须将康复功能训练融入日常的运动训练中,通过合理的功能训练,加强运动链上的薄弱环节,改善肌肉的不平衡,纠正不良的身体姿势,才能使人体的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

国际上,相关专家也早已提出了预防性功能锻炼的理念—Prehabilitation。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理念?如何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运用?这些问题都应当引起竞技体育工作者和参与全民健身人群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学习和汲取国外的先进理念,总结本人多年运动损伤工作的经验,有必要对这一理念进行全面阐释,以达到正本清源、更好地指导运动实践的目的。

1 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的概念

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Prehabilitation)的概念,最早是由国外学者Spain J于1984年提出[1],他最初的观点是认为: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Prehabilitation)是指从受伤之后立即开始的干预过程,包括伤后急救、有氧和无氧运动以及维持肌力的练习。Spain J认为,医生应该对运动员伤病给予治疗,保持运动员较好的心肺功能并且防止由于运动减少带来的肌萎缩。这一概念其实与一般的伤后康复观点类似。1985年,Spain J再次提出[2],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Prehabilitation)是运动医学专家帮助运动员预防损伤、调整状态和增加运动能力的1种方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相关运动项目。由此引出了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这一概念。

之后,随着功能训练(Functional training)的兴起,Boyle M等[3]认为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是功能训练的一部分。这里所认为的功能训练包括平衡练习、本体感觉练习以及需要脚接触地面的、不需要固定器械辅助的训练。

Rudi Meir[4]于2007年在关于冲撞性项目的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方案的探讨中提出突破性观点,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应该是1个系统,通过一系列系统训练来改善功能,达到减少损伤发生的目的。在这个系统中,首先要评估某1个特定项目的常见损伤,再以此为依据制定合适的功能训练手段。

目前,对于这个概念的解释众说风云,尚无明确的定义。通过研究和比较外国专家学者的观点,结合我国的实践经验以及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本人认为: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Prehabilitation)是由康复(Rehabilitation)演变而来,虽然2个单词只有1个字母之差,但这却是训练理念与损伤预防理念的一场革命。

Rehabilitation基本含义是康复,即从受伤的状态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而Prehabilitation的含义是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指在日常身体训练过程中,为预防运动中出现的损伤,而针对身体容易受伤的部位进行的功能练习。

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Prehabilitation)的核心理念是将损伤预防工作由被动的伤后康复(Rehabilitation)向主动的功能锻炼(Prehabilitation)转移;将改造运动员身体的机能、身体的结构与专项训练有机结合;将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预防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有机结合。在提高运动训练的质量、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更有效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包括基本的力量训练、专门的力量训练、柔韧训练、本体感觉功能训练、肌肉的平衡训练、关节稳定性训练、核心稳定性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和易伤部位的功能训练,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身体姿势的纠正。预防性功能锻炼各个组成部分已经构成了1个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完整体系。

2 国内运动损伤预防工作的现状

我国传统医学自古就推崇预防观,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中“未病养生,防病于先”的重要理念。当今国内,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对损伤预防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仍然显得理论滞后、方法滞后。在训练过程中往往更注重成绩的提高,而不注重预防性的功能锻炼,并没有把功能锻炼有机地融入到日常训练中去。因此,教练员、运动员常常处于这样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渴望减少损伤,提高训练质量;另一方面不重视功能性练习,或对功能性练习知之甚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运动员发生损伤后,又寄希望于伤后的康复训练,期望通过康复训练来恢复运动能力,使运动员的功能结构完好如初,甚至继续提高运动成绩。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应警醒的是,绝大多数损伤是不可能完全恢复的,而且,损伤往往会反复出现,不仅增加了运动员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也必然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成绩提高、发展潜力产生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损伤的治疗和恢复还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由此可见,推广预防性功能锻炼的理念,以实现通过专门的功能性练习减少或预防损伤,而不是受伤了再来康复,是最符合训练需要的理念,也是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必由之路。当然,必须提及的是在损伤预防的工作中教练员必须负起应有的责任,“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教练员必须对预防运动损伤负主要责任。这就要求教练员、运动员熟悉了解预防性功能锻炼的方法和内涵,以便主动地、有效地安排功能性练习。

2.1 预防性功能锻炼与运动损伤的内在联系

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既包括外在原因,例如运动员对运动损伤的预防缺乏正确的认识,教学、训练及比赛安排不合理,场地、器材、服装不符合卫生要求,环境因素等;也包括运动参加者自身状态不良、训练水平差、身体素质差、专项技术训练缺乏有针对性的专门的身体训练等内在原因。另外,从损伤发生的类型来看,过度使用占有很大比例,而造成过度使用的原因除了环境因素、错误的训练方法之外,还有身体固有的原因。Krivickas LS[5]于1997年在文章中提到,身体固有的原因具体包括肢体骨骼形态问题、柔韧性不佳、关节囊韧带松弛等原因,比如骨盆前倾、Q角过大、胫骨扭转、膝内翻、膝外翻、距跟关节外翻或旋转使下肢作用力先改变而产生损伤,并提出需要针对身体机能形态特点建立个体化的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体系,以减少运动员由于过度训练而引起的运动损伤。我们认为,内在原因是损伤发生的主导因素,这些内因的存在往往是教练员、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忽视了基础能力的培养,所谓“地基不牢,地动山摇”,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众多内因中环节周围肌肉力量不平衡和柔韧性差、本体感觉功能较低所导致的形态和机能改变是近年来的关注焦点。

2.1.1 环节周围肌肉力量不平衡和柔韧性差

力量素质是所有其他运动素质的基础,也是预防运动损伤最重要的基础;柔韧性保证专项技术的完成,使技术动作显得轻巧灵活,更加协调和准确;这一点已经达成普遍共识。然而在现实中,教练员、运动员以及健身人群只关注于某些肌群的力量发展,忽视了环节的灵活性和力量的平衡性,无形中给运动损伤的发生埋下潜在危险。

另外,肌肉力量不平衡和柔韧性差还与姿势异常互为因果关系,姿势异常主要包括人们习惯养成的坐、站姿势的异常和训练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姿势。这些姿势的长期保持就会导致大小肌群力量不平衡、左右肢体力量不平衡、拮抗肌力量不平衡、肌肉伸展性差等相关问题的出现。比如,骨盆前倾与绳肌损伤有密切关系,长期屈髋,肌群力量过大会使绳肌被动拉长,肌力减弱;同时会使髂腰肌和股四头肌缩短和过度使用,由此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力量与灵活性的降低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主动收缩的肌群由于长时间使用而没有得到很好的放松,而被动肌群因长时间拉长,均会出现伸展性下降的问题。

若教练员、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就有意识地发现这些问题,针对薄弱肌群采取有效的力量训练、充分放松紧张肌群、及时纠正错误的姿势和运动模式,那么造成损伤的内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将得以解除,也就达到了预防的效果。

当然,在进行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中,并不是盲目地采取“一窝蜂”的训练模式,教练员首先要根据每名运动员的伤病史、结合易伤关节和周围肌肉的功能性测试,确定其活动度和稳定性较差的部位,然后根据测试发现的问题结合运动员专项特点,设计相应的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国外一些专家对此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和探讨。Kibler WB和 Safran MR[6]在2000年针对网球运动员常见伤病的研究中提出,力量和柔韧性不足是造成损伤的原因,因此运动医学专家应该结合不同项目特点,针对不同运动员的需要,对运动员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评估,建立1套周期性的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体系,用来提高运动能力,预防伤病发生。P.Z.Pearce认为[7],青少年运动员要重视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包括根据病史,对运动员灵活性、力量和身体姿势力学特点进行动态和静态的医学评估,结合生物学和功能性测试,设计适合个体需要的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并指导青少年运动员如何在运动中避免伤病。其目的不是在于提高运动能力,而是为了降低其受伤概率。Waryasz等[8]的研究认为,力量和灵活性功能训练有助于预防运动性疝气和骨盆问题;腹部和臀部肌肉力量不平衡导致骨盆前倾,加强腹部力量和臀部灵活性的训练有助于改善这种情况;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四肢力量、爆发力和灵活性的练习。

由此可见,预防性功能锻炼,不仅使肌肉收缩、伸展的能力实现最优化,达到预防损伤的目的;同时更是为促进专项技术的提高打下牢固的基础。

2.1.2 本体感觉功能较低

本体感受器的主要功能是自动的感知和调节肌肉张力的变化,并完成各种复杂、协调的动作。在我们没有受伤的时候,由于本体感觉功能的下意识特征,并没有感觉到本体感觉功能的重要。在运动员受伤后,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就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当关节或肌腱发生损伤后,由于一些解剖关系发生改变,如韧带、关节囊、肌肉的撕裂,机体的本体感受装置(肌梭、腱梭)及其功能也会被破坏,从而失去了对关节肌肉活动的精确控制,不仅其运动功能受损,而且极易造成再次损伤。还有些教练员、运动员认为只要症状消失了,即可开始训练,结果往往是反复发生损伤,甚至发生更严重的损伤。这是因为虽然伤部的症状已经消失,但由于本体感觉功能没有恢复,关节肌肉的活动得不到精确控制,所以,仍然会存在关节不稳的现象,极易导致再次损伤。据统计踝关节扭伤后,再损伤的发生率大约在10% ~20%[9]。由于关节损伤与本体感觉密切相关,有研究者通过本体感觉测定对关节损伤的易感性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关节不稳定者关节发生损伤的几率是正常人的近7倍,本体感觉的降低与关节损伤的发生几率成正比[10]。关节损伤可导致本体感觉障碍,影响关节的稳定性、灵活性与控制能力,进一步增加了关节损伤的易感性。因此,康复阶段应该强调运动员平衡能力的恢复,特别是本体感受器控制能力的恢复,这是减少再次损伤危险性的关键所在。

本体感觉在康复阶段重视度极高,却在损伤前的训练备受冷落,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强调的重点就是将康复的手段前移。对于运动员和健身人群来说,在未发生损伤前有效地提高机体的本体感觉功能,或者训练过程中高度重视发展本体感觉功能,将一定程度上降低损伤发生的风险。国外研究发现,通过4个月的平衡训练、变向跑等本体感觉训练后,女子手球运动员膝关节位置觉提高,并能有效预防膝关节损伤发生。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前瞻性的思维,牢牢把握“预防的价值远远大于康复”这一理念,在损伤前敏锐而有效的本体感觉便得以形成,这不仅为运动的机体建立了稳定的平台,同时还提高了肢体动作能力与效率,并在整体上提升了运动能力平台。

除此之外,核心稳定性的强弱也是影响损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教练员、运动员只要对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加以重视,将薄弱环节的功能训练融合到日常训练当中去,消除内因,损伤发生的几率也将会大大降低。

2.2 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的独特性和有效性

实践中发现,一些体能教练认为传统的体能训练主要是针对不同运动项目需要,发展运动员各项身体素质,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这已经起到了预防伤病的效果。另外有些康复师认为单纯的把康复阶段进行的一些基础性的训练内容提前也能够起到预防损伤的效果。这2种观点显然都是片面的,综合这2种观点,更加系统的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不应被看做是再次花费时间提高运动员力量、灵活性等素质的身体练习,而是结合运动员自身特点(包括技术特点、薄弱环节等),分析不同专项运动员的常见损伤 (跑动较多的项目运动损伤常见的部位有大腿前后肌群、下腰部;篮球运动最易伤膝包括髌骨软骨病、半月板及副韧带损伤、踝—周韧带扭伤等),制定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计划。因此,预防损伤的康复训练计划应该由体能训练师和康复治疗师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更好地使传统的力量训练与康复训练有机结合。

据此,国外有学者认为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包括3个过程:1)先对运动员的既往伤病情况进行调查;2)再设计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其薄弱环节,避免类似伤病复发;3)最后设计系统的预防性功能训练,避免或减少此项目易产生的常见伤病。对于某一特定项目,治疗师还需要收集此项目运动员的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运动中动作力学原理与损伤发生的关系,最后再结合专项特点设计训练计划和有效监控手段。例如,RudiMeir[4]对职业橄榄球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其损伤特点设计了上肢、下肢和核心力量的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强调力量、灵活性和本体感觉3个方面的练习。选取的运动员均为进行了5 a以上职业训练的运动员,训练安排在运动员每天进行的常规身体训练过程中,根据运动员个人需要和其位置特点制定训练计划。由于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通常强度较小,所以不会对运动员的日常训练计划产生太大影响,而1个赛季结束后损伤的发生却显著减少。这个例子显然可以证明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的价值所在。

此外,国外已有相当一部分专家学者在这个领域开辟道路,例如,Jari Parkkari等[11]针对几个运动项目设计和实施了相应训练计划,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

Kibler WB等[12]1992年在其对过度训练的研究中提到,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所需的肌肉力量以适应运动需要,作为预防损伤的方法来完善科学训练体系。Condevaux[13]提出自行车运动员需要进行系统的预防性功能训练用来预防后背痛,具体可以采用核心力量和稳定性的练习方法。Roberts,J.[14]为排球运动员设计了1套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他认为保持较好的身体姿势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Mullins[15]对划水运动员的运动生物力学特点、能量代谢特点和损伤特点进行了分析,认为该项目运动员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中要重视主要发力肌群力量不平衡的问题,对神经肌肉控制能力进行强化训练,提高运动员在水上做动作时的能力。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核心和下肢的力量与稳定性训练。Kritz等[16]对职业棒球投手的伤病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不同投手在队伍中的技术特点,设计了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并对伸展练习和哑铃力量练习对肩关节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的作用进行了分析。Spurrier等[17]认为,应该在赛季训练开始前,对运动员进行伤病检查,制定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目的依然是防止伤病和提高运动能力。详细的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计划还应该包括急性损伤的处理、恢复手段、营养和运动心理学知识,使运动员、教练员和领队对其有着更深刻地认识。

Cornélissen G等[18]1999年提出,心率、血压等生理指标监控结合时相分析,可作为Prehabilitation中监测心血管病患风险的方法。他们的研究更侧重于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中心血管功能的训练及监控方法,这也拓宽了预防损伤的功能训练涵义的范围。

国内在预防损伤工作中也有对其重视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例如,张艳青[19]对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致因及预防的研究中,提出对该项目的运动员应该进行三级预防措施,其中一级预防措施中强调了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杨红标[20]对中国女乒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全面调查和测试,分析该项目容易造成的损伤部位和类型,结合专项训练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损伤训练措施,包括力量、柔韧性、神经动员等内容,最终达到了有效预防损伤的目的。

综上所述,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必须融入日常训练中,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损伤类型、不同的专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案,具体表现为常规化、个体化、专门性和专项化。因此,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无论在竞技体育还是在全民健身领域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3 结 语

无论是研究的结果,还是实践的结果都表明:为了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必须将被动的伤后康复(Rehabilitation)向主动的功能锻炼(Prehabilitation)转移;必须将改造运动员的身体的机能、身体的结构与损伤预防有机结合;必须将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与预防运动损伤的康复训练有机结合;必须将康复功能练习与日常的专项训练结合,不是受伤了再来康复,而是通过专门的主动的功能性练习减少或预防损伤发生,这是最符合训练实际需要的理念,也是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必由之路。

预防性功能锻炼理念和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不仅对于有效预防运动损伤、保障训练质量、提高运动成绩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将惠及大众健身运动,提高大众健身运动的科学水平和运动健身的安全性。

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是1门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基本的力量训练、专门的力量训练、柔韧训练、本体感觉功能训练、肌肉的平衡训练、关节稳定性训练、核心稳定性训练、心肺功能训练和易伤部位的功能训练,以及因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良身体姿势的纠正。

本文只就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Prehabilitation)的理念与损伤预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今后我们将通过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就预防损伤的功能锻炼的内容、各自的核心理念以及实施方法进行更系统、更翔实地讨论。

[1] Spain J. Prehabilitation[J].Clinics in Sports Medicine, 1984(7).

[2] Spain J. Prehabilitation[J].Clinics In Sports Medicine, 1985,4(3):575-585.

[3] Boyle,M.Adding functionality to your program[J].In:Functional Training for Sports.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04:1-4.

[4] RudiMeir,Wayne Diesel,Ed Archer. Developing a Prehabilitation Program in a Collision Sport:A Model Developed Within English Premiership Rugby Union Football[J].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2007,29(3):50-62.

[5] Krivickas LS.Anatom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veruse sports injurie[J].Sports Medicine [Sports Med],1997, 24 (2):132-146.

[6] Kibler WB,Safran MR.Musculoskeletal injuries in the young tennis player[J].Clinics In Sports Medicine [Clin Sports Med],2000,19(4): 781-192.

[7] P.Z.Pearce.Prehabilitation:Preparing Young Athletes for Sports[J].Current Sports Medicine Reports,2006(5):155-160.

[8] Waryasz,Gregory R.Exercise Strategies to Prev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terior Pelvic Tilt:Implications for Possible Prevention of Sports Hernias and Osteitis Pubis[J].Strength & Conditioning Journal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10, 32(4):6-75.

[9] De Vries JS, Krips R, Sierevelt IN, et al. Interventions for treating 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J].CochraneDatabase Syst Rev,2006, 18(4).

[10] 钱京京,李春治.人体本体感觉的研究及其进展[J].中外医疗,2011,18:182.

[11] Jari Parkkari,Urho M.Kujala,Pekka Kannus. Review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Work[J].Sports Medicine, 2001, 31(14):985-995.

[12] Kibler,W.B.Rehabilitation of rotator cuff tendinopathy[J].Clinics in Sports Medicine, 2003, 22(4):837-847.

[13] Condevaux,Bernard Bernard.Coaching Perspective:the Triad of Cycling back Pain Preventiong[J].Performance Conditioning Cycling,2005, 11 (1):1-4.

[14] Roberts,J.Posture considerations for volleyball athletes[J].Performance Conditioning Volleyball,2003,10(1):3-8,11-12.

[15] Nicole M.Mullins.Slalom Water Skiing:PhysiologicalC onsiderations and Specific Conditioning[J].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29(4):42-54.

[16] Kritz Matthew,Mamula Rob,Messey Kevin,et al.In-Season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Programming for Collegiate Baseball Pitchers: A Unified Approach[J].Strength & Conditioning Journal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08, 30(4):59-69.

[17] Spurrier,David.Pre-season screening and injury prevention[J].Sports Coach,2006, 29(1):30-31.

[18] Cornélissen G,Halberg F,Schwartzkopff O,et al.Chronomes,time structures,for chronobioengineering for"a full life”[J].Biomedical Instrumentation & Technology, 1999, 33(2):152-187.

[19] 张艳青.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致因及预防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20] 杨红标.中国女乒运动员运动损伤预防训练方法的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3.

Functional Exercise to Prevent Injury

WANG An-li, LIAO Li-ping
(Sport 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This study aims to promote and apply ideas and methods of preventive function exercise, which is not only wi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 i cance for effectively preventing sports injury, guaranteeing training quality, improving performance, but also benef i ts the public fi tness, improves the level of public scientif i c fi tness and sports fi tness security. Through consulting domestic and overseas literature, learning and absorbing foreign advanced ideas and practical cases, combining with years of sports injury working experience, this thesis comprehensively interprets the concept. Conclusion are as follow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prevent injury, passive recovery after injury (Rehabilitation) must be transferred to active functional exercise (Prehabilitation). Transforming athlete body function and body structure must be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injury prevention. Athlete physical training must be organically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f sports injury. Special training of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must be combined with daily exercise, not to recover after injury, but rather through a special active functional exercises to reduce or prevent injury, which fully accords with the actual requirement of training concept, is also the only way to prevent sports injury.

rehabilitation; injury prevention; function exercise; sports injury; public fi tness

G804.53

A

1004-7662(2014 )03-0076-06

2014-03-18

王安利,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运动康复、体能训练。

猜你喜欢

本体康复力量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继齐韵往昔,以今声开来——思考自五音戏主奏乐器的演变、本体及延伸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眼睛是“本体”
麦唛力量 (一)
孤独的力量
怀疑一切的力量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