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教师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顾明远教授访谈

2014-12-04

教师教育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教育者培训

邱 超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 20006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教育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快了对教师教育的财政投入和制度建设,教师教育在教育发展中的优先地位越来越突出。然而,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转型时期。传统的师范教育体制已经逐步瓦解,新的教师教育体制尚未最终形成。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教师教育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当前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笔者于2013年3月21日访谈了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顾教授参与中国教师教育的实践和研究60 多年,亲历了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本访谈中,顾教授叙述了他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经验与问题的认识,同时也叙述了他对教师教育者专业发展的看法。

一、我国教师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邱超:顾教授您好!今天访问您,主要为了向您请教教师教育的相关问题。首先,您可以谈谈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史吗?

顾明远:好的。我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早在三千年以前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没有一个专门培训教师的机构。教师的培养通常是由一些官吏或者知识分子承担。传统的私塾,由教师带领一些学生讨论中国的古典著作。在高一级的书院里,则是由一些有学问的知识分子带领学生探讨学问。直到近代,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教育制度,实行班级授课制。培养教师的专门学校也开始兴起。19世纪末,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兴办于上海。1898年成立了京师大学堂,1902年在京师大学堂里设立了师范馆,这就成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至此,中国开始有了最早的高等师范教育,迄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后,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一次院系调整的改革,明确了各类院校的主要任务。师范院校的任务是专门培养教师,至此传统的“三级师范教育体系”就形成了。这个体系规定:职前教师教育是三级师范制,即中等师范培养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师范专科学校培养初中教师;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培养高中教师。与此同时,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则是学习苏联模式,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由教育学院、进修学院或进修学校进行在职教师的培训。

邱超:那么,我国教师教育现在的情况是什么?

顾明远:当前中国教师教育主要有两个体系:一个体系是职前培养。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需要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及以上的学历。但是,有一部分师范大学目前设立了本科专业,同时培养这个层次的教师。中学教师的培养主要在师范大学和师范学院,毕业生以本科以上的学历为主。另外一个体系是在职教师培训的体系。过去主要由省、市的教育学院和地方的教师进修学校负责。但是现在教育学院和进修学校正在逐渐消失。个别几个省市还存在教育学院,如北京市和江苏省等。此外,教师的继续教育并不限于进修和培训。对于教师继续教育,从1997年开始,我国新开辟了教师专业学位学习——教育硕士。从2009年开始,又设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目前我国教师教育正处于转型时期。这个转型体现在三方面:第一,由传统三级师范制变成两级师范制。中等师范学校由一千多所削减到一百多所,继而削减到现在的十几所。一部分中等师范学校升格为师专或合并到师专,一部分改为普通中学。同时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的对象也仅限于幼儿教师和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师。中小学教师的培养由师范院校和其他不同类型的大学承担。第二,由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向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变。1999年,国家规定,教师的培养不仅在师范院校,所有具备了培养教师条件和资格的大学也可以培养教师。这就弥补了过去师范院校课程设置过于单一的问题。学校开放以后,学科和专业的多元化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不限于中小学的课程范围内,可以学得更广更深,有利于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第三,职前教师教育和在职教师教育走向一体化。所谓一体化,是指师范院校要承担职前和在职教师的连续培养。事实上,我国教师的职前教育与在职进修并没有真正一体化。我国的教师教育正在进行很多的改革和尝试。有些方面已经做到一体化,比如,在职的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都是由这些师范大学和一些综合大学培养的。也有一些是脱产的,也就是现在的免费师范生教育。此外,还有一些在师大读书直接升上去的,但占较大比例的还是在职教育。所以说,职前和在职教师教育应该说开始走向统一了。此外,这些师范大学还承担了一些培训在职教师的任务,如为国家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培训骨干教师等。现在我们的师范大学都有培训学院,或者叫做教师培训中心,这个多是非学历的短期培训,利用寒暑假进行培训。

当前,国家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教师每五年培训一轮。国家为培训骨干教师实施了国培计划。然而,我国1200 多万中小学教师,仅凭借师范大学的培训是不够的。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骨干教师才有这样的培训机会。除了大学提供的短期培训以外,还有很多机构从事短期的教师培训。尤其是很多单位利用网络对教师培训,如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和中国教师研修网就为教师培训提供了便捷的平台。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教师质量整体水平还相对较低。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教师队伍曾经整顿过一次,推行教师资格证书制度。1200多万教师基本上都达到了要求,比如小学教师需要中等师范毕业,初中教师大专毕业等,这些学历要求基本上是达到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教师资格制度确实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为确保学校教育的有序和正常开展,为新中国培养建设人才奠定了基础。但是,当时的要求仅是学历达标,问题是即便达到了学历要求,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教师的水平都很高。所以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仍然任重道远。不过,现在国家对此的投入正逐年提高。在2000年国家投入5000 万元用于教师继续教育,2010年达到11 亿5000 万,去年(2012)也是11 亿5000 万。今年听说比去年还要多。这个款项的分配是国家仅掌握小部分,地方上掌握着大部分。所以,教师培训的机会比以前增多了,不仅有国培计划,还有省培计划。去年,国家制订了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和校长标准。标准既作为教师入职标准,也作为教师的考核标准。将来要设立教师资格国家考试制度,去年已经在两个省市试点了,今年可能试点的地方更多。将来要像国外一样,实行注册教师制度。

二、我国教师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发展趋势

邱超:谢谢顾教授。当前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教师教育的重要性。很多国家进行了教师教育改革,并加大了对教师教育的投入。在您看来,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和趋势是什么?

顾明远:当前,世界各国都认识到教师教育的关键还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问题。现在各国教师基本上达到了入职标准,尤其是发达国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世界银行和世界经济合作组织(OECD)都认识到了教师质量的重要性。教师的终身学习是将来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现在教育在变革当中,非常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去年3月,OECD 发表了《为21世纪培育教师提高学校领导力:来自世界的经验》报告。报告介绍“21世纪技能评估与教学项目组”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60 多个研究机构的250 多名研究者的意见,指出21世纪学生必须掌握以下四方面的技能:思维方式(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和学习能力);工作方式(沟通和合作能力);工作工具(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生活技能(公民、生活和职业,以及个人和社会责任)。报告说, “这些变化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有深远的影响,教师必须将21世纪的生存技能更有效地教给学生……使他们成为终身学习者,掌握无定式的复杂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这些能力都是计算机无法轻易替代的。”①此处转引自顾明远教授2013年1月24日在北京市小学骨干教师进修班上的演讲《教育变革中的教师专业化》。原文出自Schleicher,A.(2012),Ed.,Preparing Teachers and Developing School Leaders for the 21st Century:Lessons from around the World,OECD Publishing.http://dx.doi.org/10.1787/9789264xxxxxx-en http://www.oecd.org/site/eduistp2012/49850576.pdf,p.35.这四个方面都说的是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最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新的文章提到了对学生新的能力要求。要让学生具备这些能力,老师就要提高自己。

所以,我认为我国教师教育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转变教师培养方式。我国很多教师的教育思想还是陈旧落后的,因此转变观念对中国教师来讲是最最重要的。一旦转变了观念,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会随之出现了。现在有很多教学方法,不少教师仍旧不会用,这主要是因为观念上跟不上去的缘故。我们介绍很多国外先进的教育观念,教师们却不会使用,这是很遗憾的。在世界教育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我觉得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我们更应该强调教育的信息化、个性化和国际化,顺应时代的要求。

当前,我认为我国教师教育有三个主要的发展趋势。第一,职前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培训的一体化。在10年以前,我国曾提出由各个综合大学和其他类型的大学都来培养教师。但是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似乎不太现实。这么多年走过来,我们还是以师范院校培养为主,吸收其他院校来培养教师。从这些年实施下来的情况看,不少综合性的大学,如北大,只参与一些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的培养,基本上不培养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基本上没有参与教师的培养,中国职前教师培养仍然是以师范院校培养为主。这种情况在中国估计还会持续发展下去。以前,大家已经不提以师范院校为主,每所大学都可以进行教师教育。现在看来这种做法行不通,仍然还需提出以师范院校为主,同时吸收其他大学办学的模式,这是一个趋势。第二个趋势,在职教师培训是一个长期的和持久的过程。也就是在我最近的演讲中提到的教师终身学习。目前,我们教师队伍的水平总体还比较低,虽然基本合格,但是总体要求还比较低。所以,培训是一个长期的和持久的任务。第三个趋势,教师培训需要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采取远程培训和网络学习。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节约资金。我们国家太大,这样做可以把东部地区的优质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支持贫困和落后地区的教师专业发展。

三、我国教师教育的机遇和挑战

邱超:您认为我国教师教育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是国家非常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我国对教育的投入较以前增加了很多,现在已经达到了GDP的4%。对教师教育而言,尤其是对教师培训的投入,现在也比以前增加了十几倍。二是国民对教育的关注更多了,尤其是大家都在呼吁教育的改革,这样也必将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三是我国的改革开放,使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国外的东西。但是,与此同时,我国教育也遇到了很大的危机。第一,考试制度改革非常艰难。考试制度影响到家家户户,所以,大的改革出台很难。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学生为了规避高考,都到国外去学习了。这很大程度上表明国内学生学习负担很重,竞争很激烈。学习的负担重是因为教育竞争激烈,教育竞争激烈又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竞争的激烈。这一方面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我们当今社会的影响。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和社会分配不公等问题是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因此,这些对中国教育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挑战。第二,教师观念转变的任务非常艰巨。对于教师教育来讲,最大的关键还是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与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转变观念可以提高素养,同样,提高了素养,教师就很容易转变观念。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多数教师不敢这么做。要改变我国的教师教育,我们需要帮助教师开阔眼界,提高他们教书育人的能力。第三,目前,社会对教师教育的认识存在几个误区。一是很多师范大学过多地强调学术性,忽视了师范性,甚至把学术性和师范性对立起来。其实,师范性里面也有学术性。二是对教师专业地位的不认同。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有了知识的人就可以当教师,甚至不少科学家认为知识是最重要的。他们认为对一名教师而言,学科知识是最重要的。所以,不少师范院校向综合性大学看齐,过度重视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教师的专业性。

邱超:那么,如何加强教师教育呢?

顾明远:我觉得我国的教师教育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加强。首先,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加强实习和实践。过去我们读师范的时候,强调两次实习,也就是初中一次,高中一次。大概花了一个学期,在初中实习8 周,在高中实习12 周。现在是只有6周实习时间,这样达不到培养教师能力的要求。所以,现在的免费师范生教育在这一块就加强了。其次,教师教育的本身需要改革。过去华师大和北师大都是五年制,目的是既强化学科,又强化教师专业知识。再次,强化教师的专业地位。1989年,我提出来教师地位的不可替代性。所谓不可替代就是专业性。我认为社会上的职业有一个铁的规律,那就是人人都能担任的职业是得不到社会地位的。只有一定的专业化,才会有社会地位。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专业化?我提出教师层次向研究生层次过渡。由原来旧的三级师范变成现在新的教师教育体系,同时培养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然而,从培养的速度上来看,我们对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的培养还是不够的。举例来说,当前,我国1200 多万教师中有600 万中学教师。如果按一年培养2 万研究生的速度算,则需要300年。这样的培养速度显然不能满足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需要。

四、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认同和专业发展

邱超:您怎样看待中国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认同?

顾明远:我认为师范大学的教师也应该是一个专业。因为他们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教师怎样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当然,师范大学教师也存在不同的分工。有的讲授教学法,有的讲授教育理论等。但作为师范大学教师来讲,他们应该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他们是培养教师的人。然而,我国师范院校中的教师教育者尚没有专门的专业标准。我国目前还没考虑到这个问题,短时间内将不会出台教师教育者专业标准。

邱超:顾教授,您认为中国教师教育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顾明远:第一,我觉得教师教育者首先应该和一般的教师一样,都需要具备本学科的知识,对本学科的知识要有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因为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师,作为教师的教师,他们需要拥有更加渊博的专业知识。第二,要具有对教育的认识和教育事业的认识。正如前总理温家宝所言,其他大学的学生可以“独善其身”,但师范大学的学生则需要“兼善天下”。①参见邹声文《“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温家宝总理与北京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座谈》新华网.2007年9月9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9/09/content_6697778.htm.也就是说,教师教育者需要考虑到自己培养的是教师,对国家所负的责任和对人的发展所负的责任。第三,要具有高尚的师德,要“身教”和“言教”。第四,善于告诉学生,怎么把知识教给学生。也就是要具备良好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同时要知道一些教育教学的规律和青少年成长的规律。

邱超:您认为目前中国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现状怎样?

顾明远: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者的来源主要是通过研究生培养。通过研究生培养来获得教师资格。有少部分学校聘请在职的教师。这些在职教师通过在职研究生学习,再到高校工作。但是这部分教师比较少,多数是从事教材教法的教师。另外一部分就是聘请的一些兼职教师,这部分占的比例也不大。所以大部分都是高等院校研究生出来的。同样,在职的教师教育者也有很多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去工作的。

邱超:那么,这些教师教育者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主要面临哪些问题?

顾明远: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就是跟实际的联系。他们的专业知识总的来说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因为在大学中可以通过科研来发展完善。但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怎么跟实际结合起来。有的教师教育者不去接触中小学的实际工作,不知道怎么去指导老师。所以,现在我们要求教师到一线学校去。过去教授教育学的教师出去的少,教授教材教法的教师出去跟中小学联系比较多。我们现在要求教授教育学的教师,教授教育管理学的教师都要与中小学联系,与中小学校形成伙伴关系。这些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建立了很多实习基地和实验学校。

邱超:现在我国国务院、教育部对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有哪些重要的决策?

顾明远:没有要求。尤其是对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者没有什么要求。虽然国务院和教育部前不久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但基本上没有提及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要求。除了传统上的通过教研和科研等专业发展的途径外,没有其他专门的要求,也没有专门的培训计划。就高校层面而言,现在我国的一些重点大学每年都有出国进修的机会,也有不少师范院校的教师到北师大和华师大做访问学者。而这两所大学的教师教育者主要是到国外去进修。而对于这些国内访问学者和出国交流的访问者,目前我们还没有统一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现在硬性的规定主要是职称评定和科研成果考查。这两项措施成了推动大学教师专业提升的主要力量。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教育者培训
品读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