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翻译框架中的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研发*

2014-12-04徐春捷赵秋荣

外语学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英汉语料平行

徐春捷 赵秋荣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

中医翻译框架中的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研发*

徐春捷 赵秋荣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

本文主要探讨中医英汉平行语料库研发的一系列理论问题。作者回顾国内外双语语料库的开发,从世界英语、中国英语理论和文化翻译学角度论述建立中医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理论依据,讨论中医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的采样和代表性问题,归纳中医英汉平行语料库建设的基本思路,最后探讨建立中医英汉平行语料库的意义。

中医英汉平行语料库;语料库建设;理论探讨

1 国内外双语平行语料库研制现状

国际上,平行语料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涉及的也主要是欧洲语言,如兰卡斯特大学创建的ITU/Crater平行库、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的JRC-ACQUIS多语种平行语料库、爱丁堡大学的Europarl Parallel Corpus等语料库。这些语料库基本上是文本来源单一、标注简单的欧洲语言专用语料库,主要用途为语言识别、文档级对齐、术语提取等自然语言处理,而非从语言学角度研究语言(王克非 2012:26)。

国内双语平行语料库的建设近10年取得了很大进展,如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建成的汉英平行语料库、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英汉双语语料库。国内近年来也建成一些专门语料库,如上海交通大学的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燕山大学的《红楼梦》译本平行语料库、绍兴文理学院的鲁迅小说汉英平行语料库等,这些语料库语料来源单一,规模较小,但各有重点。2002年以后,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建成规模约为3000万字的大型通用汉英平行语料库,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平行语料库,但该语料库中涉及中医翻译的语料并不多。

2 中医英汉平行语料库研发的理论依据

关于不同国家使用英语的地位,尤其是什么是标准英语的问题,国际上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存有争论:标准英语是指单一的英语本族语还是融合多个英语变体的英语。 从趋势上看,持英语本族语单一标准论的观点已经逐步让位于多元标准论。后者的主要观点是英语本族语与非本族语在国别和文化界限上日趋模糊,英语本族语标准不再具有唯一性,传统的全球英语同心圆理论(Kachru 1984:20)已经让位于国际通用英语理论(Seidlhofer 2004:210,Jenkins 2006:160)。 Widdowson主张,英语已摆脱本族人掌控,为所有英语使用者拥有。(Widdowson 1994) 这个观点实际上触及到英语更深层次的问题:谁拥有英语,谁就能使英语成为自己本国文化的承载介体。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英语也是英语大家庭的一员,它在中国的广泛存在能够承载中国文化,并在国际上传播中国文化。

如果中国英语的存在是一种事实,那么中医英语当然属于中国英语的范畴。根据李文中的观点,中国英语是英语中国本土化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变体,其在中国的运用能够促进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对外交流(李文中 2006:133)。 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真正意义在于把中国优秀的文化成果、文化资源介绍出去,让世界人民共享,在世界文化中获得中国应有的文化话语权。随着中国对外交流的不断加深和拓展以及英语在中国的不断普及,使用英语作为交流媒介的中国人越来越多,英语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的承载物和传播媒介。

全球化不只是从西方到中国的旅行,它也意味着从中国向世界的旅行(王宁 2008:74)。 作为中国文化精髓之一的中医,更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通过翻译不断与西方文化交流,让世界充分了解、认识它,并获得相应的国际地位。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中国各界人士,尤其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学者,不断向世界其他国家展示和介绍中国文化,努力使之融入世界主流文化。中医及中医英语也经历着类似的变化,中医事业长久以来只是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我国一直到17 世纪中叶才开始直接与欧洲诸国进行医药交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及中草药抗艾滋病毒作用的发现,国外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研究,中医对外翻译工作也广泛开展起来。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医对外翻译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翻译工作的中心已完全转移到中国大陆,中国翻译工作者成为中医翻译队伍的主力军;(2)翻译工作表现出明显的广泛性和系统性;(3)翻译由实践转入理论总结。(李照国 1997:40) 这期间,也不断有西方学者尝试翻译中医典籍,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始终不能将中医文化的精髓传递出去。因此,中医文化向外传播的重任还是落到精通英文和中医文化的中国学者身上。正因为如此,有必要概括、总结中国学者的中医英译实践。

译作与原作的关系远不止是传统意义上的主仆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关联和互动关系:译作不仅发掘出原作中的潜在意义和价值,进一步完成原作中未完成的东西,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赋予原作以新的生命。“翻译是介于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阅读和阐释”(王宁 2009:103)。 要研究中医翻译,提高中医英语教学质量,促进中医西传,客观地研究中医英译,让事实说话……研究语料库语言学十分重要。

基于相同的中医学文本,国内外的英译文本却极不相同,这无疑妨碍中医医理和中医文化的对外译介、传播和交流。有鉴于此,按照尊重自然语言与自然翻译和尊重语言事实与翻译事实的原则,利用语料库方法和技术,建立中医英汉平行语料库,开展中医文献的翻译研究具有现实迫切性和独特的语言学、文化学与医学价值。从文化维度考察全球化在文化领域内的影响和作用,完全应该将语言视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而考察翻译则正是将语言学的经验研究和文化学的人文阐释及翻译文本的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有效尝试(王宁 2009:6)。

基于语料库的翻译研究也称为语料库翻译学,它是以语言理论和翻译理论为指导,以概率和统计为手段,以大规模双语真实语料为对象,采用语内对比与语际对比相结合的方法,对翻译现象进行历时或共时描写和解释,探索翻译本质的一种翻译学研究方法(王克非 2012:4)。 王克非提出,双语平行语料库“能够较好地代表源语-译语关系,因此能为翻译研究、语言对比研究、语言演化研究、口笔译比较研究等提供可靠的翻译实例和量化数据,从而提高上述研究的可信度”(王克非 2012:23)。可以预见,一个采样科学,语料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英语平行语料库对研究中医英语翻译总体特征将会发挥重大作用。

3 建立中医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基本思路

语料库的采样取决于研究者的目的,建立中医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目的是为了客观描述、考察中国学者中医英语总体特征以及中医翻译过程中呈现的共性特征。因此,本研究设想建立一个能代表目前中医外译成就的大型专门语料库。

语料库是否具有代表性是语料库建库的核心问题。本语料库的语料样本取材于《新编实用中医文库》,该文库所有文献均为英汉对照版本,全部由国内中医院校的著名学者翻译,能够代表中国学者中医英译的最高水平。该文库包含14本中医文献,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针灸、中医推拿、中医养生康复学等学科,是目前国内较为齐全的中医外译文库,能够代表中医英译的基本成果。

依据《新编实用中医文库》建设的平行语料库,在建库过程中参考T. McEnery & A. Hardie(2012)的做法,收集的数据主要用于科学研究,要防止语料泄露和侵权现象出现。

本研究的主要任务包括中英文语料的收集与校对、中英文语料的标注、中医平行语料库的建立、双语平行语料库检索软件开发等。基于语料库翻译研究方法的原则(McEnery,etal. 2006:39),本研究主要步骤如下:(1)文本收集及电子化处理。根据收集到的《新编实用中医文库》的14本中医文献双语对照本,经过扫描、转化、校对等步骤消除文本的错误信息,将其变成可机读的TXT文本。(2)对这些文本进行信息标注,注明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日期等基本信息。(3)建立中医平行语料库以便建立句级对应平行语料库。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内部的差异,汉语句子与其英译并不一一对应,一句英语可能对应几句汉语。鉴于以前的各种对齐软件不能做到完全对齐,所以在对齐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校对,确保以后检索的准确度。(4)双语平行语料库检索软件的使用。BFSU ParaConc软件是目前国内开发的比较成熟的免费双语检索软件,它能够满足本研究的基本需要。

中医文献语言均具有一定独特性,其中的字、词、句、段、篇都有独特的指称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含义;中文文字简约,词义丰富,意义的确定高度依赖语境;语言背后的文化通过文本体现,文本中的概念意义通过与其它概念的相互解释来确立;语料库里中英文文本中对应的概念翻译相互参照,互相解释;基于中英文文本的研究,为理解两种文本,确立概念对应和翻译提供可靠的概率数据,为进一步翻译研究和文本分析奠定基础。因此,汉英平行文本处理为中文自然语言识别和理解提供较好的思路,其可行性强,具有可扩展性。

4 结束语

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是实证性的,能够用来分析自然环境中的实际模式;(2)能以大量收集起来的自然文本作为语料库研究的基础;(3)能大量使用计算机作为分析工具;(4)能同时使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Zhu Chong 2010:298)

采用平行语料库技术,基于平行语料库研究双语文本,即把翻译文本与源文本通过技术手段对应,检查和分析双语文本中段落、句子、短语以及词语翻译,分析其在形态、结构、语义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进而提炼中医文献翻译中存在的语体特征、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在探究基本概念源流或文化内涵基础上,研究中医文献基本概念的英译。

利用该语料库可以挖掘上述中医文献中基本的及核心的中医学术语,总结提炼中医文献基本概念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对今后大规模对外译介中医文献具有重要借鉴和参考价值,必将促进基于中医经典的中医文化的对外译介、传播和交流。此外,该语料库还可以服务于中医双语教学及中医英语翻译教学。

李文中. 英语全球化及其在中国本土化的人文影响[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3).

李照国. 中医对外翻译三百年析[J]. 上海科技翻译, 1997(4).

王克非. 语料库翻译学探索[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

王 宁. “全球本土化”语境下的后现代、后殖民与新儒学重建[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8 (1).

王 宁.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解构主义的推进[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6).

Canagarajah, S. Changing Communicative Needs, Revised Assessment Objectives: Testing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J].LanguageAssessmentQuarterly, 2006(3).

Jenkins, J.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World Englishes and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J].TESOLQuarterly, 2006(1).

Kachru, B. B.Standards,CodificationandSociolinguisticRealism:TheEnglishLanguageintheOuterCircl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McEnery, T., I. Xiao & Y. Tono.Corpus-basedLanguageStudies[M]. London: Routledge, 2006.

McEnery, T. & A. Hardie.CorpusLinguistics:Method,TheoryandPractic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Seidlhofer, B.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Teaching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J].AnnualReviewofAppliedLinguistics, 2004(24).

Widdowson, H. G. The Ownership of English[J].TESOLQuarterly, 1994(2).

Chong, Z.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a Parallel Corpus Based on Media Subtitles[A]. In R. Xiao(ed.).UsingCorporainContrastiveandTranslationalStudies[C]. Cambridg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0.

【责任编辑王松鹤】

TheoreticalDiscussionandSignificanceoftheConstructionofChinese-EnglishParallelCorpus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Xu Chun-jie Zhao Qiu-ro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

This article mainly focuses on the series of theoretical questio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English parallel Corpu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 firs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hinese-English parallel Corpu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rld English theories, Chinese English theories. In the section of literature review, the author looks back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allel corpora; later, the sampling and representativeness of the parallel corpus are discussed. The author also discusses how the corpus will be built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uilding of the Chinese-English parallel Corpu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hinese-English parallel Corpu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rpus design; theoretical question

H315.9

A

1000-0100(2014)04-0152-3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翻译对现代汉语发展的影响”(11YJC740154)、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的中医翻译研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G2013010192)和黑龙江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医院校专业英语规范化教学内容涵盖面的研究”(12522277)的阶段性成果。

2013-08-02

猜你喜欢

英汉语料平行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海量标注语料库智能构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逃离平行世界
浅谈视频语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动态分析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英汉汉英商务口译学习词典编纂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