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行车安全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

2014-12-03乔军利

科技资讯 2014年26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

乔军利

摘 要:为了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铁路行车运行安全,各种先进技术已经被应用到行车安全控制和检测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全预警作用。本文就铁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对车务系统安全预警理论进行阐述,提出铁路行车的安全预警方法,以降低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给铁路行车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铁路行车 车务系统 安全预警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U2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b)-0050-01

铁路运输在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铁路行车安全预警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以采取更有效的安全预警方法,促进铁路行车安全,对于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铁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的现状

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大动脉,最基础的公共设施,其行车安全管理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铁路部门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车务系统作为最基层部门,主要承担运输组织和直接旅客和货主提供服务,在路网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行车密度在不断增大,随之而来的是安全风险的加大。虽然我国铁路行车事故总体处于下降趋势,但是旅客列车伤亡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仍未能得到有效杜绝,如图1所示。表明目前的管理制度在安全预警防范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各车务站段必须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提前预警各种安全风险,从而保证铁路行车过程的安全。

2 车务系统安全预警工作理论

对铁路运输发生的安全事故来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人、设备、环境和安全管理四个方面。而结合车务系统的情况,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多数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本文根据事故产生的源头和隐患,采用风险因子识别方法来阐述车务系统安全预警工作理论,对铁路行车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以不断降低铁路行车安全风险。

2.1 风险分级要求

在进行铁路行车安全预警分析时,风险分级要根据事故发生后对运输的影响、产生损失的严重程度、作业环境和车务系统作业标准情况等来进行确定。一般来说,作业行为可能直接导致较严重事故的设定为高等级风险源,间接或可能一般事故的,设定为低风险源。按风险进行分级,采用不同应对方法,以提高车务系统的安全预警效果。

2.2 风险等级管理

一般情况下,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将车务系统安全预警等级分为三个级别,用红、橙、黄来表示,建立安全风险因子库。其中,红色风险等级是旅客死亡旅客列车事故和旅客列车B类及以上安全事故、从业人员死亡A类及以上事故、货物列车A类及以上事故等;橙色是旅客列车C类和D类事故、货物列车B类和C类事故;黄色是D类以下事故,一般不包括旅客列车D类事故。

2.3 风险权重确定

安全预警工作理论中,要确定各种风险的权重。车务系统由于人的因素在作业过程中体现的较多,风险权重要根据岗位需求、运行环境、作业标准等来综合确定。一般来说,由设备能够控制安全的,权重低。由作业人员主观作业多的,权重高。同时还要综合考虑职工业务素质、设备使用熟练程度等各种因素,动态进行调整,以提高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3 铁路行车安全预警方法

3.1 建立安全预警模型

一是建立安全预警模型。安全预警模型要根据安全风险的等级和权重等建立,要求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并根据站段、管辖范围、作业量和行车密集度等设置不同参数,最终形成一个计算公式,用来计算安全风险的数值。二是确定风险等级。通过分析风险因子等因素,根据计算结果,发出对应的红、橙、黄三级预警。三是制定响应机制。要根据预警的等级,制定出应对各级预警的措施。

3.2 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完善安全预警系统

一是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运用,加强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必须不断引入先进科学技术,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通信网络、跟踪器和感应器等,提高车务系统的安全预警有效性。二是重视隐患征兆。根据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可知,事故发生前会存在很多征兆和事故隐患,可根据征兆按红、橙、黄三个风险等级,设置安全预警警报。

3.3 模型和预警系统的运行

安全预警模型和预警系统建立以后,要加强系统的运作。运行过程:一是定期分析。要指定一定的时间节点,对安全情况进行预警分析。一般分为日、周、旬、月、半年、全年及不定期重点专项分析等。二是信息收集。单位要指定专人,按分析周期及计算模型要求,提前收集相关资料。三是确定预警等级。由各单位召开安全分析会,根据收集资料,进行安全风险等级的确定。四是风险响应。当安全风险达到预警级别时,应启动相应的响应制度,研究制定应对措施,采取帮教、包保、重点盯控、限期整改等方法,消除安全隐患,将安全风险降到可控水平。

4 结语

现代化建设中,铁路行车安全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影响因素比较多,因此,根据铁路行车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预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保证铁路行车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蒋荟.基于信息融合的铁路行车安全监控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3.

[2] 罗金宝.铁路行车组织安全双向闭环系统可靠性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3.

[3] 王惠.高速铁路工务安全评价及预警系统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3.

[4] 张菊.轨道电路系统的安全分析与安全预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endprint

摘 要:为了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铁路行车运行安全,各种先进技术已经被应用到行车安全控制和检测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全预警作用。本文就铁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对车务系统安全预警理论进行阐述,提出铁路行车的安全预警方法,以降低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给铁路行车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铁路行车 车务系统 安全预警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U2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b)-0050-01

铁路运输在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铁路行车安全预警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以采取更有效的安全预警方法,促进铁路行车安全,对于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铁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的现状

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大动脉,最基础的公共设施,其行车安全管理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铁路部门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车务系统作为最基层部门,主要承担运输组织和直接旅客和货主提供服务,在路网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行车密度在不断增大,随之而来的是安全风险的加大。虽然我国铁路行车事故总体处于下降趋势,但是旅客列车伤亡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仍未能得到有效杜绝,如图1所示。表明目前的管理制度在安全预警防范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各车务站段必须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提前预警各种安全风险,从而保证铁路行车过程的安全。

2 车务系统安全预警工作理论

对铁路运输发生的安全事故来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人、设备、环境和安全管理四个方面。而结合车务系统的情况,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多数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本文根据事故产生的源头和隐患,采用风险因子识别方法来阐述车务系统安全预警工作理论,对铁路行车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以不断降低铁路行车安全风险。

2.1 风险分级要求

在进行铁路行车安全预警分析时,风险分级要根据事故发生后对运输的影响、产生损失的严重程度、作业环境和车务系统作业标准情况等来进行确定。一般来说,作业行为可能直接导致较严重事故的设定为高等级风险源,间接或可能一般事故的,设定为低风险源。按风险进行分级,采用不同应对方法,以提高车务系统的安全预警效果。

2.2 风险等级管理

一般情况下,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将车务系统安全预警等级分为三个级别,用红、橙、黄来表示,建立安全风险因子库。其中,红色风险等级是旅客死亡旅客列车事故和旅客列车B类及以上安全事故、从业人员死亡A类及以上事故、货物列车A类及以上事故等;橙色是旅客列车C类和D类事故、货物列车B类和C类事故;黄色是D类以下事故,一般不包括旅客列车D类事故。

2.3 风险权重确定

安全预警工作理论中,要确定各种风险的权重。车务系统由于人的因素在作业过程中体现的较多,风险权重要根据岗位需求、运行环境、作业标准等来综合确定。一般来说,由设备能够控制安全的,权重低。由作业人员主观作业多的,权重高。同时还要综合考虑职工业务素质、设备使用熟练程度等各种因素,动态进行调整,以提高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3 铁路行车安全预警方法

3.1 建立安全预警模型

一是建立安全预警模型。安全预警模型要根据安全风险的等级和权重等建立,要求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并根据站段、管辖范围、作业量和行车密集度等设置不同参数,最终形成一个计算公式,用来计算安全风险的数值。二是确定风险等级。通过分析风险因子等因素,根据计算结果,发出对应的红、橙、黄三级预警。三是制定响应机制。要根据预警的等级,制定出应对各级预警的措施。

3.2 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完善安全预警系统

一是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运用,加强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必须不断引入先进科学技术,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通信网络、跟踪器和感应器等,提高车务系统的安全预警有效性。二是重视隐患征兆。根据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可知,事故发生前会存在很多征兆和事故隐患,可根据征兆按红、橙、黄三个风险等级,设置安全预警警报。

3.3 模型和预警系统的运行

安全预警模型和预警系统建立以后,要加强系统的运作。运行过程:一是定期分析。要指定一定的时间节点,对安全情况进行预警分析。一般分为日、周、旬、月、半年、全年及不定期重点专项分析等。二是信息收集。单位要指定专人,按分析周期及计算模型要求,提前收集相关资料。三是确定预警等级。由各单位召开安全分析会,根据收集资料,进行安全风险等级的确定。四是风险响应。当安全风险达到预警级别时,应启动相应的响应制度,研究制定应对措施,采取帮教、包保、重点盯控、限期整改等方法,消除安全隐患,将安全风险降到可控水平。

4 结语

现代化建设中,铁路行车安全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影响因素比较多,因此,根据铁路行车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预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保证铁路行车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蒋荟.基于信息融合的铁路行车安全监控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3.

[2] 罗金宝.铁路行车组织安全双向闭环系统可靠性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3.

[3] 王惠.高速铁路工务安全评价及预警系统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3.

[4] 张菊.轨道电路系统的安全分析与安全预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endprint

摘 要:为了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确保铁路行车运行安全,各种先进技术已经被应用到行车安全控制和检测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全预警作用。本文就铁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对车务系统安全预警理论进行阐述,提出铁路行车的安全预警方法,以降低铁路行车安全风险,给铁路行车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铁路行车 车务系统 安全预警 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U2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b)-0050-01

铁路运输在保证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铁路行车安全预警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以采取更有效的安全预警方法,促进铁路行车安全,对于我国铁路运输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铁路车务系统安全管理的现状

铁路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大动脉,最基础的公共设施,其行车安全管理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铁路部门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车务系统作为最基层部门,主要承担运输组织和直接旅客和货主提供服务,在路网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行车密度在不断增大,随之而来的是安全风险的加大。虽然我国铁路行车事故总体处于下降趋势,但是旅客列车伤亡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仍未能得到有效杜绝,如图1所示。表明目前的管理制度在安全预警防范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各车务站段必须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系统的安全管理机制,提前预警各种安全风险,从而保证铁路行车过程的安全。

2 车务系统安全预警工作理论

对铁路运输发生的安全事故来分析,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人、设备、环境和安全管理四个方面。而结合车务系统的情况,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多数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本文根据事故产生的源头和隐患,采用风险因子识别方法来阐述车务系统安全预警工作理论,对铁路行车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以不断降低铁路行车安全风险。

2.1 风险分级要求

在进行铁路行车安全预警分析时,风险分级要根据事故发生后对运输的影响、产生损失的严重程度、作业环境和车务系统作业标准情况等来进行确定。一般来说,作业行为可能直接导致较严重事故的设定为高等级风险源,间接或可能一般事故的,设定为低风险源。按风险进行分级,采用不同应对方法,以提高车务系统的安全预警效果。

2.2 风险等级管理

一般情况下,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将车务系统安全预警等级分为三个级别,用红、橙、黄来表示,建立安全风险因子库。其中,红色风险等级是旅客死亡旅客列车事故和旅客列车B类及以上安全事故、从业人员死亡A类及以上事故、货物列车A类及以上事故等;橙色是旅客列车C类和D类事故、货物列车B类和C类事故;黄色是D类以下事故,一般不包括旅客列车D类事故。

2.3 风险权重确定

安全预警工作理论中,要确定各种风险的权重。车务系统由于人的因素在作业过程中体现的较多,风险权重要根据岗位需求、运行环境、作业标准等来综合确定。一般来说,由设备能够控制安全的,权重低。由作业人员主观作业多的,权重高。同时还要综合考虑职工业务素质、设备使用熟练程度等各种因素,动态进行调整,以提高风险防范的有效性。

3 铁路行车安全预警方法

3.1 建立安全预警模型

一是建立安全预警模型。安全预警模型要根据安全风险的等级和权重等建立,要求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并根据站段、管辖范围、作业量和行车密集度等设置不同参数,最终形成一个计算公式,用来计算安全风险的数值。二是确定风险等级。通过分析风险因子等因素,根据计算结果,发出对应的红、橙、黄三级预警。三是制定响应机制。要根据预警的等级,制定出应对各级预警的措施。

3.2 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完善安全预警系统

一是随着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运用,加强铁路行车安全管理,必须不断引入先进科学技术,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计算机、通信网络、跟踪器和感应器等,提高车务系统的安全预警有效性。二是重视隐患征兆。根据海因里希事故法则可知,事故发生前会存在很多征兆和事故隐患,可根据征兆按红、橙、黄三个风险等级,设置安全预警警报。

3.3 模型和预警系统的运行

安全预警模型和预警系统建立以后,要加强系统的运作。运行过程:一是定期分析。要指定一定的时间节点,对安全情况进行预警分析。一般分为日、周、旬、月、半年、全年及不定期重点专项分析等。二是信息收集。单位要指定专人,按分析周期及计算模型要求,提前收集相关资料。三是确定预警等级。由各单位召开安全分析会,根据收集资料,进行安全风险等级的确定。四是风险响应。当安全风险达到预警级别时,应启动相应的响应制度,研究制定应对措施,采取帮教、包保、重点盯控、限期整改等方法,消除安全隐患,将安全风险降到可控水平。

4 结语

现代化建设中,铁路行车安全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影响因素比较多,因此,根据铁路行车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预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保证铁路行车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蒋荟.基于信息融合的铁路行车安全监控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3.

[2] 罗金宝.铁路行车组织安全双向闭环系统可靠性分析[D].兰州交通大学,2013.

[3] 王惠.高速铁路工务安全评价及预警系统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3.

[4] 张菊.轨道电路系统的安全分析与安全预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endprint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
新形势下航空安全管理面临的风险及防范策略
在股权收购中的常见法律问题与风险防范分析
关于伊通满族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的调查报告
工程造价咨询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
内部风险影响跨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