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12-03刘平万红娟
刘平 万红娟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300000)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不尽感等症状的一种功能性肠病[1]。目前认为大多与饮食习惯、胃肠动力障碍、肠道菌群紊乱等有关,其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2]。目前FC治疗多以应用促肠动力药物、补充正常肠道菌群、缓泻剂、开塞露灌肠等为主,泻剂虽可改善临床症状,但长期用药可致结肠黑变,使排便困难加重。有研究[2-3]证实,在FC患者中存在直肠肛门功能异常,即在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不松弛,反而收缩,这种不协调的运动影响粪便向下运动,导致排便困难。生物反馈是通过电刺激纠正不协调的排便行为,从而恢复正常排便的一种方法。本研究观察了生物反馈治疗和护理干预对FC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2009-10—2012-05来院就诊的FC患者60例,其中男19例,女41例。所有患者均作腹部CT或肠镜等检查排除结直肠器质性病变,符合FC的罗马Ⅲ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生物反馈治疗 采用合肥奥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ZGJ-D3型生物反馈训练系统进行训练。治疗前通过直肠指诊了解患者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和舒张情况。患者取右侧屈膝卧位,将肛管电极及一根测压导管插入肛门,向患者讲解清楚显示屏上直肠压力及肛门肌电图形的正常及异常图形,并指出异常所在,指导患者调控肛门舒缩、训练正确的排便动作。每次治疗30 min,5次/周,10次1个疗程。治疗期间要求患者在家中自行作提肛-放松训练,2次/d,10~15 min/次。
1.2.2 护理干预
1.2.2.1 治疗前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患者排便规律,大便性状,伴随症状,影响排便的因素,有无服用泻药史,剂量及时间。
1.2.2.2 健康教育 让患者及家属共同认识到便秘的发生机制和危害。便秘患者大多在排便时肛门外括约肌运动不协调,导致粪便排出受阻。长期的便秘使结肠憩室、肛周病变等的发病率增加,又可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致死率,同时还增加了女性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发病危险性[3-4],刺激性泻剂的频繁使用,使排便困难日益加重,患者常常对于痊愈信心不足,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应激[5]。鉴于此,应当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建立相互信赖的医患关系,告知患者治疗期间应停用泻药,对于便秘康复有益[6]。
1.2.2.3 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指导患者每天晨起或早餐后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坚持每日如厕5~10 min,不要看书、玩手机、听音乐,以免分散注意力,如仍不能排便可在晚睡前进行肛门收缩训练10 min后再次排便,日久便可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平时有便意不要克制,应立即去排便。
1.2.2.4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指导患者晨起后饮一杯温开水或温盐水,每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做到定时进餐,避免进食过多动物性食物;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和谷类制品),以增加粪便容积,刺激肠蠕动,利于产生便意和排便反射。
1.2.2.5 增加活动量 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如每日跳操、快速步行、登山、游泳、仰卧起坐等。指导患者早晚进行腹部按摩,依结肠走向由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做环形按摩,起到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的作用。2~3次/d,15~20 min/次。
1.2.2.6 心理干预 大多数便秘患者病史较长,症状顽固,内科治疗效果不佳,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因此,治疗前疏导患者的焦虑情绪,使其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增强其疾病治愈的信心,解除因精神紧张造成的肛门括约肌痉挛,以增强疗效。
1.2.2.7 指导患者填写排便日记 指导患者填写排便日记,内容包括排便次数、排便时间、排便费力程度、伴随症状等,以便及时反馈治疗效果。
1.2.2.8 家庭训练 患者除了在医院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外,鼓励患者在回家后脱离屏幕情况下,重复正确地练习排便动作,使患者迅速建立排便反射,以巩固在医院学会的动作。训练20 min/次,2~3次/d,家庭训练至少坚持半年以上。
1.3 效果评定 根据排便次数及粪便性状评价疗效,显效:经生物反馈治疗后,全部停用泻药,大便次数及性状二者之一恢复正常,能基本排便者;有效:治疗后基本停用泻药,大便次数正常,大便性状未恢复正常,能正常排便者;无效:治疗后不能摆脱泻药,且便秘无改善者[5-7]。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使用STATISTICA 5.0统计分析软件,实验数据的描述根据统计数据的正态性检验,采用均数±标准差,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
2 结果(表1)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32例,有效19例,无效9例仍需要使用导泻剂,便秘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5%。治疗后患者每周自主排便次数由治疗前的2~3次/周增加到5~7次/周(P<0.01),排便时间由原来的8~12 min缩短为2~5 min,说明生物反馈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FC的治疗确切。
表1 治疗前后排便情况(±s)
表1 治疗前后排便情况(±s)
项目 每周排便次数 排便不尽感(%)排便时间(min)治疗前 3.0±4.5 63 8.31±3.53治疗后 5.0±4.9 28 1.14±2.70
3 讨论
FC主要是结直肠动力异常所致。生物反馈是将人体不能觉察的生理信息通过仪器转变成可觉察到的声音、图像等,借助声音和图像反馈刺激大脑,使患者认识到自身的生理活动状况,改变以往不协调的排便动作,经过反复训练,最终掌握正确的排便动作。
本临床观察60例FC患者,治疗后患者的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我们认为FC患者采用生物反馈治疗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满意,具有无创伤、无痛苦、无副作用、治疗费用低等优点,已成为便秘治疗的新手段,可以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1]徐静芳,王绍臣,何桦波.生物反馈联合聚乙二醇口服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32例临床观察[J].中国肛肠病杂志,2011,31(8):35-37.
[2]喻德洪.慢性顽固性便秘的诊治近况[J].医学理论与实践,1999,12(11):6291.
[3]李爱萍,程留芳,郭荣斌,等.肛门直肠运动协调性障碍与慢性特发性便秘[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1):49-50.
[4]郑树.大肠癌高发现场病因筛查方法及早诊早治研究[J].中国肿瘤,1996,5(5):18-19.
[5]刘蔚,张连峰,张宇恒.功能性便秘发病相关因素干预试验[J].医药论坛杂志,2010(2):47-49.
[6]王芹.便秘患者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8):53.
[7]许江勇.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30例[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7):47-48.